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的第1乾卦中出现了“”,孔子在乾卦的《彖辞》中也说“时乘六龙以御天”。周公的六个爻辞,把六个阳爻全比作“龙”,随着天时呈现“潜、见、惕、跃、飞、亢”六种形态,还有群龙。
图腾”一词来源于印第安语“TOTEM”,意思是“它的亲属、它的标记”,在原始人信仰中,认为本氏族人来源于某种特定的物种,这个物种就成了这个民族最古老的祖先和精象征。
 “龙”的记载最早来源于古老的传说“龙马负图”,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河图”。在8000年前的伏羲时代,黄河出现了一条似马似龙的动物,身上画着图案,伏羲受此图启发,遂创制了易经,画出了伏羲八卦图,这是易经最初起源神话传说。还有一个神话“神龟背书”,洛水中出现了一只神龟,背上也有图案,合称“河图洛书”,只不过神龟出现在夏朝的大禹时期,比“龙马负图”晚三千年,距今只有五千年。
龙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是一种变化莫测的神奇动物,《管子.水地》曰“欲小则化为蚕蠋(zhu),欲大则藏于天下,欲上则凌于云气,欲下则入于深渊,变化无日,上下无时,谓之神”,又说“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认为龙是一种水陆天渊多栖动物,神通广大。 
“龙”字的演变过程
龙图腾应该起源于天象崇拜,“龙”的繁体字为“龍”,笔画繁多形象生动。先民对自然现象感到不解,对风雨雷电灾害充满恐惧,心生敬畏之心,人类这种崇拜至少要远追到数万年之前。先民们对龙的最初概念,应该来自于闪电弯弯曲曲的形状,而其发音则来自于隆隆的雷声,先民们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认为天上存在着一种能够呼风唤雨,会打雷并以闪电形象现身的神物,这个神物从地下迸发,升到天空,仲春现身,仲秋潜渊,称之为“龙”。
在先民们逐步进入农业社会后,水灾旱灾直接影响到农业的丰歉,在先民看来,他们的收成似乎和神通广大的龙有很大的关系,龙就和庄稼紧密联系到一起,农业的“农”繁体字为“農”,与“时辰”有关,并且和“龙”发音很近似。
龙也分门别类,有鳞者称蛟龙,有翼者称应龙,有角者称虬(qiu)龙,无角者称螭(chi)龙。
在漫长的远古历史中,不仅有“龙图腾”,其实还有很多种其它动物图腾,也有植物图腾。《千字文》中写到“龙师火帝,鸟官人皇”,是记载远古的三皇五帝的动物崇拜,伏羲氏时期,以龙来命名百官,所以称伏羲为“龙师”。燧人氏钻木取火,崇拜火,所以人称“火帝”。少昊氏时呈现“凤凰飞至”的瑞象,继而崇拜凤凰鸟,以鸟来命名百官,所以称为“鸟官”。“人皇”是指远古的天地人三皇。
古人将天上的星系命名为“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简称为“龙凤虎龟”四瑞兽,所以说,先民不同时期崇拜的图腾是不一样的。

