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公众号:无法苑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U3MDM2ODk3Ng==&mid=2247485463&idx=1&sn=b6ef76e5a12d798bd1777ab1de239ffd

【前 言】之前其实写过一篇文章叫《陀-其实和我们一样》,同时我在无禅其它文章中也零散的讲了不少关于佛陀的事情。但自己一直觉得不过瘾,如果只是讲事迹,那就是一个故事而已,其实佛陀的证悟过程极其艰难,从中有很多可以直接指导我们当下修行的东西,同时世尊的教化过程以及对后世的嘱咐,在大家真实了解后,对我们当下宗门的种种“乱象”也可以拨云见日。

 

这篇文章也比较长,我的风格大家也感受到了,喜欢对一个独立的话题,用一篇文章给毙掉,长就长点。因此,近半月在我意识到需要重新梳理的时候,在每次沉思中,脑袋就不断冒出太多的东西,不写出来,就感觉不舒服,艾玛,我这强迫症晚期......

---*---*---*---*---*---*---*---*---

佛陀的一生,我分为了几个部分来阐述,分别是:早年经历和出家、求和证悟、教化、圆寂、嘱咐和后世佛教发展。因为古印度匮乏文字记录,很多东西要考证非常困难(印度好几百年的地理和人文知识是依靠玄奘《大唐西域记》的协助,大家就可见一般),这篇文章是写世尊的,我必然非常慎重,对于事迹部分,我尽量采用在经文过有阐述或者暗示的,以及西方知名高校宗教哲学方向的知名教授/系主任的考据,也包括我国近代季羡林等先生的考据。

 

在证据的采取中,我尽量摒弃了明显的话部分,比如世尊幼年行走七步说的那句“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等。但,因为历史久远,后世门徒的想法又多,谁又能保证所谓的“平常而真实的部分”不是更靠近“神话”呢?好在,世尊的那段历史,在最早期的巴利文献(比如巴利圣典),以及诸如婆罗门教和耆那教等与佛教对立的宗派中有不少相互印证的东西,从历史考据观点,这部分是可信度较高的。

 

这篇文章,很多内容,都是从其它地方直接引用,说人话就是“拼凑”,但我的目的也说了,讲故事意义并不大,都可以去谷歌,在世尊很多关键节点和转变节点,我结合大乘佛法给了不少我的个人观点,目的就一个:启迪和纠偏。


 

【早年经历和出家】

 

公元前6世纪末,乔达摩-悉达多,出生于迦毗罗卫国(位于印度最北部,靠近今天的尼泊尔,这个国家在当时是少有的没有种姓隔阂的城邦)父亲为净饭王,乔达摩王子有一个妻子和一个儿子罗睺罗。(罗睺罗的意思名为“系缚”,乔达摩在孩子出生的时候已经有出家的意向,他认为这个孩子会把他禁锢在一种厌烦的生活中)

 

在小悉达多生下来刚五天,净饭王就找了一百多个婆罗门来参加宴会,检视孩子的身体,其中有八个婆罗门对他的未来做出了预言:这个孩子前途光明,要么大彻大悟度化众生,要么成为转轮圣王,一统所有的王国(当时的印度城邦众多,大家可以简单理解为近似中国战国时期)。这八个婆罗门,其中就有世尊今后的弟子:憍陈如。憍陈如当时告诉净饭王,悉达多将来会看到四种景象:老人,病人,死人和僧人,然后就会出家,听到这个预言,净饭王闷闷不乐,于是对小悉达多全面加强“警戒”,找了最好的老师来进行有利于政治统治的各科教育,同时严密的不让王子接触任何社会的阴暗面,就这样,小悉达多生活了二十九年。

 

但在老国王意料之外的是,乔达摩满二十九岁的时候,在一次出行中,无意看见了这四种景象:一个老态钟、满脸皱纹、驼背、步伐踟蹰的衰老将死之人。一个生了病躺在路边无人救护的人。一俱已开始腐烂散发出恶臭的死尸。和一个身穿僧袍、手持钵盂、神情安详的僧侣



当晚,乔达摩心事重重的回家,半夜醒来,又看到了白天供他娱乐的歌舞者,衣衫不整、横七竖八倒在地上,有的痰液留到了肢体,有的磨着牙齿,有的打着呼噜,有的张嘴说着梦话。看到这些场景,乔达摩彻底转变了对世界的看法,做出了与世俗决裂的决定。于是当晚,王子回寝宫最后看了一眼熟睡中的妻子和儿子,骑上一匹白马,扬长而去。(所有关于佛陀的著作都是讲的:这时是神力相助,帮乔达摩打开了城门。我也把原话放这里吧,虽然我更倾向于王子在皇宫中还是有自己的伙伴和死党...)

