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鲮鱼 年年有余

鱼,音通"余",南北皆通,年年有鱼也就年年有余,这个朴素的愿望同样南北皆通。

在广府地区,若问人在备年货的时候有什么鱼是必定要买的,那必定是鲮鱼。在广府人的“意头”里,除了有余,还要愿望灵验,而鲮则音通“灵”,暗合了“该有的都有”的祈愿





















传统的岭南民俗里,每到除夕当日,家家户户都会买回两条鲮鱼,先以薄盐擦过,煎至两面金黄,连同一对年桔、一个红包置于碟上,再放入米缸里,叫做“迮(zé)年”。

迮在粤语里音同“责,zaak3”,有重量下压的意思。两条鲮鱼寓意好事成双,而完整无缺的鱼身代表好头好尾,放入米缸自然是年年有余。不难看出,在古代农耕社会,米缸子满盈代表殷实,故要好好压紧,不要被妖怪之物偷走,所以要迮。

在广府菜的起源地——顺德,鲮鱼被特意加上了个"土"字,具体原因,说法纷纭,但顺德人对这种“土鲮鱼”格外青睐,而外来的“麦鲮"或是"泰鲮",都不够"土鲮鱼"肉质紧致嫩滑,鲜味明显。

顺德同时也为重要的淡水鱼养殖地区,历史悠久,不少人从教科书里就知的“桑基鱼塘”起源于此。塘基种桑、桑叶养蚕、蚕沙(蚕粪)养鱼、鱼泥育桑,形成一个小型生态系统的闭环。在这历史过程中,鲮鱼以其肉质、味道脱颖而出,更因为鱼肉在剁细成鱼滑后黏性极佳、弹牙爽滑,可作为主料或配料制成不同的菜式,成为顺德这个美食之乡的重要食材。

鱼滑,就是将鱼肉去除粗骨后,用刀切成薄片后再细细剁成泥。

鲮鱼在打鳞、除腮后,用刀平着从尾部沿脊骨将鱼肉起出,熟手者在刀刃到达鱼腹粗骨部位时,会轻轻抽出,仅余刀尖在背肉上划过,直至头部,然后直刀切断与腮位之间的相连,接着用食指在腹骨上巧力一抠,再握着鱼肉往外拉动,一侧的鱼肉便被取下。另一面再次重复后,由腹部相连的整块鲮鱼肉就算合格取出了。据说分辨高手与否,就看取肉后的骨架,高手仅会在脊骨的鱼刺间留有薄薄的一层肉,其他部位是清脆伶俐的干净。

传统上会将鱼肉起出后做成鱼滑,再酿回鱼皮内,看似一条完整的鲮鱼,但已经吃之无骨。

同为鱼肉,如果用刀剁成泥,称为鱼滑,而用刀刮取鱼肉,则为鱼青。鱼青与鱼滑的区别在于没有被剁碎的细刺,因其是以刀锋刮出糜状的鱼肉,小刺依然粘连在鱼皮上。故鱼青更费工夫,也更讲求技巧,但取出的鱼肉细腻无骨,可以做出更讲究的菜式。

剁好的鱼滑或刮好的鱼青,还要经过摔打至上胶的工序才能做菜。这个过程中需要加上不同比例的盐、清水,才会起胶。厨师们会根据天气的变化、制作菜式的不同而调节比例,从而制造出不同的口感。或松脆,或紧实,如用于煎鱼饼则加水偏少,需要爽口有嚼劲;用于做鱼丸,则需要松软而脆弹。

而顺德人的烹饪功力之了得,一席全鲮鱼宴就能充分展示。清蒸鲮鱼、凉拌鲮鱼皮、鱼肠煎蛋、酥炸鱼肚、鱼面、鱼腐、煎酿尖椒鱼饼、酿藕饼、胜瓜鲮鱼球汤、鱼宝、鱼皮角……

鲮鱼,这种非常家常的食材,被顺德人玩出了七十二般变化,桌上的种种美味演绎着生活的精彩,成为生活在"珠三角"人们的骨子的乡土记忆。


主笔:星瑶

责编:小肥


岭南文化特色岭南文化ppt港岭南大学岭南股份岭南师范学院

Empire CMS,phome.net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顺德鲮鱼 年年有余发布于2023-03-07 14:04:1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