龙在我国不只是一种崇拜的标志,而且还代表了我国古代对地球环境与资源的基本理解,特别是对我国环境与生产至关重要的雨水来龙去脉的基本理解。中国以龙作为图腾并不完全出自迷信,而是出自对资源的渴望与探索。龙在中国并不只是一种象征性的民族标志,而且还具有极其深刻的文化内涵。[6]我国古人为观测天象,把天球赤黄道一带的恒星分成二十八个星组,称为“二十八宿”。二十八宿中,每七宿为一组:东方苍龙,南方为朱雀,西方为白虎,北方为玄武。东方苍龙七宿包含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苍龙七宿的出没与降雨相互对应,古人认为是龙掌管着降雨,而降雨又决定着农耕收成,农耕的收成则决定着人们的生活水平,龙成了农耕社会最主要的“图腾”。神话中,龙是专管雨水的神。它的宫殿是在海洋深处。 
龙图腾形成的时间,可以上溯到上古伏羲时代,伏羲氏以蛇为图腾。古书中记载,伏羲氏生于成纪,徒治陈仓,都于陈,在位一百五十年,传十五世。伏羲氏发源于成纪,发展壮大后,沿着渭河谷地进入关中,出潼关,傍崤山、王屋山、太行山东迁,而后折向东南,最后都于陈。这一活动区大体与仰韶文化古遗址的分布区相吻合。
龙图腾的形成源于伏羲,除了闻一多先生论述外,还有其它证据。司马贞《补三皇本纪》前面虽说伏羲蛇身人首,但在最后却言伏羲氏“有龙瑞,以龙纪官,号曰龙师”。这种记载暗示了伏羲氏在龙图腾形成中所起的主导作用。又蛇在生肖中叫小龙。蛇如果有了灵性,就变成了龙。汉代纬书中讲,伏羲氏首德于木,为百王之先。伏羲氏即是青龙,青帝。炎帝神农氏以火德为王,为赤龙;黄帝轩辕氏以土德为王,为黄龙。按照五行始终说,最先出现的是木,而非火、土。同理,青帝也应该是远古第一帝,青龙也是中华民族第一龙。伏羲氏自然也就是当之无愧的龙图腾的创始者,开创了华夏民族的文明
闻一多先生在他的三篇作品《伏羲考》、《龙凤》、《端午考》中指出,中国人被称为“龙的传人”来源于黄帝时代的传说。黄帝在战败蚩尤统一中原后,它的标志兼取了被吞并的其它氏族的标志性图案。如鸟的标志图案、马的标志图案、鹿的标志图案、蛇的标志图案、牛的标志图案、鱼的标志图案等。最后拼合成了“龙”,一种虚拟的综合性神灵。后来,“龙”的形象开始出现于各种图案之中,并逐渐成了帝王的符瑞。相传炎帝是一位叫登的女子感天上的“神龙”而生,黄帝是附宝感“北斗”而生,尧帝是庆都感“赤龙”而生,始祖是龙繁衍的后代,因此,中华民族子孙便是“龙的传人”了。

