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

一、月经先期:

1.脾(补)脾气虚证:补脾益气,摄血调经——补中益气汤

2.肾(固)肾气虚证:补益肾气,固冲调经——固阴煎

3.阳(清)阳盛血热:清热凉血调经——清经散

4.阴(两)阴虚血热:养阴清热调经——两地汤

5.肝(丹)肝郁化热:疏肝清热,凉血调经——丹栀逍遥散

二、月经后期:

1.肾(当地)肾虚补肾养血调经——当归地黄饮

2.血(大补)血虚:补血益气调经——大补元煎

3.虚《金》血寒(虚寒型):扶阳祛寒调经——温经汤《金匱》或艾附暖宫丸

4.实《全》血寒(实寒型):温经散寒调经——温经汤《妇人大全

5.气(乌)气滞:理气行滞调经——乌药汤

三、月经前后无定期:

1.肝(逍)肝郁:疏肝理气调经——逍遥散

2.肾(固)肾虚:补肾调经——固阴煎

四、月经过多:

1.气(举)气虚:补气摄血固冲——举元煎或安冲汤

2.热(保)血热:清热凉血,固冲止血——保阴煎+地榆、茜草

3.瘀(笑)血瘀:活血化瘀止血——失笑散+益母草、茜草、三七

五、月经过少:

1.肾(归)肾虚:补肾益精,养血调经——归肾丸当归地黄饮

2.血(滋)血虚:养血益气调经——滋血汤或小营煎

3.瘀(桃)血瘀:活血化瘀调经——桃红四物汤或通瘀煎

4.痰(苍)痰湿:化痰燥湿调经——苍附导痰丸或二陈汤加芎归汤 

六、经期延长

1.气(举)气虚型:补气升摄血,固冲调经——举元煎加阿胶、艾叶、乌贼骨。

2.虚(两+二)虚热证:养阴清热止血——两地汤合二至丸、四乌贼骨-廘茹丸

3.瘀(桃+笑)血瘀证:活血祛瘀止血——桃红四物汤合失笑散

七、经间期出血:

1.阴(两+二)肾阴虚:滋肾养阴,固冲止血——两地汤合二至丸

2.湿(止淋)湿热:清利湿热,固冲止血——清肝止淋汤去阿胶、红枣,加小蓟、茯苓

3.瘀(止血)血瘀:化瘀止血——逐瘀止血汤

八、崩漏:

1.脾(止崩)脾虚:补气摄血,固冲止崩——固本止崩汤或固冲汤

2.气(苁)肾虚(肾气虚):补肾益气,固冲止血——加减苁蓉菟丝子丸+党参、黄芪、阿胶

3.阳(右)肾虚(肾阳虚):温肾益气,固冲止血——右归丸+党参、黄芪、田七

4.阴(左+二)肾虚(肾阴虚):滋肾益阴,固冲止血——左归丸合二至丸或滋阴固气汤

5.虚(上下)血热(虚热):养阴清热,固冲止血——上下相资汤

6.实(清固)血热(实热):清热凉血,固冲止血——清热固经汤

7.瘀(止血)血瘀:活血化瘀,固冲止血——逐瘀止血汤或将军斩关汤

九、闭经:

1.气血(荣)气血虚弱:益气养血调经——人参养荣汤

2.肾(苁)肾气亏损:补肾益气,调理冲任——加减苁蓉菟丝子丸加淫羊藿、紫河车

3.阴(一)阴虚血燥:养阴清热调经——加减一阴煎加丹参、黄精、女贞子、制

4.瘀(府)气滞血瘀:理气活血,祛瘀通经——血府逐瘀汤或膈下逐瘀汤

5.痰(苍+四)痰湿阻滞:健脾燥湿化痰,活血调经——四君子汤合苍附导痰丸加当归、川芎

十、痛经:

1.滞(膈)气滞血瘀:理气行滞,化瘀止痛——膈下逐瘀汤或痛国医经方 

2.寒(少)寒凝血瘀:温经散寒,化瘀止痛——少腹逐瘀汤或温经散寒汤

3.湿(清调)湿热蕴结:清热除湿,化瘀止痛——清热调血汤加车前子、薏仁、败酱草或银甲丸

4.气血(圣)气血虚弱:益气养血,调经止痛——圣愈汤或黄芪建中汤或养血和血汤

5.肾(益调)肾气亏损:补肾益精,养血止痛——益肾调经汤或调肝汤

十一、经行感冒

1.寒(穗)风寒: 解表散寒,和血调经——荆穗四物汤

2.热(桑菊)风热: 疏风清热,和血调经——桑菊饮

3.邪(小柴)邪入少阳:和解表里——小柴胡

十二、经行泄泻:

1.脾(参)脾虚:健脾渗湿,理气调经——参苓白术散

2.肾(固+四)肾虚:温阳补肾,健脾止泻——健固汤合四

十三、经行浮肿:

1.虚(肾+苓)脾肾阳虚:温肾化气,健脾利水——肾气丸合苓桂术甘汤

2.瘀(八)气滞血瘀:理气行滞,养血调经——八物汤+泽泻益母草

十四、经行吐衄:

1.火(引)肝经郁火:清肝调经——清肝引经汤

2.虚(顺)肺肾阴虚:滋阴养肺——顺经汤加牛膝或加味麦门冬汤

十五、经行头痛

1.火(羚)肝火证:清热平肝熄风——羚角钩藤汤

2.瘀(窍)血瘀证:化瘀通络——通窍活血汤

3.虚(八)血虚证:养血益气——八珍汤加首乌、蔓荆子

十六、经行身痛

1.血(当补)血虚证:养血益气,柔筋止痛——当归补血汤加鸡血藤、白芍、丹参、玉竹

2.瘀(趁)血瘀证:活血通络,益气散寒——趁痛散

十七、经***胀痛

1.郁(逍)肝气郁结证:舒肝理气,和胃通络——逍遥散加麦芽、青皮、鸡内金

2.虚(一)肝肾亏虚证:滋肾养肝,和胃通络——一贯煎或滋水清肝饮加麦芽、鸡内金

十八、绝经证:

