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4月,先生生于苏州望亭镇,自小酷爱江南丝竹,对昆曲、园林等亦颇有研究。


  裴先生师承吴门琴派吴兆基,曾一起创办吴门琴社,后为吴门琴社社长,是中国古琴学会常务理事兼乐器制作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琴会常务理事。先生精于斫琴和古琴修复,所斫之琴受到琴界的好评。先生不以斫琴为生,但可称得上超级发烧友。其兴致之作音色有如天籁之声,听者无不陶醉。裴先生所藏古琴之一明代蕉叶式古琴被称为“蕉叶之王”位列天下名琴之中。


  裴先生对阴阳十分有造诣,并将其研究应用到古琴斫制上。琴著包括《中国古琴文化漫谈》、《阴阳学说与古琴》、《古琴修复》等。另外,他还创办了网上论坛--“中国古琴”,先生为现代吴门琴家,在中国传统文化方面有着深的造诣。先后应邀在北京大学、苏州图书馆、苏州博物馆、苏州大学等作古琴讲演活动,其事迹屡被报刊、电视台报


  凡到过石湖裴家的人,无不被先生风骨折服。先生家灯笼上有天书般的符号,他笑着说这是琴谱,在裴家,你还会发现先生除了古琴外,还善于二胡、笛、箫等江南丝竹,先生对于满屋子的老家具也有说不尽的故事


  古琴文化高山流水相连,先生与音乐结缘,自然少不了“流水”。京杭大运河将他的故乡望亭镇一分为二,裴家在河东下塘,开出窗来便是一座古老的石拱桥,桥两侧各有一家老馆。每逢“四上”(即农历初四、十四、二十四)集市,常有说唱艺人来此卖唱,当年先生父母还多次亲眼目睹阿炳摆场子献艺。或许受此影响,镇民都喜爱操弄江南丝竹,自娱自乐。童年的先生常从一河清流里倾听迎亲船的吹打和河畔茶馆里的弹唱,还从父亲处听到管弦声和京戏。

  望亭镇上,裴家是令人羡慕的。论家境,过去,自制的糕饼糖果生意兴隆;说和谐,裴家弟兄姐妹六人,在父亲带领下,个个擅长吹拉弹唱,称得上是镇上妇孺皆知的爱乐人家。受父兄和家庭的熏陶,先生成了一名音乐爱好者。又因家里兄弟姐妹多,排行老四的先生16岁就早早离家务工。他在东渚米厂当引擎工小学徒,整天围绕着稻谷、砻糠、机器打转,难以找到同龄伙伴,于是,工余为排除孤单便与竹笛、二胡为伴。


  爱乐的先生成家较晚。其父是京剧票友,他也学唱花旦、小生;却因家教甚严,故从不敢在老父前唱过,竟还造成心理障碍,以至怕见生人。后来,经人介绍与一重庆女子通信,不料扬长避短赢得芳心,终于成家。在先生的影响下,女儿琴子6岁上台唱京剧,8岁演奏古琴,才艺精进。而妻子则在结婚十余年后,也与先生学琴。周末,一家三口尽情流连于古典园林。月白风清之夜,妻女双奏古琴,先生吹箫相伴;琴瑟相谐其乐融融。爱乐人家春常在,共同的兴趣爱好,使先生在古琴世界越走越宽畅。


  痴迷古琴


  按理,生于望亭,学徒于东渚的先生,怎能与古琴结缘呢?恐怕,有诸多因缘际会的地方。上世纪70年代先生进南京粮食专科学校深造,毕业后又被分配至苏州胥门一家米厂当一名检化验人员。因先生醉心于古典美的苏州,每逢节假日便流连于苏城的小巷和园林之间。他全身心地爱上了古城,以至后来南方一个城市高薪邀请他去工作,然而他仅去了一周就返回苏州。对方问:为啥留不住你?他回答:我喜欢苏州的老房子、老驳岸、青石板。那位联系人无奈地笑言道:一个十足的呆子!


