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山水画的发展背景是什么?


首先交代一个背景,山水画的起源我们可以追溯得更早,但当时是它不是独立画科,基本上是一个绘画中的一个背景,或者人物画中的一个背景。它真正独立应该是从唐朝才开始的。在这之前,很多绘画当中有山水因素,比如像敦煌的早期壁画,还有像吴子(约680759年,又名道玄,阳翟[今河南禹州]人。唐代著名画家,尊称为“画圣”)之前的一些人物画中有这种山水因素。比如我们经常讲到东晋的顾恺之(348409年,字长康,小字虎头,晋陵无锡[今江苏省无锡市]人。杰出画家、绘画理论家、诗人),在他传世的摹本中,背景的部分有山水的因素,但是这些部分都是非常次要的,并不是一个主体图像。


▲(传)东晋 顾恺之《洛赋图》局部,宋摹本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到了唐朝,山水造成这个变化的因素有很多,现在并没有一个定论,有很多猜测。其中有几个方面:一个方面可能是受到教绘画的影响。因为我们知道很多著名的寺庙都在名山大川里面,寺庙就和自然的风景有一种交融关系。比如说南朝刘宋(420—479 年,南朝的第一个朝代,因皇族姓刘也称“刘宋”)时有一个宗炳(375443年,字少文,南阳郡涅阳[今河南镇平]人,南朝宋画家),是个著名的隐士,也是个文学家。他最早关注到山水,而且写过跟山水有关的专门的著述。他特别谈到自然山水的功能是什么?是“畅神”,就是让一个人的精神很愉悦。他一生喜欢游历名山大川,是个隐士,又信佛教。他的山水观应该有很多的佛教内容,会跟佛学有较深的关系。这说明佛教至少是山水画的传统之一。


另外一方面是跟道教的关系。很多山水画,特别是青绿山水经常会表现道教仙山的形象。盛唐时,很多山水壁画都跟这种仙山、海上瀛洲有密切的关系,反映山水画跟道教之间的一种关联。还有一个方面,人们对自然的美有了更深的认识。人物画的核心是传神,但山水画的核心不是传神。刚才讲宗炳时提到了一个叫“畅神”,“畅神”跟“传神”是既有关联又不相同的概念。“传神”是传客观对象的那个“神”,畅神是愉悦个人的“神”。山水画家是在画山水过程当中得到了愉悦,得到了这种乐趣,这样一种新的审美观,我认为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说,山水最初是一个人物画的背景,这个背景起到的是一个辅助的作用,不是独立的作用。这个背景主要是状物,描写客观事物。


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一个咏物诗的传统,诗人经常描写自然的物象,比如谢朓(464—499,字玄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南朝齐杰出的山水诗人,出身高门士族,与“大谢”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有一首《咏竹诗》:“窗前一丛竹,青翠独言奇。”这个咏物诗的发展过程中,不仅仅是状物,还开始借物抒情,或者是通过把自然的山水、花鸟拟人化来表达人的一种主观情绪


这样的变化,其实就跟“畅神”的传统发生一个重要的交织。比如说像王维701761 年,一说699761 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有很多咏物诗,其中一部分其实是咏山水的。他在赞美自然的过程中还是以抒情为主,所以状物跟抒情是交织在一块的。我认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审美维度,对唐代的山水画从人物画的背景当中独立出来,其实有非常深刻的影响。


但是唐代的山水还没有摆脱与这些仙山或宗教的关联,比如说和佛教、道教的关联,仍然是唐代山水画中一个相当重要的主题。


唐朝的青绿山水和浅设色山水画


唐代山水画应该分成不同的派别。唐代最重要的山水画家是李思训。李思训当过左羽林将军,也当过右武卫大将军,所以他的绰号就叫“大李将军”。他的儿子虽然没有当过将军,叫李昭道,但是跟他父亲对应起来叫“小李将军”。所以绘画史一说起“大小李将军”是赫赫有名的。


“大李将军”李思训是皇室贵族,武则天专权的时期不断地诛杀李氏王室的一些贵族,李思训就逃隐了,躲过一劫。到唐中宗掌权后,他又出现,变成当时很重要的一个人物。李思训主要是画山水画,他的山水画跟我们后来的文人画的主流,特别是晚唐五代以后文人画的主流不一样。他的绘画是重视颜色的。我们一般把他的山水叫设色山水,或者着色山水。美术史上也专门有个名词叫青绿山水。


青绿山水在唐代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山水画的传统。有学者会认为青绿山水可能来源于佛教的传统,应该是从中国西域佛教的传播路线传到中原的。李思训主要的活动区域当然是在长安,长安跟整个丝绸之路有密切联系。


我们看到很多比如像新疆地区的墓室壁画、克孜尔石窟,这些佛教绘画的背景中都有青绿山水的因素。这些因素到了盛唐时期发展成一个独立的青绿山水画,这是它的一个从技术上和样式上的一个源头。李思训的山水画主题是一个仙山的形象。


