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代洪州窑瓷博山炉
 
 

炉径:10.5厘米 高:24厘米

 
 

 
 

此炉釉色为浅青褐色,实为当时的洪州窑出品。据唐代陆羽《经》记载,江西的洪州窑是烧造青瓷的六大名窑之一。洪州窑从东汉晚期开始,历经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约有800年的历史。洪州窑以烧青瓷为主胎色较深,施化妆土,釉色多为褐色,此炉与唐代陆羽《茶经》描述的:“洪州瓷褐”相吻合。炉体形制与早期的豆式炉近似,分上下两层,上层为炉盖,下层为炉座。炉盖虽作山状,但山韵已无,取而代之的是片状孔雀翎纹沿边的莲型花瓣,雕刻精美而且细致。至隋代,因受到文化艺术的广泛影响,香炉的造型逐渐从“博山”型向“仰莲”型过渡,造型有了新的意向。炉体下层的变化更是玄妙,形似佛教的须弥座,上下出涩、中为束腰的形式,且有莲瓣之类为饰,莲瓣浮雕造型饱满且对称。须弥座,源自印度,是原本用于安置佛、菩萨像的台座。此香炉上反复使用莲花的图像主题说明,隋代佛教文化开始渐盛。从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到恭帝义宁二年(618中国隋王朝一代三十七年间,隋代佛教大兴。隋文帝继承了北周的统治,一开使就改变了周武帝宇文邕毁灭佛法的政策,而以佛教作为巩固其统治权的方针之一。这和他出生在冯翊般若尼寺受智仙尼的抚养和即位时昙延力请兴复佛教不无关系。

 
 
 


 

唐代洪州窑瓷香炉
 
 

炉径:24.1厘米  高:14.2厘米

 
 

 
 

今人看炉一般分为两种,一种封闭式炉,另一种为敞开式炉。敞开式香炉的制式始于新石器时代出现的一种炊器陶鼎,陶鼎是一种汉族煮饭用的炊器。其形状一般为侈口,有三个中空的足,便于炊煮加热。此炉的基本形制即是由陶鼎而来,圆形深腹,腹外圈有重叠浅浮雕莲花造型纹饰,侈口平沿,平底六足,材质为瓷,炉釉色为浅青褐色,是典型的洪州窑特征。自南北朝以后,中国有足器物发生变化,由三足至四足、无足,甚至多足,这与丝绸之路打通之后,西来文化浸入中原有关。炉底足造型为中国传统“狮首含足”纹饰造型,此种纹饰造型一般应用于器物腿足、建筑基座的装饰上。起源先秦时期青铜器的饕餮纹足,至唐代形成固定的装饰纹样,并广泛应用在鼎式香炉的足部。此炉应用的“狮首含足”,上部为狮首状,狮子怒目圆睁,血口大开,口中含足,呈S形弯曲,底部作兽爪状。整体造型生动、活泼精致。

 
 
 


 

 

唐代银制薰香球

 
 

直径:10厘米

 
 

 
 

古人熏香作为一种美的生活方式,当然也将如何熏香发挥到极致,熏香器具的发明总是伴随着生活中更加细微的需求而诞生,被中香炉即是如此。被中香炉,又称“香熏球”、“卧褥香炉”、“熏球”。据《西京杂记》卷一记载,“长安巧工丁缓者,为常满灯……又作卧褥香炉,一名被中香炉。本出房风,共法后绝,至缓始复为之。为机坏转运四周,而炉体常平,可置之被褥,故以为名。”被中香炉原本出自于一个叫房风的人,后来绝迹了,到了汉代长安巧工丁缓这里又再度逢生。丁缓是一位汉代伟大的发明家,他才思敏捷、聪慧过人,发明的很多作品都出入化、匠心独具,如“满堂寒颤”的七轮扇、“七五凤”常满灯盏、“奔马飞旋”的走马灯等等。小小的一枚“被中香球”也是他的奇作,他运用物理学原理,以精湛巧妙的机械结构,使物体保持平衡的同时也能自动旋转,从而开创了人类运用机械的奇迹。

至唐代,金银器在中国历史出现了发展的高峰,主要是有几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一是贵金属冶炼技术和工艺的成熟,唐代与外藩的广密交流,促使工艺技术的传播与进步,另一方面金银器是当时社会身份地位的象征,贵族阶层对金银器的欲求反应了其社会文化特质。如“安山以金银为篣筐笊篱”,“唐咸通九年同昌公主出嫁,以金银为井栏药臼食柜水槽铛釜盆瓮之属,缕金为笊篱”之类的贵族奢靡之风。且上层贵族阶层更有甚之,会将金银器作为炫富的手段。

此件唐代银制薰香球,整体造型是一个圆球,此类金属香球外壳,多为镂空錾花工艺制成,而此件藏品却是盘银丝工艺制成,实为罕见。盘丝工艺是中国古老的一种工匠技艺方法,以白银为材料,运用花丝和点錾技法,按照设计要求,交互用填丝、累丝、炭丝、穿丝、搓丝和在银片上錾出点、线、面浮雕图案组合而成。结构严谨、造型别致、虚实相间、富丽堂皇,具有浓厚的东方色彩。纹饰图案为宝相花纹,造型别致、纹饰细密瑰丽。唐代宝相花即是宝莲花,是佛教三宝之一,有圣洁和美好之吉祥寓意。花纹间有若干小孔,以供烟和香气流出。球体顶端有一根银链子挂着,一来方便取拿,随身携带或入被褥中;二来用它悬挂在支架上安置。司马相如《美人赋》中载“寝具既陈,服玩珍奇,金鉔熏香,黼帐低垂,裀褥重陈,角枕横施”。其中,“鉔”字,南宋章樵作了下注:“鉔音匝,香毬,袵席间可旋转者”。描述了被中香炉在当时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在被中焚香的主要是为了消毒、解秽或杀菌,同时也发挥馨香助眠的功用。其实,香球在唐以后兴盛,使用的场合非常的广泛,如《宋史·礼志》中载“殿上陈锦绣帷鸾,垂香毬”。陆游《老学庵笔记》有载:“京师承平时,宗室戚里岁时入禁中,妇女上犊车,皆用二小鬟持香毬在旁。而袖中又自持两小香毬。车驰过,香烟如云,数里不绝,尘土皆香。”由此可见,香球是古代统治阶层之宫殿、厅堂、车轿、闺房之雅器,也是富贵人家出行、狩猎、游玩随身携带之物。其设计小巧便利的特点,可供当时的人随时享受气香遍布周身的乐趣。

