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人类遭遇了无数的瘟疫,其中有些瘟疫特别严重,对人类后代的影响巨大的有:非典、鼠疫、天花、流感、霍乱、疟疾等。总的来说,瘟疫是由于一些强烈致病性微生物,如细菌、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一般是自然灾害后,环境卫生不好引起的。

今天就和大家讲解一下,三国时期的大瘟疫,直接影响了战争的走向和人类历史的进程。

建宁四年(171年),大疫,使中谒者巡行致医药。司徒许训免,司空桥玄为司徒。——后汉书·汉灵帝

熹平二年癸丑(173年),公元一七三年。春,正月,大疫。——资治通鉴·卷五十七

光和二年己未(179年),公元一七九年。春,大疫。——资治通鉴·卷五十七

光和五年壬戌(182年),公元一八二年。春,正月,辛未,赦天下。二月,大疫。——资治通鉴·卷五十八

中平二年乙丑(185年),公元一八五年。春,正月,大疫。——资治通鉴·卷五十八

建安十三年(208年),十二月孙权为备攻合肥公自江陵征备,至巴丘,遣张憙救合肥。权闻憙至,乃走。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於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曹操

建安十三年,孙权率众围合肥。时大军征荆州,遇疾疫,唯遣将军张喜单将千骑,过领汝南兵以解围,颇复疾疫。——蒋济传

建安二十年(215年),从攻合肥,会疫疾,军旅皆已引出,唯车下虎士千馀人,并吕蒙、蒋钦、凌统及宁,从权逍遥津北。——甘宁传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魏书载王令曰:"去冬天降疫疠,民有凋伤,军兴於外,垦田损少,吾甚忧之。——曹操传

建安二十二年,与夏侯惇、臧霸等征吴。到居巢,军士大疫,朗躬巡视,致医药。——司马朗传

幹、琳、玚、桢二十二年卒——王粲传

【建安七子中的徐干、陈琳、应玚、刘桢、王粲,司马懿之兄司马朗,以及军中士卒】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是岁大疫,尽除荆州民租税——孙权传

黄初三年(222年),黄初三年,车驾幸宛,使尚率诸军与曹真共围江陵。权将诸葛瑾与尚军对江,瑾渡入江中渚,而分水军于江中。尚夜多持油船,将步骑万馀人,於下流潜渡,攻瑾诸军,夹江烧其舟船,水陆并攻,破之。城未拔,会大疫。——夏侯渊传

黄初四年(223年),丁未,大司马曹仁薨。是月大疫——曹丕传

黄初四年癸卯(223年),公元二二三年。会天大疫,帝悉召诸军还。——资治通鉴·卷七十

太和五年辛亥(231年),公元二三一年。卫温、诸葛直军行经岁,士卒疾疫死者什八九,亶洲绝远,卒不可得至,得夷洲数千人还。——资治通鉴·卷七十二

二年(234年),己酉,大赦。夏四月,大疫——曹叡

青龙二年甲寅(234年),公元二三四年。夏,四月,大疫——资治通鉴·卷七十二

青龙三年(235年),己亥,复置朔方郡。京都大疫——曹叡传

赤乌五年(242年),是岁大疫,有司又奏立后及诸王。——孙权传

赤乌九年(246年),军行经岁,士众疾疫死者十有八九,权深悔之。——全琮传

建兴二年(253年),夏四月,围新城,大疫,兵卒死者大半。秋八月,恪引军还。冬十月,大飨。武卫将军孙峻伏兵杀恪於殿堂。大赦。——孙亮传

建兴三年(254年),大司马陆抗卒。自改年及是岁,连大疫。——孙亮传

由此可见,连年战火,瘟疫盛行,人民流离失所,人口急剧减少。


人口是衡量一个王朝昌盛和衰落的一个重要标志,恒帝永寿二年(公元156年)全国户数是1607万多户,人口是5006万多口。到三国末年(280年),魏蜀吴合计只有户数149万多户人口剩下560万零200多口(金兆丰《中国通史·食货篇》)。

按理说如果是战争,哪怕男人全部战死沙场,人口最多缩减到原来的50%,为何东汉末年会一下子缩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呢?

其实这要从东汉末年那个时代说起,根据研究表明,中国的气温一直呈现波动趋势。而东汉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气温整体来说是比较低的。

根据竺可桢先生的《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可以看到汉末虽然不是历史上最冷的时期,但也较为寒冷。曹操种橘子只开花不结果,“魏武植朱于铜雀,华实莫就”。曹丕在广陵阅兵的时候,淮河已经冻结,船下不了水只得作罢,这是有记载的第一次淮河结冰。而汉末人口的大规模流动与寒冷也使瘟疫广为传播...

随着气温的降低,北方自然是越来越冷,草场线也逐渐向南方缩进。少数民族纷纷请求归附,看来在生存面前还是不得不低头的。但是北方人口已经很多了,土地也开发的不少了,于是当时的统治者就提出了开发南方的政策。从历史进程来看,这个政策推动了南方经济的发展,使之逐渐与北方经济追平。但是,人口的大规模移动,恰巧补全了疾病传播的最后一个也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而南方气候较温暖,水源又较多,传播途径广泛,这就导致了瘟疫的肆意横行。

气温的降低,也引起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最后导致了瘟疫的集中爆发。由于古代医学技术落后,瘟疫一旦爆发,基本上就成了一座空城。

其实成为空城还好,这样瘟疫就不会对外传播了。但是东汉末年基本上都在打仗,加上北方天气寒冷,人口大规模南移。

这也加速了瘟疫的传播,就拿建安七子来说,除了孔融、阮瑀早死外,其余五人全部死于疫病曹植《说疫气》描述当时疫病流行的惨状说:建安二十二年,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

张仲景在《伤寒卒病论》中说“余宗族素多,向逾二百,自建安以来,犹未十年,其亡者三分之二,伤寒十居其七”。

瘟疫流行期间,家破人亡者比比皆是,当时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回忆指,他的家族本来人口众多,达两百余人口,但在不到十年的瘟疫流行期间,有三分之二死去了,其中又有七成是死于伤寒。

魏文帝曹丕回忆说:“昔年疾疫,亲故多受其灾。疫疠多起,士人雕落”。

由此可见东汉末年的瘟疫绝不是空穴来风,就拿张仲景的《伤寒卒病论》来说,亡者三分之二,伤寒十居其七。这就代表起码70%的人感染了瘟疫。

另一方面,由于伤寒流行,一些方士便以符水方术为人治病,教迅速传播,贵族信奉教逐步成为潮流。公元183年,张角、张梁、张宝三兄弟趁大疫流行,以妖术教授,立太平道,符水以为人疗病,民众信之。十余年间,徒众数十万。随后,他们发起著名的黄巾起义。

整个东汉末年,加上三国时期,中国人口缩减了4500多万,就算因为男丁全部战死沙场,那起码2000万以上的人死于瘟疫。

西方人编写的《世界简史》里面写道:“罗马和中国在公元2世纪遭受一场大灾难,他们抗击北方野蛮民族的力量也由此减弱。瘟疫在中国大地上肆意蔓延了十一年之久……最后汉朝灭亡。

瘟疫、饥荒和无休止的战乱造成了东汉末年人口的大量损失。面对累累白骨,曹操写下了《蒿里行》“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余一,念之断人肠”。

搜索<历史故事成语历史小故事>

立即关注


你若喜欢,请点“在看”



经典民间故事大全中国民间故事有哪些历史人物故事历史故事的成语

Empire CMS,phome.net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三国时期大瘟疫,人口减少2000万,“建安七子”5人死于瘟疫发布于2021-07-11 13:4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