每年一到三伏天,各大中医院、中医科室都是患者盈门,队伍排得老长。有经验的人知,他们都是来贴“三伏贴”的。而很多医院在入伏前一个月就开始宣传并开放预约,异常火爆!



但是,就在前几天,三伏贴出事了!


7月12日至13日,入伏头两天,92名儿童在接受江西省儿童医院贴了“三伏贴”后,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瘙痒、灼痛感、起水泡等不良反应症状,甚至有人开始持续发烧。


被灼伤儿童背部 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这件事给备受欢迎的“三伏贴”蒙上了一层阴影。其实,三伏贴向来是“贴”红是非多,有人叫好有人黑,到底该相信谁?



敷三伏贴是一种“灸”法


看到被灼伤儿童的照片,米想起一个朋友曾去做艾灸,为了追求强力效果,竟然直接用枣核般大小艾柱直接灸灼在穴位皮肤上。虽然有治愈效果,但是皮肤化脓,并且留下了长久不消的疤痕


隔物灸更为常见,隔垫物多为姜、蒜、盐等


后来米了解到,这种灸法就叫做“疤痕灸”。摆明了告诉你会留下疤痕。


同是作用在皮肤上,三伏贴与艾灸有类似之处,但属于“发泡灸”——顾名思义,用了“三伏贴”,皮肤起泡,在所难免。


“灸”是中医疗法之一,本意是灼烧。


“灸”字来源于“久”字。书中的“久”字,像一个卧床不起的人,后背被一物抵住,这实际上是治病的玩意儿,比如艾棒、疗针。



“灸”下面的“火”字则说明这是一种火疗法,与身体接触的穴位会发热。


“发泡灸”的原理是“透皮给药”,说白了就是吃药不用嘴,药物经穴位由表及里,从皮肤吸收进入人体血液系统,好处是可以减少消化道、肝脏对其分解破坏,使药效发挥更加充分。


所以,穴位上的皮肤就是一道必须被突破的屏障。为了突破这道屏障,“发泡灸”的配方中会含有对皮肤有刺激性的药物,皮肤受损、红肿,甚至起泡,是很可能要付出的代价。



发泡灸起源甚早,战国时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就有以“蓟”(芥子泥)敷“中颠”(百会穴)发泡,治疗毒蛇咬伤的记载。


到了晚清,医学界已经形成了泥、拴、饼、散、丸、丹、膏等多种剂型,可用于治疗各类疾病。但是,这其中只有“三伏贴”成了爆款——说到底,还是因为“三伏”二字比较有噱头。



三伏贴不是万能贴


发泡灸历史悠久,但三伏贴出现得比较晚,直到清代张璐张氏医通》中才有了明确记载:



起初,张璐发明“三伏贴”只是针对哮喘中的“冷哮”症型。《类证治裁》:“遇风寒而发者为冷哮。”古人没有空调、电扇,遇风遇寒,多为秋冬寒冷之际。所以,“冷哮”是一种“冬病”,也就是容冬天出现或加重的疾病。


用三伏贴治“冷哮”,确实是有一定道理的。


三伏贴,为何要在“三伏”贴?

1、五行相克


三伏天的初伏、中伏、末伏都是从庚日开始,这叫“三伏皆庚”。庚属金,所谓“伏天”,就是“金气伏藏”的日子。


金气之所以伏藏,是因为夏属火,火克金。而肺在五行中也属金,所以三伏贴对肺部、呼吸系统疾病有一定的克制作用。



2、驱寒增阳


三伏天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时候,在这段时间,人体腠理疏松,汗孔张开,全身经络最通畅,有利于药物渗透、邪气外驱,配合特定的药物,可以把强大的“天阳”引入体内,一举消除体内阴邪,达到新的阴阳平衡。



这种利用极阳之时驱除寒邪的方法,正体现中医“冬病夏治”的思路。


打个比方来说,冬天治寒症,犹如雨天里晾衣服,不容易晾干还可能发霉;而骄阳似火的日子,洗晒指数就很高了。


后来,人们改进了张璐的方子,使之能够应对更多病症。


但万变不离其宗,三伏贴并不是万能的,主要还是针对体内寒气太重导致的各种“冬病”:

小儿及成人过敏性哮喘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

免疫功能低下

过敏性鼻炎

颈、肩、腰、腿痛

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对于上述病症,三伏贴可以起到“有病改善,无病预防”的作用,但是幼童、孕妇、皮肤过敏者、发烧患者、严重心脑血管患者、肝肾功能不全及严重糖尿病患者必须慎用,或者不要使用。



江西92个孩子为什么会出事?