一个民族的共同文化记忆是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基础,往往会形成标志性的文化符号。对于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而言,“龙”就是一个在漫长历史进程中积淀而成的共同文化记忆,龙图腾可谓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种文化符号和标识。
龙图腾源于中华民族古老文明
所谓“图腾”,是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研究中经常使用的一个概念。最早强调的某特定群体与“图腾物”之间存在一种血缘关系,由于这种血缘而使图腾物与这个群体的名称、文化认同、习俗等密切结合。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图腾物也逐渐由“血缘关系”的表达演变为“文化关系”的阐释,因此后世所说的图腾往往与人们的身份表达联系起来,有时也会把“图腾”与“崇拜”相提并论,其本质反映的是一种文化情感。
图腾有动物、植物,也有无生命物。古人为了表达图腾的特征与存在,往往会通过神话传说对图腾物进行艺术化的表述。例如,人与龙的婚姻或女子感龙而繁衍后代,也是表达龙图腾的一种常见方式。
关于龙图腾的产生有不同的解释。其中,人们把龙图腾作为中华民族众多民族的综合体的说法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闻一多认为龙图腾是由许多不同的图腾糅合成的一种综合体,并在《伏羲考》中提出“大概图腾未合并以前,所谓龙者只是一种大蛇,这种蛇的名字便叫作‘龙’,后来有一个以这种大蛇为图腾的团族兼并吸收了许多别的形形色色的图腾团族,大蛇这才接受了兽类的四脚,马的头,鬣的尾,鹿的角,狗的爪,鱼的鳞和须……于是便成为我们现在所知道的龙了”。显然,龙图腾产生的基础应该与中华早期的蛇图腾崇拜有关,无论它局部的像马也好,像狗也好,或像鱼、像鸟、像鹿都好,它的主干部分和基本形态却是蛇。随着蛇图腾集团吞并与融合其他许多氏族、部落,将蛇图腾扩展演变为具有多种动物特征的“龙”,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图腾的社会化规律,这也从某个侧面反映出龙图腾实际上是一种文化的建构。
有些神话传说也试图从文化建构的角度对龙图腾的产生作出描述。如有则题为《八大酋长比武》的神话叙述,轩辕氏被推举为盟长后,把七大部落酋长邀来,并把八个部落的图腾旗帜融合兼并。轩辕氏提出,以蛇为主体,以鱼鳞为蛇鳞,以鱼尾为蛇尾,再加上马头、鹿角、鹰爪,组成一个新的图腾,叫作“龙”。《龙凤传说》神话解释说,黄帝打败蚩尤后平定中原,统一了三大部落和72个小部落,黄帝根据各部落献的图腾创造了新的图腾“龙”。《天帝颛顼》神话中则说,颛顼在“绝天地通”之后,把各部族的图腾合并为一个新的图腾,称作“龙”。
毫无疑问,龙图腾的选择与出现有其特定的历史原因和文化背景。一方面“龙”之所以被奉为图腾,有个重要前提就是它具有强大的力量和能力,值得尊崇;另一方面,当“龙”成为强大群体的统一的图腾名称之后,要经过群体的长期文化积淀来实现对它的崇拜与认同,使之最终成为一种神圣的信仰。从某种意义上说,某种具体物一旦成为图腾,其自然属性就逐渐淡化,而抽象出来的神圣性则会不断加强。
中华民族龙图腾崇拜来源丰富多彩
中华多民族龙图腾崇拜来源丰富是不争的事实。特别是在古老文献或民间叙事中,许多中华民族文化祖先的产生与体征往往被描述成与“龙”有关,形成了传统文化中的龙图腾印记。
盘古作为开天辟地的大神,也是被普遍认同的中华民族文化祖先,与“龙”的关系非常密切。唐代释澄观《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引《三王历》记载“盘古龙身人首”;北宋高承《事物纪原》记载“盘古之君,龙首蛇身”;南宋罗泌《路史》引《地理坤鉴》记载“盘古龙首人身”;流传于浙江省东阳市的神话《盘古王开天》中说,盘古长着鸡的头,龙的身体;流传于福建省永春县的神话《盘古分天地》中说,盘古是一个长着龙头蛇尾的男子汉;等等。
按时间逻辑,排在盘古之后的家喻户晓的文化祖先伏羲、女娲与“龙”关系不必多说,从中国许多地区出土的不同时代的画像石、木刻、帛画中可足见其蛇体、龙身的文化共识。
接下来看神农、炎帝与“龙(蛇)”的关系。《列子》中描述神农氏“蛇身人面”。《玉函山房辑佚书》记载神农“人面龙颜”。流传于湖北省随州市的神话《烈山神农》中说“妇女安登梦龙生神农”。流传于四川省都江堰市的神话《神农吃》中说,神农的身像龙,长个牛脑壳。流传于山西省长治市的神话《炎帝与“三黎”的故事》中说,炎帝人身牛首,人面龙颜。这些描述虽说有细微差别,但足以说明神农与“龙”的关系。
至于黄帝与“龙”的渊源更彰显出悠久的文化传统。《山海经·海外西经》中记载“黄帝之民,人面蛇身,尾交首上”。西汉司马迁史记》中记载“轩辕,黄龙体”。唐代欧阳询《艺文类聚》记载黄帝“龙颜,有圣德”。明代陶宗仪《说郛》记载轩辕“龙身而人头”。流传于河南新密市的神话《三帝下凡》中说,黄帝生下来身似龙体,手足像龙爪。流传于湖北省神农架林区的神话史诗《黑暗传》中说黄帝“四面龙颜天生成”。
