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内景与〈藏〉精选药方研究》内容提要


颜文强


 

 

作者简介

 

颜文强,1983年出生,福建省漳州市海人,哲学博士中医学博士后(在站)、大理大学民族文化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博士后科研人员。2006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环境保护监测专业;2012年毕业于闽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获法学硕士学位,硕士论文《孙中山毛泽东哲学思想比较研究》,导师为邓文金教授;2015年毕业于四川大学道教宗教文化研究所宗教学专业,获哲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生命内景与<道藏>精选药方研究》,导师为四川大学老子研究院院长詹石窗教授;毕业后到大理大学工作至今,2016年同时考入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博士后流动站,师从新安医学“张一帖”第十五代传人张其成教授。目前已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1项、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参与国家“十三五”规划重大文化工程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3项;荣获2017年度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主要从事道教医药学、民族宗教、国学养生等研究。


延年益寿、羽化登仙基本宗旨的推动下,道教医家对人体生命的奥秘进行了长期的理论探索和领悟把握,并不断在炼养修行和医疗实践中修正、总结、提升。保存在《道藏》中的由葛洪陶弘景孙思邈、赵宜真、杨用道等历代道医名士开具、应用、增补、编纂的数以千计的廉验药方使得“十道九医”的传统得以代际相续。2015年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我国第一位本土科学家屠呦呦研究员受晋代道教医家葛洪《肘后备急方》一书启迪而发现青蒿素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道教医学中独特的药物配方并没有过时,仍然具备较大的应用价值和开发潜力。值得注意的是,数十年来学术界对《道藏》中的药方进行研究主要集中在《葛仙翁肘后备急方》《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图经衍义本草》上,而对另外两部方药专书——《急救仙方》《仙传外科秘方》却罕有涉及。在方法上,以往对传统药方的研究多是采用成分药理分析法和统计学等现代研究手段。这些研究方法在药物鉴定、量效关系等方面研究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但也有其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无法深入阐释药方的配伍机理。因为传统药方治病救人主要依靠的是药物之间的配伍,而《道藏》中的这些药方均为古人所开具。因此笔者以为,如果能从古人思维出发,探索其配伍原理,应该是一条比较有可能接近古人开方原旨的路径之一。

然而,要做到从古人的视角来分析药方,首先需要明晰古人对人体生命规律的认识。本来这方面已无需探讨,因为古人关于人体生理病理的认识已集中体现在当前中医院校的教科书之中了。但是和古人相比,今天中医药疗效整体较低的客观事实促使学界对教材理论的不足与缺陷进行反思,并要求重新回到古典医籍进行查考和验证,结果发现祖国传统医学对人体生命的一些正确认识已经在自觉或不自觉中被模糊或曲解。为此,廖育群、张效霞等诸多前辈学者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究,也取得了不少成果。但笔者不得不指出的是,此前学者们的观点并不一致,甚至不一定正确。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还有不少在中医临床实践中需要明确的,如心脏是否确是血液运行的主要动力、怀胎受孕是否只需父精和母血即可、经络与血管的关系如何,以及脏腑与脏腑之间血气的运行到底呈怎样的合作关系等等诸多关键问题没有解决或深入探讨,而这些问题却更多需要结合道教医学方能阐释清楚。因而,首先对古人关于人体生命奥秘的认识尽可能地给予澄清、还原和复现,就显得十分必要和重要了;而后在此基础上来分析《道藏》中药方的配伍机理,才比较有可能接近古人所开药方的原旨所在。

基于以上认识和逻辑先后的考虑,本书分成了上中下三篇。上篇《生命内景》密切结合道教医学和世俗传统中医学,力图较为系统地澄清和还原古人探索人体生命规律的本然面貌;中篇《药方剖析》则从《道藏》中精心挑选出99帖药方,而后以上篇建构的理论为依据对这99帖药方的配伍机理进行详细剖析。也就是说,上篇《生命内景》为中篇《药方剖析》建构理论基础,中篇《药方剖析》是对上篇《生命内景》理论基础的应用发挥,二者是体与用、“道”与“术”的关系,相辅相成。如果说中篇对每一张药方的分析,是为“点”,详于“微观”,那么还有必要进一步站在宏观的层面审视《道藏》药方的优缺点和探讨其是否可以为今天所用以及如何应用的问题,这就是下篇《古为今用》。

