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盖指生命体与其环境的有机联系。生态伦理就是人们对生命存在与生态环境关系的德观念、基本规范和道德实践。20世纪以来,随着人类对环境危机的广泛体认,生态意识猛然走出专业圈囿,置身公众舞台,被赋予影响人类环境实践,维护全球生态平衡的重任,成为世界显学。道教不是生态学,但其生态伦理精因其独有的特色而为其他学说和宗教不可替代,否则就不可能衰而复兴,流传至今,影响深远。在伦理认识上,道教以其重视生命的喜乐、宁静、恬淡、朴素和心灵的充实与扩展为特色,关注自我与自然的协调,以人为本,内容简而深、博而约,具有无穷的趣味;在伦理实践上,道教致力于体玄修道,韬光养晦,淡泊名利,求得生命在情感、行为、自然、人伦与文化的互动中长存长立,因此它在对自然生态和人的关系的认识上,表现出开发生命活力的自觉能动性、与自然对象的同一性以及伦理认识的整体系统性。用道教的话来说,就是“自然之道不可违” 1 、“顺乎自然之道”。此自然所指是事物本质之自然、人生之自然、社会之自然。参悟事物、人生和社会之本质,求得生命与本性应有的风格、态度和气象,就是道教伦理追求的目标与精神支柱。 


道教生态伦理精神体现在它的精致深刻的内容和吸引世人的内涵中,蕴涵在使它延续、发展久远的生命力中。具体而言,道教生态伦理精神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万物一体的精神。道教所崇拜的最高对象是“道”。道教的宗旨是长生不死,得道成仙。所谓得道,就是通过修炼大道一体化,因此,道教在中国诸多宗教中是最注重现实生命的宗教。在它看来,世间万物是一体的,自然万物的存在有其合理性,人是天地万物的一部分,应当以生为乐,重生恶死,使生命不断升华。人类也要以平等意识尊重自然万物的存在与个性。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提出:“天地中和同心,共生万物” 2 ,认为理想的太平世界是人与各个层次的自然事物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世界。在道教思想葛洪那里,万物一体的平等意识也非常明确和丰富,他认为人通过修炼可以实现“长生久视”、“肉体成仙”的理想,这个理想也就是与自然齐一或万物一体的境界。道教还有“生道合一,重人贵生”思想,老子指出,道是宇宙的本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天地万物,物我一也。”这表明道教注重从宇宙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人类的意愿。万物一体的生态伦理精神告诉人们,与自然要和谐相处,营造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的社会。


二是生而不有的精神。与万物一体的精神相关联,道教认为人生最高的境界和准则是产生万物而不占有万物的道德。道教认为,人的肉体修炼、精神完满的最高境界是“道”。“道”是如何产生的呢?葛洪提出:“道起于一,其贵无偶,各居一处,以象天、地、人,故曰三一也。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人得一以生,神得一以灵。” 3 并且自认为这是对老子智慧大道的发挥。老子曾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而自然的要义是:“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由之,只有“道法自然”才符合道德的思想。高尚的道德在于繁生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帮助万物而不自恃有功,引导万物而不宰制它们。唐代道教学者医学孙思邈就是这种精神的实践者,他的医学理论以天人一体、生而不有说为基础,谓“天有四时五行”,“人有四支五藏”,“阳用其形,阴用其精,天人之所同也”,“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针剂,圣人和之以至德,辅之以人事,故形体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 4 孙思邈本人“学殚数术,高谈正一”,不仅医术精湛,而且品德高尚。道教的这种生而不有的精神具有相当的实践性和普世意义这种实践性和普世意义,提出了世间事物持续平衡发展的观念,揭示出人类要顺应自然,效法自然法则,有所为而有所不为,才能得心应手,取得成果;如果强行索取,则会适得其反,破坏和谐,不能达到很高的境界。