神话传说叙事中作为炎黄后裔的尧、舜、禹,同样承继了古老的龙图腾基因。如关于唐尧,郭世谦在《古史传说考》中引用考古发现提出“陶寺六座大墓中共出土了四个彩绘龙盘为尧的部落图腾”。关于虞舜,春秋战国时代史官编纂编年体通史《竹书纪年·帝舜有虞氏》中记载“母曰握登,见大虹意感而生舜于姚墟”,这里的“大虹”具有龙的象征。关于夏禹,《山海经·海内经》记载“鲧死,其尸三年不腐,用吴刀将其腹剖开,生黄龙,即大禹”。
正如闻一多在《伏羲考》中提出的“古代几个主要的华夏和夷狄民族,差不多都是龙图腾的团族”。段宝林在探讨“龙”、龙图腾与龙的传人文章中认为,“历史记载、考古事实等都证明,从开天辟地的盘古,到人祖伏羲、女娲,到炎帝神龙氏、黄帝轩辕氏,直至夏禹一族均为龙图腾——龙之传人”。甚至后世许多帝王的产生也建构出与“龙”的联系,如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中记载刘媪孕生汉高祖刘邦时的情形是“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为了表达刘邦是龙的传人而把其出生归因于其母感应蛟龙。后世中龙被人们尊崇,成为一种身份或权力的象征。
许多少数民族的古老神话传说和多种文化传统也同样把“龙”作为本民族的重要图腾。如苗族、瑶族、畲族广泛流传的盘瓠神话,不仅把祖先盘瓠描述成“龙犬”“龙麟”,并且还传说盘瓠与高辛帝喾的三公主联姻繁衍后代,在血缘关系上与“龙”联系在一起。过竹在《苗族神话研究》中认为,苗族的图腾崇拜是“龙”,有龙公龙母、龙子龙孙之说。傣族神话《姐等贺的混等王》中说,龙女产的蛋生出的男孩长大后成为勐卯的君主,故以“龙”为图腾。李缵绪在《白族的龙神话和“本主”神话》一文中提出“龙是白族的原始图腾”。三穗县民族事务委员会编撰的《三穗县民族志》中认为“侗族以龙蛇为图腾”。再如壮族神话《龙母》中与阿南结婚繁衍人类的龙女、德昂族神话《龙女人祖》中作为人类祖先的龙女、彝族神话《祭龙的根由》中的造出人类的“龙”、藏族神话《九龙山的传说》中的“龙生九子”,这些记载都表明中华民族龙图腾的普遍性。
中华龙图腾充分反映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古老华夏文明中的“龙图腾”已经成为中国各民族的文化认同与情感共识。从本质上讲,中国各民族对“龙”的接受与认同源于对中华文化祖先的龙图腾信仰以及“龙”文化建构。
中华民族文化祖先都带有“龙”的特征,这些文化传说在各民族的文化交流与传播过程中,与龙图腾的构建与表达形成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如春秋时期左丘明在《国语·晋语四》记载“凡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儇、依是也”,把流传的许多姓氏都纳入黄帝文化体系,时至今日许多少数民族改称汉姓也认同了这种传统。《论语·颜渊》记载春秋时期的孔子曾提出“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也展现出当时对多民族融合关系的高度关注。汉代司马迁《史记》中,不仅把尧、舜、禹、汤、文王、武王等圣贤明君作为黄帝子孙,还把秦、晋、卫、宋、陈、郑、韩、赵、魏、楚、吴、越等诸侯国也列为黄帝之后,同时把匈奴、闽越等蛮夷也列为黄帝苗裔,这说明汉代时官方已把古代各民族统统纳入到以黄帝为始祖的华夏民族谱系中,秦汉时期“黄帝子孙”等称谓已出现并得到认同。在中华文化传统的历代传承中,因为黄帝等文化祖先以“龙”作为文化标识,“龙”与“文化祖先”在文化符号上具有可以互换的特点,所以中华民族有时又称为“龙的传人”。
许多民族民间叙事与文化记忆认同龙图腾,并宣称自己为龙的传人、龙的子孙,主要是由于华夏族(炎黄集团)形成之时,确定了以“龙”为图腾的族源标志所导致的客观现象。这从后世的史书方志中也可略见一斑,如《晋书》记载“其先有熊氏之苗裔,世居北夷,邑于紫蒙之野,号曰东胡”,《辽史·世表》曰“庖牺氏降,炎帝氏、黄帝氏子孙众多,王畿之封建有限,王政之布濩无穷,故君四方者,多二帝子孙,而自服土中者本同出也”,清光绪年间《土默特志》记载“夫土默特,内蒙古之一旗也。相传蒙古为黄帝远裔”等,由此导致的广大少数民族在认同黄帝的龙图腾时,许多少数民族不仅把盘古、伏羲、女娲、炎黄等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祖先融入本民族的神话传说叙事中,而且在本民族文化祖先塑造方面也极大地体现出与中华民族共同祖先的内在关系,其叙事往往与“龙”或龙图腾存在或多或少的联系,在中华文化认同方面表现出高度的相似性和一致性。
不仅如此,许多民族还把龙图腾符号应用到日常生产生活与民间习俗中,延伸出很多与“龙”有关的民间文化现象,表达出对“龙”形象的认可和热爱。诸如侗族的山羊古称“龙羊”,云南大理彝族因竹崇拜而称之为“龙竹”,四川阿坝羌族每年六月二十三祭龙王。广西防城港京族祭祀时首先拜请海龙王,青海互助县土族供奉四龙王,云南省施甸布朗族崇拜祭祀木龙公主。还有许多民族的龙节、龙会、接龙、舞龙,以及有关龙的雕刻、剪纸、绘画、龙灯、龙舟等,都充分反映出中华民族有关龙图腾、龙崇拜的共同文化记忆与牢固的文化认同。这也从古老文化记忆与现实文化实践中,印证了五十六个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客观事实。