上篇《生命内景》首先从道炁、先后天精气、性命、元神识神等宏观层面探讨了道教医家对于生命的起源诞生、结构组成和演变历程的看法。书中指出“道”是宇宙万物化生的总根源,并通过“先天一炁”化生自然万物与人类。从整体上看,人体生命是由精气神或说性与命构成。人体生命的诞生是先天一炁在父母情投意合之际进入母体子宫与父精母血抟博圆融而成胚胎,瞬间增重半斤。此时先天一炁开始逐量释放为先天元精元气、元神,进而转化为后天精气神使得胎儿的脏腑器官和五官百骸等后天形体得以充养形成,待十月气足破胎而出,是为婴儿。虽然后天识神开始滋生,但此时元气量最足,故仍为先天元神主宰。随着时间的推移,二者成此消彼长的态势,至15岁左右后天识神开始占据主导地位,先天元神退次,故人体多欲。到30岁左右单位时间内元神量的释放和识神量的增长速度开始放慢,但仍一退一进。此时身体达到顶峰,欲望也有开始有所减少。随着岁月的进一步流逝,元神总量越来越少,逮至百岁左右时全部消散完毕,生命结束,复归尘土,再次融入虚无太空。人体常态下的生命就是从受孕到死前的这百年左右阶段。

在整体认识了人体生命之后,作者进入微观层面探讨五脏六腑与经络气血的运行规律。书中首先区分“脏”与“腑”,指出“脏”主要贮存生命活动所需的清纯无杂的“精气则接触、传送清浊相杂的水谷,为“脏”提供水谷精微。“脏腑”的本质包括静态物质结构和各自化生的动态运行的精气;“藏象”的本义则是化生“物质结构五脏”所藏的“先天真炁本象”。作者进而逐一分析五脏六腑各自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发挥的职能。研究发现,脏腑职能的发挥主要是通过它们各自生化的脏腑之气来实现。其中,肝气的生理特性是柔润温升,居左;心气散极而敛,在上;肺气清凉收降,居右;肾气,藏极而启,在下;脾气温燥升清和胃气温润降浊居中斡旋。

在探究了诸脏腑的职能之后,书中进一步考察古人对于经络的认识。作者从古籍的记载发现,古人对经络的发现经历了从血脉”到“气脉”的过程。由于各器官组织和生命活动都是“气”在不同阶段凝聚、排列和运转的表现,加上针灸技术操作的发展,古人便建构了由“血脉”和“气脉”构成的均为三级建制的“经络”学说。其中,“血脉系统”是:冲脉——血络脉——血孙脉,“气脉系统”是:大气隧——气络脉——气孙脉。十二经脉是大气脉,奇经八脉中的冲脉是大血脉,其余七脉则均为大气脉。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气”具有轻逸、流动的特性,故其运行并不像血液那样需要呈致密结构的血脉(血管)来乘载。也就是说,“气脉”实际上是“气”高速运转中凝聚而成的一束气流。另一方面,由于作为大血管的“冲脉”通于脐下丹田,故血液运行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先天元气而不是心脏,而且心脏的跳动也需要先天元气通过三焦脂膜升达布散于心脏处才具备动力,这也是古人在抢救急症危症时常先顾护元气以及日常养生保健主张多艾灸肚脐关元的原因所在。

在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考探了人体生命规律后,作者将古人这种探索人体生命奥秘和天人关系的思维方式概括为“气象思维”,进而以清代医家黄元御先生中气旋转、升降回环”和民国医家彭子益先生“中气如轴、四维如轮、轴运轮转”的论点为依据,将人体生命规律高度浓缩,以脏腑统经络,以经络统十二经筋、十二皮部,进而统领全身器官百骸,从而绘制出一张《医道太极图》,并总结指出古人医疗治病的基本原则是“固先天元阳、顺后天升降”,即在固藏先天元阳的同时,使得各脏腑与经络的后天血气该升则升、当降则降,各得其性、各归其位,则人体生命一气周流、身心和谐。