三是曲成万物的精神。在道教以前,《传》有言:“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这里指出天道与地道是相对峙而又相协调的,其协调是由人来作中介的。老子将人提到重要的地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既然“人亦大”,那么人就不是仅依附于自然,受制于自然,而要驾驭自然规律。因为人要依靠自然而生存,要与自然进行物质交换。道教于此进而提出:人要三思而行,审时度势,求仙问道而不强作妄为;如果反其道而“妄作”,势必败坏心性,甚至危害人类自身。道教的修习者认为人与宇宙万物是互相感应的,感应的基础在于人和万物都有灵性,人与物资讯相通。宇宙演化不停,生生不息,人作为宇宙共同体中的一员,应该以促进整个宇宙更加和谐完美为目标,而不应该以毁灭各种自然物的行为来扼杀宇宙的生机。因此,道教不仅给人以一种思想信仰,以安身立命或将注意力放在教义教规的完善和遵守上,求得祭祀祈祷的肃穆和虔诚,而且将信仰或教义教规具体化为各种道功、道术,进而形成操作体系,引导众信徒去实践力行。可以说,道教是重视道、术、行的宗教,既重视“道”的提升,又积极提倡功法和炼养术。真正的道徒对道教真谛的切实掌握,在于不仅要懂得它的基本宗旨,或具备其虔诚的信仰,还要作道术的训练,努力积累道功,日进无疆,不断深化和纯正信仰。这样,就充分强调了人类活动的主体能动性,以及人与自然的适应性。人作为天地的中介与协调者,既要顺应自然,又要制约自然变化,加以引导,以曲成万物。


四是合而不同的精神。道教合而不同的精神是与传统理学中的“和合”精神相承接的。道教《太平经》提出:“中和者,主调万物者也”,认为自然界与人间社会各层次的事物,皆包含阴、阳、和三种基本要素,合而构成一物,故名三名同心。“元气有三名:太阳太阴、中和。形体有三名:天、地、人。天有三名:日、月、星,北极为中也。地有三名为:山、川、平土。人有三名:父、母、子。治有三名:君、臣、民。” 5 三名同心就是理想的太平世界。阴阳之道体现天意,所以人要顺应阴阳之理,从各个方面保持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和顺,才能消灾去异,致力世界太平。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道教在信仰系统、丹术符箓、仪式规范中发展了和合的思想。合而不同的生态智慧,帮助人们认识到世间万物多样性存在的意义。保护了事物的多样性,就有可能达到可持续发展。


五是循环再生的精神。在关于如何有效地利用自然方面,传统的中国人确立了“大”和“久”的目标,并认为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人要有中正的德性,效法天地,用制度节制人的无穷欲望,不造成对自然与人类的伤害。《周易》指出了两个途径,其一是“九二,以中也。”其二是“中正以通。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天下,不伤财,不害民。”道教也发展了类似的思想,强调对生命以及生命存在条件的确认是圣人之智、圣人之德,是圣人之业,人的理想的生活世界是一个物我同一的美好社会,认为在那样的社会里,生命可以循环连续、周流罔停、生生不息。早期道教认为古之得仙者,或身生羽翼,变化飞行,卓然特立于一般人的本性之外,甚至化身异形,有似雀之化为蛤,雉之化为蜃。后来的道教吸收了更多的人伦日用思想,从生命循环再生的角度出发,把“老而不衰,延年久视,出入任意” 6 作为神仙之道。五代时期的道教学者谭峭以“化”的观点看待宇宙、人生和社会,提出:“虚化神,神化气,气化形,形化精,精化眄,而顾眄化揖让……” 7 整个人生和社会的兴盛就处在变化统一的过程中。道教在利用物资的观念上,主张人类要多多节制欲望,保持万物的生机与发展活力,这与中国传统思想中的依时令进山伐林,夏以前禁采樵,禁捕幼兽幼鸟、禁杀鱼蟹,不竭泽而渔,不焚林而猎等观念是相当一致的。人与生物资源相处,要进行物质交换。进行物质交换不是强行占有,而是对自然作顺应与调适。