1.阴(左+二)肾阴虚:滋养肾阴,佐以潜阳——左归丸合二至丸加制首乌、龟甲

2.阳(右)肾阳虚:温肾扶阳——右归丸

3.俱(二+二)肾阴阳俱虚:阴阳双补——二仙汤合二至丸加菟丝子、何首乌、骨、牡蛎

十九、经断复来:

1.肝(安)脾虚肝郁:健脾调肝,安冲止血——安老汤

2.肾(知)肾阴虚:滋阴清热,安冲止血——知柏地黄丸加阿胶、龟甲

3.热()湿热下注:清热利湿,止血凉血——易黄汤加黄芩、茯苓、泽泻、侧柏、大小蓟

4.毒(萆+桂)湿毒瘀结:利湿解毒,化瘀散结——萆薢渗湿汤合桂枝茯苓丸去滑石,加黄芪、三七

二十、带下过多:

1.脾(完)健脾益气,升阳除湿——完带汤

2.肾(内)肾阳虚:温肾培元,固涩止带——内补丸

3.夹(知)阴虚夹湿:滋肾益阴,清热利湿——知柏地黄丸

4.结(五)热毒蕴结:清热解毒——五味消毒饮加土茯苓、败酱草、鱼腥草、薏仁

5.注(止)湿热下注:清利湿热,佐以解毒杀虫——止带方

二十一、妊娠恶阻:

1.脾(香)脾胃虚弱:健脾和胃,降逆止呕——香砂六君子汤

2.肝(橘)肝胃不和:清肝和胃,降逆止呕——橘皮竹茹汤或苏叶黄连汤加姜半夏、枇杷叶、竹茹、乌梅

二十二、妊娠腹痛

1.血(当芍)血虚证:养血安胎止痛——当归芍药散加首乌、桑寄生

2.气(逍)气滞证:舒肝解郁,养血安胎——逍遥散

3.寒(胶)虚寒证:暖宫止痛,养血安胎——胶艾汤

4.瘀(桂+寿)血瘀证:养血活血,补肾安胎——桂枝茯苓丸合寿胎丸

二十三、异位妊娠

1.未(Ⅱ)未破损期:活血化瘀,消症杀胚——宫外孕Ⅱ号加蜈蚣、全蝎、紫草

2.已休(生+I)已破损期休克型:益气固脱,活血祛瘀——生脉散合宫外孕I号方

3.已不(I)已破损期不稳定型:活血祛瘀,益气——宫外孕I号方加党参、黄芪

4.已包(Ⅱ)已破损期包块型:活血破瘀消瘕——宫外孕Ⅱ号方

二十四、胎漏胎动不安:

1.肾(寿)肾虚:补肾健脾,益气安胎——寿胎丸加党参、白术或安奠二天汤或滋肾育胎丸

2.热(保)血热:清热凉血,养血安胎——保阴煎或清热安胎饮或当归散

3.气(胎)气血虚弱:治法:补气养血,固肾安胎——胎元

4.瘀(桂+寿)血瘀:活血消癥,补肾安胎——桂枝茯苓丸合寿胎丸

二十五、滑胎

1.气(补固)肾气不足:补肾健脾,调理冲任——补肾固冲丸

2.阳(肾)肾阳亏虚:温补肾阳,固冲安胎——肾气丸去泽泻,加菟丝子,杜仲,白术

3.精(育)肾精亏虚:补肾填精,固肾安胎——育阴汤

4.气血(泰)气血虚弱:益气养血,固冲安胎——泰山磐石散

5.瘀(桂+寿)血瘀证:祛瘀消癥,固冲安胎——桂枝茯苓丸合寿胎丸

二十六、子肿:

1.脾(白)脾虚:健脾利水——白术散加砂仁或健脾利水汤

2.肾(真)肾虚:补肾温阳,化气行水——真武汤或肾气丸

3.气(天)气滞:理气行滞,除湿消肿——天仙藤散或正气天香散

二十七、子淋:

1.阴(知)阴虚津亏:滋阴清热,润燥通淋——知柏地黄丸

2.心(导)心火偏亢:清心泻火,润燥通淋——导赤散+玄参、麦冬

3.湿(五淋)湿热下注:清热利湿,润燥通淋——加味五淋散

二十八、产后发热:

1.毒(五+笑)感染邪毒:清热解毒,凉血化瘀——五味消毒饮合失笑散加减或解毒活血汤

2.外(穗)外感:养血祛风,疏解表邪——荆穗四物汤加防风、苏叶或参苏饮

3.虚(补)血虚:补血益气,和营退热——补中益气汤加地骨皮

4.瘀(生)血瘀:活血化瘀,和营退热——生化汤加味或桃红消瘀汤

二十九、产后腹痛:

1.虚(肠)气血两虚:补血益气,缓急止痛。肠宁汤或内补当归建中汤或当归生姜羊肉汤

2.瘀(生)瘀滞子宫:活血化瘀,温经止痛。生化汤加益母草或散结定疼汤或补血定痛汤

三十、产后身痛

1.血(黄五)血虚:补气养血,温经通络——黄芪桂枝五物汤

2.寒(独)风寒:养血祛风,散寒除湿——独活寄生汤、趁痛散、防风汤

3.瘀(身)血瘀:养血活血,化瘀祛湿——身痛逐瘀汤或生化汤

4.肾(养荣)肾虚:补肾养血,强腰壮骨——养荣壮骨汤加秦艽,熟地

三十一、产后恶露:

