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版《三国演义》堪称无法超越的经典,就连片头也令人难以忘怀。

伴随着“滚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的曲调,刘备诸葛亮曹操孙权关羽张飞依此出现。

这六位的出现是极为合理的,既包含了三国的霸主曹刘孙,也有书中刻画最用力、人物形象最丰满的“三绝”。既有刘关张桃园义,又有诸葛亮鞠躬尽瘁的忠。

那么如果要出现第七个人物,谁比较合理呢?这是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

笔者认为这个人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一.戏份要足,人物存在的时间跨度要长;

这就基本上排除了前期各方割据的诸侯,吕布孙策袁绍等都可以排除。

二.在某一重大事件中具有代表性;

比如赤壁之战,樯橹灰飞烟灭的周瑜。而反之如灭蜀之战,邓艾六分功,钟会四分功,基本上平分秋色,谁也上不了榜。

三.后世流传要广,能够自带流量;

这三条基本上PASS掉了绝大多数重要的出场人物,比如:郭嘉、荀彧、鲁肃、陆逊、羊祜等。

四.必须是影响历史进程的代表人物。

我们看最后的台词,“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体现的是一种历史的宏大感和沧桑感,这一点排除了极具竞争力的高人气角色——赵云

好了,我们数一下同时满足以上几点因素的角色。

仅仅剩下三人:周瑜、姜维、司马懿。

周瑜这个人,戏份也足、流传也广,也是奠定三分天下的代表性人物,但是偏偏英年早逝,没有活到真正的三国时代。

并且在演义里面,功劳还被诸葛亮抢了一半,多次跟诸葛亮斗智斗勇都是失败的角色,最后还被气死。所以他怎么能和诸葛亮同时上榜。

周瑜不能上榜,罗贯中要背锅。

最后只剩下姜维和司马懿了,他们是三国后期的重要角色,也是大家争议最多的。

我认为司马懿更适合上榜。

首先,司马懿比姜维形象更独特,更具有代表性。

姜维在人物造型上并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地方。他后期的九伐中原跟诸葛亮的六出祁山是如出一辙,都以失败而告终。

另外还有一个细节,那就是姜维是换了一次演员的。

如果放姜维,那该如何描绘呢?青年将军?有孙策了。赤胆忠心的青年将军?有赵云了。蜀国的赤胆忠心的青年将军?大家第一个想到的还是赵云。

况且到了九伐中原时姜维已经是中年了,中年将军的形象三国里不要太多。

也就是说,如果把姜维放进片头曲,如果不额外注明,大家根本不能确定这是谁。

而反观下司马懿,一个城府极深的军事家,三国很难找出第二个这样的人物。

其次,司马懿更加符合“三国演义”的格调。

《三国演义》开头第一句,“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个“合”就是指司马氏,较真的话是指司马炎,但是司马炎司马昭戏份太少,只能是司马懿了。

如果没有司马懿,那六个人只能代表“分”,格局上就少了一半。

看看开头曲那首《临江仙》,“是非成败转头空”、“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什么是是非成败?什么是古今事?笑谈了什么?是朝代更迭,国家兴替。

那么有如何可以没有一代王朝的奠基人,宣皇帝晋高祖司马懿呢?

什么是《三国演义》的格调?我认为,不是忠,也不是义,

而是一种历史唯物主义,

一种以“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开宗明义,以“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鼎足三分已成梦,后人凭吊空牢骚”结尾升华的历史沧桑感,

一种“一壶浊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的浪漫而洒脱的情怀。

在这种格调下,一个人的丰功伟业也不过是历史长河中一片翻滚逝去的浪花,那他是忠是义是阴诡是狡诈,又何须太在意呢?

所以我认为,不是“如果有第七个人,那应该是司马懿”,而是“本就应该有七个人,其中就有司马懿”。


写在最后:喜欢三国和历史的朋友,欢迎关注笔者三国故事粉丝们,有些很精彩,有些很逗比,感兴趣的可以订阅一发,多谢支持

三国演义的故事三国演义故事情节三国故事三国演义故事梗概三国故事的成语

Empire CMS,phome.net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如果央视版《三国演义》片头曲出现第七个人物像,谁比较合理?发布于2021-06-29 13:5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