六是融通万有的精神。道教思想一向把大自然看作是一个充满生命的超巨大系统,其中的所有事物都相互有机地联系着,宇宙在其历程中运行,是时间坐标和空间坐标的交叉线。从老、庄之始便探其玄机,以揭示自然界中固有的整体关系。老子说:“大道泛合,其可左右。万物持之持生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8 也就是说,大道像广阔的河水一样滋润着万物,毫无私心,毫无偏意,像伟大的母亲一样爱护着所有的生命,所有的生命依靠道的养育而生。对自然界要善意对待,这是因为在根本上“人与天一也”。9 既然如此,就必须保护生态环境。庄子曰:“万物皆种也,以不同形相,始卒若环,莫得其伦,是谓天均。天均者,天倪也。” 10 也就是说,万物都来自特定的物种,但在不同物质的物种之间也存在着联系和转换,如同圆环一样,分不出始终和次序。这种自然的联系性,可以叫做“天均”。道教认为道为世界的本原,道是创造一切生命的总源泉,是融贯万物生成的总动力。唐代道士吴筠说:“通而生之之谓道,道固无名焉。畜而成之之谓德,德固无称焉。尝试论之,天地人物,灵仙神,非道无以生,非德无以成。生者不知其始,成者不知其终。探奥索隐,莫窥其宗,入有之末,出无之先,莫究其朕,谓之自然。自然者,道德之常,天地之纲也。” 11 这里立足于物象世界的固然之理,推理道德本体对于物象世界的意义,其中蕴涵着通生无匮、品物有方的生态伦理智慧。大道是宇宙的本原,也是观察天地万物的出发点;站在大道的角度观察人世,天地同一,万物一齐,物我无分,无此无彼;天地万物虽然形态各异,人间诸事虽然各有其理,但说到根本上,则各顺其情,各尽其性,各自自然,各自皆安,这就是差别之中的同一,相异之中的不异,体悟到差别之中的同一,相异之中的不异,也就体悟到了大道,也就融入了大道。


总而言之,上述诸方面,落实到现实中以保持生物物种、绿化美化生活环境,可以为维护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这就意味着,道教生态伦理必然并且能够进行现代性转换。而转换的契机,则在于具有高尚精神境界的现代性人格的塑造。因为根据道教的观念来看,人经过修炼而达到的崇高境界并不神秘,遥不可及,至高的神仙也是人在世的造化修行的体现。我国宗教史专家牟钟鉴先生把道教的神仙人格特征概括为这样几个方面:一是生命力深厚旺盛,因此能够健康长寿;二是精神境界高超,摆脱“小我”而成就“大我”,所以精神可以不死;三是智慧超群,有很高的洞察力和预见性,却又大智若愚,和光同尘;四是利而不害,为而不争,功德在世;五是潇洒自在,豁达从容,善于化解烦恼,始终保持喜乐心情。能够做到这些方面,就可以称为活神仙。所谓神仙境界,除了幸福快乐的人,便是优美宜人的环境。蓝天白云,青山绿水,鸟语花,人民和平幸福地生活着,其乐融融,这就是人间桃花源般的美好生活。12 我们认为,人们只要努力建设,把中国道教的这种万物一体、生而不有、曲成万物、合而不同、循环再生、融通万有的伦理精神,融会灌注到现代人格的塑造中,用以推进我们的物质和文化建设,人间的仙境是可以在眼前出现的。













作者:每晚CC,来源:每晚一卷书(JYXZ89896)

读史明智,鉴往知来。


人为什么要看纪录片
历史苍茫,而人生苦短,如果不看纪录片,又怎能体会到岁月的厚重和悠长?
世界广博,而人足迹有限,如果不看纪录片,又如何跳出自我的圈子,抵达更广阔的世界?
看纪录片,看的是历史和人文,提升的是眼界和格局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往事皆为尘烟,你我皆为过客。
央视推荐的这6部国宝级纪录片,会带你再次带你探寻那段悠久古老的历史。
看历史兴衰,明人生浮沉。
那尘封的一幕幕,会助你重塑认知,找到人生的归属与方向。

1

《中国通史》


这部长达100集,每集45分钟的《中国通史》,是中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部历史专题片。
它以宏大的叙事手法,从中华文明起源,铺陈到清王朝帝制终结,生动再现了其间几千年的辉煌历史。
纪录片一开始,讲述了中华民族悠久辉煌的古老文明。
在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间,中国的土地上,诞生了一些伟大的思想家:老子、孔子孟子、庄子、墨子……
孔子主张仁,墨子主张兼爱、非公、老子提倡无为……
这些不同的思想,碰撞在一起,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有力地推动了思想文化的繁荣和中国历史的发展。