龙之所以受到炎黄子孙的尊崇,是因为与华夏文明的形成进程有着密切的关系。众所周知,“五帝”第一帝的黄帝之前,有一位在位120年,传位8世,共历530多年的“神农氏世”时期。炎帝神农氏生活在早于“五帝”时期的“三皇”时期末世。炎帝神农氏部族在发展过程中,曾与黄帝部族发生了碰撞、冲突与融合,后来结成了更大的以黄帝为首的炎黄部落联盟。而这位略早于黄帝时代的“神农氏,姜姓也”,正是其母“游华阳,有神龙首,感生炎帝”(《初学记》卷九引《帝王世纪》)的。而自炎帝开始,一直与古代文明进程相伴的龙,就成了炎黄世胄的象征。

星宿连线和甲骨文龙字对比
龙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对于它的来源有多种说法。从天文学角度上来看,在夜空中就有一条由星星组成的巨龙。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间,它在天空中的位置不同。关于龙字的来源也有多种解读。其中一种是从天文角度,把组成东方苍龙的七个星宿中星星的连线组成的形象和甲骨文中的龙字做一下对比,就会发现它们之间的相似度非常高,龙字很可能就来源于天上的星象。古人对东方苍龙这种季节性的变化非常了解,也非常重视。《说文解字》是东汉的文字学家许慎编著的语文工具书,书里对龙字的解释中有“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的句子,就是对这个现象的形象描述。
在文明国家形成的前夜,即我国古史传说的“五帝”时期,那些推动文明因素积聚的“英雄们”——黄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帝禹等,无一不与龙有着这样那样的纠葛。请看下列史料:“五帝”之首帝黄帝,不仅长得“龙颜有圣德”(《易·系辞下》正义引《世纪》),还“令应龙攻蚩尤”(《史记·五帝本纪》集解引《山海经》)。黄帝不仅平时“乘龙扆云”(《大戴礼记·五帝德》),就是在他辞世升天时,也是“有龙垂胡髯而下,迎黄帝”(《御览》卷九二九引《帝王世纪》)的。
传说在远古氏族社会时,以蛇为图腾的黄河流域的华夏族战胜了其他氏族,同时吸收了其他氏族的图腾,组合成龙图腾。1987年于河南濮阳西水坡仰韶文化遗址发现了六千多年前用蚌壳摆的龙,此龙昂首、曲颈、弓身、长尾,前爪扒、后爪蹬,状似腾飞,这是发现的最早的龙。
1987年于河南濮阳西水坡仰韶文化遗址发现了六千多年前用蚌壳摆的龙,此龙昂首、曲颈、弓身、长尾,前爪扒、后爪蹬,状似腾飞,这是我们见到的最早的龙。1978—1980年,在相当于“五帝”第四帝陶唐氏帝尧时期的山西襄汾陶寺遗址,一座大墓中出了一件以红彩、或红、白彩绘制蟠龙图案的珍贵龙盘。陶寺类型龙山文化遗址发现有内城、外城遗迹,被学者推断为帝尧的“龙都”;而襄汾也成为举世闻名的“龙乡”;在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夏王朝都城遗址地河南偃师二里头,也在一件残陶器上发现了巨眼、利爪、周身有鳞的龙纹……自商周阶级社会以后,龙的形象更是屡有出土,不胜枚举了。 
近代流行一种说法,认为源自黄帝的釜山合符。《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在打败炎帝和蚩尤后,巡阅四方,“合符釜山”。这次“合符”,不仅统一了各部军令的符信,确立了政治上的结盟,还从原来各部落的图腾身上各取一部分元素组合起来,创造了新的动物形象-龙。