1.虚(补中)气虚:补气摄血固冲——补中益气汤加艾叶、阿胶、益母草

2.热(保)血热:养阴清热止血——保阴煎加益母草、七叶一枝花、贯众

3.瘀(生)血瘀:活血化瘀止血——生化汤加益母草、炒蒲黄

三十二、缺乳

1.虚(通)气血虚弱:补气养血,佐以通乳—— 通乳丹

2.肝(下)肝郁气滞: 疏肝解郁,通络下乳——下乳涌泉散

3.痰(苍)痰浊阻滞:健脾化痰通乳——苍附导痰汤合漏芦散

三十三、癥瘕:

1.气(棱)气滞血瘀:行气活血,化瘀消癥——香棱丸或大黄庶虫丸

2.痰(苍+桂)痰湿瘀结:化痰除湿,活血消癥——苍附导痰汤合桂枝茯苓丸

3.热(大黄)湿热瘀阻:清热利湿,化瘀消癥——大黄牡丹汤+木通、茯苓

4.虚(补肾)肾虚血瘀:补肾活血,消癥散结——补肾祛瘀方或益肾调经汤

三十四、急性盆腔:

1.毒(五+大黄)热毒炽盛:清热解毒,利湿排脓——五味消毒饮合大黄牡丹汤

2.湿(仙)湿热瘀结:清热利湿,化瘀止痛—— 仙方活命饮+苡仁、冬瓜仁

三十五、慢性盆腔:

1.热(银)湿热瘀结:清热利湿,化瘀止痛——银甲丸或当归芍药散加丹参、毛冬青、忍冬藤、田七片

2.气(膈)气滞血瘀:活血化瘀,理气止痛——膈下逐瘀汤

3.寒(少)寒湿瘀结:祛寒除湿,活血化瘀——少腹逐瘀汤

4.虚(理)气虚血瘀:益气健脾,化瘀散结——理冲汤

三十六、不孕:

1.气(琉)肾气虚:补肾益气,温养冲任——毓麟珠

2.阳(胞)肾阳虚:温肾暖宫,调补冲任——温胞饮或右归丸

3.阴(种)滋肾养血,调补冲任——养精种玉汤

4.肝(开)肝气郁结:疏肝解郁,理血调经——开郁种玉汤或百灵调肝汤

5.瘀(少)瘀滞胞宫:逐瘀荡胞,调经助孕——少腹逐瘀汤或膈下逐瘀汤

6.痰(苍)痰湿内阻:燥湿化痰,行滞调经——苍附导痰丸

三十七、阴痒:

1.虚(知)肝肾阴虚:滋阴补肾,清肝止痒——知柏地黄汤加当归、栀子、白鲜皮

2.湿(龙)肝经湿热:清热利湿,杀虫止痒——龙胆泻肝汤或萆薢渗湿汤,外用蛇床子散

三十八、阴疮

1.热(龙)热毒证:清热利湿,解毒消疮——龙胆泻肝汤

2.寒(阳)寒湿证:温经散寒,除湿消疮——阳和汤或托里消毒散

三十九、子宫脱垂:

1.气(补中)气虚:补中益气,升阳举陷——补中益气汤加金樱子、杜仲、续断

2.肾(大补)肾虚:补肾固脱,益气升提——大补元煎加黄芪

儿科

一、胎怯

1、怯(补肾)肾精薄弱证:益精充髓,补肾温阳。补肾地黄丸加减。

2、虚(保元)脾肾两虚证:健脾益肾,温运脾阳。保元汤加减。

二、硬肿证

1、阳(参附)阳气虚衰证:益气温阳,通经活血。参附汤加味。

2、寒(当四)寒凝血涩证:温经散寒,活血通络。当归四逆汤加减。

三、胎黄

1、热(茵)湿热郁蒸证:清热利湿。茵陈蒿汤加味。

2、寒(茵中)寒湿阻滞证:温中化湿。茵陈理中汤加减。

3、瘀(府)气滞血瘀证:化瘀消积。血府逐瘀汤加减。

四、感冒

1、寒(荆)风寒感冒:辛温解表。荆防败毒散加减。

2、热(银)风热感冒:辛凉解表。银翘散加减。

3、暑(新)暑邪感冒:清暑解表。新加香薷饮加减。

夹痰、夹滞、夹惊兼证的证候、治法、用药

(1)痰(+三、二、菊)夹痰:辛温解表,宣肺化痰;辛凉解表,清肺化痰。在疏风解表的基础上,风寒夹痰证加用三拗汤、二陈汤,风热夹痰证加用桑菊饮加减。

(2)滞(+保)夹滞:解表兼以消食导滞。在疏风解表的基础上,加用保和丸加减。若大便秘结,小便短黄,壮热口渴,加大黄、枳实通腑泄热,表里双解。

(3)惊(+镇)夹惊:解表兼以清热镇惊。在疏风解表的基础上,加用镇惊丸加减。另服小儿回春丹或小儿金丹片。

五、咳嗽:

1、寒(沸)风寒咳嗽:疏风散寒,宣肺止咳。金沸草散加减。

2、热(菊)风热咳嗽:疏风解热,宣肺止咳。桑菊饮加减。

3、痰(金)痰热咳嗽:清肺化痰止咳。清金化痰汤加减。  

4、阴(沙)阴虚咳嗽:养阴润肺,兼清余热。沙参麦冬汤加减。 

六、肺炎喘嗽:

1、寒(华)风寒闭肺:辛温宣肺,化痰止咳。华盖散加减。

2、热(银+麻)风热闭肺:辛凉宣肺,清热化痰。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加减。

3、毒(黄+拗)毒热闭肺:清热解毒,泻肺开闭。黄连解毒汤合三拗汤加减。

4、痰(虎+葶)痰热闭肺证:清热涤痰,开肺定喘。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

5、阴(沙)阴虚肺热:养阴清肺,润肺止咳。沙参麦冬汤加减。

6、气(人味)肺脾气虚:补肺健脾,益气化痰。人参五味子汤加减。 

七、哮喘:

