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帖】8月11日

 

何谓白茶?下定义往往最难,而抓住核心,按照核心要素进行界定往往简单。

 

1、适制性树种:酚氨比数值在8~15之间的树种,最适合做白茶。

酚氨比,即茶多酚与氨基酸的比值,这一概念由江西茶人程启坤先生1980年代初提出。酚氨比作为一种量化数据,并不绝对,但是基本理清了酚氨比数值越低,茶越鲜爽,反之则鲜爽度越低、苦味越重的规律。

典型的白茶适制树种包括:菜茶群体种、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政和大白茶、水仙、福安大白茶、九大白茶等。

 

2、制作工艺:低温萎凋、不做揉捻和杀青、保留酶的活性、微发酵

   白茶工艺的核心,在于低温足时、顺畅地完成萎凋,控制发酵程度,充分进行酶促氧化、水解等反应,为后续的转化提供物资基础,保障转化机制。

 


 

白茶知识帖】8月12日

 

福鼎白茶的代表性品类

 

1、大叶种:福鼎大毫茶

   福鼎大毫茶,人工培育的早生大叶种,19世纪诞生于福鼎,具体发源地有争议。福鼎大毫茶,是在福鼎大白茶的基础上培育出来的更加高产的品种,因为又被称为“大号大白茶”,以毫明显,汤感饱满、醇厚著称。在1985年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中,被定为华茶2号。

   目前,以福鼎大毫茶为原料制作的白茶,在整个福鼎白茶的产量中占有绝对优势,保守估计超过90%,是目前市场流通的福鼎白茶中最常见的品类。

 

2、中叶种:福鼎大白茶

   福鼎大白茶,又称“白毛茶”,人工培育的中叶早生种,19世纪诞生于福鼎,具体发源地有争议。在1985年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中,被定为华茶1号,特点是滋味甘甜、鲜爽度高,出蜜韵,是福鼎大毫茶的源头树种。

   因为产量较低,种植面积、产量、市场占有量已经被福鼎大毫茶取代,从而成为“稀缺品”,现有种植面积很小,占福鼎茶园面积不足10%,是典型的“少而精、小而美”的顶级品类。

 

3、小叶种:小土茶、菜茶

    关于菜茶的发端和重要地位,我们将在明天的建阳白茶章节具体谈。这里只说福鼎的菜茶。   

福鼎当地亦有菜茶群体种的分布,同样因为产量低、晚生种、品相吃亏而被大面积砍伐。采用菜茶制作的白茶,统称为“小白茶”,等级包括芽茶——白毫银针;芽叶茶——贡眉;梗叶茶——寿眉。

   福鼎的菜茶,当地亦称之为“小土茶”,另有一说,其中性状较为稳定的一类被称为“土茶”“白毛茶仔”,是福鼎大白茶的源头树种。

   菜茶,野性强,口感不均衡但是极具特点,茶气充盈,力足;上文所说的性状较为稳定的土茶,更均衡、饱满一些。

   目前福鼎产区的菜茶产量很低,种植面积最集中的地方在佳阳乡,有6000多亩。(福鼎茶园面积共计30万亩,菜茶、土茶共计两万多亩。)

 


 

【白茶知识帖】8月13日

 

建阳白茶的代表性品类

 

建阳,在中国茶叶版图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是这一产区目前的状态却与其应有的状态有着巨大的反差。

 

要知道,水仙树种就诞生于建阳小湖镇,但是作为岩茶名品,人们想到的首先是武夷山;要说近现代白茶的起源、阴干工艺的发端,都要从建阳漳墩镇说起,但是提到白茶,人们想到的首先是福鼎;提到白茶的等级,白牡丹、贡眉的诞生,都与建阳有着直接的关系。

 

今天的分享,我们来谈谈建阳白茶的代表性品类。

 

1、建阳小白茶(菜茶、贡眉白茶)

    用菜茶作为原料制作的白茶,就是小白茶,等级包括:白毫银针、贡眉、寿眉。

最早,白茶并没有小白茶大白茶之分,因为无论是建阳还是福鼎,白茶最早的原材料都是菜茶群体种。在大白茶树种培育出来以后,人们为了区分,才有了小白茶、大白茶,后面才有了水仙白。

菜茶,又正式称谓是——福建菜茶、武夷菜茶,在世界茶学体系中的地位非常显赫。这里讲到的武夷菜茶称谓,指的是菜茶群体种发源于武夷山脉,而非仅仅指现在的武夷山市。

1772年,建阳漳墩镇南坑村肖氏创制的小白茶(当时称为“小白、白子、白毫、白毫茶、南坑白、”)开始出口到东南亚。小白茶的诞生,跟当时的红茶贸易受阻有直接关系,包括阴干工艺的诞生也是如此。

建阳小白茶,山场气韵充盈,滋味强劲,新茶青味儿低,转化速度快,汤感饱满,而且大部分处于荒野状态、野生状态。产量低,采制难度大,市场流通的量极少极少,这两年热度快速上升,身价开始回归。