 

当乔达摩看到身体的病痛和死亡是无可避免的时候,肉体上的愉悦对他而言就顿失了迷人之处。人类是唯一活着就知道他们终有一死的动物,并且发现这种死亡以及死后的景象总是难以去想象。



我们总是感叹生命太过短暂,如果能再来一次自己将会如何的更加珍惜。但乔达摩关注的不是有没有可能再活一次人生,而是害怕再生后又面临死亡。经历过一次衰老、疾病缠身和恐怖痛苦的死亡,已经难以承担,却被迫还要再一次次经历,这,似乎让他以及同时代的修行者完全不可忍受。

 

我们就是这样一种很容陷入绝望的生命体,为了防止无尽的空虚和虚无感,我们必须时不时的努力在内心创造出一种信念甚至“幻象”,去相信生命和未来是美好的(您现在觉得您过去所向往过的未来-“现在”,全如当年的梦想吗?)。即便我们时不时会得到一颗糖果,然而,如同一句谚语所讲:“一切动物交合过后都垂头丧气。”是的,暂时的喜悦和自我麻痹无异于画饼充饥。

 

很多佛陀故事所讲的早期事迹就是上面这些,但世尊在幼年时还发生了一件“小事”,我认真的去考证和思考后,发现这绝对不是一件小事:

 

在悉达多大概六、七岁左右,有过一次经验,就是他父亲带他去参加每年一次的耕作仪式,净饭王把小悉达多安置在阎浮树下,然后去主持仪式,小王子看到现在就自己一个人,便在树下打起坐来,不一会就入定了,后来世尊讲,当时就一小会儿时间,自己便进入了初禅,他的内心自发升起了清净妙乐。这个事情对世尊最后阶段的证道也有关键的作用,算是最初的“经验”和最后种种尝试失败后,心底那一束微弱的“绿光”。在后面文章中,我们还会看到,世尊反复告诫弟子“亲身经验”的重要性,并绝对性的说自己所有的觉悟和教导全部来自于他自己的“经验”。


 

【求道和证悟】

 

乔达摩王子出走后最先到的是王舍城,这是当时印度最繁华的都市之一,处于当时已经逐渐开始的商旅贸易的交通干线上。

 

他最开始探访的是耆那教,该教相信恶业如同微尘一般覆盖灵魂,使我们下堕。所以要求其徒众应该尽量避免任何形式的活动。有些耆教徒甚至完全不移动,以免不小心踩到昆虫和树枝,因为这些都有灵性。乔达摩认真了解其教义后,没有加入这些教团。

 

于是又去了毗舍离附近,找到了数论派的领袖(当时印度的正教有婆罗门教、数论派、自然派等六个,佛教在当时是属于外教的,包括在世尊传教后的相当长一段时期都是如此。而乔达摩王子因为出生刹帝利阶层,受到了非常好的教育,因此,他在求道时几乎走到哪里都受欢迎,就不难理解了),这个学派相信,导致我们问题的根源是无明而不是贪欲(这点是对的,在当时也包括我们现代很多教派将烦恼轮回根源归结为我们的贪欲,甚至判断是否解脱也看你有没有情绪欲望....而世尊对于这类看也不看,这点也反应出他的上利根性),同时该派认为我们的痛苦是由于我们对真实自我缺乏了解,只要僧侣真正的明白他真实的自我是自由的,绝对且永恒的,他就解脱了(貌似说得也没错哈~~)。乔达摩觉得很适合自己,于是潜心求法,并且后世的佛教确实也保留了数论哲学的很多元素,特别是数论的,世尊根据他在数论瑜伽获得的经验,进一步细化和完备为我们现今的:止、观、禅那。



但,乔达摩很快遇到了问题,发现思考数论的真理无法得到真正的解脱,也就是“理是这个理,但事却不是这个事”。在潜心修行很长时间后,他没有像数论派预言的那样“入法”或时时的“安住法中”。后来世尊有了自己的僧团后,也一再告诫弟子不要亲信传闻,不要不加判断的就接受导师讲授的东西,包括他自己!而要全面验证教法,确保它们与自己的经验相应

 

要全面验证教法,确保它们与自己的经验相应。(我还是再重复一遍,嫌我啰嗦就啰嗦吧,我认这个怂......)

 

这里我多说几句题外话:瑜伽在雅利安人入侵印度次大陆时,就已经有人练习了,古印度有各种类型的瑜伽,比如:思的瑜伽(这个最难,类似于佛门禅宗,从认识角度去获取“经验”,修习的人很少,因为路径太过于陡峭),爱的瑜伽(这个最普遍,并在基督教最大限度的得到推广,当然二者不是传承关系,基督是靠自己证悟的,基督的“爱”,阳明的“至善”,释迦的“慈悲”,其实是一回事儿),身体的瑜伽(这个当下练习的人不少,不仅调和身体也可以获得暂时的内心宁静,以及行的瑜伽等等。

 

公元前2000多年的印度壁画图案已经显示出了瑜伽坐姿,瑜伽被证明对乔达摩的证道很关键,佛教又进一步深化,发展出了止观禅那等二十五轮(大致了解可查看《圆觉经》辨音菩萨章,进一步了解可查看《达摩多罗禅经》和《坐禅三昧经》,想要深入研习的就直接看《瑜伽师地论》,这个,有一百卷,是勇士你就上!哈哈。我是当年被整部的一百卷《宗镜录》和八十卷《华严》折磨得要生要死哭爹喊娘的,《瑜伽师地》嘛,让我再休息一年半年恢复点“信心”再去看,哈哈哈哈)瑜伽的目的就是通过一系列对身体和念头的“精准控制”,以便使自己达到人类通常无法达至的唯一境性(我之前在《禅宗证悟导论》-时节因缘一文中有过较为系统的阐述)。放弃我执自私和贪欲是佛法里非常关键的部分,但古印度的瑜伽士早已认识到这个的重要性。

 

