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 心 契 品 评 审 美

励 志 翰 文 调 和 身 心


与你一起传播文化

感谢您关注我们!



中国传统文化中香的使用,一般分为礼仪上的「熏香」、宗教上的「焚香」和坐课哲思的「香席」这三大类型。


其中的熏香和焚香,起源虽不可考,但应与原始宗教出现的时间,不至相去太远。由于诸多物质条件和精生活在唐文化中的成熟与整合,使得行香诸法在两宋时期,向精致生活升华成为可能。



此外儒、释、道思想精髓,也与点(斗茶)、插花(山石盒景)、挂画(文物陈设品鉴)和香席(品香之道)四者结合,在北宋晚期融合为生活品味上的四大指标。


所以宋人吴自牧在南渡后,为怀念北宋汴梁京师盛况而着的《梦梁录》中,就称点茶、插花、鉴古、品香为精致生活的「四般闲事」。


当然这里所谓的「闲事」,指的就是有品味的休闲生活,此种精致休闲文化后来东传日、韩,并在扶桑异域转变成茶、花、香、书「四道」。而中国的「香席」品香活动,则是在宋代萌芽后,历经元、明、清三朝发展成熟的一种休闲养生之精致生活。



说到「休闲」好像是个新鲜词,其实自古以来,人类精神文明的精致化,无非就是靠一个「闲情」来经营。而一个人奋斗一生,也只不过盼望在晚来余生,能得个「闲云野鹤」的养老日子。


苏轼诗:


「赖有高楼能聚远,一齐收拾与闲人。」


就是这个意思,否则就是贵为皇上,一生辛苦到死都不得闲,那么追求到再大的荣华富贵,也不过是别人茶余饭后的一段「闲话」罢了。


不过古往今来也有不少智者,懂得随时随地偷得浮生半日闲的道理,找机会享受闲静安舒的生活质量,所以不管是贵如十全老人乾隆皇帝,还是一般市井小民,若一定要等到大限临头时再来懊悔,人生岂不是可惜了?所以随时都要有放得下的闲情,偶尔挥霍一回时光、奢侈一下想象,这才是一个起码的人生。



再者,我们检视历代文学作品时发现,若从物质生活品味的题材中搜寻,描写「香」与「茶」的文献分量,可以说等量齐观,只是茶为现实生活中开门七件事之一,而香则为古代上层阶级和宗教生活所重视,所以社会结构一旦改变,茶的使用还不至中断,但香文化却因此与古文明世界脱节,而远离了我们的现实生活。


「香席」并不是一般的烧香,在此之前人们烧香是比较日常生活化的,烧香「十德」(长板一雄《香と香道》),主要谈的就是熏烧沉香在生活上的十个好处。



而坐课香事的「香席」活动,则是融合了儒、释、道三家思想的产物,为的是在心性上,进一步跳脱出瞬息万变的尘世烦恼。所以香席追求的是由「品评审美」、「励志翰文」的工夫入手,进而达到「静心契道」、「调合身心」的最终目标,因此香席最忌的就是热闹与粗俗。




「香席」展演之处叫「静室」,古代雅士堂号的、堂、轩等,都是习静的香屋(室)名称。香席间一般以四人为限,举凡陈设、用具、入坐、行香、品评,以及最后在香簿上题词,这一系列活动,都要在「散虑忘情」、「探究心性」的要求下,去见证生命的内在价值。



当然,在席间工夫上暂时忘去烦虑,也许还不很难,但要「忘情」就难了,至于更进一步能达到「探究心性」的境界,可就不只是形式的问题,而要靠时时修持的工夫与了悟的智慧了。



由于香文化是东方文明遗产中,一个有别于其他文明而值得珍惜的部分,为了充实我们的精神生活,远离那腐蚀人心的声色犬马之害,建立一个优雅有品味的社会,今天去理解、重建适宜现代生活的香文化,为时还不算太晚。(文 / 刘良佑 图 / 一条)

万水千山总是情,转发朋友圈行不行...


生 活 之 中 无 用 之 美

香学 / 香事雅集 / 香业资讯 / 香人香馆

香道文化

防采集机制启动,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香席与东方精致休闲文化香道发布于2021-10-08 16:03: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