菜茶树种制作白茶,之所以选择阴干手法,除了和当时的机缘巧合有关,还跟树种特征有关。菜茶嫩叶莹薄,极易晒焦,而且空气过于干燥的情况下,也容易脱水过快,要出顶级品质的难度也是非常大的。

 

2、水仙白

很多人可能认为水仙白茶是新事物,但是实际上水仙白诞生已经超过100年了。水仙白是传统三大白茶品类中诞生最晚的。(先有小白茶,后有大白茶,再有水仙白。——张天福)

值得一提的是,白牡丹这一等级名称,就诞生于水仙白品类当中。最早,福鼎称芽叶等级白茶为“旗枪”,应该跟《茶经》有关,而后来“白牡丹”的称谓称谓行业通用词汇。

水仙白,以水仙茶嫩芽嫩叶为原料,以阴干手法进行制作,汤感细腻、入口即化、明澈干净,无论是汤色还是气韵上,都具有极高的辨识度。

但是,水仙树种的茶青含水量,也是白茶适制品种里最高的两种之一,(另一个种是政和大白茶),而且芽叶脆嫩,极易发生损伤,萎凋过程中也容易发酵过度。应该说,水仙白是真正考验制茶师傅水平的品类。

 

  

【白茶知识帖】8月14日

 

政和大白茶

 

政和大白茶,人工培育的大叶晚生种,19世纪诞生于政和铁山,是政和产区最具代表性的品类(但产量只占小部分,跟树种和制作难度有关)。在1985年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中,被定为华茶5号。

 

相较于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福安大白茶,政和大白茶的条索明显长一些,芽头抱芯没那么紧密,茶毫蓬松一些,而且茶青含水量高,萎凋难度大,综合下来品相非常吃亏。

 

政和大白茶,最受推崇的等级是“头采牡丹王”,且往往采制时间早于该品类的白毫银针,这应该是产量考量与品类错位竞争共同导致的结果。政大等级也有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口感特征:茶气饱满、汤感厚滑、入口即化,后期转化历来被当地茶人重视。

 


 【白茶知识帖】8月15日

 

福安大白茶

 

福安大白茶,人工培育的大叶类早生高产品种,发端于福安市高岭村,也叫做“高岭大白茶

”,在1985年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中,被定为华茶3号。

 

这个品类非常有意思,它诞生于福安,却在整个闽北甚至闽东地区大放光彩。目前,福安大白茶占据了福安、政和、松溪、建阳等地白茶产量中的最大份额,这跟它高产、香甜品质特征、品相漂亮、开采时间较早有很大关系。甚至很多福安大白茶被人当做福鼎大毫茶去销售。

 

福安大白茶,茶毫细密,毫香在整个白茶体系中都是极为突出的。在口感方面,香甜是其主要特征,茶韵上主要依靠山场、树龄、树形、工艺等方面的加持

 

在工艺方面,闽北产区最早还是沿用阴干手法进行制作,但是这个品类同样可以用日晒手法。在这两种手法之下制作出来的福安大白茶,口感特征区别很大,特点各异。而且,近些年随着福鼎白茶的崛起,以及福安大白茶在品相上跟福鼎大毫茶的相似度较高,所以也存在大规模采用日晒工艺的现象。

 

整体而言,我认为这个品类在阴干工艺之下的口感表现会更好一些。

 

 

【白茶知识帖】8月16日

 

九龙大白茶,人工培育的大叶类早生种,据说母树有100多年历史,但是推广是从1981年开始的。

 

在所有的大白茶核心品类当中,九龙大白茶是诞生最晚的。之所以叫做九龙大白茶,是因为这个品类诞生于松溪县郑墩镇九龙港村。(我曾跟当地的朋友提过建议,更名为松溪大白茶,毕竟松溪也是绿茶、红茶、白茶的大产区。)

 

目前,九龙大白茶还是省级优良树种,有待升级为国家级的。

 

这个品类,今年白茶说做了一些,团购阶段售罄了,反馈极佳!香高味醇,鲜爽度高,回甘强烈,汤感力道足,口感非常纯净,如果论品质,九龙大白茶将来必定会声名赫赫。

 


【白茶知识帖】8月17日

 

白茶工艺的两大传统:阴干与日晒

 

白茶大类的体量,无论是从品种、产地、产品形态、等级细分还是从工艺方面,都远超大多数茶友的想象。作为白茶概念界定的核心要素之一,工艺一直影响着白茶的方方面面。今天的知识贴,我们要理清的就是阴干与日晒两大工艺传统的区别。

 

阴干与日晒,作为两条线索,并非绝对“绝缘”,而是有交叉的。比如,福鼎的工艺是“以晒为主”,而建阳、政和的阴干工艺,是“以晾为主”,萎凋的传统手法绕不开晾晒二字。

 

这两大传统的产生和发展,固然有历史的机缘巧合,比如阴干工艺诞生于红茶的工艺简化,但也很大程度上收到了不同树种品类的特性限制。比如菜茶叶片薄,制作过程中要防止晒伤和过快脱水,所以阴干更合适;水仙和政大因为茶青含水量高,萎凋初期要避免高温高湿环境,也是阴干为宜,靠茶青的活力走水,但这并不意味着不能做日晒,菜茶也是一定的道理,关键看在什么阶段选择什么工艺;再比如福鼎大白茶大毫茶,萎凋过程中受每天日晒的时长所限,必然也会用到阴干的方式。所以,两大工艺传统往往是独立发展而又互有交叉的。

 

整体而言,日晒茶香气显、甜度高、汤感锐利一些;阴干茶青味儿低、汤感醇而厚、发酵程度不易控制;各有优劣,但又都能制作出顶级品质的白茶。

 


【白茶知识帖】8月18日

 

为什么说“纯日晒白茶”是伪概念?