当然,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史中,有各种思想之间相互交融,也必定有政权之间更迭交替。

战国七雄、秦国崛起、春秋争霸、楚汉战争、贞观之治、安史之乱……
无数的拼杀与变革,推着历史的巨轮滚滚向前。
通过这部纪录片,我们可以清晰地感知到:
中华民族,是如何在轮回和迭代中前进;华夏子民,是怎样在摸索与抗争中前行。
无论历经多少风雨飘摇,中国人都能迎难而上,渡过难关,而后选择出一条最适合自己的道路;
无论经历多少政权兴衰,中国人亦能修复疮痍,着眼未来,不会为困境而萎靡,不会为琐事而沉沦。
这就是中国的历史,丰富而多彩,曲折而灿烂,绵延而不断。
这片土地上的无数传奇往事,像一位巍峨的丰碑,静默地矗立在那里,留待后人寻味……
扫描上方二维码,可直接观看

2

典籍里的中国》

尚书》中记载:“惟殷先人,有册有典。”
几千年来,祖先一直在典籍里记录我们的历史,讲述我们的故事

《典籍里的中国》,是一部讲述历史典籍的纪录片,更是一次文化的薪水相传。
这个节目由撒贝宁担任当代读书人,以穿越为立意,采用古今对话的形式,弥补了历史时空中的遗憾。
生动地演绎了《尚书》《天工开物》《史记》《本草纲目》等12部典籍背后圣贤的故事。
每个文人圣贤故事都催泪感人,一集集看下来,有太多的情节让人动容。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尚书》,却很少有人知道伏生和《尚书》的渊源。
伏生,是《尚书》的守卫和传承者。
秦朝时,焚书坑儒,伏生冒着杀头的风险,将《尚书》藏于自家的墙壁之中。
直到汉惠帝时期,废除了“挟书律”,此书才得以重见天日。
伏生90多岁时,仍坚持在山东讲学,跟世人传授书中的内容。
可以说,没有伏生,就没有我们现在看到的《尚书》。
正如后人所评价:“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传而无伏生,亦不明其义。”
伏生为中华文化所做的贡献,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该忘记。
还有汉代司马迁,他半生忍辱负重,一心撰书,用时14年,终成《史记》。
在节目中,撒贝宁穿越千年,与司马迁的一段对话,也让无数人泪目。
司马迁著书后,不确定地问撒贝宁:“敢问足下,《太史公书》当得我司马迁再活一世否?”
“当得一世重生,堪称万世不朽!”
这是撒贝宁的回答,亦是历史对司马迁的肯定。
正是因为有伏生、司马迁、孔子、阳明……这样的人存在,才使得中华文化,不绝如缕,绵延至今。
千秋功过,皆在青史。每一个历史人物,每一部典籍,都如同镜鉴。
唐太宗李世民说: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虽然古人早已远去,但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却永远不会泯灭。
当我们读懂这些先人的故事,把他们的经验化为自己所用,必将受益无穷。
今天,就让我们打开典籍,对话先贤,让文明的火炬在你我之间传承。
扫描上方二维码,可直接观看

3

《河西走廊》

有人说,《河西走廊》是一部史诗级的纪录片。
它以时间为线索,梳理了从汉代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河西走廊历史。
相比于传统纪录片,该片采用情景再现的手法,将对应时期代表性的故事再现历史。
这种方式,能让人非常直观地感受到,跨越千年的雄壮、辉煌与苍凉。
在中国历史上,河西走廊之所以如此重要。
是因为,它是中东部通往西部的唯一通道,是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战略地位不言而喻,至今仍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公元前138年,张骞奉命出使西域,几经生死,终于打通了河西走廊。
从此,河西走廊进入了中国人的视野。
此后,中原王朝在河西走廊进行了多年经营,建立驿站、商路。
作为丝绸之路的河西走廊,一跃成为了重要的经济区域。
同时,儒教书画造像艺术从中原传到河西走廊;
教、基督教、藏传佛教等经由河西走廊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国文明和西域文化的融合与发展。
直至现在,中国工业发展依旧离不开河西走廊的石油矿产。
河西走廊深刻影响着国家的版图和政治文化格局。
如今随着一带一路经济带的兴起,这条古老的道路,将再度迎来它的契机。
河西走廊,是一段通往文明的道路,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
虽然时光一去不返,但河西走廊始终都在那里,等待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去追溯,去探寻。
我们能从中感受到古人的足迹,亦将从这些历史中探索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正如纪录片最后所说:“曾经发生的故事已成永恒,走向未来的脚步正在继续。”
扫描上方二维码,可直接观看