▲新疆克孜尔石窟第17窟壁画 局部


另外也有学者研究说李思训的山水,特别是青绿山水,对应的是春天,所以画的是春景。当然这里边有很多研究,比如牛克诚(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主要通过这个色彩的角度来研究这个中国画史,他会关照到唐代的山水画不是一个抽象的山水,是一个有自然季节的山水,能表现比如说是春天或者是秋天


早期的青绿山水多表现春景,像展子虔(约545—618年,隋代绘画大师,渤海[今山东阳信]人)的《游春图》是春景,是游春的一个题材。那么传为李思训的一些画,比如说最有名的《江帆楼阁图》,现在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有的人研究说它是展子虔《游春图》的一个局部,很可能这两张画来源于一个本子。


▲隋 展子虔《游春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总而言之,两张画都是反映了早期山水画的特征。有些人也根据画里的一些着装,比如交领、幞头这些细节,看出这些应该不是南宋和南宋以后着衣习惯,应该是比较早期的特征。


还有比如说传为李思训的儿子李昭道的一张画《明皇幸蜀图》,也反映了早期风格,有很多唐代风格的印记,特别是马的鬃毛。这些画法应该保留了早期绘画的风格。


▲(传)唐 李昭道《明皇幸蜀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山水画中,在唐代最重要的一派就是青绿山水这一派,主要代表人物就是李思训和李昭道父子。李氏父子山水,毫无疑问是典型的贵族山水,有一些这种仙山的气氛、春天的气氛。这一路山水对后来宋代的宫廷山水画有非常深远的影响。


▲(传)唐 李思训《江帆楼阁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据说辽宁省博物馆曾经收藏过一件作品,是仇英临摹李昭道的《海天落照图》。我不知道这个《海天落照图》是不是跟东瀛三岛蓬莱仙境有紧密的关系。所以还是延续了魏晋南北朝以来贵族求仙的一种思想


再者我想补充一个部分,山水画的背景基本上是一个简单的背景,人物画的背景在魏晋南北南北朝时期相对而言是比较平面化的,还没有展现出一个独立的空间。但是到唐代,特别是从隋代展子虔开始,山水画已经发生了质变,开始解决空间问题。所以我认为人物画的核心是传神。山水画的核心除了畅神之外,通过什么来畅神?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其实它是通过一种空间的美学来畅神。也就是说,在绘画的空间这样一个维度里,我们会发现只有山水画才能够最有效地展示一个远景,展示一个悠远、幽深的空间。


这样的空间在人物画是无法完成的,花鸟画更不可能完成。所以山水画最独特的一个审美是空间之美、幽深之美。那么还有对幽深空间的想象之美。这些部分才真正是山水画独立的品格。这样的一种审美,这样一种空间关系是在唐代彻底解决的,就出现了一个独立品格。除除了人物画传神之外,这种畅神和空间美就形成了一个新的精神关系。这种精神关系关系应该是空前的,这就是一个唐代山水画最独特的贡献。


唐代山水画还有另外一路,其实就相当于浅设色,当然这个研究者有不同的看法,比如像牛克诚他们也会比较倾向于说像吴道子是这一一路,他是有点偏写意的。所谓的写意和写实都是相对的,其实写意和写实都是面对实物来进行描摹的。只不过这个写实的绘画当中客观性东西多一些,写意是主观性多一些。这是一个主客观之间的平衡关系。但是还并不是抽象,这都属于具象的范畴。那么抽象就开始脱离这些具体形象。一般我们在这个绘画史中经常会要讨论的问题:有抽象和具象的概念,同时在具象当中有一个写实的概念。


在这个色彩的系统中,吴道子的绘画应该也有青绿这一路的,因为他给这个大量寺庙和道观画过壁画,那壁画应该是有强调的一些浓艳色彩,但有可能会有一些比如给贵族的私宅画画,那么这是不是跟佛教道教的壁画有所区别呢?很有可能这个部分是应该属于浅设色这一路。


根据记载,唐玄宗曾让他画嘉陵江,他就在大大同殿画了嘉陵江,咫尺千里。这样的一个绘画我们现在看不到,只是听过一些简单描述,无法复原吴道子这个传统到底是什么?吴道子当然是唐朝最伟大的一个人物画家,但是吴道子不仅能够画人物,还能画山水,是个全能的画家。


王维与唐朝的水墨山水


吴道子的出生年月应该在李思训之后,比他再稍晚一点、差不多是在武则天长安元年出生的王维,又发展出另外一套风格,对后来对宋以后的文人画水墨山水有巨大影响。王维应该说是跟李白是同一年的,都是武则天长安元年(701年)。


王维是当时著名的诗人,是一个佛教徒,晚年的时候隐居在现在陕西省蓝田县叫辋川的地方。他最有名的画就是《辋川图》。《辋川图》并没有墨迹本或者真迹传世,我们看到只是不同时代的摹本,还有后来的人做的石刻图像。王维的《辋川图》跟他的辋川诗是对应的,证明的确有《辋川图》的存在。