 

我们注意观察过很多茶厂和茶商的言论和观点,对于坚持纯日晒的观点,基本分为三种情况:1、强调加工方式的自然,认为只是借助日光进行萎凋,而没有使用人工干预的方式,这一类是缺乏对于萎凋概念的理解造成的。又或者萎凋、干燥环节都采用日晒的方式, 缺乏对于白茶茶性的理解,对于白茶的工序认知过于简单;2、经营多种品类,或者进入白茶行业不久,受限于能接触到的宣传资料,人云亦云,并未深究或者尚未深究;3、纯粹为了营销,关心钱不关心茶,只要能卖货,想怎么说怎么说。

 

那么,“纯日晒”真的存在吗?当然不存在,因为每天的日照时间是有限的,而在这有限的日照时间内,一款白茶无法完成萎凋所应该有的各种反应,而日落之后萎凋的过程并未结束。随手举一个范例,如果没有日光的时候萎凋就停止了,那么阴干工艺、室内萎凋工艺还存在吗?所以,这个伪概念很容易戳破。

  


 

【白茶知识帖】8月19日

 

白茶新老的阶段划分

 

关于老白茶的年份界定,至今未有国家标准出台。只不过,在2018年5月1日施行的新国标里,白茶确实可以长期存放这一点被认可了。这已经是一个重大的进展了。

 

那么,新白茶、老白茶应该如何界定呢?我们建议加上一个中期茶的概念。但这种划分方式,跟普洱茶相对应的年份并不是相同的。

 

对于新茶、中期茶、老白茶的界定,我们建议依据三个概念:青味儿、熟青枣香、红枣香。

 

一般,一款新茶在三年左右的时间会褪去青味儿,这意味着这款茶的茶性已经稳定下来,度过了最为稚嫩的阶段,新茶的阶段也就结束了。所以,三年以内的白茶,基本属于新茶的范畴。

 

而年份高于三年的白茶,也不尽相同,我们大致可以通过煮饮时的香气类别进行区分。相信很多茶友都煮过新茶、三五年的白茶、年份更久的白茶,也会发现过“熟青枣香”和“红枣香”。这两种香气是不同的,但又存在转化的延续性。所以,褪去青味儿而又能煮出“熟青枣香”的白茶,可以界定为中期茶,年份一般在三年到七年不等,甚至五年,这跟产品的工艺、形态、存储都有关系。

 

而最后一种可以煮出“红枣香”的就是老白茶了(这里重点说明一下,我们也见过不同类型的做旧茶,都能做出红枣香)。至于年份更久的白茶,比如超过20年,甚至三五十年的白茶,还是留待以后再论述吧,毕竟太少了。

 


【白茶知识帖】8月20日

 

白茶的五种经典喝法

 

大家比较熟悉前三种或者前四种:功夫茶泡法、煮饮、大杯或者大壶泡、冷泡法、保温杯焖杯法。

 

功夫茶泡法,重点在于茶水比例、出汤时间、水温的整体把控,核心在于充分激发一款白茶的优点,而且浓淡较容易调整,所以成为了大多数茶友的首选。

 

煮饮一般在老白茶当中用的多,关键有三点,一是煮之前充分醒茶,将茶性调整到最佳状态,可以通过常温陈放醒茶,也可以通过冲泡三五泡来完成这个过程;二是煮的时候加热水,每次出汤不要出尽,以一般为宜;三是煮的时间通过观察汤色来决定。

 

大杯或者大壶,是懒人喝法,也是工作中常常使用的,跟绿茶的喝法有些类似,只不过水温没那么讲究,毕竟白茶并不做揉捻和杀青。

 

冷泡法,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冰镇,另一种是常温水泡。核心在于两点,一是如果脾胃虚寒,尽量不要使用冷泡法,虽然鲜爽,但是身体受不了;二是投茶量一定要小,500毫升水,一克茶就足够了,充分浸湿茶叶后两三个小时足矣饮用。另外,茶的选择上,可以注意一下等级,等级高,内质析出快,不易浸泡太久,否则会苦,等级低则可以久一些。一般冷泡,新茶居多,但是老白茶冷泡也别有一番滋味。

 

最后一种见到的次数最少,但是特点又很突出。那就是保温杯闷杯法。这种喝法的口感,介于冲泡和煮饮之间。在投茶选择上,可以选择稍有年份的,比如五年左右的,投茶量要少,可以参考冷泡法的茶水比例,500毫升水,1克茶就够了。

八字命理六爻奇门遁甲六壬太乙术数中医:白茶说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白茶知识帖:01~10发布于2021-04-20 17:57:5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