4

《从秦始皇到汉武帝

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注定不平凡的一年。
这一年,一位伟大的帝王,结束了当时长达数百年的战乱分裂,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这个人,便是秦始皇。
很多人认为,秦朝建立,标志着中国从此顺利走向了统一。
然而事实真是如此吗?
这部纪录片,道出了不一样的答案。
秦朝建立后,疆土上完成了统一,但内忧外患却很多。
对内,百姓劳苦、臣民不理解;对外,诸侯叛乱、匈奴骚扰、国力贫瘠。
如何让天下万民归心,成了秦始皇嬴政当时最大的考验。
为了尽快实现大一统的梦想,这位年轻的帝王做出了一系列举措:
他废除分封制,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在中央,则实行三公九卿的制度,强化了中央集权;
此外,为了得到六国的认同,他到处巡游,于泰山封禅,笼络六国学者。
却一直被别人嘲笑,否定,甚至,还遭遇了刺杀。
嬴政想要赢得民心,却不被世人认可。重重打击之后,彻底失去了耐心。
他迫切地想要建立起坚不可摧的统治,于是开始焚书坑儒,结束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但这一举动,也激起了人民更大的怨恨,自此,秦朝也一步步地走向了灭亡。
但秦朝虽已灭亡,嬴政的大一统思想却并未因此结束。
平民出身的刘邦继承了秦始皇的遗志。他没有选择分封制度,而是依然坚守统一的思想。
虽然他的梦想也没有真正达成,但这种思想却传承了下去。
从汉高祖刘邦,到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汉武帝刘彻,曲折经过一百二十年的历史,才真正完成了从疆土到民心的统一。
这部纪录片,以史诗般的叙事手法,以大量史实佐证,让嬴政不再是以往的霸主、暴君形象。
将汉高祖,汉武帝……这些符号化的定义,还原成了一个有血有肉,有真情实感的人。
再现了那段被历史尘埃掩埋的峥嵘岁月。
百代皆行秦政治,千秋尽从汉精神。
如果你想更深入地回顾过去,了解那一段岁月,一定不能错过这部神级纪录片。
扫描上方二维码,可直接观看

5

《千古风流人物 第一季》

苏轼在诗中写道:“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风流人物,指的是对时代影响很大的人。
纪录片中的李白,杜甫,李商隐,杜牧,辛弃疾,曹植,柳永等七个人物,也的确担得起这样的赞誉。
影片一开始,就通过镜头,向世人展示了一个浪漫飘逸的诗仙李白。
李白的诗句,几乎所有人都能吟上几句。但他诗中的深义,却未必所有人都能体会。
李白有一首诗,名叫《侠客行》。其中有一句:“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所以很多人就说,李白少年时杀过人。
但他们却不知道,李白这句诗,其实源于《庄子》里的一句话:“臣之剑,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
李白之所以这么写,最主要的,还是骨子里的豪迈使然。
他谈未来,是“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他看长江,是“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他口中的瀑布,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从这些你就可以感知到,为什么李白的潇洒快意,世间无人能出其右。
再说到杜甫,他一生就悲苦许多。
他经历过水灾、旱灾、大饥荒,刚满周岁的小儿子饿死了。
安史之乱爆发后,一家人也不得不辗转他乡,流离失所...…
直到千辛万苦地赶到成都,他的生活才得到了片刻的喘息。
经历过漂泊之苦的杜甫,也更珍惜眼下的生活。
所以,他看到春雨会欢喜,看到花开、蝶舞,也会忍不住一一写下。
字字句句间,都是劫后余生,对岁月的珍惜,对生命的敬意。
还有一生都在夹缝中求生存的李商隐。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回顾了自己的一生,写下了《锦瑟》这篇遗作,表达了自己的惆怅与哀伤……
从此,我们对李商隐,也会有更深的理解。
通过这些诗人的人生,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他们那些鲜为人知的快乐与忧愁,失落与痛苦
从而让我们更加明白生命的精彩,珍惜活着的每一寸时光,善待每一个日常。
这部纪录片,不仅把诗人的每一首诗词都解读得令人惊叹,过目难忘。
最重要的,是它联系了诗歌背后的前因后果,每一首诗,每一个诗人,都在节目中,鲜活了起来。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千古风流人物》,走近这些伟大诗人的一生。
扫描上方二维码,可直接观看