在较为系统地还原和复现了祖国传统医学的本然面貌后,作者转入了中篇《药方剖析》。为了更好地展开探讨,书中首先以“气象思维”为指导初步构建了古人认识中药药性的“本草药象学”理论,并指出其存在着有形之“象”多端、无形之“气”难明的不足和以医道临证、心悟自然的克服路径,同时也指出其可直接指导临床遣药配方的优越性。为了尽可能与古人的开方原旨相接近,这就要求对方中的药量进行换算。为此,作者也考论了古代不同朝代度量衡的变化和药物计量的情况,并吸收采纳、综合了丘光明、柯雪帆、关增建等多位学者的观点而绘制出“中国历代度量衡换算简表”和“历代中药度量衡古今换算一览表”。在此基础上,作者翻检查阅了《道藏》中数千张药方,根据药味少、药材得和科目尽量齐全的原则从《葛仙翁肘后备急方》《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急救仙方》《仙传外科秘方》《图经衍义本草》五部方药书中精心挑选了99帖药方,按照急救科、五官科、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男科、食疗科、美容科九大科目进行分类;而后以《医道太极图》为模型工具、以“本草药象学”为指导,结合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本草纲目》《本草蒙筌》《本草经解》《本草乘雅半偈》《本草思辨录》等本草典籍关于中药药性的记载,以方论药、以药论方对当归散、补肝复明散、小续命汤、歧伯神圣散、八味生姜煎、秦桂丸、参冬丸、羊肚汤、蜜茯美白散等99张药方的配伍原理和主治缘由逐一进行剖析、探讨。

在从微观层面阐释了《道藏》精选药方的配伍机理后,书中进一步从宏观层面审视《道藏》药方的优缺点并探讨其如何在当代应用的问题,是为下篇《古为今用》。作者首先以是否关注生前死后的生命情况为分界线提出了“先天医学”和“后天医学”的概念,认为道教医学属于先天医学,世俗医学属于后天医学;而后指出《道藏》药方有直达病灶、顾护元阳、寒温并用、升降同调、剂型多样、配伍精简等基本属性,同时也存在着五运六气不明晰的历史局限。进而作者又对人类生存活动的基本构成形式深入思考,从而在邓曦泽先生“问题+方法+效用”三元论的基础上补充了“成本”一元,最终形成“问题+方法+效用+成本”四元结构方法论,并进一步细化为“疾病衰老+医治方法+疗效+成本”,从而对 “《道藏》药方可以古为今用”的命题进行了细致的论证。在此基础上,作者分析指出当代人们普遍具有上热下寒的体质特征,并存在有降火成风的医疗养生误区。之后作者详细探究了《道藏》药方“古为今用”的三条基本理路:对照病症、照方抓药;紧扣病机、加减化裁;师其方意、自行配伍。值得注意的是,道教的医疗思想不仅仅局限于个体疾病,还扩展到国家社会与自然环境,表现出高远宏大的的生命气象。为此,作者将道教主张医人、医国、医境三位一体的思想概括为“道教人文医疗观”。最后,作者还以此为思想资源分析当今社会现实。书中指出,石油、煤炭、天然气是地球的肾精、先天元气,是不宜过快开采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地铁、水泥路、农药化肥也会对地球和人类埋下隐患,不宜多用。从此点上看,尊道贵德、效法自然、无为柔静慈爱万物的道教人文医疗观对今天我们人类追求终极幸福——身与心、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健康仍然具有较大的现实启迪意义。

本书参考数百种古今典籍,集理论建构和实践应用于一体,严格遵循“言出有据、引论结合、分析细致、考辨精详”十六字原则,努力为“文人治医”从理论基础到临证实践打通一条具有可操作性的借鉴途径。

    




八字命理六爻奇门遁甲六壬太乙神数术数中医:抱朴丹道


延伸阅读(中医方剂学、中医经方学、麻衣神相、太乙神数、七政四余大六壬奇门遁甲梅花易数、皇极经世四柱、六爻、风水、铁板神数、、六壬史上最全版古今秘籍汇总|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生命内景与〈道藏〉精选药方研究》内容提要发布于2021-05-05 07:44:5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