(下面,外道的错误之处就来了)瑜伽士相信,只要他们摧毁平常的思维过程,断灭念头和情绪,彻底消除潜意识里阻碍证道的熏习,自我就可以得到解脱。(这些,都是不对的,就如同我在《实相般若波罗蜜经》提点中讲的:去不见,才是大妄见。)于是他们和心里的习气对抗,在心灵之旅的每一处,瑜伽士所作的总是和自然的状态相反,每种瑜伽训练都要弱化平常的反应,我举个极端的例子:即便在当今印度也有一类苦行僧(也是瑜伽士)将自己的一只手臂举起不放下保持一二十年,以至于躯体变形。



乔达摩,非常有天赋,一般人要练上一辈子的瑜伽,他在短短的时间内就达至了“无所有处定”,于是当时数论派首领见到后非常高兴,邀请乔达摩与自己一起带领僧伽,乔达摩拒绝了。为什么?他发现,这种经验,只是通过自己的瑜伽术创造出来的,并不持久,也绝非自己想要那个永恒的存在,一旦出定,烦恼情绪照样升起。但他仍然不甘心,于是继续努力,他又成功了,达至了无色界最高的“非想非非想处定”,发现依然如此,于是开始反思:这些神秘主义者所讲的永恒真理,会不会只是另一个幻象呢?最后,他对数论和瑜伽的形而上学理论很失望。

 

因此,乔达摩一度放弃了瑜伽而转向苦行。第一步是加入林栖者的队伍,还有五个人。乔达摩有时裸身,有时粗麻蔽体。在寒冷的冬夜睡在旷野,以粗砂石头为床,甚至以自己的排泄物为食。在修行时,因为屏住呼吸时间太长,以至于他的脑袋似乎要裂开,时不时耳朵里有可怕的嗡声。有段期间,世尊每天仅进食六粒米,以至于触摸腹部都能摸到脊柱。最后,为了对自己更决绝一点并将苦行推到极致,乔达摩又进入了雪山苦行,世尊晚年的背疾发作(《大涅槃经》),就是这件事导致。在这期间,世尊的头发掉光了,皮肤老皱不堪,体力和精力都几乎耗尽。



通过六年的求道,世尊掌握了当时印度几乎所有主流的修行路径、理论以及技巧,并都拿到了“学分”(包括通过瑜伽(禅定)修出了“五通”,但世尊证悟后又极力驳斥神通,这点我后面会讲,但根据不少其它来源的记载,世尊是有展露过的,包括第一次回释迦族的时候),最后,乔达摩必须面对的事实是:苦行、瑜伽、神力、都不是究竟的解脱之道,更得不到那个“终极的涅槃”(世尊之前把想要的叫做涅槃,证悟后,又叫做“觉悟”和“如来”等词汇,大家不要住在这些名词相上)

 

于是,乔达摩脱离了苦行,接受了牧羊女输伽陀供养的牛乳。这个时候,之前一直跟随的五个比丘(憍陈如也在其中)认为他失去了求道的意志,断然的离开了乔达摩。经文说世尊在牧羊女供养牛乳之后,就直接到了菩提树下,我认为是不对的。世尊当时应该是经历了不短的时间以充分恢复体力和精力。



我的理由有两点:其一,世尊后来在其重要的中道理论中也顺道阐述过,我们修行也要注意自己身体的健康,不要走极端,并且不认同纯粹苦行的方式。同时数年的苦行,身体恢复必然需要时间。其二,世尊在菩提树七天得道之前经历了很多的反思,这一过程不太可能短时间就能完成。(证悟后,在完全清明朗彻的心体中,我们面对一个问题确实思考的深度和广度会极大增长和提速,但以证悟前世尊那样糟糕的身体状况,我个人认为是经历了一个至少不短过程的反复思考,才最终抛弃传统,走上了正确的路径,这点我后面会讲)

 

当时印度所谓的“正教”们已经开始奉行五戒杀生、妄语、偷盗、饮邪淫。乔达摩发现光是持戒还是不够的,还必须培养起和这些戒律相反的积极态度,修行者不仅要避免杀生,还要培养慈悲心以对治微细的嗔念;不妄语很重要,但正语却更关键等。除了坚守戒律,如果能培养起这些积极的心态,则会使修行速度倍增。于是基于此,世尊逐步建立了八正道的理论。其实,我们讲的四圣谛,前面三个圣谛:苦、集、灭。在当时很多“正教”已经属于公理,但没有给出切实可行一定可以达至的路径,世尊以八正道弥补了最后一块木板。

 

舍弃了数论瑜伽和苦行等所有方法之后,乔达摩决定顺从人性,而不是对抗,同时逐步培养起有助于证悟的心态(比如《华严经》中讲述的:十住、十行、十回向等等,也包括名目繁多,看得人眼酸脑涨的各种各样的清净心菩提心、无量心等)。进一步奠定了大小乘佛教的基础。最重要的是提出了中道理论,也包括要求我们即不可以放纵嗜欲,也不要去极端苦行的劝诫,并嘱咐弟子注意饮食和休息以拥有一副有利于修行的健康身体。



 这几段,大家可作为重点阅读


从现在开始,乔达摩不再执着的最求一个永恒的神我,认为那只是另一个幻象。开始借助禅定,来检视自己每个时刻的行为,平静的观察念头的起伏以及意识的流动。每当感官的欲望升起时,不去压制他,而是观察它升起的原因和怎么消失。通过这一系列的观察,佛陀逐步开始“梳理”唯实相关的基础理论点,当然唯实义理彻底完备是在世尊圆寂的几百年后了。

