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音频收听

上一章我们介绍完了曹丕和曹植的夺嗣之争,一共八个小节,从双方的阵容、双方的较量到双方的结局,不可谓不详细。
本章主要说说曹操刘备巅峰之战——汉中之战。

第十五章:巅峰对决

第一节:许都之变
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十月,成都
益州集团一场高级别会议正在紧张进行着。
法正向刘备献计:
曹操一战就降伏张鲁,平定汉中地区,但他没有乘此继续进攻益州,却留下夏侯渊、张郃等人镇守汉中,自己率领大军北还,这样做并非曹操的智谋不行和兵力不足,一定是他的内部发生了动乱。
但夏侯渊、张郃的水平有限,他们的才干谋略不足以守住汉中!
果现在我们举兵征伐,立即发兵夺取汉中,一定能够取得成功!取胜之后,我们可以在那里扎根,大力发展生产,广积粮食,寻找时机出兵进击。
这样做的话,可以得到三个战略益处:上可以进军中原,讨伐国贼,实现尊崇汉室的目标中可以步步蚕食,开拓疆土,占领雍、凉二州;下可以固守险要之地,割据一方,不失为长远之计。
这估计上天赐给我们良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法正的这番话中透露了几个很重要的信息:
一、曹操率领大军回家镇压内乱,暂时无瑕于顾汉中;
二、曹操留夏侯渊等人镇守汉中是一个失策,我们要趁此抓住时机拿下汉中;
三、汉中是一个战略要地,占据此地好处多多。
当然,刘备也知汉中的重要性。汉中是益州的门户,“若无汉中,则无蜀矣”!刘备当然不能容忍夏侯渊住在他的家门口转悠的。卧榻之侧,岂容他人拿着大刀在眼前晃!


刘备觊觎汉中多时,他早恨不得冲上去把夏侯渊一刀砍死。但他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知道抢地盘不能冲动,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动手的。
这几年来,刘备先生备粮备战,就是为拿下汉中做准备的。他久久不出兵汉中,就是担心自己仍然实力不够。
法正也已经看出了刘备的顾虑,知道主公忌惮曹操的实力而不敢轻出兵争夺汉中。所以他观点鲜明的指出——只要出兵,就可以一举拿下汉中,扩大我们的胜利果实!
法正全面的战略分析打消了刘备的顾虑。刘备知道他是时候可以逐鹿汉中了,所以他十分赞同法正的计策。
于是刘备调兵遣将,积极部署各支部队,主动发起了一场影响深远的大战——汉中之战!
大军集结完毕后,刘备亲率主力部队挺进汉中。法正作为“谋主”,也随军一同前往。
在汉中大战即将拉开序幕之时,在邺城的曹操绝对想不到在这节骨眼的时候,他的大后方出现了一场叛乱。

许都之变

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正月,许都。
一场蓄谋已久的叛乱在春节期间爆发了。
这是一场经过长时间酝酿的叛乱。
策划者名单:京兆金祎、太医令本、少府耿纪、司直韦晃
这些人都是留守许都的官员,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忠于汉室。
值得一提的是,司直是一个负责督察京城百官的职位,它的地位在司隶校尉之上。由此可见,这些人在许都还是有一定的势力的。
据相关史料记载:金祎,字德祎,自以世为汉臣。他是汉相金日磾之后,他的家族“忠诚显著,名节累叶”。所以他目睹了曹操把持朝政,汉室即将倾覆,心中的悲愤之情可想而知。
多年以来,他一直朝思暮想着一件事儿——怎么样做才能拯救已经濒临破产东汉帝国集团?
金祎经过无数次思考后,他得出了一个结论:只有除掉曹操,才能恢复汉室。
当然,金祎也感觉到自己的渺小,他没有兵权,想除掉曹操谈何容易!
金祎也深谙在中国办事,是需要帮手的。他找来了一些帮手,即是上述所列的那些同谋者。
当金祎的诛曹想法一提出来,他们都高举双手赞同了。
他们早有铲除曹操的念头,于是这些人一拍即合,制定下诛曹计策。
他们在等待着一个机会。
经过多年的等待,他们等来了机会——汉中烽火将燃,曹操要准备对付汉中战事,许都必然空虚。
金祎作为带头大哥,被推举为这次密谋的总指挥。
趁此良机杀掉王必,然后搞定曹操!
这是他们达到的共识。他们认为,只要控制许都了,然后与刘备联合,借助皇帝的诏令名正言顺讨伐曹操,就可以把这个大奸臣搞定。
我们知道,自从曹操同志收购冀州集团后,他就把自己的办公地点设置在邺城了。汉献帝刘协同志是住在许都的,现在许都的负责人是王必。
王必是丞相府的秘书长(丞相长史),曹操的亲信。
早在中平三年(公元192年),王必就作为曹操的使者访问长安。
他在董昭和钟繇的帮助下,成功的完成了使命,赢得了曹操的信任。所以曹操对王必极为器重,让他负责主持许都的日常事务。
当时刘备重兵集结,汉中上空弥漫着烽火的气息。
关羽在荆州经过多年的发展经营,他的势力也快达到了顶峰。所以金祎等人选择在这个时候发动叛乱活动,是他们所能抓住的最好时机了。
值得一提的是,金祎与王必的私交不错,他们的关系很铁。正是有了这一层关系,金祎遣人进入了王必的兵营,作为内应,对此王必毫不怀疑金祎的动机。
就这样,金祎等人结谋聚众千人,在一个深夜里突然发动叛乱。他们趁夜在许都谋反,火烧王必的兵营。
太医令吉本的儿子吉邈等人率领杂人以及家僮千余人焚烧大门急攻王必,内应趁机在王必的兵营中放火作乱。
一时之间,王必的兵营大乱,士兵们抱头鼠窜。王必在睡梦之中被惊醒了,不知道是谁在聚众闹事。但王必也是一个知好歹的人,他看见情势不妙,急忙下床逃命。
在逃命的过程中,王必的运气不好,被叛乱者射中了肩膀。这一箭,将在十几天后要了他的小命。
当时王必不知道是谁叛乱,慌乱之间,他想到他与金祎的私交不错,便跑到金祎家避祸,叫唤金祎开门
当他跑到金祎家敲门时,金祎的家人不知道是王必来避祸,还以为是金祎等人成功归来,隔门应道:“王必那厮是不是已经死了?兄弟们今晚的事情是不是成功了?”
听到这话,王必明白了,他早已被朋友出卖了!