《说文解字》里说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从肉,飞之形,童省声。凡龙之属皆从龙。”在中国,龙是我们的图腾,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与龙有关的文化贯穿我国上下五千年,其形象深入社会的每个角落,它是高贵而神圣的,是古代中国人的精神信仰。

龙文化源远流长,在七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类就有了对龙的图腾崇拜,到现在,只要与龙有关的成语,基本上都是正面而美好的,而在千年的历史进程中,龙已经渗透进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俨然成为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我们中国人常以“龙的传人”、“龙的子孙”来形容自己,可见对“龙”的高度推崇与信仰。

龙最先出现在原始的图腾文化之中,在原始社会解体,中华文明开始形成的时期,龙也渐渐从单纯的实体崇拜转变成了一种文化创造,这种文化创造在几千年的发展中渐渐丰富完善,成为了中国的主流文化,并在国家统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的本质与中华文化的某些理念与精神相吻合,于是拥有了自己独特的精神内涵,也渐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文化。

在古代的许多文献记载中,都有关于龙的传说。比如《三皇本纪》就有“炎帝神农氏,姜姓,母曰女登,有蟜氏女,少典之妃,感神龙而生炎帝”,《山海经》里也有“蚩尤作兵伐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蓄水”,可见龙是非常厉害的,且有着很高的社会地位。在社会传说之中,龙能够翻云覆雨,海里的龙王掌管着人间的雨水,古代皇帝被称作“真龙天子”,意味着天命所归,在这一方面,龙象征的是身份,如皇帝所穿衣服叫做龙袍,睡的床叫龙床,普通百姓是不能这样叫的。

龙是中国最大的吉祥物,古人认为,若是有龙出现,必是天下太平,若是天上的云彩呈现了龙的形状,估计百姓还会顶礼膜拜。而因为龙在民间的普及,所以在中国的传统习俗中,还有许多与龙有关的活动,这也是龙文化的一种体现了。舞龙在我国就是很常见的一种表演活动,元宵舞龙是很多地方的习俗,《梦梁录》中有记载“元宵之夜……草缚成龙,用青幕遮草上,密置灯烛万盏,望之蜿蜿如双龙之状。”舞龙时配合着锣鼓声声,既热闹又好看,深厚百姓的喜爱。

除了元宵节的舞龙之外,如农历二月二,被称为中国的“龙抬头节”,民间认为,这时候春天到来,天气转暖,蛰伏了一个冬天的龙在这一天也要开始抬头活动了,在这一天,百姓多会吃面条,谓之龙须,吃水饺,谓之龙耳,忌吃米饭,因为米饭称作龙子,一顿饭消耗的龙子太多了。之后五月初五的端午节,又有赛龙舟的习俗活动,这又是以龙为形象的一种风俗,闻一多还曾将这天称为“龙的节日”,因端午的本意有辟邪消灾的成分,所以龙舟倒是有祈福的意思了。

当然,龙文化还体现在诗词文化里,如白居易就写过一首《黑潭龙》,“黑潭水深黑如墨,传有神龙人不识。潭上驾屋官立祠,龙不能神人神之……”韩愈写过《龙移》:“天昏地黑蛟龙移,雷惊电激雄雌随。清泉百丈化为土,鱼鳖枯死吁可悲。”屈原的《离骚》里也有“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之句,许多诗词中都含有“龙孙”、“龙城”、“龙窟”、“龙钟”等和龙有关的意象。《西游记》里有龙王,《志异》里也有和龙有关的故事,《封神演义》里的哪吒闹海,却是一个与龙敌对的故事,借以暗示,展现的是封建帝王的蔑视。