 

乔达摩开始把自己的人性放在显微镜下,而并不是一味的去排斥各种假恶丑,更不去排斥各类的念头和情绪。(在他现在的理论中已经很少有罪恶这一明显负面标签化的表述,而采用了善和非善。以免将修行者的注意力引入歧途)。乔达摩观察自己的人性,不是去抓住自己的缺点,而是要熟悉人性的作用和产生、灭亡及流转的原理。

 

通过这一正念”对念头微细的观察,乔达摩体会到了苦和引起苦的原因,并深刻体会到了无常的无所不在。生命的无常是苦的主要原因,我们贪得无厌,总是想要占有其它东西和人,包括别人的关注和认可也是一种贪欲而生的占有,因此,我们几乎无法如实地看到事物内在的本来面目,总是受到某种因素的影响和干扰(主要是我执、分别,表征出来的就是我慢、我见等等诸有漏心所。因此我们观察到的世界总是被我们的各种欲望和内心活动所扭曲。

 

但是,这一过程仍然漫长,最后,乔达摩王子来到了菩提树下,做出了不证悟就坐死在这里的决心。为什么呢?因为,根据一些资料讲述(佛陀的事迹记载其实很少,经文中比较集中的主要在《三藏》的《经藏》的《小部》的《本生经》中,以及印度其它派别的记载中,但,世尊的事迹和他的想法却又散布在了许许多多的经文里面。)这个时候,世尊回忆起童年那一次入定的经历,如果小孩就可以轻易达至这样的“清凉”和愉悦,那么正见(涅槃)就应该是人类固有的天性,世尊开始考虑,自己出家六年来,一直在与人性抗争,压制其中的每个冲动,去否定去灭掉每一个念头,甚至不相信任何的快乐。但是现在他问自己,为什么要害怕在那个很久前的下午所体会到的喜乐呢?我们不应该用瑜伽来压抑人性,而应该用它唤醒我们走向心解脱的本性并且,乔达摩此时在潜意识中认为这条道理是绝对可行的。

 

于是,乔达摩在菩提树下,开始不加我执和分别的“如实观照事物”。通过慈无量心进入初禅,通过悲无量心进入二禅,通过喜无量心进入三禅,通过舍无量心进入四禅。最终大概在四、五月份的一天黎明,抬头观明星,瞬间获得了证悟。(世尊证悟前经历了一场“魔军”,我在《实相般若波罗蜜经》提点中详细阐述了,这里就不讲了。)

 

乔达摩大约是在公元前528年的晚春证道。世尊证道后反复强调,他只是发现了一条远古时代的人所走过的道路,在无量劫之前,过去“诸佛”都曾经教授此法,而这个古老的“知识”只是消失多年,完全被人遗忘了,但是,每个人都能够通过自己的“经验”得到这个终极的真理。


 

【教  化】

 

佛陀在菩提树下证悟后,并不是马上开始了教化,这里还有两件事情比较重要,第一件是:世尊证悟后,跟魔王波旬有过一段对话,我精简一下,大致是这样的:佛陀准备传法,波旬各种阻拦,不断的强调涅槃的快乐和这个世界的众生是如何的刚强难化,佛陀都一一的反驳了,最后波旬说:“你的法没人可以听懂,你这样做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这个问题抛出后,佛陀沉默了很长一段时间。最后说了一句:“总有一些人能明白。”这句话讲完,波旬就彻底消失了。(世尊与波旬对话中,还沉默了一次,就是波旬说:“我今后将会派我的魔子魔孙,穿上你宗教的衣服,用你讲过的话语,去破坏你的正法。”)

 

其实,我认为,这个波旬是佛陀自己在和自己对话,他有过马上入寂灭还是传法教化众生的心里纠结过程。这一点和后世禅门的两种选择是一样的,有的人证悟了就放敞了,游戏人间,玩累了就跟世界说goodbye。还有的会出来传道,传道的都是苦逼!佛陀证悟后不可能不知道他的“法”要让人理解是多么的困难,而人心和人性又是如此多种,同一个老师讲的东西,100个学生就有101种理解,还有不少调皮捣蛋和不上课混社会的。。。

 

其实,在佛陀证悟后很长一段时间,他还是不愿讲法,当时就被社会贴上了“释迦族沉默的圣人这个标签,我上面一段的分析,经文中有一句话的记录,佛陀:“若我教授这个法,世人无法理解,也会身心疲惫而感到失望。”



这里,我再讲一则故事,这则故事在我看过的经文中没有收录,也就暂时不给大家“保真”,但近代很多证道的大德都有讲过:佛陀在世间的教化正如他最初预料的,非常艰难,以至于很多时候也有烦闷和脾气(这两点是有的,我之前文章有摘取过经文),有一次,实在忍受不了,世尊...他老人家...离团出走了......走到半路遇到一个象群,大概有500头左右,象王刚好也离群了,跟世尊“撞”个对头,世尊看了看象王身后那一大群叽叽喳喳,吵闹不休,争执不息的象群后,摸了摸象王的头,说了一句:“唉,原来大家都不容易。”于是,就又回到了僧团。

 

