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长在手,不必辟寒犀。

心字烧难烬,和花作燕泥。


古人过冬取暖的方法层出不穷,其中最风雅的就是“围炉赏雪,炷暖香”。


南朝梁任昉《述异记》中记载,汉武帝时期,丹丹国进贡了一种辟寒香,大寒时节,在室内焚烧,暖气忽然自外而入,人们纷纷减衣。


辟寒香, 丹丹国所出, 汉武时入贡,每至大寒,於室焚之,暖气翕然,自外而入,人皆减衣。



唐代冯贽《云仙杂记》中也记载了炷香取暖的逸闻轶事:


宝云溪有僧舍,盛冬若客至,则不燃薪火,暖香一柱,满室如春,人归更取余烬。


宝云溪有个僧舍,深冬时节有客人来访,不用薪火,只需一炷暖香,便可让室内感觉如春天般温暖,宾客临走时还要把香灰都走。



异闻类书中记载的辟寒香,虽然有夸张奇幻的色彩,但焚香取暖确是古人的真实生活


邓深《内集阁》:“兽炉香雾辟寒气,翠幙妓围回暖风;詹克爱《题西山房》:“暖香炷罢春生室,始信壶中别有天



唐代时,流行一种焚香兼具取暖的物件——衣香囊唐六典》记载,每年腊日,唐代皇宫中都要准备衣香囊,作熏衣暖身之用。


衣香囊就是金属材质的球形香囊,分内外三层。最外层为镂空的球形,上下半球以子母扣链接。中层有两个同心圆环,以活轴连接外壁和内层的焚香盂。



如此设计可使焚香盂在香炉无论如何转动时都保持水平,小圆钵中盛放的燃炭和香丸不致于洒漏。


焚香时,香炭燃烧生热,金属传热可作暖手之用,这种既香且暖的小香囊,是古人冬日里的“暖宝宝”白居《江南喜逢萧九彻》诗中就提到这暖手的小物件:


鬓动悬蝉翼,钗垂小凤行。

拂胸轻粉絮,暖手小香囊。



宋代,宋人更是把取暖与焚香发展成冬日里的乐事。每到冬天,宋人会在厅堂中用纸屏搭建取暖的小室,四扇纸屏,三扇相围,一扇作顶,垂草帘作为障蔽,这种屋中屋称为“纸阁”。


陈敬《陈氏香谱》载:“焚香必于深房曲室”,纸阁的纸壁、纸顶对于香芬有较强的吸附能力,若在阁中燃香,香气也会聚得久,是最佳的焚香环境,宋人周紫芝《纸阁初成》:


小阁春温借隙光,风帘不挂最宜香。

窗前睡鸭吹云缕,聊与幽人度日长。



纸阁是古人冬日聚会的“小天地”,几个人一起在阁中围炉而坐,焚香煮、坐卧清谈,是冬日闲适生活中的乐事,宋人范成大有诗《雪寒围炉小集》,描写纸阁中宋人的清雅生活: 


席帘纸阁护香浓,说有谈空爱烛红。

高盯膻根浇杏酪,旋融雪汁煮松风。

康年气象冬三白,浮世功名79/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酒一中。

无事闭门渠易得,何人蹑屐响墙东。 



明清时期,流行一种与唐代“香球”的功用类似的手炉,也可供取暖兼做熏香之用。手炉形制较小,可置于袖中又称作袖炉。


造型赏心悦目手炉,被文人视为清雅的玩物, 明屠隆《香笺》“袖炉”条:


中薰衣炙手,对客常谈之具,如倭人所制漏空罩盖漆鼓,可称清赏,今新制有罩盖方圆炉亦佳。


屠隆《香笺》中提到的“倭制漏空罩盖漆鼓”,就是日本莳绘工艺中的阿古陀香炉,因形似阿古陀瓜得名。



古人的手炉在取暖的同时也用来焚香,张劭《手炉》:“松灰笼暖袖先知,银叶香飘一丝”。


在《金瓶梅》中,手炉里时常焚烧着各色的香饼子,第四十回中,潘金莲的手炉中焚烧着甜香饼儿,第六十八回,爱月儿一手拿着铜丝火笼儿,内烧着沉速香饼儿,将袖口笼着熏热身上。



甜香饼儿与沉速香饼儿,都是明代流行的合香,明人屠隆《考盘余事》:“甜香,惟宣德年制清远味幽香乘·猎香新谱》中记载有名为“内甜香香方,应该是皇家内府的甜香方。


檀香四两、沉香四两、乳香二两、丁香一两、木香一两、黑香二两、郎苔六钱、黑速四两、片麝各三钱、排草三两、苏合油五两、大黄五钱、官桂五钱、金颜香二两、零叶二两。


右入油和匀,加炼蜜和如泥,磁罐封,一次用二分。



在《金瓶梅》中也提到过烧香辟寒,第二十三回,宋蕙莲来到藏春坞洞儿内,觉冷气侵入,尘嚣满榻。于是袖中取出两个棒儿香,灯上点著,插在地下。


蕙莲使用的棒儿香,类似线香,用竹、木等材料作芯,也称“竹签香”。制作有辟寒功效的香,所选香材多属性温,有散寒祛湿功效的香药。


明末文人董说创作的辟寒香——暖玉,就以扶阳散寒的桂枝、荔枝壳为主香制作:


以桂枝、荔枝壳、元参、零陵、白檀、丁香、枣膏、蜜汁,互而为辟寒之香,名曰暖玉。


董说在《香医》中也提到:“辟寒宜蒸桂屑又宜荔壳”,中医的角度来说,由不同香料配伍制作的香,会有不同的功效,或解毒驱虫,或驱寒祛湿......


淸人沈叔埏《藏香酬袁春圃方伯》诗中描写过藏香的功效:


辟邪兼辟寒,却秽同却瘴。



焚香时,嗅觉感受的转换也能让人感受到暖意,《香乘·晦斋香谱》中,与冬季相宜的北苑名芳香适合围炉赏雪时使用,焚烧有幽兰之馨。


门外寒风凛冽,雪花乱飞,房间浓泛的花香之气,会让人感觉如置身于春日之中。董说在《非烟香法》“众香评篇,专门论述了熏蒸草木为香带来的感官体验:


蒸松鬣则清风时来拂人,如坐瀑布声中,可以消夏。蒸荔子壳如辟寒犀,使人暖。



冬天可熏焚花香型的合香,营造春天的意境,《香乘》“凝合花香”系列中,有传达春意的合香,雪中春信与春消息。


春消息:丁香半两、零陵香半两、甘松半两、茴香二分、麝香一分,右为末,蜜和所得,以瓷盒贮之,地穴内窨半月。


季冬之月,天地闭寒,万物寂寥,于暖室中焚一炉花香,清幽的花香让室内春意萌生,正是詹克爱诗中“暖香炷罢春生室”的意境。


非专业学术公号。分享我们看到知,与“香有关的“知识”。不一定正确。香道文化

 编辑  /  沈小香   图片  /  源于网络!转载联系后台。


▼ 点击“ ”,进入香道的小店。

香道文化

防采集机制启动,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冬时雅事暖香炷罢春生室,兽炉香雾辟寒气。发布于2021-10-08 15:17: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