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 离(lí):离为火卦

【原文】
离,利贞,亨。畜牝牛,

彖曰:离,丽也;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重明以丽乎正,乃化成天下。柔丽乎中正,故亨;是以畜牝牛吉也。

象曰:明两作,离;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

【译文】
离卦,利于守正,亨通。畜养母牛,吉祥

彖辞说:离,美丽光耀的意思;太阳月亮依附光耀于天际,百谷草木依附光耀于土地上,双重的光明依附于正道,才能教化天下达到文明。六二与六五以柔顺之德居中位,所以亨通,所以畜养温顺的母牛吉祥。

象辞说:两重光明就是离卦的卦象。大人物效法离卦的精,发挥自己的光热于四方。

【解读】
陷入坑里,肯定会附着在一处地方,所以坎卦之后是离卦。古字的“离”是“鹂”的本字。古人认为太阳便是一种神鸟,所以离的引申义也指日。又由于日光是光明、温暖又酷热的,离便又有光明、火、火热的含义。鸟不能总是飞翔,经常会停落在某处,于是离又有依附、附丽的意思。又由于黄鹂鸟总是成双成对地飞翔,所以离又有雌雄相依,阴阳相对的含义。

前面的比卦是紧靠、并列的依附,强调的是一方亲近地辅助另一方,侧重于亲辅关系;离卦强调一方密切地依附于另一方,侧重于主从之间的依附关系。人是需要互助依存的。但依附行为并不等于有依附人格,也并不妨碍独立人格的发展成长。应该把“依附”看作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

得此卦者,心不定,事物易变化,性急者易败事。有先凶后利之象。与人不亲和,易有损失。在婚恋上追求纯粹的感情交流。容易有艳遇,但当桃花运进入到肉体关系阶段时会形成纠纷困扰。男性得此卦,有良女为友。女性得此卦,有红杏出墙的可能。预测婚姻,女方无定性,有败丈夫之财之象。若是再嫁之女则有获得好配偶之象。

离卦爻辞 初九原文译文

初九:履错然,敬之无咎

初九:做事井然有序,错落有致,恭敬行事不会有灾难。

【原文】
象曰:履错之敬,以辟咎也。

【译文】
象辞说:做事井然有序,恭敬谨慎,是为了躲避灾难。

【解读】
刚上场就乱了步伐,处离之始,以刚居刚,处于刚刚依附于人之时就躁动冒进。这时还没有得到对方的信任,也不知应该如何做事,行为举止必然有不得当处,难免乱了章法。依附之事贵柔,初九以阳刚的姿态出场就错了。幸亏初九居下,有谦虚恭敬的优点,这才没有继续闯祸,挽回了不良影响。

离卦爻辞 六二 原文译文

六二:黄离,元吉

六二:六二爻黄中文明,大吉祥。

【原文】
象曰:黄离元吉,得中道也。

【译文】
象辞说:“黄离元吉”,是因为六二爻居中位符合中庸之道。

【解读】
黄在五色里为中之色,象征中道。六二以柔爻居阴位得正,又居于下体之中。能以柔顺中正之道依附于人,是吉祥的。当依附之时,初九过刚当然不可取,六二能柔并不难做到,难在一面柔顺依人,一面又不失其中正。这就是外圆内方的人格,在依附于人的同时,保持自己独立的人格。对利和义的追求很难平衡。

离卦爻辞 九三 原文译文

九三:日昃之离,不鼓缶而歌,则大耋之嗟,凶。

九三:太阳西斜后,听不到人们敲打着瓦盆唱歌,而是听到老人们的哀叹声,凶险。

【原文】
象曰:日昃之离,何可久也。

【译文】
象辞说:太阳已西斜,光明不会太迟久的。

【解读】
太阳已经西斜了,仍然恋恋不舍地依附在天上。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九三处于下离之终,光明已接近终点。日薄西山,精力俱衰,如不及时退休,等到年岁更加老迈时就该后悔了。唱歌行乐,以娱晚年,这是老人的最佳选择。如果仍然恋栈不舍,难免被视为老朽昏庸,自取其辱是必然的。