第二件事情,我就提一下,这里不展开,改天我在“超越孤独”一文中再阐述。那就是,世尊证悟后在“不动点”呆了四十九天才出来布道,一开始布道时,很多重要而关键理论的框架就已经成熟了。(还是简单说一下免得大家误解:这个不动点是个心理状态,不是禅定,而是我们在完全清净的情况下观照整个世界和我们自己。)

 

于是佛陀过了最后心理关,就去鹿野苑找之前跟随的五个比丘。这五个比丘,之前摒弃了乔达摩,自然不会太“客气”,但当佛陀重新走近的那一刻,还未开口说一句话,疑虑就全部解除了,他们被佛陀身上散发出的庄严和寂静所震惊和折服,其中一个比丘赶紧上前迎接,其余的拿衣钵,让座,取水,搬脚凳和毛巾以方便为他洗脚。(这个......到底算“势利眼”还是他们有“慧眼”喃?哈哈。)



有的人,交谈过一次之后,就再也无法从内心中抹去,因为,他仿佛在和最内在的“我”说话。佛陀,毫无疑问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插播一则广告:在鹿野苑以及后期佛陀传教的时候,有好几次来人询问世尊:你是神吗?不是。一个天使?一个圣人?不是。那你是什么?我觉悟了。


这里我要指出一点,佛陀的教化,大部分时间都是各地行脚宣讲,和我们红军长征差不多吧,不对,应该是多多了......并且无论是行脚还是安居,基本上都是在城市和城镇,几个刹帝利捐建的几处精舍最远的也在城郊。我们现在呢?风景优美的山顶和密林居多吧?呆在安乐窝不出来的居多吧?多余的话,我就不说了,免得被喷,无禅法苑还是个婴儿,一喷可能就要吐奶......

 

佛陀传教的早期,是没有夏季安居这一说法的,基本上都是各处行脚游方,深入社会深入群众讲法。后来受当时“正教”持续的批评,说雨季踩踏了很多生灵,才定下了“雨安居”的制度。时间为三个月,在雨安居期间,也不是严格不允许外出,僧侣有什么事,世尊是要求不要外出超过七天。

 

在四十五年(也有一说是四十九年)的传法过程中,世尊每天的日课是惊人的,除了指导瑜伽训练,处理教团事物,还维持从不间断的公开讲坛和个别咨询工作。除此外,每天还有3次隐退,以冥想和思考(回归清净法界)。

 

佛陀第一次鹿野苑的讲法,详细阐述了四圣谛。第二次讲法,讲了无我的学说,并提出了五蕴这一体系。17世纪法国哲学家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佛陀却给出相反”的结论,我们所谓的这个思的自我其实是个幻象,本就没有我,也没有在和不在(生灭))。对于这些思考(心里的念头),佛陀早期的比喻是把人心比作林中嬉戏的猴子:猴子在林中攀捉树枝,放下一枝,抓取另一枝,不断跳跃相继。



佛陀完全不关心个人的地位,在他眼里,盲目的认可就是不善法,无法使人证悟,因为放弃了个人的责任。佛陀总是在不断强调,他的教法完全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得来。并且也反复强调不管权威是何等的令人敬畏,都不应该对其加以崇拜,佛教徒应该自我激励,依靠自己的努力,而不是依靠祂力。他的一生都在与个人崇拜对抗,不断转移门徒们对他本人的注意力。只有依靠自己实证获得“经验”,才能实现每个人内在的深刻转变。他告知后世众生,只要遵循这样一些方法(渡人舟),也会获得与其完全一样的证悟。于是,世尊逐步提出了四依四不依的修行原则:

 

依法不依人。

依义不依语。

依智不依识。

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

 

在鹿野苑期间,世尊第一次用木筏来作比喻,一旦到达彼岸(或者里程碑中的彼岸)后就应该抛弃。原始的故事是这样的:一个人要过河,河上没有桥,没有渡船,所以他编织了一个木筏,自己划到对岸。上座部如实的做了记载,而大乘佛教这点不一样:佛陀为我们准备好了木筏,也就是各种经论和修行方法,我们借助这些已停靠在岸边的渡船到达彼岸。

 

关于轮回的学说。其实,早在世尊出现的好几个世纪之前,轮回学说就已经有了(这也是婆罗门教的核心教旨,世尊认同并继承了下来),但只有上层社会(婆罗门和刹帝利阶层)的少数人知道,但是到了乔达摩时代,在讲法的初期,世尊就完美的提出了十二因缘观,使得大众可以用全新的视角去认识因果关系和轮回原理,于是所有人都逐步相信轮回,在世尊寂灭后的2000余年,随着交流方式的进步,又不断有证据指向和印证了轮回学说。

 

世尊当时的讲法,对于声闻果位罗汉主要偏向于四圣谛,对于圆觉乘(果位是辟支佛)主要是十二因缘,对于菩萨乘(果位是佛)主要就是六度万行。这一分科教化的体系,太赞了!就这点,我得给先师跪下磕三个头。论“教育家”这个词,我绝不认为世尊会输给夫子。

 

再插播几句了义和不了义的:了义部的佛法确实很难,但它并不违背自然,不仅不违背,还处处契合,时时受用。而不了义的佛法,层层都是增加束缚。但受制于人的根性利钝,佛门很多很多很多东西都是无奈之举。如同世尊在多部大经中讲的那句话:先以欲勾牵,后令入佛智。



再略讲一下神通。这点是很多人感兴趣的,按照南师的说法:“港台人求佛大部分是为了升官发财,而大陆这边求佛的,十个人中就有五双是奔神通去的。”那神通有没有呢?有的。大经中还是用简短的几句话一笔带过(包括《华严经》,大家可以看下十地品的菩萨第三地),当然,密宗还有专门的事业部。但,好不好呢?不论是世尊还是禅宗都给出了极其明确的否定回答!道理很简单:神皆有神通,亦未得解脱。世尊将证悟后去除无明之如来佛性定位于最大的神通:漏尽通。没有这第六个最大的“神通”,前面五个统统不作数。

 

我在这两年也遇到好几人质问我和火龙:证悟后就应该可以穿墙,你能不能?