发作期:

1、热(麻或苏)热性哮喘:清肺涤痰,止咳平喘。麻杏石甘汤、苏葶丸。

2、寒(小龙+拗)寒性哮喘:温肺散寒,化痰定喘。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

3、包(大龙)外寒内热:解表清里,定喘止咳。大青龙汤加减。

缓解期:

1、气(人味+玉)肺脾气虚:健脾益气,补肺固表。人参五味子汤合玉屏风散加减。

2、阳(匮)脾肾阳虚:健脾温肾,固摄纳气。金匮肾气丸加减。

3、阴(麦味)肺肾阴虚:养阴清热,补益肺肾。麦味地黄丸加减。

八、鹅口疮:

1、热(泻脾)心脾积热:清心泻脾。清热泻脾散加减。

2、火(知)虚火上浮:滋阴降火。知柏地黄丸加减。

九、口疮:

1、风(银)风热乘脾:疏风散火,清热解毒。银翘散加减。

2、火(泻导)心火上炎:清心凉血,泻火解毒。泻心导赤散加减。

3、虚(六)虚火上浮:滋阴降火,引火归元。六味地黄丸加肉桂。

十、泄泻:

1、湿(葛)湿热泻:清肠解热,化湿止泻。葛根黄芩黄连汤加减。

2、寒(霍)风寒泻:疏风散寒,化湿和中。藿香正气散加减。

3、食(保)伤食泻:运脾和胃,消食化滞。保和丸加减。

4、脾(参)脾虚泻:健脾益气,助运止泻。参苓白术散加减。

5、阳(附+四)脾肾阳虚:温补脾肾,固涩止泻。附子理中汤合四神丸加减。

6、两(人乌)气阴两伤:健脾益气,酸甘敛阴。人参乌梅汤加减。

7、脱(生+救)阴竭阳脱:挽阴回阳,救逆固脱。生脉散合参附龙牡救逆汤加减。

十一、厌食:

1、运(不)脾失健运: 调和脾胃,运脾开胃。不换金正气散加减。

2、气(异)脾胃气虚:健脾益气,佐以助运。异功散加味。

3、阴(养胃)脾胃阴虚:滋脾养胃,佐以助运。养胃增液汤加减。  

 

十二、积滞:

1、乳(乳)乳食内积:消乳化食,和中导滞。乳积者,选消乳丸加减。食积者,选保和丸加减。

2、虚(健)脾虚夹积:健脾助运,消食化滞。健脾丸加减。

十三、疳证:

1、气(资健)疳气证:调脾健运。资生健脾丸加减。

2、干(八)干疳:补益气血。八珍汤加减。

3、积(肥)疳积证:消积理脾。肥儿丸加减。

4、肿(防+五)疳肿胀:健脾温阳,利水消肿。防己黄芪汤合五苓散加减。

5、眼(夜)眼疳:养血柔肝,滋阴明目。石斛夜光丸加减。

6、口(泻导)口疳:清心泻火,滋阴生津。泻心导赤散加减。

十四、汗证

1、肺(玉+牡)肺卫不固:益气固表。玉屏风散合牡蛎散加减。

2、营(黄五)营卫失调: 调和营卫。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

3、阴(生)气阴亏虚:益气养阴。生脉散加减。

十五、惊风:

(一)急惊风

1、风(银)风热动风:疏风清热,熄风定惊。银翘散加减。

2、营(瘟)气营两燔:清气凉营,熄风开窍。清瘟败毒饮加减。

3、邪(羚)邪陷心肝:清心开窍,平肝熄风。羚角钩藤汤加减。

4、疫(黄+翁)湿热疫毒:清热化湿,解毒熄风。黄连解毒汤合白头翁汤加减。

5、惊(琥)惊恐惊风:镇惊安神,平肝熄风。琥珀抱龙丸加减。 

(二)慢惊风:

1、土(缓)土虚木亢:缓肝理脾汤。(寒湿):附子理中汤。 

2、阳(固真)脾肾阳衰:固真汤、逐寒荡惊汤。

3、阴(珠)阴虚动风:大定风珠、黄连阿胶汤、三甲复脉汤。

十六、急性肾小球肾炎

1、风(豆+五)风水相搏:疏风宣肺,利水消肿——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苓散加减。

2、湿(五+小)湿热内侵:清热利湿,凉血止血——五味消毒饮合小蓟饮子加减。

3、阴(知+二)阴虚邪恋:滋阴补肾,兼清余热——知柏地黄丸合二至丸加减。

4、气(参)气虚邪恋: 健脾化湿——参苓白术散加减。

5、水(已+参)水凌心肺:泻肺逐水,温阳扶正——己椒苈黄丸合参附汤加减。

6、邪(龙+羚)邪陷心肝: 平肝泻火,清心利水——龙胆泻肝汤合羚角钩藤汤加减。

7、毒(温+泻)水毒内闭: 通腑降浊,解毒利尿——温胆汤合附子泻心汤加减。

十七、肾病综合征

1、气(防+五)肺脾气虚证:益气健脾,宣肺利水。防己黄芪汤合五苓散加减。

2、阳(真+黄五)脾肾阳虚证: 温肾健脾,化气行水。偏肾阳虚,真武汤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偏脾阳虚,实脾饮加减。  

3、阴(知)肝肾阴虚:滋阴补肾,平肝潜阳。知柏地黄丸加减。

4、两(六)气阴两虚(肾阴虚):益气养阴,化湿清热。六味地黄丸加黄芪。

十八、尿频

气(缩)脾肾气虚证:温补脾肾,升提固摄。缩泉丸加味。

十九、遗尿:

1、气(补+缩)肺脾气虚:补肺益脾,固涩膀胱。补中益气汤合缩泉丸加减。

2、交(导+交)心肾失交:清心滋肾,安神固脬。导赤散合交泰丸加减。

二十、五迟、五软:

1、亏(加地)肝肾亏损证:补肾填髓,养肝强筋。加味地黄丸加减。

2、两(调元)心脾两虚证:健脾养心,补益气血。调元散加减。

3、痰(窍+二)痰瘀阻滞证:涤痰开窍,活血通络。通窍活血汤合二陈汤加减。

二十一、麻疹:

1、卫(宣毒)邪犯肺卫(初热期):辛凉透表,清宣肺卫。宣毒发表汤加减。

2、胃(清解)邪入肺胃(出疹期):清凉解毒,透疹达邪。清解透表汤加减。

3、阴(沙)阴津耗伤(收没期):养阴益气,清解余邪。沙参麦冬汤加减。

4、喉(下)热毒攻喉:清热解毒,利咽消肿。清咽下痰汤加减。

5、心(羚)邪陷心肝:清营解毒,平肝熄风:羚角钩藤汤加减。

二十二、风疹:

1、卫(银)邪犯肺卫:疏风解表清热。银翘散加减。

2、营(透)邪入气营:清气凉营解毒。透疹凉解汤加减。

二十三、腥红热

1、卫(解)邪侵肺卫:辛凉宣透,清热利咽。解肌透痧汤加减。

2、营(凉)毒炽气营:清气凉营,泻火解毒。凉营清气汤加减。

3、阴(沙)疹后阴伤证:养阴生津,清热润喉。沙参麦冬汤加减。

二十四、水痘:

1、卫(银+六一)邪伤肺卫:疏风清热,利湿解毒。银翘散合六一散加减。

2、营(清胃)邪炽气营:清气凉营,解毒化湿。清胃解毒汤加减。

二十五、流行性腮腺炎

1、邪(柴葛)邪犯少阳:疏风清热,散结消肿。柴胡葛根汤加减。

2、热(普)热毒壅盛: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普济消毒饮加减。

3、睾(龙)毒窜睾腹:清肝泻火,活血止痛。龙胆泻肝汤加减。

二十六、流行性乙型脑炎

1、卫(新、虎)邪犯卫气:辛凉解表,清暑化湿。偏卫分证用新加香薷饮加减,偏气分证用白虎汤加减。

2、营(瘟)邪炽气营:清气凉营,泻火涤痰。清瘟败毒饮加减。

3、血(犀+增)邪入营血:凉血清心,增液潜阳。犀角地黄汤合增液汤加减。

恢复期、后遗症期

1、阴(青+络)阴虚内热:养阴清热。青蒿鳖甲汤合清络饮加减。

2、营(黄五)营卫不和:调和营卫。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

3、窍(涤)痰蒙清窍:豁痰开窍。涤痰汤加减。

4、火(龙)痰火内扰:涤痰泻火。龙胆泻肝汤加减

5、瘀(还)气虚血瘀:益气养阴,活血通络。补阳还五汤加减。

6、风(止痉)风邪留络:搜风通络,养血舒筋。止痉散加味。

二十七、百日咳:

1、邪(拗)邪犯肺卫(初咳期):疏风祛邪,宣肺止咳。三拗汤加味。

2、痰(桑+葶)痰火阻肺(痉咳期):泻肺清热,涤痰镇咳。桑白皮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

3、阴(沙、人五)气阴耗伤(恢复期):养阴润肺,益气健脾。肺阴亏虚证用沙参麦冬汤加减;肺脾气虚证用人参五味子汤加减。

二十八、寄生虫病

1、蛔(使)蛔虫证:驱蛔杀虫,调理脾胃。使君子散加减。

2、厥(梅)蛔厥证:安蛔定痛,继之驱虫。乌梅丸加减。

二十九、夏季热

1、暑(暑)暑伤肺胃:清暑益气,养阴生津。王氏清暑益气汤加减。

2、上(上下)上盛下虚:温补肾阳,清心护阴。温下清上汤加减。

三十、紫癜

1、伤(连)风热伤络:疏风散邪,清热凉血。连翘败毒散加减。

2、热(犀)血热妄行: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犀角地黄汤加减。

3、气(归)气不摄血:健脾养心,益气摄血。归脾汤加减。

4、阴(大)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凉血止血。大补阴丸加减。

三十一、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1、胃(六)脾胃虚弱证——健运脾胃,益气养血——六君子汤

2、心(归)心脾两虚证——补脾养心,益气生血——归脾汤

3、肝(左)肝肾阴虚——滋养肝肾,益气生血——左归丸

4、肾(右)脾肾阳虚——温补脾肾,益阴养血——右归丸

三十二、多发性抽搐症

1、气(郁)气郁化火:清肝泻火,熄风镇惊——清肝达郁汤加减。 

2、脾(十)脾虚痰滞:健脾化痰,平肝熄风——十味温胆汤加减。 

3、阴(珠)阴虚风动:滋阴潜阳,柔肝熄风——大定风珠加减。 

三十三、癫痫

1、惊(惊)惊痫:镇惊安神——镇惊丸加减。

2、风(定).风痫:熄风定痫——定痫九加减。

3、痰(涤)痰痫:涤痰开窍——涤痰汤加减。

4、瘀(痛)瘀血痫:活血化瘀,通窍定痫——通窍活血汤加减。

三十四、手足口病

1、邪(甘)邪犯肺脾——宣肺解表,清热化湿——甘露消毒丹

2、湿(瘟)湿热壅盛——清热凉营,解毒祛湿——清瘟败毒饮

三十五、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

1、卫(银)卫气同病:辛凉透表,清热解毒——银翘散

2、营(瘟)气营两燔:清气凉营,解毒化瘀——清瘟败毒饮

3、阴(沙)气阴两伤:益气养阴,清解余热——沙参麦冬汤



(外科)

 