离卦爻辞 九四 原文译文

九四:突如其来如,焚如,死如,弃如。

九四:灾难突然而来,焚烧房屋,人死,丢弃亲人的尸体逃命。

【原文】
象曰:突如其来如,无所容也。

【译文】
象辞说:突然来到的灾难,是无法逃避的。

【解读】
处于多惧之地,急欲向上逼近六五,有强宾逼主之势。名为依附,实为逼迫,会引起六五的戒备。六五拒绝、抵制九四。比如刘备势单力薄时曾多次依附于人,曹操袁绍,刘表,处处谦顺任劳,韬晦自抑。等待时机,缓图进取,并不操之过急,更不采取“突如其来如”的强宾夺主的形式,在辗转寄人篱下的过程中,不仅保存了自己,还积蓄了力量吕布与刘备相反,先后依附过丁原、董卓、袁术、刘备、曹操,但处处以强宾夺主,咄咄逼人,终于被杀。

离卦爻辞 六五 原文译文

六五:出涕沱若,戚嗟若,吉。

六五:泪水、鼻涕如大雨一样,悲伤哀叹,吉祥。

【原文】
象曰:六五之吉,离王公也。

【译文】
象辞说:六五的吉祥,是因为其处于王公的位置。

【解读】
六五是一位心怀仁慈的君王,面对这种不孝的社会习俗,他感到很伤心,所以痛哭流涕,愁眉不展地连连哀叹,他在为这种时代悲哀。正是他心怀仁慈与悲哀,给他带来了吉祥。因为他会得到更多人的共鸣,会得到更多人的拥护,三国中刘备的哭就是这样。

离卦爻辞 上九 原文译文

上九:王用出征,有嘉。折首,获匪其丑,无咎。

上九:君王带兵出征,战绩很好。斩了敌人首领,俘虏了二头目,没有灾难。

【原文】
象曰:王用出征,以正邦也。

【译文】
象辞说:君王带兵出征,是为了安邦定国。

【解读】
众人皆来依附,这时仍有少数顽固分子要讨伐问罪。但是六五柔弱,无力征讨。六五任用具有刚健之才的上九为将,去征伐尚未依附的异己力量。诛杀首恶,其余没有归附的民众俘虏过来就行。武力征伐和分化争取相结合,实现了百姓的依附。


推背图·第四十一象》解离卦

离·甲辰

【金圣叹批注】

此象一武士擅握兵权,致肇地覆天翻之祸,或一白姓者平之。


离卦运势

运势:六冲卦,大吉大凶之象。外表极盛,但可能为虚假之象,内情多不实。

事业已达到顶点,耀眼靓丽。但盛极而衰,应居安知危,寻求依托,求助他人。

爱情热情奔放,相互依附,但不应性急,否则会弄巧反拙。请他人搭桥为吉。

疾病情绪浮动,虚火旺,急病有解,久病则凶。宜往西北方求医。

经商:不可投机取巧、急于求成。应忧深虑远,与他人合作,或依附强势者。

诉讼:我方发动,则会有凶险,宜找姓名中有木的人调停。

出行:在外多凶险。若寻人,不宜去寻,若有消息皆为虚假。

人生在事业上无法依靠家人,多为独立自主。仕途上一旦有发展就会衔阶较高。

《断易天机》解离卦

飞禽遇网之卦,大明当天之象

离卦点睛

离象征无限光明,但火焰要有所依附,依附正当则可以持续光明。得离卦者往往心绪不定,性急者易败事。不可冲动,否则烧伤了别人的同时也熄灭了自己。为他人作嫁衣也是一种享受,有其名无其实总比名实两缺要强。

朱买臣得此卦,官至太守

朱买臣被妻弃时占得此卦。朱买臣为汉朝人,四十多岁时仍然贫寒,其妻引以为耻,离他而去,印证了离卦的离散之意。后来他得人推荐官至太守,印证了光明、高贵之意。

周易全解》离(卦三十)
——突如其来的战祸
【原文】
(离下离上)离(1);利贞,亨。畜牝牛,吉。初九:履错然(2),敬之(3),无咎。六二:黄离(4),元吉。九三:日昃之离(5),不鼓缶而歌(6),则大耊之嗟(7)。凶。

九四:突如其来如,焚如,死如,弃如(8)。六五:出涕沱若(9),威嗟若(10)。吉。上九:王用出征,有嘉折首(11),获匪其丑(12)。无咎。

注释
(1)离是本卦的标题。离的意思是“罹”,即遭遇灾祸。全卦内容主要讲战 祸,标题与内容有关。(2)履:步履,这里指脚步声。错然:杂乱的样子。(3)敬;用作“儆”,意思是警戒。(4)离:这里用作“螭”,意思是, 指天上像龙形的云、虹,即霓。黄离就是黄霓。(5)昃(ze):太阳偏西。(6)缶:陶制的乐器。(7)大耊(die):老头儿。七十岁叫耊.