6

苏东坡

央视纪录片《苏东坡》中说:“几乎每个中国人,都会在不同境遇里,与他相逢。”
如果你为现实而苦闷,苏东坡会说:“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如果你为老去而惆怅,苏东坡会说:“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苏东坡豁达的人生态度,就像一座灯塔,照亮了无数在苦海中泅渡,在困境中迷茫的人。
苏东坡虽然生性乐观,但他的一生,却有常人难以想象的坎坷。
公元1079年,北宋王朝发生了一件震动朝野的大案:乌台诗案。
苏东坡被人诬陷,在监牢里度过了一百多个日夜。
出狱后,苏东坡在漫天风雨中,踏上了被贬黄州的路途。
贬官黄州,是苏东坡人生中最大的一次打击。
他在这里,经历了大起大落,见识了人情冷暖;
从此,他对人生的态度变得坦然,对人世也看得更加清明
苏东坡没钱时,就自己耕种,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
闲暇时,就与朋友泛舟游于赤壁之上,赏清风明月,话人生百态。
苏东坡的朋友中,有一个叫杨世昌的。与苏东坡泛舟时,吹起了一支长箫。
箫声呜咽,如泣如诉,让人黯然神伤。
苏轼就问他,为何吹得如此悲凉。
杨世昌感慨道,时光如此美好,可惜人生太短暂了,如何要是能长久地拥有那该有多好。
苏轼听后,安慰他道: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一直以来,苏东坡不管跌至何种境界,总能以乐观之眼看世界,以豁达之心过生活。
他的精神,引领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在困境中看开,在绝望中重生。
如果你也被苏东坡的人生态度所打动,被他的诗词所折服,这部纪录片,一定能让你找到共鸣。
扫描上方二维码,可直接观看
闲暇的时候,一定要多看纪录片,不要把生命献给无知。
沧海桑田,五千年莽莽苍苍;大河上下,十万里浩浩荡荡。
这其间,掩埋了多少历史兴亡,演绎了多少悲欢离合。
每一次历史更迭,每一次命运起落,都值得我们细细体味。
老话说,读史明智,鉴往知来。
看懂这6部神级纪录片,我们将更加通达地了解过去和未来,更加清醒而独立地活在当下。

※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实现民族伟大复兴。


阳明心学王阳明心学精髓陆王心学... ...


易如反掌的易学智慧

正本清源,易如反掌

学“易”真的很容易

从自卑走向自信,从根本上了解中华文化!

抗击疫情中看清楚“对立与分裂”的西方文化。

易学统摄四海八方之学,回归文化自信之根本!

从残缺走向完整,文化人格的完整在工业化教育中无法实现

中、西医的“三观”能和吗?

大难兴邦,这次疫情我们读懂了一体之仁

《传染病》的神预测一点也不神

大灾大难面前,正是修心

心学传统是怎样对待瘟疫

一名西医的视角,有关西医与中医的思考

司马昭之心 路人未必知

临大事而不乱,才能保护好自己的家园

人在大病时,人生观都要改变;社会大病一场,是否也会改变?

没有任何一场灾难可以打败中国!

真正的修行,是透过身边的人来觉察自己


阳明心学王阳明心学精髓陆王心学


延伸资源下载(命理学经典古籍汇总、四库全书、杨公风水经典古籍、玄空风水古籍、八宅古籍、生基秘法道藏道家经典古籍、太乙神数、七政四余、大六壬奇门遁甲、梅花易数、皇极经世四柱八字六爻、铁板神数、六壬史上最全版古今秘籍汇总|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防采集机制启动,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一生必看的6部国宝级纪录片,不要把生命献给无知发布于2023-03-05 22:00:1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