▲(传)唐 王维《辋川图》局部,摹本

日本圣福寺藏


现在看来,不管是摹本还是石刻,我们可以确定其实王维的这个画应该是比较写实的,是可辨识的一个山水画,并不是一个写意的画。但是后来历代人去写这种辋川意象的时候,经常把一个官僚的隐居的想象结合起来。也就是说它已经脱离了这种仙山琼阁,脱离了一般意义求仙的想法,同时也不是一个享乐的。因为这个辋川就是别业,也叫别墅,可能是王维在京城之外第二个住处。因为他母亲信佛,后来他把这个辋川别业改建成了寺庙,基本是用来供养他的母亲。就他这个东西微弱地讲,是跟佛教有关系。


但他隐居的这个态度并不是针对佛教,因为佛教是不需要隐居的,隐居一定是针对官场。也就是说这个《辋川图》中有双重含义:它的表表面看好像跟佛教有一些关系,本质来看,还是跟这个官僚生活有关系。


所以“隐”是要是跟“显”是对立的,是跟政治上的出人头地是对立的,所以这样形成了一个隐显的关系。所以历代人对它的迷恋,都是一些文官的迷恋。《辋川图》可能在山水画中建构了一个模式:通过山水来表达隐居的愿望。


像王蒙的《葛稚川移居图》,是讲葛洪的隐居故事的。当然也有跟佛教有关系的,比如王蒙画《太白山图》,那就是跟佛教有关系,画了天童寺的风景。像倪云林画了很多荒寒的山水,基本是表达一个远离人境的意境。还有比如像黄公望画的《富春山居图》,其实山居这个概念和主题都带有一种潜在的隐居意图。这就是说王维这样的一种山水画,到后来就变成文官、文人的山水画。


李思训那种青绿山水画,后来就变成历代宫廷的山水画,后来到了像明代也变成民间的山水画。或者我们讲李思训这样的山水画,基本是变成一个职业山水画的重要源头;像王维这样的山水画,就变成后来的业余的、文官的、戾家的山水画的源头。


唐朝有一个画牛很有名的画家叫韩滉(723—787年,字太冲,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朝中期画家、宰相,太子少师韩休之子),当过宰相,那他的父亲叫韩休(673740年,字良士,唐朝宰相),那么恰好他的墓被发现了。在韩休墓里当中,我们就看到了山水画。这个山水画是浅设色,以水墨为主的山水画,其中最独特之处是还画出了一个太阳


韩滉《五牛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陕西西安韩休墓壁画山水



在整个中晚唐时期,从墓室壁画来看水墨山水画的成分越来越重,基本反映晚唐时期的一个趋势。到了五代的时候,像董源的时代,就有了很多水墨山水画。过去讲董源说有两个传统,“水墨类王维”,先说他是王维的传统,“着色如李思训”(出自宋代郭若虚《图画见闻志》)。


▲董源《夏景山口待渡图》

辽宁省博物馆藏


王维对后世影响很大,我认为这跟苏东坡有很大的关系和影响。因为苏东坡对王维有一个高度概括,讲王维的这个诗歌、绘画的特点:“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出自苏轼《东坡题跋?书摩诘〈蓝田烟雨图〉》)。所以这句话对后世的画家和文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绘画当中追求诗意,也成为后来文人或者文人画的一种追求。如何在绘画当中呈现诗意?这样就开始有了诗画互动。在唐代的时候诗画互动早期是受到山水诗的影响,逐渐产生很多的山水绘画,当然这个绘画主要是壁画。


我曾经在介绍人物画时提到贵族是特别喜欢城市、殿堂、楼阁。殿堂和楼阁,有大量的白墙壁,最好的装饰当然就是山水画。寺观墙壁主主要是一些佛教道教题材的绘画,但是装饰一般的民居主要就是山水和花鸟。山水花鸟壁画是受到山水诗的影响。但后来的诗歌反而受到山水壁画的影响。


有人也做了一些研究和总结,特别讲到李白和杜甫的诗当中有大量颜色的描绘,比如青、绿、红这些颜色,这些颜色恰好都是山水壁画的颜色。也有人就说,其实后来的诗歌那样非常绚丽的色彩关系是来自山水壁画,也就是说这个唐代的山水画和山水诗的互动形式是一种实体的互动。


到了宋代,就不是这样的一个简单的实体互动,而是在这个绘画当中追求诗意,在诗歌当中追求画意,这就是苏东坡最清醒的认识。苏东坡其实是把他个人理想投射到了王维的身上,他讲了诗画关系,这就是苏东坡所建构的一个新的美学关系。这样的一个主流就建构了以后的诗画关系。


最后我们要强调山水画是在唐代真正独立出来的,唐代开始真正出现了诗画互动。在唐代形成了三个流派的传统:一个青绿山水的传统,一个水墨山水的传统,另外还有一个浅设色的传统。当然,后来影响最大的是青绿和水墨。到了宋朝以后,水墨山水成为中国山水画的主流,成为文人表达个人情感和思想最重要的载体。






图文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


己  亥  春  月




八字命理六爻奇门遁甲六壬太乙神数术数中医:玅筆生花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唐朝山水画的发展背景发布于2021-04-18 22:59:0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