这尼玛.....看来我要吐血而亡了......肉身去穿啊?当真啊?直接一头就过去啊?要不要再助个跑啊?  你倒是找个能穿墙的人出来给我看看...宗萨南怀瑾?虚云?印光?太虚?李钟鼎?欧阳竟无?杨仁山?袁焕仙?星云大师?.........

 

神通之所以不利于证悟,是因为太容易扰乱人的心性。激发我们的各种欲望。我就拿穿墙这点来说,不论是在讲台上反复宣扬这点的讲师还是听进去了的学徒,你想要穿墙?你想干什么??你敢说你脑袋里没有一点点的歪念头?反正老子不信! 穿墙过去讲法度众生啊?需要吗?别把人给吓尿了。。。这些,就是对修行的严重阻滞,因而世尊和禅宗才极力驳斥。

 

但,为了保持客观,我还是给出一段世尊的对话:

 

世尊有一天,从地上捡起几片树叶,然后对弟子说:树林中的树叶比他手上的要多得多,同样的,他知道的远比向他们宣说的要多得多,为什么没有说呢?比丘啊,因为他们不会帮助你们,对求道毫无益处,不会引领你们到达安宁,亲证涅槃。(诸比丘!如是。我证知而对汝等不说之处为多。所说之处为少。诸比丘!以何之故。我不说耶?诸比丘!此不相应于义利。非达梵行。是故我不说。)当然,世尊时常的沉默不答不仅是神通部分。



再讲一下关于比丘尼的事情,佛陀在早期是严格禁止接收女性出家。世尊一次回老家,这时候他的姨母,也希望追随佛陀出家,佛陀坚决反对,她又去找阿难,阿难劝说也不行,后来阿难讨了个巧,对佛说:“世尊,女人出家能证得须陀洹乃至阿罗汉果位吗?”世尊:“阿难,可得。”阿难:“那让波阇波提出家肯定会是好事。”佛陀很不情愿做出了让步,但说如果她能遵守比丘尼八敬法,就可以出家,她表示欣然接受,从此才有比丘尼这个团体,大家要感谢阿难。那么这个比丘尼八敬法是什么呢?大家可以去百度一下,每一条都是比丘地位高于比丘尼的各种具体行为规定。这就是时代的局限,不仅在轴心时代如此,我很遗憾的讲,文明从未真正的平等善待过女人。

 

讲这件事情我的目的,是让大家看到,包括世尊在内,各宗派的开创者,都会受到历史环境的局限,这点我们不要去责怪他老人家,如果当时不对世俗做出一定程度的妥协,我们就看不到今天的佛法。因此,随着社会的进步,我们对于已经不太合理的实操部分就应该不断的改革进取。比如彻底废除八敬法,以及比丘尼戒中带有性别倾向性的条款。(比丘戒是250条,比丘尼戒是348条,现今也是。)



再说一下提婆达多,世尊的堂哥,阿难的哥哥。在后世的经文以及佛门子弟眼中,这个人被称为绝对的恶比丘,描述成从小就对世尊怀有敌意,并处处对着干。关于提婆达多,最早期的《巴利圣典》写的却是虔诚的比丘,季羡林先生也考证过,在提婆达多将僧团分裂之后,他这一支仍然延续了一千多年,包括法显和玄奘当时到达印度,都看到了提婆达多一支的僧团。

 

当然,从佛陀老的时候,提婆达多在竹林精舍,正式在大会上要求佛陀隐退,佛拒绝了,之后两人公开断绝了关系。这一点来看,确实还有执着和贪欲。同时提婆达多与佛陀的路线之争我也不认可他,比如:不认可中道理论,并坚持僧人应该苦行等等观点。


 

【圆  寂】

 

晚年,佛陀经历了好几件痛苦的事情,一个是僧团的分裂,二个是释迦族被灭族,三个就是舍利弗和目犍连双贤入灭舍利弗因病去世,神通第一的目犍连被外道伏击重伤身亡),佛陀都难过了很久。

 

佛陀晚年,背疾发作,但这个不是直接死因,直接死因是佛陀在告知阿难自己不久将会圆寂后,脱离了大部分僧团,在金匠之子纯陀家里吃了栴檀耳(还有一说是吃了猪肉)中毒身亡,经文记载的是佛陀坚持要吃,但不让其他人吃,并且吃过之后,剩菜要求埋掉。并要求阿难不要因为他的死怪罪纯陀,这是纯陀对他最后的供养。

 

又按照经文的说法:佛陀临终前曾暗示阿难自己可以留形住世,阿难因没能领会而错过了,等阿难意识到的时候,佛陀说已经来不及了。当然,这段有神话的成分,但又算是一个重要知识点(要考的那种),我也把原话放这里吧。

 

临终前世尊又告诉阿难:要以自己为舟,以自己为依处,不以他人为依处,以(了义)佛法为舟,以(了义)佛法为依处,不以它们为依处而住。

 

好了,世尊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获得证悟后讲的第一句话大家应该耳朵都听起茧了吧:“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俱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对吧?

