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实践

   福建邵武一方名墓---黄氏峭山公墓。
   黄峭山公是邵武等地黄姓的开族始祖,其后裔子孙繁盛,分居闽、赣、苏、湘、川、桂、粤、台诸省及海外。黄峭山公墓值得咱们玄学研究者考察,从中能领悟究竟是什么样的葬地能大旺人丁开一方望族?
     实地考察黄峭山公墓,墓占地面积约30平方米,墓丘用鹅卵石砌成半圆球状,前有栏杆,周用石板围就,地面铺石板:
脉强劲,尽头左右分两支余脉成龙虎合抱,墓葬于左右分叉阴阳交汇之处,属五大葬法之——葬嫩地。
●坐东北向西南,内局水直出丙午方,外水消出西南坤方。
●向前三个太阴金星为案,甚为殊胜
依据形气,黄峭山公墓符合旺丁开族之葬地。邵武黄峭山之墓——“少女遮羞”。

      走到甬尽头,爬上一段陡坡左转,便是黄峭山公之墓。墓地坐东北朝西南,左青龙,右白虎紧相环抱,后山龙脉气势宏伟,发脉清晰,是武夷山脉的一部分。前方青龙横回成案。案山外有三座馒头形的矮山,一字排开,几乎是同样的高度与大小,很奇特。有人说黄峭墓是“天葬(山体滑坡掩埋棺木)”,前方的三座并排的矮山像是三只炉,称之为“地祭”,合称“天葬地祭”之穴。这种说法也颇有几分道理。然而,笔者认为,此穴为“少女遮羞”之穴,因为穴位在龙虎会阴之处。前方三座矮山在墓碑之位望去,只能见到两座。墓碑所能见到的山水之形,才是墓地风水之范围。这两座山形似女性的双乳,双乳的甘甜乳汁,哺育了黄峭山公之千万后裔。一个墓地的首葬很重要。阳地阴葬(葬女的)或阴地阳葬(葬男的),才能阴阳一体,形成一个小太极,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山形水势的作用。该墓地首葬是黄峭公,后来才把其父锡公迁葬于上方。黄峭山公是唐末人士,葬之时间并不久远,但据说黄峭山公后裔现有一两千万人,人才济济。每年有两三万后裔来邵武祭祖。这是否与此有关呢?

       一位同行者问笔者,这个风水极佳的穴地,为何不见水呢?古圣贤常说风水“以得水为上,藏风次之”,这岂不产生矛盾?笔者答道:“风水宝地,常有丰富水源所形成的江河溪湖之类的水与之相伴。晋代郭璞所著的《葬书》中提出‘葬者,乘生气也’。‘气乘风则散,界水即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风水。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但是,水是以多种形式而存在的,众所周知,水有三态:固态、液态、气态。气态之水为空气。只要藏风条件特别好,风中自然饱含水份。尤其是江南。邵武一年中有280多天为阴雨天,加上此处茂密的树林,使空气中含水量极大。还有,墓地可以有内、外明堂。峭山公墓地处于和平盆地之西北隅,所在之地低矮,外明堂是个“四水归堂”的和平大盆地,水在外,所以黄峭山之子孙大多迁到和平以外的地方去发展,而且还发展得挺好的。甚至应该说会发展的更好。再说,凡事都需要适度与协调。山为阴,水为阳,阴阳要平衡才好呢。”
    蓝天白云、青松翠竹、鸟语花香……这一路的美景使人陶醉;黄峭山公的业绩,如创办和平书院与钱庄,尤其是他的开拓精,规避风险的前瞻性,他的《圈论》等,使我们遐想与钦佩;进出山谷,唯有到了近处,才能见到黄峭山之墓,藏得好啊!那么寂静、那么清幽、那么得不显山露水,好一个“藏”字!这充分体现了“葬者,藏也。”的最高原则!归途中同行者在口诵:“信马登程往异方,任寻胜地振纲常……”(峭公山的遣子诗),笔者却陷入沉思中:风水之说,自古以来,争论不休,究竟是什么影响了人生之沉浮、生死、顺逆、祸福……?
人物简介
黄峭山,锡公长子,讳岳,又名黄峭,字仁静,号青岗。唐懿宗咸通十二年(公元871)辛卯四月十五日戍时诞生于福建邵武市和平镇坎头村鹳薮。唐大顺年间(公元890年),建昌府旱涝灾害不断,使庄稼颗粒无收,一些不法之徒趁灾作乱,打家劫舍,人民深受其苦。百姓左等右等都等不到官府出面治安,正值年青的黄峭山挺身而出,拿出自家的积贮,聚合乡亲,自发地建立地方自卫组织,剪除盗贼,安抚灾民。他的义举得到唐将李克用的赏识,并把黄峭山招为军校,他的才干与骁勇,很快脱颖而出,当上了千户长,封了千户侯。在李克用的麾下,征南战北。唐末,唐王朝宦官弄权,内讧不断。黄峭山对此十分痛心,但又无力挽救,于公元907年愤然弃官,回到永城县禾坪故里。 黄峭山回到家乡不久,把报效国家的理想,化为为家乡人民做点事业的行动。他带头出资两千两纹银在禾坪小西门建起禾坪书院。书院建成后,广收学子,邀聘文儒秀士教授文章。禾坪书院曾为邵南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和平之“文盛”打下基础

防采集机制启动,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少女遮羞”:黄峭山公墓发布于2024-04-04 11: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