  70年代中期的一天,先生在友人处偶然读到一本早期的《江苏文献》,顿时被所介绍的七弦古琴知识吸引,从此古琴二字深入其骨髓、融入其血液、汇入其生命。或许真的有缘,那年盛夏他在一家旧货店里见到一张旧琴,犹如遇见一位朝思暮想的恋人,全然不顾需要两个多月工资的代价,他咬咬牙买了下来。


  80年代初,经多方打听,先生得知苏州有一吴氏古琴世家,当代古琴琴家吴兆基先生就居住在十全街一带。先生如获至宝,急切地想去投师学艺。在寻访多日后,他终于站到了吴老先生面前。吴老打量后说:你学琴年纪稍大了点,试试吧。想不到,先生骨子里的音乐天赋和古琴慧根,从此被吴老唤醒和引发,经过这位高人的精心传授和先生的刻苦砥砺,甚至以身相投;经数十年努力,先生成为吴兆基老先生弟子中最有成就的传人之一。

  古琴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古籍中有农削木为琴,伏羲绳丝为弦的传说;据记载琴原为五弦,周文王、武王各加一弦,成为流传后世的七弦琴。经过几千年的发展,琴已经形成一个完整体系,被称为“琴学”。包含古琴美学、律学、制谱、作曲、演奏、制琴、收藏等,成为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音乐的代表和宝库。


  近代中国古琴大师几乎都出自苏州。然而,上世纪80年代初全国有规模的古琴组织尚少,为改变古琴“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的冷清局面,由苏州琴人吴兆基、徐忠伟、叶名佩三老和先生四人共同发起,并在市文联、平江区文化馆的支持下,于1986年创建了吴门琴社。先生还发起组织成立了昆山琴社。后来经谢孝思、王西野二老提议并在苏州日报社有关记者及先生的奔走下,市园林部门邀请吴门琴社进入怡园“石听琴室”操琴,时至今日,怡园琴室的美名早已远播海内外。

  斫琴高手


  先生可能是当今苏州惟一既能弹琴又能斫琴的人。先生是全面钻研古琴的琴痴,像打谱这项非常艰苦、十分专业的音乐考古行为工程,致力于把无声的字谱变成有声的音乐。2002年第四次古琴打谱国际研讨会上,先生应中国音乐研究所之邀将自己悉心打谱的《离骚》古曲,成功地搬上舞台,令众多与会者刮目相看。


  古人断木为琴,故制琴又叫斫琴。先生如何会与此搭界呢?原来70年代末他曾购得一张旧琴,发现面板已被虫蛀空,而底板尚好,能否修复?无奈手头无板材。后来,听一工友说他家有出土的棺材板,去一看,好呀!均是大块云杉木。不久,工友将一车棺材板运到厂里,究竟往哪里放?先生冥思苦想,竟决定悉数塞进自己床下。岂料,从此谁都不敢进他的宿舍。先生却因祸得福,倒也图个清静。他最初就用切菜刀、锯子、刨子、木锉等做工具,尝尽千般苦终于修复了这张破琴。


  毛坯琴做成后,必须髹中国大漆―――生漆。漆树之液,初闻有股甜味。滤漆会弄得满手漆黑,对此先生毫无戒备,也满不在乎。想不到,深夜他只觉浑身奇痒,一夜难眠;早晨一照镜子,发现头肿如笆斗,赶紧打针服药,折腾了整整一周,其外观,人见人怕。最难熬的是满口腔溃疡,只能用汤匙进食。如同搞科学试验,先生并未因此而退缩,仍不断摸索进取,经多次反复试验,终于掌握了漆技。


  制作古琴难,修琴也不容。修琴重在形、色、质,为确保原有音质,修琴人不仅要懂工艺,还要会弹琴。


  古琴名师成公亮的唐琴“秋籁”属于上品,惜年代久远而生刹声,后经先生精心修复,如今此琴出音干净,重复生机,为行家公认之名琴。二十多年来,先生遍修国内外老琴,包括恩师吴兆基的几张传琴。最值得称道的是,他代人修琴从不收费,他常说,这是每个爱琴人都乐于做的事。

  传承守护


  难能可贵的是,先生斫琴、修琴、还传琴,倾心向社会各阶层的爱琴人传授琴艺,他不管学生来自何方,只要求品行端正和有颗爱琴之心。同样,先生也以其挚爱之心,执手相教,无私传授。先生每周一至五的下午4时到9时、周六全天,均用来传琴。上门的学生来自海内外各地。


  传承传承,有人传,必然需要有人承接,希望更多的人加入进来,共同传播古琴文化,守护好祖祖辈辈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


八字命理六爻奇门遁甲六壬太乙神数术数中医:古琴人

防采集机制启动,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裴金宝先生—古琴文化守护者发布于2021-04-17 13:15:1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