 

那么,大家知不知道佛陀临终前的最后一句话是啥呢?

 

世尊:“一切因缘组合而生的事物和意识都会最终瓦解和消亡,你们应该勤劳的实践你们自己的救赎。”原文:“诸行皆是坏灭之法,应自精进不放逸。”

 

 

这,就是佛陀的一生,一个慈祥的、勤劳的、朴素的、智慧的、悲悯众生的老人。


 

 

【嘱咐和后世佛教的发展】

 

上面的结束语,写得我自己眼泪都快掉出来了。这一部分,那,我就先上一盘故事吧:

 

在一次法会上,世尊询问大家:“我的语言和行为上有没有什么不正确的地方?”

舍利弗:“佛主啊,我认为以前没有,将来不会有,现在也没有任何人比您更加伟大和智慧了。”

佛:“这样啊,舍利弗,你已经认识了过去所有的佛了?”

舍利弗:“没有,我佛。”

佛:“那么,你认识将来的哪些了?”

舍利弗:“没有,我佛。”

佛:“那么你至少认识我而且透彻的深入到我的心灵?”

舍利弗:“也没有,我佛。”

佛:“那么,舍利弗,为什么你的话说得那么堂皇大胆呢!”

 

在西方,我们崇尚个人主义和自我表现,但是这容易造成自我炫耀、自满等,而我们在乔达摩王子身上,看到的是完全彻底的、惊人的自我舍弃。他还说他的生命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吾亦如人数。”并且在他之前也有其他人证悟了(远古诸佛)(《奥义书》中也记载了古印度早在世尊之前上千年觉悟的圣人的思想,他们都说同样的法,并有完全相同的经验。

 

佛教是相对比较温和的宗教,乔达摩对于当时的印度各宗教而言,算是个异类,众人皆醉我独醒,并且还醒得十分彻底:不要权威与仪式,排除理论和传统,不谈超自然,解脱以自立为主。当然,耶稣与世俗的决裂也同样毫无妥协的余地,以至于亲自成为了牺牲祭品。)

 

因此,世尊不会去迎合那些猎奇的人,真理是朴素的,来源于我们每个人自己的“经验”。我们只是在努力的去描述哪些语言也只能暗示的超然状态,如同指月之手。

 

佛陀宣扬的是一种没有权威的宗教,也没有任何神秘可言,甚至于在最后阶段向周围人反复说:“我没有保留任何东西,我是讲真话的,讲实话的,不乱说话的。”

 

在否定外教的时候,他也坚拒为自己的宗教建立新形势的一切诱惑,佛陀的僧团一直是以较为松散的方式存在。

 

对于超自然的东西,世尊一直保持了高贵的沉默,并且禁止玩弄神通,世尊:“我看到了玩这些的危险性,因此我才强烈的反对它。”

 

没有神可以依靠,佛陀本人也不行(阿难就是个例子),他告诉信徒,当他走了之后,不必麻烦的向我祷告,因为,我走了就是真的走了。

 

但是,佛陀的弟子在其传教后,很快就发现自己面对的是某个几近于智慧的化身。他要为每一个他遇见的人拔出那哀伤的箭,给予每一个人他的同情、觉悟以及那神奇的灵魂深处的力量。就算他一言不发,也能震动对方的心弦。于是,世尊在世的时候就已有来自各方面不断的压力要把它转变成神(推上神坛)。但他对自己始终保持着客观性,对于个人崇拜一概断然驳斥,坚称他在每一方面都是人。并毫不掩饰他的弱点,比如得到证悟是如何的艰难,他所赢得的是怎样的险胜,他仍然多么容易犯错误等等。

 

世尊所希望的佛教:没有权威、仪式、崇拜、神化、传统以及超自然。在佛陀圆寂之后,他原先为了保护他的宗教而努力排斥在外的种种施设,统统的全部出现了。



我来讲一下主要原因吧:(后面我紧接要发的那文章,还会从社会动力学来分析)

 

其一,后世将我们对于世尊的敬仰和感激,转化为了各式各样的宗教情操。这个大家明白我的意思,就不展开讲了。

 

其二,我们来说一下佛经的形成过程和佛教分派运动:

 

首先,如同世界其他宗教一样,佛陀也是不留文字不做记录的,甚至四十五年讲法后却说自己未讲一字。这个道理我不再重复了。其实吧,我觉得这样不太好。

 

写到这里想起之前的一件事,大概是三年前,有一天下午我去成都文殊院,在佛教用品店碰到了一个很年轻的小道长,以我的求知欲,就主动开始跟他攀谈,他告诉我他是西华大学的学生,大二的时候出的家。我问他,你好好一个本科大学为什么要出家?他回答我:我感觉道家的很多东西快要失传了,这些都是我们祖先遗留下来的宝贝。我听到这句话当时内心相当大的震动。就问他为什么?他讲:按照道家的传统,师爷一般是临终的时候才会把最重要的东西口述给他最得意的传法弟子,然而,很多时候临至命终思维已经模糊不清了,甚至讲不出话来。

