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关系看,一个人的“命”,就是他出生时所对应的宇宙状态;而“运”,则是命的外部环境——不断流变的宇宙状态。因此,人的“命运”,究其根本,就是一个固结了的特定宇宙状态,在不断变化的宇宙状态中的遭遇。命理学就是应用阴阳五行原理来描写、并进而预测这样的遭遇。尽管这种描写和预测还是十分模糊、十分粗糙的。
这里体现了一种自然律。对于终古常新的“天”来说,人是十分有限的。个人的遭遇只是宇宙运行中“复制”下来的一个极小的片断。然而,人是具有理性的动物。他并不仅仅满足于自己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而总要追问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事实上,哲学正是在这样的追问中产生的。
作为西方哲学的源头,古希腊哲学家从生命的逝和有限性中,发现了命运的“悲剧”性,由此产生了一种形而上学哲学观。这种哲学观的特点是本体与现象二分。按柏拉图的说法,现象永远是本体的不真实的摹本,而生命的意义在于如何去追求和达到本体。关于本体的知识即是他所谓的“理念”。
与古希腊的哲学家不同,中华哲人对于生命的意义一直怀有乐观的态度。尽管生命是易逝的、脆弱的,但并不说明它是不幸的。在中华哲人的眼里,本体和现象是统一的。因为生命过程是一个变化的过程。在这个变化中,生动地体现了宇宙的生生不息的生命力。这就是《周易》所谓的“生生之为易”。
可以说,传统理学的探索,本身就印证了这种“变”的生命力,同时也尝试揭示这种“生生不息”的宇宙原理。它极为生动地表现了中华先人对生命所采取的现实态度:希望通过揭示生命的某种规律性,从而了解生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既然生命过程带着时空结构的印迹,那么“知命”者可以通过适当地调节他所处的外部的时空环境,达到某种避凶的目的。这就是邵伟华先生常说的“在有利的时间,去有利的地方,办有利的事情。”也就是,通过理性地选择和改变外部环境,使自己生命的路变得平坦起来,使生活变得美好起来。这是就改变外在条件而言的。
从主体方面来说,“知命”者还可以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对变动的环境做出适宜的应对。传统命理学是按世俗的价值观来刻画人生的轨迹的。命理学中财官网络的判断正是这种世俗价值观的集中体现。然而,“知命”者不应当被这种价值观所束缚。就我个人的体验,如果用“财官”指标来标记人生的话,一些指标高的阶段,并不一定就是自己内心感到舒坦和愉快的岁月。命理学是现实的,它并不刻意去描写当事人的主观感受。而主观感受又是因人而异的。俗话说:仙自有烦恼事,小也有欢乐时。虽然主体受着客体环境的制约,谁也无法扯着自己的头发而离开地面,但是,主体是具有能动作用的。所以,“知命”者,并不“唯命”。他们注意充实和提高自己,以豁达的胸襟直面人生,同时也善于处理现实中的各种问题。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然而,一个真正的“知命”者,应该努力超越当下的生存状况,或者说,应当敢于超越自己个人的命运,由“人道”向“天道”回归,在“有限”中去追求和实现“无限”。当然,这是多方面的。宋朝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指出,志士仁人应该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应该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一种人生境界的追求,是大道的追求,是一种真正的超越。它也是中国哲学的真谛所在。


延伸资源下载(命理古籍、麻衣神相、太乙神数、七政四余、大六壬奇门遁甲、梅花易数、皇极经世四柱八字六爻风水、铁板神数、六壬史上最全版古今秘籍汇总|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命理的天道与人道发布于2024-02-29 20:27:0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