既然三伏贴属于“发泡灸”,用后出现皮肤红肿、水泡,是正常现象。只要不太严重,自然会消褪。但那92名儿童出现皮肤灼伤甚至溃烂,肯定有异常之处。


1
药物配比不当


此次事件中,有家长要求公布药物成分。


三伏贴本身没有固定的方子,根据病症不同会有所变化。但根据张璐的方子来看,用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研末,再以生姜汁调成药饼,是最基本的做法。



很多人认为,白芥子、延胡索、细辛、甘遂都具有一定毒性。这也是不少人反对“三伏贴”的依据。


但是,翻了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又查了最新版的《中国药典》,米发现,白芥子、延胡索、细辛都是无毒的,只是甘遂有毒。所以,“三伏贴”并非有些人想象的这么毒。况且“是药三分毒”,只要用量控制得当,应该不会有问题。


▲《中国药典》中对甘遂的描述 图片来源:蒲标网


过重的不良反映,也许是甘遂加多了所致,但也可能出现在白芥子和姜汁上。这两味药都是导致发泡的,多加一点,就多一分对皮肤的刺激。而孩子皮肤娇嫩,很产生不良反应影响。


目前,已有媒体报道,经专家组认定,此次事件系辅料配制欠合理导致,配方中的嫩姜被改为老姜,精浓度从56°提高到62°。


2
孩子年龄过小


虽然不能确定这92个孩子的具体年龄,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些孩子中,有年龄极小的。


根据新闻报道,有一位吴姓家长,带一儿一女去贴三伏贴:



2岁8个月、1岁1个月!看到这里,米简直惊呆了,这位家长真是心大呀!这么小的孩子,皮肤还很娇嫩,经得起这番折腾吗?


但细细一查,才发现这不是家长的错。江西省儿童医院早就告知家长:“6个月以上的宝宝可以贴”。


图片来源于江西省儿童医院


虽然关于使用三伏贴的年龄下限,并没有统一的规定,有6个月、2岁、3岁等不同的说法,但可以肯定的是,孩子的年龄越小,风险也就越大。



人有过,三伏贴不背锅


米发现,早在六年前,2013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就发布关于加强冬病夏治贴敷管理的通知,主要针对的就是三伏贴。其中特别指出“严禁不合理扩大应用人群”。



这至少说明两点:

三伏贴是得到国家有关部门承认的。

在三伏贴的推广、使用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

在江西省儿童医院发布的宣传三伏贴的文章中,标题上出现了“亚健康”、“体弱多病”等字眼,想必对家长极具吸引力。但用字过于模糊,很容易引起误解,很可能在无形中扩大了应用人群。


图片来源于江西省儿童医院


正规的三甲医院尚且如此轻率,其它医院、养生馆就更不必说了。


对患者来说,敷三伏贴的机会,“错过等一年”,对医疗机构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趁着爆款医方的东风,又赶上孩子放假,还不大赚一笔?三伏贴,俨然成了“创收贴”。


当然,从好的方面看,他们也是为了传播中医文化


图片来源于江西省儿童医院


但结果往往适得其反,有些孩子可能因此留下了痛苦的童年记忆。


米认为,三伏贴是中医文化的瑰宝不假,但明显被人们高看了:



  • 三伏贴,本来只是一个不算太有名的医生的普通医方,其能爆得大名,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三伏”二字的噱头。要是叫“冷哮贴”、“白芥子贴”,估计很难火起来。


冷哮丸,你肯定没听说过


  • 作为一种灸法,敷三伏贴本身就有一定的危险性和不可预知性。而从临床上看,疗程较长(连续三年的三伏天),而且未必见效。


  • 今人的夏天与古人不同,如今我们大都生活在空调环境下,汗孔张开、腠理疏松,并不时常发生。更何况,很多医院里面,空调开足,三伏贴的效果很可能会大打折扣。


“三伏贴”之于中医,就好比《弟子规》之于国学,虽然算不上糟粕,却被无端封封圣,名实不副。万众瞩目之下,又不免露怯,反成笑柄。



但是,“三伏贴”和《弟子规》本身没有错。问题在于,传播者和接受者,缺乏反思和改变的能力。


其实,“冬病夏治”的法子还有很多,传统中医更是无尽的宝库。对于中医行业从业者来说,与其跟风显扬一个普通的方子,不如多挖掘一些更优质、更合适的内容,打造出更令人们信服的爆款来。




热在三伏,熬过40天,

还有“秋老虎”下山

面对赤日炎炎,你需要一个

化泄土煞,清心凝神的小铜铃

五行五行相生相克五行查询五行属火的字易学周易预测易经64卦八字命理玄学和于术数


延伸资源下载(命理古籍、麻衣神相、太乙神数、七政四余、大六壬奇门遁甲、梅花易数、皇极经世四柱八字、六爻风水、铁板神数、六壬史上最全版古今秘籍汇总|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错过等一年,三伏贴到底是神奇贴,还是坑娃贴发布于2021-07-09 19:18:4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