 

我其实很容易被高尚的情操和价值取向而感动,那一次也是,于是我承诺他,等我事业做起来后我一定全力以赴支持你实现你的梦想。于是,我们现在,成了好朋友,虽然见面次数并不多。但,久别依然如故。而他现在青城山也在一步步践行他当初对我说过的话。挺好。

 

如今,我在想,也许,再过很多年之后,我和他之间还会有一次,重要的“因缘”。



好了,回到主题。。。

 

佛陀刚涅槃不久,大迦叶即召集僧团第一次集结,参与的门槛很高,必须要证得果位(包括阿罗汉)才能参与回忆和整理世尊的语录。但是,佛陀的教化,直到阿育王开始才有详细的文字记载,也就是从公元前500年至公元后1世纪之间都是空白。那佛法又是怎么延续的?

 

当时虽然没有书写成字,但是僧团选定了很多僧侣来背诵和记忆,由通过专门瑜伽训练的赋予超凡记忆力的僧侣专职“记载”,主要通过偈颂的形式,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很多经文几段话或者一品结束后,会跟一个和上面内容几乎完全一样的偈颂,因为这些偈颂,才是最早期的经文形式。

 

佛陀寂灭后的大约一百年左右,召开了第二次经典的集结大会,此时,跟随过佛陀的人都已圆寂。在第二次集结之后,教团内部发生了分派运动。当时僧团在王舍城外灵鹫山七叶窟结集经典,因为观念差异,当时分了两拨人,在窟内结集的,名上座部,在窟外结集的,名大众部。

 

我们大乘认为的小乘佛教,也就是指南传的上座部,实际是什么样的?上座部相对如实的记载了世尊的事迹和很多嘱咐,将世尊当做已经觉悟了的圣人,仅此而已。然而大众部的大乘经典以及后世门徒,则将世尊托举到了“救世主”的地位,并奉若神明,在经论中处处插入神化情节。因此,上座部认为自己是原始佛教徒,是没有乱说的。无限制的神化世尊这一点,算是我对大乘佛教唯一的可以称得上“不满”的地方吧。

 

当然,上座部强调瑜伽(禅定)的重要性,尊崇阿罗汉果位的比丘,大乘佛教强调慈悲,因此认为上座部太过于排他,只注重自身的解脱。因而,大乘更喜欢菩萨的形象。这是最本质的区别。

 

上座部其实也有托举只是不像我们这样的无底线。如同默罕默德也反复强调自己是个普通人,而穆斯林却坚定的认为其作为先知的完美性。因为,这些人存在的巨大成就以及其思想的深度,似乎确实完全无法划归普通人类的范畴。而如来本身又是深刻的,不可测度的,难以了解的,无法描述的,甚至于像海洋一般。



其三、与印度教的妥协:

 

很多人觉得遗憾,佛教现在遍布全球,却唯一在祂的出生地消失了踪影。这句既对也不对。世尊实则是从婆罗门教融合和继承了大量的东西。然后佛教出现后,婆罗门印度教又从佛教特别是大乘佛教吸收了大量的知识。很多对世的价值观,我们会发现两个宗教都高度一致。

 

这是无意识的自然形成的结果吗?不是。

 

从第二次集结之后,佛教就有各种分歧出现了,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就是:一部分人努力在调和佛教和婆罗门教之间的关系和法理、仪轨上的间隙,而另外一部分人,则努力促使两者的矛盾尖锐化。由此进一步加剧了对原始经典的改编和扭曲。为什么要大家重视了义的部分,这里大家应该也有感觉吧,了义部分是不区分衣裳的。

 

这篇文章,看似讲故事,属于知识的范畴,不对的。对于世尊真实的了解和认知,就是最为重要的大乘见地!

 

这篇文章的字数又创下了记录:14K...也花了我接近一个礼拜的时间,主要是考证上面。然而写的过程中,我发现世尊证道过程之艰难,他也踩了很多坑,也避开了一些坑,在这些地方都有大乘见地,并且是世尊亲证,因此,我没控制住,强行的硬塞了不少法理和修行指导在里面。希望对当大家面临和世尊某一个时间一样的处境时,能够有一点点的启迪吧。

 

下一篇文章,讲的是整个人类历史的这个最终的究竟真理,是此篇的姊妹文。我会更加彻底的扒掉宗教的外衣,还原真理本身。不过,写文章和准备文章还是一件既费脑力又费体力的活,大家容我稍微休息几天。。



---*---*---*---*---*---*---*---*---


过往相关文章列表:


※ 《佛陀-其实和我们一样》

※  关于证悟。


※ 《因.果》:我们如何去超越因果?

※ 《大话西游》:“那个人,他好像条狗啊!”

※  什么是大乘和小乘?

※ 《道德经》中的佛法-“道法自然”,原来如此。


※ 《烧念佛、持戒与核心佛法的关系》-(上)

※ 《烧香、念佛、持戒与核心佛法的关系》-(中)

※ 《烧香、念佛、持戒与核心佛法的关系》-(下)



作者:菩提树 成都。

原创声明:本公众号内容均是源于对经文的理解以及实证感悟,欢迎讨论,随喜分享。


扫码关注 无禅法苑

公众号:wuchanfayuan

长按二维码,点击“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关注。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真实的乔达摩王子》-世尊证悟历程详解发布于2024-04-29 18:3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