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一浮先生简介

马一浮先生(18831967),单名浮,字一浮,号湛翁、蠲翁、蠲叟、蠲戏老人。浙江绍兴人,中国文化宗师。十六岁应试,名列会稽县案首(第一名)。二十岁赴美日欧留学。回国后“自匿陋巷,日与古人为伍,不屑于世务”,潜心研究儒释等中国传统文化。抗战爆发后,先生忧愤于民族危亡,应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之邀,出山讲学。1939年,在四川乌尤寺创建复性书院,讲明义理,选刻古书,培养人才。抗战胜利后,先生回杭,重居林下,主持智林图书馆。建国后,任浙江省文史馆馆长、全国政协委员。

 


 

1938年)马先生赴乐山(创办复性书院)之前,曾在重庆短暂停留,他晤见了蒋介石和陈布雷以及教育部长陈立夫、行政院长孔祥熙等国府大员。蒋礼重他的学问,专门设宴款待,并表示愿意听到马先生的建言,从容说道:“中正不学,黍主党国,任重事烦,缺失必多,幸识大师,愿垂教言。”马先生说:“浮山野之人,政治军旅之事,素非所习,深愧下问。妄谓国事万机,要在宽简。宽则民附,简则行。法峻则民散,政烦则民惑。”马先生看蒋似在倾听,于是又说:“野夫陋儒,不堪下问。惟先儒有两句话是否可以奉告?”蒋问:“何言?”马说:“唯诚可以感人,唯虚可以接物,此是治国的根本法。”蒋闻之愕然,没有回应。熊十力先生当时正在重庆,熊、马等几位友人聚会,任继愈先生亦在座,对马先生的印象是:“温润和平,休休有容。”与熊先生反其趣,适成对照。任继愈当时22岁,年轻好奇,不免问起对蒋的印象。马先生说:“此人英武过人,而器宇褊狭,乏博大气象;举止庄重,杂有矫揉;乃偏霸之才,偏安有余,中兴不足。方之古人,属刘裕、陈霸先一流人物。”刘裕、陈霸先是南北朝时期南朝的两个创立新朝的人物,一为宋主(宋武帝),一为陈主(陈武帝),两人称帝前都有镇压农民义军的经历,刘裕还有过两次北伐的辉煌业绩,只是帝位持续得都比较短暂,刘不到三年,陈仅二年,统一中国的大业与他们无缘。

 
 
马一浮对蒋持如是看法,可知他对国家的前途实存有深切的失望感。对其他国府政要,似乎也没有留下多好的印象(可能陈布雷是唯一的例外)。嗣后写给友人的信里,他偶尔谈起在重庆的感受,不无感慨地说:“在渝留止浃旬,所见之人不为少,据理观察,终觉前路茫茫,少有希望。一派虚伪苟且之习,毫无忧勤惕厉之意,处此偏而不安之局,岂不殆哉岌岌乎。”不仅流露出焦虑失望的情绪,而且表示了不算不严厉的批评意向。至于对国民政府高层的礼遇与垂注,马先生除答之以礼外,余则视之如无物。他坚持书院必须是独立的学术团体,无论如何不能隶属于教育部之下。
 
——刘梦溪《马一浮与国学
 

 

 


 

推荐阅读
1.钱穆先生:马一浮先生自处甚高、望之俨然,与我健谈不倦、无所不及
2.弘一法师:马一浮先生是“生而知之”的天才
3.梁漱溟:重读马一浮先生,摘录以志敬佩
4.丰子恺:弘一大师与马一浮先生对谈,我却全然听不懂
5.丰子恺:马一浮先生的话,使我感到无限清凉

 

 

马一浮,抗战期间,蒋介石,中兴

 

 

 

 

 

敬请关注

 

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

经纶三大教,出入百家言

马一浮,抗战期间,蒋介石,中兴

马一浮,抗战期间,蒋介石,中兴

马一浮,抗战期间,蒋介石,中兴

 

 

马一浮,抗战期间,蒋介石,中兴马一浮,抗战期间,蒋介石,中兴马一浮,抗战期间,蒋介石,中兴马一浮,抗战期间,蒋介石,中兴


延伸资源下载(东西方哲学经典古籍汇总、四库全书、杨公风水经典古籍、玄空风水古籍、八宅古籍、生基秘法道藏道家经典古籍、太乙数、七政四余、大六壬奇门遁甲、梅花易数、皇极经世四柱八字六爻、铁板神数、六壬史上最全版古今秘籍汇总|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马一浮先生抗战期间预言蒋介石:偏安有余,中兴不足发布于2022-02-01 22:3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