此种香炉的独特之处在于其构造,它的球形外壳和位于中心的半球形炉体之间有两层或三层同心圆环。炉体在径向两端各有短轴,支承在内环的两个径向孔内,能自由转动。同样,内环支承在外环上,外环支承在球形外壳的内壁上。炉体、内环、外环和外壳内壁的支承轴线依次互相垂直。炉体由于重力作用,不论球如何滚转,炉口总是保持水平状态。这件银质掐丝的被中香炉不仅是一种精美绝伦的艺术品,从今天的构造学的角度看,也是一项富于创新的创造。

香球结构分成两半,可以打开,里面有三个控制平衡的套环,最里的一个套环上,妥放着一个“焚香盂”,香料就放在“焚香盂”里燃烧,可以左右上下任意滚动,“焚香盂”始终保持平衡,燃烧着的香料不会外泄,置之于寝具之内,无论如何滚动翻转或携带行走,亦不会发生危险。由于半圆形“焚香盂”与两个交错的同心圆机环及腹壁通过内轴相连,因此,可利用同心圆机环造成的机械平衡以及“焚香盂”自身的重量,使球体内永久保持水平状态。唐代元稹诗云 “顺俗唯团转,居中莫动摇,爱君心不恻,犹讶火常烧”,诗文准确的形容了香球的结构原理、使用方式,也暗喻了被中男女的爱恋之情。

在感叹中国古代科技伟大和绝妙的同时,我们也需从古人哲学思想来管窥对其造物理念的重要影响。中国古代哲学将人视作为宇宙的一部分,“天人合一、和谐统一”是中国古代最富创造性的思想,是人类最高的智慧。拟以成人文的《》、《老子》、《论语》等都以不同方式反复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最根本的思想基础。由天道而及人文,它们为中国后来的一切人文活动,为政治、建筑、科技、教育、工艺等等领域都制定了最高的理念标准。中国古代对“天”的崇拜和“天道圆”的观念衍生出以“圆”为完美的艺术观。此件唐银制熏球技术原理的创造性发明,即是古人长期对自然的观察及思考,结合天人合一思想,形成的以“圆”为完美的艺术观,《说储》中汉儒赵歧《孟子注》云:“凡物圆则行,方则正。”即凡事物惟圆则无障碍,故曰圆通;惟圆则无缺,故曰圆满;惟圆其机尝活变化出焉,故曰圆转,又曰圆融。由此可见,此件熏球即当时能工巧匠物由心生的产物。

 “被中香球”后来经由丝绸之路传至欧洲,欧洲人学会了香球中套环平衡装置原理,用于罗盘和陀螺仪的万向支架设计,为欧洲十五世纪开始的大航海做了技术储备。除此之外,在被中香球在前往欧洲的途径伊斯兰世界的过程中,也与伊斯兰文明发生了交融,纽约大都会美术馆收藏一件叙利亚13世纪晚期至14世纪早期的镂空、刻花、嵌金、嵌银的黄铜“香球”,其原理结构与中国的“被中香球”相同。大英博物馆也收藏有一件产于叙利亚的镂空、刻花、嵌银黄铜“香球”,其内部结构及外部纹饰组成与中国“被中香球”的也相同,仅外壁镂刻纹饰内容结合了本土色彩,略有不同。这说明了早在唐代,香球就已经传入埃及、叙利亚一代。当时的马穆鲁克王朝与中国有着丝绸、瓷器等多方的贸易、文化往来,中国的工艺技术被马穆鲁克王朝吸收,而香球也应是此时传入并应用于他们的工艺品技术中的一种。

 
 
 


 

 

 
唐代滑石博山炉
 
 

炉径:10.5厘米   高:33厘米

 
 

 
 

滑石博山炉通体青灰色,带有黑色石墨斑纹,滑石是一种常见的硅酸盐矿物,质软且具有滑腻的手感。炉盖近似圆锥体,浮雕手法刻画出莲花宝塔状,花瓣处均匀隐有排气孔。莲花顶部有一钮,呈葫芦状,饱满圆润。炉身为豆形,深弧腹,炉身也雕仰莲。子母口相合,莲花造型浑然一体。高柄,自上而下饰有多道螺旋纹,呈锥形柱体立于承盘之中。下部为喇叭口圈足,较为矮壮,增强了稳定感。此炉整体造型匠心独具、技法纯熟,不失秀美大气之感。进入唐代,熏香风气更盛,博山炉的造型意趣为礼佛仪轨所用,因此器形庄严中也带有珠光宝气风韵。

 
 
 

 

【张得一作品鉴赏】香薰炉全形拓

 



 

▍执笔:汪静

▍图片选自《东方翰典文化博物馆藏品选》之天边的彩云

防采集机制启动,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东方翰典文化博物馆香炉解读之【唐代香薰炉】发布于2021-04-21 18:2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