一、疖

①热毒蕴结——清热解毒——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

②暑热浸淫——清暑化湿解毒——清暑汤

③体虚毒恋,阴虚内热——养阴清热解毒——仙方活命饮合增液汤

④体虚毒恋,脾胃虚弱——健脾和胃,清化湿热——五神汤合参苓白术散

疖:蕴(五+黄)、浸(暑)、恋(仙+增,神+参)

二、痈

①火毒凝结——清热解毒,行瘀活血——仙方活命饮

②热胜肉腐——和营清热,透脓托毒——仙方活命饮合五味消毒饮

③气血两虚——益气养血,托毒生肌——托里消毒散

痈:毒(仙)、热(仙+五)、虚(托)

三颈痈

疏风清热、解毒化痰——牛蒡解肌汤或银翘散

颈痈:牛解+银

四、有头疽

①火毒凝结——清热泻火,和营托毒——黄连解毒汤合仙方活命饮

②湿热壅滞——清热化湿,和营托毒——仙方活命饮

③阴虚火炽——滋阴生津,清热托毒——竹叶黄芪汤

④气虚毒滞——扶正托毒——八珍汤合仙方活命饮

有头疽:火(黄+仙)、湿(仙)、阴(竹黄)气(八+仙)

五、丹毒

①风热毒蕴——疏风清热解毒——普济消毒饮

②肝脾湿火——清肝泻火利湿——柴胡清肝汤、龙胆泻肝汤或化斑解毒汤

③湿热毒蕴——利湿清热解毒——五神汤合萆薢渗湿汤

④胎火蕴毒——凉血清热解毒——犀角地黄汤合黄连解毒汤

丹毒:风(普)、肝(柴清)、湿(神+萆)、胎(犀+黄)

六、瘰疬

①气滞痰凝——疏肝理气,化痰散结——开郁散

②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六味地黄丸合清骨散

③气血两虚——益气养血——香贝养营汤

瘰疬:痰(开)、阴(六+骨)、两(香贝)

七、褥疮

①气滞血瘀——理气活血——血府逐瘀汤

②蕴毒腐溃——益气养阴、理湿托毒——生脉散、透脓散合萆薢渗湿汤

③气血两虚——气血双补、托毒生肌——托里消毒散

褥疮:瘀(府)、毒(生、透+萆)、虚(托)

八、乳痈

①气滞热壅——疏肝清胃,通乳消肿——瓜蒌牛蒡汤

②热毒炽盛——清热解毒,托里透脓——透脓散加味

③正虚毒恋——益气和营托毒——托里消毒散

乳痈:滞(瓜牛)、盛(透)、恋(托)

九、乳癖

①肝郁痰凝——疏肝解郁,化痰散结——逍遥蒌贝散

②冲任失调——调摄冲任——二仙汤合四物汤

乳癖:肝(逍)、痰(逍+桃红)

十、乳核

①肝气郁结——疏肝解郁,化痰散结——逍遥散

②血瘀痰凝——疏肝活血,化痰散结——逍遥散合桃红四物汤

乳岩:肝(效+开)、冲(二仙+开)、毒(八)、两(荣)

十一、乳衄

①肝火偏旺——疏肝解郁,清热凉血——丹栀逍遥散

②脾虚失统——健脾养血——归脾汤

十二、乳岩

①肝郁痰凝——疏肝解郁,化痰散结——神效瓜蒌散合开郁散

②冲任失调——调摄冲任,理气散结——二仙汤合开郁散

③正虚毒炽——调补气血,清热解毒——八珍汤

④气血两亏——补益气血,宁心安神——人参养荣汤

⑤脾虚胃弱——健脾和胃——参苓白术散或理中汤

十三、气瘿

疏肝解郁,化痰软坚——四海舒郁丸

气瘿:(四海)

十四、肉瘿

①气滞痰凝——理气解郁,化痰软坚——逍遥散合海藻玉壶汤

②气阴两虚——益气养阴,软坚散结——生脉散合海藻玉壶汤

肉瘿:痰(逍+海藻)、两(生+海藻)

十五、瘿痈

①风热痰凝——疏风清热化痰——牛蒡解肌汤

②气滞痰凝——疏肝理气,化痰散结——柴胡舒肝汤

十六、失荣

①气郁痰结——理气解郁,化痰散结——化痰开郁方

②阴毒结聚——温阳散寒,化痰散结——阳和汤

③瘀毒化热——清热解毒,化痰散瘀——五味消毒饮合化坚二陈丸

④气血两亏——补益气血,解毒化瘀——八珍汤合四妙勇安汤

失荣:结(花开)、聚(阳)、化(五+坚)、两(八+四勇)

十七、肾岩

①湿浊瘀结——利湿化浊,解毒化瘀——三妙丸合散肿溃坚汤

②火毒炽盛——清热泄火,解毒消肿——龙胆泻肝汤合四妙勇安汤

③阴虚火旺——滋阴降火,清热解毒——知柏地黄丸合大补阴丸

肾岩:湿(三妙+肿)、火(龙+四勇)、阴(知+大补)

十八、蛇串疮

①肝经郁热——清泄肝火,解毒止痛——龙胆泻肝汤加紫草、板蓝根、玄胡等。

②脾虚湿蕴——健脾利湿,解毒消肿——除湿胃苓汤

③气滞血瘀——理气活血,通络止痛——柴胡疏肝散合桃红四物汤

十九、癣

①风湿毒聚——祛风除湿,杀虫止痒——消风散加地肤子、白鲜皮、威灵仙,或苦参汤加白鲜皮、威灵仙。

②湿热下注——清热化湿,解毒消肿——湿重于热者,用萆薢渗湿汤;湿热兼瘀者,用五神汤;湿热并重者,用龙胆泻肝汤。

癣:聚(消风)、注(萆)