龙在民间很普遍,这种普遍体现在建筑之上,许多建筑上都刻有龙的形状,或者是在日常用品上,是种美观,是祈福,有时也象征威严。龙是十二生肖之一,民间还有许多与龙有关的俗语,例如“龙生九子”、还有“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龙无云不行。鱼无水不生”……成语更是不用说,和龙有关的成语大多是好的,精神十足,寓意美好。

不过龙文化最重要的还是它的现实意义 ,中华儿女对龙强烈的认同感,将中华民族紧紧地凝聚在一起,这在祖国统一、民族团结上面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使得所有华夏儿女对自己的文化都充满了归属感,作为精神信仰,从内心里认同着祖国文化,也打心里热爱着祖国,为自己是龙的传人而骄傲自豪。

作为龙的传人,我们应该以弘扬“龙文化”为己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它与现代的发展相适应,并充分发挥龙文化的凝聚作用,为社会和谐祖国统一贡献力量,让每一个华夏儿女都对自己的国家产生强烈的认同感,这才是属于龙文化的现实意义。

龙图腾是中国的选择
一个民族的文化图腾并不完全都是后人选择的,在很大程度上是后人被动接受的结果,除非这个民族在历史上受到过外来民族的打压或者完全被异族统治后丧失了原来民族的图腾信仰或崇拜,否则,本民族的图腾标志应该具有一种历史的延续性。中华民族是世界历史上几个并不多见的具有本民族历史延续性的国家。几千年的火,几千年的血脉代代相传。龙图腾已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一个各民族长期共同的选择和认同。众所周知,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我们都是炎黄子孙。龙的根脉,龙的传人,说到底,也是一种信仰。而这种信仰,它已经深深根植于人们骨子里。
龙图腾有4个特点
龙作为中华民族的图腾,它有四个特点,一是它的悠久性,龙的出现有5000年的历史了,早在甲骨文中就反复的出现。二是它的广泛性,龙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上至皇权,中间有士大夫,下到普通百姓。在地域上,从中原到边疆,无论汉族还是少数民族,都共同把龙作为精神象征。三是包容性,现实中是没有龙的,龙是由各种动物汇集而成,龙的各部位都有特定的寓意:突起的前额表示聪明智慧;鹿角表示社稷和长寿;牛耳寓意名列魁首;虎眼表现威严;魔爪表现勇猛;剑眉象征英武;狮鼻复象征宝贵;金鱼尾象征灵活;马齿象征勤劳和善良等。它表现了中华民族广泛的包容性。劳动人民创造了龙,又赋予了龙很多的传说,神话。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龙或作为开天辟地的创生神,与盘古齐名;或积极参与了伏羲女娲的婚配,从而繁衍了人类;或帮助黄帝取得了统一战争的胜利;或协助大禹治理洪水,为千秋万代造福。四是它的灵活性。龙是有神性的,上天入地无所不能。
可以赋予龙新意
我们可以做的是在新的历史时期赋予龙新的含义。但一定要在文化中提取新的文化因子,在文化中找到根源,离开这些,任何创新都是难以叫人接受的。在形象上,不妨在旧符号上加新意,比如,龙的超越性、腾飞性。龙的自由、舒展,代表一个民族在发展中能屈能伸。在远古图腾时代最早的传说是女娲氏和伏羲氏为人类祖先 , 而他们都是人头蛇身 。
历史的发展 , 部落的联合 , 特别是炎、黄二帝在保定以北联合打败蚩尤后 , 各部落纷纷加入到这个大家族中。
这时候就有人提议说将各个部落的图腾综合起来,当马图腾部落加入进来 , 就在蛇头上加马头 , 鹿图腾部落合并进来 , 就在马头上添鹿角 , 鱼部落进来 , 就在蛇身上增鱼鳞。于是, 龙身上综合体现了多种动物的特征: 如兽足 , 鸟尾 , 山羊胡子。
龙的形成体现了民族平等和民主 , 部落不分大小合并进来就亲如一家 , 这是优秀民族文化的创举 , 直到今天 , 各族人民大团结仍体现了 这一光荣传统。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中华民族的共同文化记忆 中国人的“龙”图腾文化发布于2024-04-15 18:45:4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