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说古今

     一,曾国藩

     梁启超先生中国圣人三个半三个圣人指的是孔子、诸葛亮、阳明,曾国藩则入列半个圣人,后世还推崇他是“千古第一完人”。梁启超还说:“岂惟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惟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这也是说的我国“晚晴中兴名臣之首”的曾国藩,也被我们后人称为一代大儒以及理学大师。有这样一副对联对他也做出高度的评价: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

      接下来要讲的故事就是第一完人曾国藩。当然也是在书中看到的,是真是假认为是真的,因为每个圣人背后都有小故事,再说了清朝离我们也很近的,还原历史相对来说是很高的。

     据说曾国藩小时候不是天赋异禀,可以说是愚笨,读过关于曾国藩的书籍的朋友都知道,曾国藩自己不是一次的提到过他天资愚钝,那么他是怎么样从一个傻头傻脑的笨小孩变成现在的大圣人的呢?而是一个跳梁小丑,与大圣人有关的人觉得用跳梁小丑有点不礼貌,用君子二字吧,一个梁上君子给这位大圣人开了挂,激发了他的满满的能量

     道光五年(1825年),一个天寒地冻的晚上,也就是我们当下的这个季节,由于天气寒冷人们早早的进入被窝里。在湖南湘乡(今湖南双峰县)一户书世家的书房还亮着灯,一个小孩在刻苦的学习四书五经。小偷趁着这样的夜深人静又寒冷的夜晚出动,他爬到了这户人家的房梁上,伺机而动。可是屋子里的孩子一直读书,没有睡觉的意思。这个孩子又拿起来一本背起来小偷想这回背完你就该睡觉了吧?于是小偷就静静的耐这性子听着小孩背完。可是这小孩好笨呀,都好几遍还是没有背会,小偷都会了。这小偷等的是万分心急,那有什么办法呢,在着急也不能贸然行动呀,只能等小孩背会睡觉了,在行动。

      于是小偷就继续爬在房梁上等,可是等着等着小偷竟然睡着了,他睡醒了,看到小孩还在笨头笨脑的背,他就在等,睡了醒,醒了又睡,就这样折腾到快天亮了。小孩还是没有背会,这才叫气死教书先生吧?小偷实在是忍不住了,就从房梁上跳了下去,大声的读小孩说:“你这种笨头笨脑的读什么书?不如喂猪去,真是太笨了,我听你背都听会了”。说完,小偷张口就背出了小孩花了一晚上时间没有背诵下来的古文,这个小孩十分惊讶,目瞪口呆,也羞愧难当。小偷说了句:“笨蛋”,一脸激愤的扬长而去。这个小孩就是我们后来的大圣人曾国藩。

    这件事过后对曾国藩的触动很深,他感谢这个梁上君子,让他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知道自己天生愚钝。所以他更加刻苦学习,自省,奋发图强。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终于一步一步有了进步。攀登了一座又一座的高峰。

     曾国藩,他建湘军,打败太平天国,保住大清江山。清末汉族地主武装湘军的首领。他不光学习我们中国文学知识。还不断学习西洋文化,拉开洋务运动序幕,晚清这才有了“同治中兴”。

    道光十八年(1838年),曾国藩中进士,入翰林院;后升迁内阁学士,兵部侍郎礼部侍郎。咸丰二年(1852年)奉命前往南下主持乡试,途中其母去世,获准还乡,丁忧守制。曾国藩善于讲“道德”说“仁义”,对程朱理学推崇备至。咸丰三年(1853年)又奉谕组建湖南乡勇,即“湘军”。次年于田家镇大胜北伐的太平军。同治三年(1864年)攻陷天京。次年奉命赴北方镇压捻军起义。同治五年(1866年)被清廷赐予一等“毅勇”侯封号,也是文官中获此封爵的第一人。同年江南制造局成立。在此期间曾国藩还在安庆大营建立起官办学局,重印经史典籍。同治六年(1867年),曾国藩拜大学士。在曾国藩倡议下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曾国藩为首的汉族地主经世派的崛起,促使清地方官员中满汉比例变化。“外轻内重”的局面开始出现。曾国藩还创立晚清古文的“湘乡派”。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他还著有很多名作《曾国藩家训》、《冰鉴》、《挺经》等学说,他的《曾国藩家训》称为“千古家训之首”,还被称为“教育家”。


二,郑板桥

      郑板桥(1693年11月22日—1766年1月22日),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清代书画家、文学家

       “乌纱掷去不为管,囊橐萧萧两袖寒”这是郑板桥被罢官所写,据说是给前来送行的百姓作画时题在画上的诗。

    郑板桥擅画兰、竹、石、松、菊等,而画兰竹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取法于徐渭、石涛、八大诸人,而自成家法,体貌疏朗,风格劲峭。工书法,用汉八分杂入楷行草,自称六分半书。并将书法用笔融于绘画之中。主张继承传统十分学七要抛三,不泥古法, 重视艺术的独创性和风格的多样化,所谓未画之先,不立一格,既画之后,不留一格,对今天仍有借鉴意义。诗文真挚风趣,为人民大众所喜诵。亦能治印。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著名的“扬州八怪”主要代表。当时一些权贵富豪不惜千金求他的字画。但是郑板桥一生清高孤傲,不攀权贵,不给他们做画,从而使他的画也显得珍贵。

     就是这样一位奇才,却有着流传民间的一个很有意思的“上当”故事:

     郑板桥有一个癖好,就是特别特别爱吃狗肉,不管是谁送他狗肉他都照单全收,从来都不会拒绝。狗肉下肚后会给送狗肉的人作一副画,作为答谢。

     扬州有一个富盐商,特别喜欢郑板桥的画,虽然管弯,辗转的买了几副,但还是觉得不够,还是觉得没有得到更好的画,没有得到上款的,作为富商的他又不光彩,又没有面子。总是心里痒痒的,老想得到一副郑板桥提款的画。

   有一天,郑板桥出门散步去,走着走着,突然听到琴声,他好奇的寻找着声音而去。在一片竹林之中,有一个院子,他便推门进去,一个白发老者在弹琴,还有狗肉的香味扑鼻而来。郑板桥大喜过望,上前打招呼:“您也爱吃狗肉?”老者看了看他道:“百味中只有狗肉最佳,你既然喜欢,就请坐下来一起尝一块。”

     两人就这样做下来吃起了狗肉来。郑板桥看见房间四壁连个装饰都没有,便问老者道:“四壁空荡荡的,怎么也不挂幅字画?”白发老者说:“不是不想挂,是因为没有好的,老夫听说这里有位郑板桥,很有名气,可惜了老夫没有缘分见到他的字画,不知道到底有多好”。

     郑板桥笑着说:“我就是郑板桥,为您作画如何?”白发老者高兴的说“太高了!”说着就拿出笔墨纸砚。

     郑板桥挥毫笔墨,画了一幅画让老者过目。老者说:“贱字昌荣,可为落款。”郑板桥一听,是那个盐商的字,便问老者:“这不是那个盐商的字吗?您怎么也叫这个字?”老者答道:“老夫取这个字的时候,那个盐商还没有出生呢!同字又有何妨呢?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他有他的路,我过我的桥。”郑板桥一听有理,没有在追问下去,就落款,告别而去。

    第二天那个富豪盐商就大摆筵席,宴请宾客,郑板桥也被邀请其中。郑板桥到了盐商府中,看到墙上挂的画正是昨天他所做作画,他这才知道上当了,那老者就是盐商所派来的。可悔之已晚。哪有卖的后悔药的。

    原来富豪盐商苦于无计,怎么也得不到郑板桥的字画,于是就想到知己知彼。立即决定让人摸清郑板桥的一举一动,饮食起居,兴趣爱好等。还重金聘请了一位老秀才,耐心的等待郑板桥上钩,功夫不负有心人,没有想到郑板桥终于上当了。


    三,王致和

     看到这个名字大家是不是都很陌生,这不是啥名人呀?是的他没有那么有名,但是认真的看完讲的故事,就明白了。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枫桥夜泊》大家都知道写首诗,也都知道这是张籍落榜后,到寒山寺的船上作的,也因为这首诗而名声大噪,张籍的名字也如雷贯耳。如果没有落榜也不会写出如此的佳作。

    要说的这位王致和就是和这个大诗人张籍的故事大径相庭。

    康熙八年(1669年),来自安徽仙源县的王致和这是第四次进京考试。想着这次能金榜题名。可是现实太残酷,王致和又一次名落孙山。那么多年的寒窗苦读一次又一次的以失败而告终。他心生悲凉,不知所措。王致和无颜面对家乡父老乡亲。决定就在北京住下来。可是要在北京城住下来没有钱怎么办呢?王致和苦思冥想,自己除了学习之外就是老家帮人家做过豆腐,也就只有这一技之长了。王致和当即决定“重操旧业”,就在北京城找到安徽会馆租豆腐坊,他一个人做好了豆腐就在街上叫卖。白天卖豆腐,晚上挑灯夜读,准备着来年在考。

     转眼之间到了夏季,天气炎热,当天没有买完的豆腐,很容发霉变质,坏的很快。王致和看着没有卖出去的豆腐,很是难过。王致和想剩下这么多仍掉太可惜了,辛苦不说,成本也在这放着呢!不如就尝试着把这些剩下的豆腐腌了,至少还可以就着馒头吃。于是说干就干,按自己的想法把豆腐切成小块,稍微的晾一会儿,配上花椒,盐等佐料。腌在了罐子里。

    转眼即逝,夏季过去,一叶知秋,一心用功学习的他,一天在吃饭的时候突然想起来他腌的豆腐,王致和打开罐子,臭味扑鼻而来,他仔细的翻看着,心怀侥幸的尝了尝。味道很是特别,臭里透着鲜香。又拿了一块细嚼慢咽的品尝。味道很是不错。

   王致和十分惊讶又兴奋,就叫来了很多同乡来品尝,大家吃了以后都竖起大摩指,赞不绝口。这下,王致和脑子里忽然产生了一个念头,以后就卖自己独家秘制的臭豆腐。从此以后什么八股文,之乎者也全失去了兴趣,科举也不考了。他决定换个方式扬名立万。

    果然,王致和创造的“臭豆腐”,闻着臭,吃着香,别具风味。并且物美价廉物,超所值。在北京城吸引了很多粉丝的追捧。他的销路也越来越广,赚的也越来越多。没过几年王致和在繁华的北京城开起了“王致和南酱园”。在没过多久,臭豆腐遍布大江南北,王致和的臭豆腐成了中国远近闻名的著名美食。

    虽然已经很出名了,王致和还是在不断的改进他的技术。不断的制造出质量更好味道更佳的臭豆腐。后来这著名的臭豆腐既然传到了皇宫,就连慈禧太后也十分喜欢吃,还给他取名为“青方”。“青方被定为“御膳小菜”。

    大家还知道哪些名人趣事呢?请留言。谢谢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及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Empire CMS,phome.net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名人趣事发布于2024-03-22 13:4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