二十、湿疮

①湿热蕴肤——清热利湿止痒——龙胆泻肝汤合萆薢渗湿汤

②湿热浸淫——清热利湿,解毒止痒——龙胆泻肝汤合五味消毒饮

③脾虚湿蕴——健脾利湿止痒——除湿胃苓汤或参苓白术散加紫荆皮、地肤子、白鲜皮。

④血虚风燥——养血润肤,祛风止痒。当归饮子或四物消风饮加丹参、鸡血藤、乌梢蛇。

二十一、婴儿湿疮

①胎火湿热——凉血清火,利湿止痒——消风导赤汤

②脾虚湿蕴——健脾利湿——小儿化湿汤加土茯苓、鱼腥草

二十二、接触性皮炎

(1)风热蕴肤——疏风清热止痒——消风散加紫荆皮、僵蚕

(2)湿热毒蕴——清热祛湿,凉血解毒——龙胆泻肝汤合化斑解毒汤

(3)血虚风燥——养血润燥,祛风止痒——当归饮子合消风散

二十三、药毒

①湿毒蕴肤——清热利湿,解毒止痒——萆薢渗湿汤

②热毒入营——清热凉血,解毒护阴——清营汤

③气阴两虚——益气养阴清热——增液汤合益胃汤

二十四、瘾疹

①风寒束表——疏风散寒止痒——麻黄桂枝各半汤

②风热犯表——疏风清热止痒——消风散

③胃肠湿热——疏风解表,通腑泄热——防风通圣散

④血虚风燥——养血祛风,润燥止痒——当归饮子

瘾疹:寒(各半)、热(消风)、湿(圣)、虚(当饮)

二十五、牛皮癣

①肝郁化火——疏肝理气,清肝泻火——龙胆泻肝汤

②风湿蕴肤——祛风利湿,清热止痒——消风散

③血虚风燥——养血润燥,熄风止痒——当归饮子

二十六、猫眼疮

①风寒阻络——温经散寒,活血通络——当归四逆汤

②风热蕴肤——疏风清热,凉血解毒——消风散

③湿热蕴结——清热利湿,解毒止痒——龙胆泻肝汤

④火毒炽盛——清热凉血,解毒利湿——清瘟败毒饮合导赤散

二十七、白疕(寻常型)

①血热内蕴——清热凉血,解毒消斑——犀角地黄汤

②血虚风燥——养血滋阴,润肤熄风——当归饮子

③气血瘀滞——活血化瘀,解毒通络——桃红四物汤

④湿毒蕴阻——清利湿热,解毒通络——萆薢渗湿汤

⑤火毒炽盛——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清瘟败毒饮

白疕:蕴(犀)、燥(当饮)、滞(桃红)、阻(萆)、盛(瘟)

二十八、粉刺

肺经风热——疏风清肺——枇杷清肺饮

②肠胃湿热——清热除湿解毒——茵陈蒿汤

③痰湿瘀滞——除湿化痰,活血散结——二陈汤合桃红四物汤

粉刺:肺(枇)、肠(茵)、痰(二陈+桃红)

二十九、齄鼻

①肺胃热盛(红斑型)——清泄肺胃积热——枇杷清肺饮

②热毒蕴肤(丘疹脓疱型)——清热解毒凉血——黄连解毒汤合凉血四物汤

③气滞血瘀(鼻赘型)——活血化瘀散结——通窍活血汤

三十、瓜藤缠

①湿热瘀阻——清热利湿,祛瘀通络——萆薢渗湿汤合桃红四物汤

②寒湿入络——散寒祛湿,化瘀通络——阳和汤

三十一、红蝴蝶疮

①热毒炽盛——清热凉血,化斑解毒——犀角地黄汤合黄连解毒汤

②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六味地黄丸合大补阴丸、清骨散

③脾肾阳虚——温肾助阳,健脾利水——附桂八味丸合真武汤

⑤脾虚肝旺——健脾清肝——四君子汤合丹栀逍遥散

⑥气滞血瘀——疏肝理气,活血化瘀——逍遥散合血府逐瘀汤

红蝴蝶疮:热(犀+黄)、阴(犀+黄)、阳(附八+真)、肝(四君+逍)瘀(逍+府)

三十二、淋病

①湿热毒蕴(急性淋病)——清热利湿,解毒化浊——龙胆泻肝汤酌加土茯苓、草红藤、萆薢

②阴虚毒恋(慢性淋病)——滋阴降火,利湿祛浊——知柏地黄丸酌加土茯苓、萆薢

淋病:湿(龙)、阴(知)

三十三、梅毒

①肝经湿热——清热利湿,解毒驱梅——龙胆泻肝汤酌加土茯苓、虎杖

②血热蕴毒——凉血解毒,泻热散瘀——清营汤合桃红四物汤

③毒结筋骨——活血解毒,通络止痛——五虎汤

④肝肾亏损——滋补肝肾,填髓熄风——地黄饮子

⑤心肾亏虚——养心补肾,祛瘀通阳——苓桂术甘汤

梅毒:肝(龙)、蕴(清营+桃红)、结(五虎)、损(地饮)、虚(苓) 