于是王必赶紧跑路,急忙跑到别处去躲避。
按理来说,金祎等人赌上身家性命去谋反,事前应该把方方面面的事情想清楚后才能动手的,比如谁当情报传送员,谁来站岗放哨等等,但遗憾的是,他们都没有布置好这些基本程序后就贸然叛乱了。
他们犯了这些低级错误,必然会导致了严重的后果,这就注定了他们失败的结局。
等到天明了,金祎等人发觉王必跑了,他们顿时慌张了。他们手下的那一群叛乱者,看见没有达到目的后,更加慌张了,谁都知道叛乱失败后,等待他们是什么样的后果。
大伙们看见大势已去,自然不甘坐以待毙,一哄而散,各自逃命去了。
金祎等几个带头人看见手下丢了武器逃命了,他们也只能接受命运的审判了。
王必喘过气来,在典农中郎将严匡的帮助之下,带兵前来擒拿叛乱者。金祎等人毫无还手之力,全部被擒获了。
有话说:“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欲成大事,光有满腔热血是没用的,还需要有详细的谋划和天时地利人和等因素的帮助才行的。
金祎、耿纪等人空有想法,实际运作起来又是一顿瞎操作。他们叛乱既不实际又没运气,想成功是不可能的。
金祎、耿纪、韦晃等人被捕了,很快他们就被判处死刑。为了以儆效尤,这些叛乱者的宗族男女老少俱被诛杀。
临刑前,耿纪毫无畏惧,直呼曹操的名字,破口大骂曹贼:“曹贼,我只恨这次谋划不周全,被这帮人所耽误而导致事情失败!”
这样的人,他的精是值得肯定的。他不屈服于强权和暴力,面对着屠刀,视死如归。不得不承认,他是勇敢的人。耿纪在强权下不改变自己的态度,不曾后悔自己的所作所为,因为有这一种信念在支撑着他:生为汉臣,死为汉
耿纪、韦晃等人被夷三族,并不意味着这件叛乱的处理就结束了。
十几天后,王必箭伤迸裂而死。
曹操闻此讯彻底震怒了,一群小人物竟然敢造他的反,并且导致首都的一把手死于非命,这无疑是当众打他的脸!
王必是曹操的心腹秘书长,多年来跟随在他的左右,曹操已经把王必当作家人来看待了,所以王必的死与许都百官是脱不了关系的。
于是曹操下令彻查当夜叛乱事件,召集当时留守许都的百官到邺城接受上级司法部门的调查。
地点:邺城广场。
邺城的天空是晴朗的,正月的太阳与往日没有什么不同。但百官都感觉到这一天似乎显得更加寒冷,不知道曹操是怎样处罚他们的。
许都百官怀着忐忑的心情,等待着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曹操同志的审判。
曹操同志来到了邺城广场,下令道:救火的百官站在左边,不救火的百官站在右边。
这是一道二选一的选择题,除此之外,别无选择。
留守许都的很多官员自思出来救火必定无罪,所以许多人都站在左边,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曹操等到百官站队完毕后,下令把站在左边的官员尽数拿下。
众官大喊道:我等无罪!
曹操冷笑了一声,冷冷的说道:“不救火的人并非帮助反贼,救火的人实在是想趁乱帮助反贼!
曹操的逻辑不是常人所能理解的。如果我们用常人的思维来揣摩曹操的心思,那就大错了!
许都百官如果有杨修那样的本事,能看穿别人的心事,或许还能有一条活命。他们应该没有学习过心理学,所以栽了跟头。那些站在右边的官员,不仅没有被处罚,反而全部得到曹操的升官和赏赐。
我们不得不感叹,在古代官场上混,如果没有两把子,估计是活不过二集的。
官场上之所以有这么多的老油条,原来是有着光荣传统的,只不过后来者把这个传统发扬光大了。
曹操处理了许都官场上潜在的反对者,但并不意味着他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因为刘备公开跟他叫板了。
请看下节:武都之战

本文节选自:蓝水飞舟 《三国那些事儿》

同步更新于:天涯论坛(煮论史 版块)

《三国那些事儿》陆续更新中……

完整版更新于:三国故事】的「三国那些事」 专栏

三国演义的故事三国演义故事情节三国故事三国演义故事梗概三国故事的成语

Empire CMS,phome.net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许都发生叛乱,众人赶去相救,曹操大怒:凡是来救的,全部处斩——第十五章:巅峰对决(1)发布于2021-06-29 11:4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