三十四、尖锐湿疣

①湿毒下注——利湿化浊,清热解毒——萆薢化毒汤酌加马齿苋、土茯苓、大青叶 

②湿热毒蕴——清热解毒,化浊利湿——黄连解毒汤加苦参、萆薢、土茯苓、大青叶、马齿苋

三十五、内痔

①风热肠燥——清热凉血祛风——凉血地黄汤

②湿热下注——清热利湿止血——脏连丸

③气滞血瘀——清热利湿,行气活血——止痛如神汤

④脾虚气陷——补中益气,升阳举陷——补中益气汤

三十六、肛痈

①热毒蕴结——清热解毒——仙方活命饮、黄连解毒汤

②火毒炽盛——清热解毒透脓——透脓散

③阴虚毒恋——养阴清热、祛湿解毒——青蒿鳖甲汤合三妙丸

三十七、肛裂

①血热肠燥——清热润肠通便——凉血地黄汤合脾约麻仁丸

②阴虚津亏——养阴清热润肠——润肠汤

③气滞血瘀——理气活血,润肠通便——六磨汤加红花、桃仁、赤芍

三十八、脱肛

①脾虚气陷——补气升提,收敛固涩——补中益气汤

②湿热下注——清热利湿——萆薢渗湿汤

三十九、子痈

①湿热下注——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枸橘汤或龙胆泻肝汤

②气滞痰凝——疏肝理气,化痰散结——橘核丸

四十、子痰

①浊痰凝结——温经通络,化痰散结——阳和汤,配服小金丹

②阴虚内热——养阴清热,除湿化痰,佐以透脓解毒——滋阴除湿汤合透脓散

③气血两亏——益气养血,化痰消肿——十全大补汤,兼服小金丹

四十一、阴茎痰核

痰浊凝结——温阳通脉,化痰散结——阳和汤合化坚二陈丸

四十二、尿石症

①湿热蕴结——清热利湿,通淋排石——三金排石汤

②气血瘀滞——理气活血,通淋排石——金铃子散合石韦散

③肾气不足——补肾益气,通淋排石——济生肾气丸

四十三、慢性前列腺炎

①湿热蕴结——清热利湿——八正散或龙胆泻肝汤

②气滞血瘀——活血祛瘀,行气止痛——前列腺汤

③阴虚火旺——滋阴降火——知柏地黄汤

④肾阳虚损——补肾助阳——济生肾气丸

四十四、股肿

①湿热下注——清热利湿,活血化瘀——四妙勇安汤

血脉瘀阻——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活血通脉汤

③气虚湿阻——益气健脾,祛湿通络——参苓白术散

四十五、血栓性浅静脉炎

①湿热蕴结——清热利湿,解毒通络——清利通络汤。发于上肢加桑枝;发于下肢加牛膝;红肿消退,疼痛未减者,加赤芍、泽兰、地龙、忍冬藤 

②脉络瘀阻——活血化瘀,行气散结——活血通脉汤加鸡血藤、桃仁、忍冬藤。发于上肢加桂枝;发于下肢用牛膝,兼服四虫丸

③肝气郁结——疏肝解郁,活血解毒——柴胡清肝汤或复元活血汤。疼痛重者,加三棱、鸡血藤、忍冬藤

四十六、臁疮

①湿热下注:清热利湿,和营解毒。二妙丸合五神汤

②气虚血瘀:益气活血,祛瘀生新。补阳还五汤合四妙汤

四十七、脱疽

①寒湿阻络——温阳散寒,活血通络——阳和汤

②血脉瘀阻——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桃红四物汤

③湿热毒盛——清热利湿,活血化瘀——四妙勇安汤

④热毒伤阴——清热解毒,养阴活血——顾步汤

⑤气阴两虚——益气养阴——黄芪鳖甲煎

四十八、肠痈

①瘀滞证——行气活血,通腑泻热——大黄牡丹汤合红藤煎剂

②湿热证——通腑泻热,解毒利湿透脓——复方大柴胡汤

③热毒证——通腑排脓,养阴清热——大黄牡丹汤合透脓散

本文转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文中内容为转载,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期待您的原创投稿,邮箱:530895013@qq.com

全国几亿风湿骨病患者的大救星强势来临---纯中药持久自发热外敷散

蒋氏自发热外敷散:用心打造风湿骨病、类风湿疼痛第一品牌

蒋氏自发热外敷散,活血化瘀,通络强骨,散结止痛,驱寒祛湿,不吃药、不牵引、不开刀、不针灸、用长达10-18小时的持久自发热热敷与标本兼治的中药组方相结合进行治疗,治疗后极易取下且皮肤无残留的特点,使风寒湿痹病邪快速从患者体内排出,起到标本兼治,愈后不易复发的疗效。蒋氏自发热外敷散源于新疆阿勒泰传奇秘方,其对风寒湿痹引起的各类风湿骨病、类风湿疼痛有独有神奇的疗效!

①温热不刺激:

利用持续10-18小时的的温热效应,使毛孔张开,局部血管扩张,改善微循环,促进局部血供,从而起到行气活血、消炎消肿的作用。

②透皮吸收: 

通过皮肤的直接吸收加上标本兼治的中药,提高病变局部药物的有效浓度,起到活血化瘀,通络强骨,散结止痛,驱寒祛湿的作用

③循经取穴:  

配合循经取穴可刺激和调节经络之气,中药有效成分通过长达10-18小时的持久热敷渗入穴位中,随经络而至脏腑,从而发挥治疗作用。

④持久热敷

蒋氏自发热外敷散可贴敷10-24小时,热渗透和中药渗透双管齐下并且持久的作用于患处,活血化瘀,祛湿驱寒

⑤粘合度好,卸下无残留

蒋氏自发热外敷散,用温水调和后调成较硬的泥状,用钢管把外敷散擀成饼状,成型后能保持饼状并且被提起来敷到患处,卸下后没有一点残留,饼状外敷散保持完好

咨询电话微信,15947551261(患者和微商请勿打扰,请自重)、即日起进货优惠多多!

医学分享俱乐部是集公众平台、微信社群、直播讲课为一体的综合型基层医生学习平台、本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领先的医学技术分享,临床经验分享,互助学习的一站式交流平台,共同打造和服务百万基层医生的学习交流平台

八字命理六爻奇门遁甲六壬太乙神数术数中医:医学分享俱乐部


延伸阅读(中医方剂学、中医经方学、麻衣神相、太乙神数、七政四余大六壬奇门遁甲梅花易数、皇极经世四柱、六爻、风水、铁板神数、、六壬史上最全版古今秘籍汇总|儒释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妇科、儿科、外科方剂总结发布于2021-05-06 14:23:1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