(8) 弃:使……变成废墟。(9)涕:眼泪。沦若:泪如雨下的样子。(10)戚:忧伤。嗟:叹息。(11)有嘉:周代的小国嘉。折首;意思是斩首。(12) 匪:用作“彼”。丑:众,这里指敌方。

【译文】
离卦:吉利的卜问,亨通。饲养母牛,吉利。初九:听到错杂的脚步声,马上警惕戒备,没有灾祸。六二:天空中出现黄霓,是大吉大利的征兆九三:黄昏时天空出现虹霓,人们齐声高叫,没有唱歌时的 乐器伴奏,老人们悲哀叹息。这是凶兆。

九四:敌人突然袭击,见房就烧,见人就杀,使这里变成一 片废墟。六五:泪如雨下,忧伤叹息。吉利。上九:在王的率领下反击敌人,将有嘉国君斩首,抓获了很 多俘虏。没有灾祸。

【读解】
这里描述的是一场自卫反击战,从保持警惕,敌人突然袭击, 到国王率众反击,大获全胜。天象显然是战争中的重要因素,吉、 凶征兆交替出现,似乎是天意的显现,结果也应验了预兆其次 是战争的残酷。发动突然袭击的敌人是强悍的,并且毫不留情地烧光、杀光、抢光;罹难的民众虽然难以抵挡强敌,却也演出了 一出悲壮的场面,齐声高叫,泪如雨下,忧心叹息;再次是国王 的英明勇敢,消灭了敌国,铲除了心腹之患。

一场残酷的战斗似平显得那么简单:没有挖空心思的谋略,没 有复杂的战略战术,也没有相持不下的反复争夺。但是,那浓厚 的血腥味却是透过了纸背久久不散,“三光”的情景如在目前。原 始的战术凭借的是体力的强悍,而不是复杂的计谋和精良的武器, 还有古人笃信的上天的意向。

比较之下,现代战争无论在哪个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 化。没有变的是血腥和残酷,以及用它们来换取自己的利益。

《东坡易传》第三十卦 离 离为火 离上离下
“离”。

火之为物,不能自见,必丽于物而后有形。故“离”之象,取于火也。

利贞,亨。畜牝牛吉。

《彖》曰:“离”,丽也。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

言万物各以其类丽也。

重明以丽乎正,乃化成天下;柔丽乎中正,故“亨”,是以“畜牝牛吉”也。

六丽:二、五是柔丽中正也。物之相丽者,不正则易合而难久,正则难合而终必固。故曰“利贞,亨”。欲知其所畜,视其主。有是主,然后可以畜是人也。有其人而无其主,虽畜之不为用。故以柔为主,则所畜者,惟牝牛为吉。

《象》曰:明两作,“离”;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

火得其所附,则一炬可以传千万;明得其所寄,则一耳目可以尽天下,天下之续吾明者众矣。

初九:履错然,敬之,无咎。

《象》曰:“履错”之“敬”,以辟咎也。

六爻莫不以相附离为事。而火之性灾上者也,故下常附上。初九附六二者也,以柔附刚者,宁倨而无谄;以刚附柔者,宁敬而无渎。渎其所附①,则自弃者也。故初履声错然敬之②,以辟相渎之咎。

【校注】
①渎其所附:《苏氏易传》作“渎其所以附”,“以”字衍。
②错然敬之:《苏氏易传》作“错然敬二”,亦通。
六二:黄离,元吉。

《象》曰:“黄离元吉”,得中道也。

“黄”,中也。阴不动而阳来附之,故“元吉”。

九三,日昃之离,不鼓缶而歌,则大耋之嗟,凶。

《象》曰:“日昃之离”,何可久也。

火得其所附则传,不得其所附则穷。初九之于六二,六五之于上九,皆得其所附者以阴阳之相资也。惟九三之于九四,不得其传而遇其穷,如日之昃①,如人之耋也。君子之至此,命也。故“鼓缶而歌”,安以俟之。不然,咨嗟而不宁,则凶之道也。

“校注”

①如日之昃:《苏氏易传》作“如日月之昃”,“月”字衍。

九四:突如其来如,焚如,死如,弃如。

《象》曰:“突如其来如”,无所容也。

九三无所附,九四人莫附之,皆穷者也。然九三之穷,则咨嗟而已;九四见五之可欲,而不度其义之不可得,故其来“突如”,其炎“焚如”。六五拒而不纳①,故穷而无所容。夫四之欲得五,是与上九争也,而上九,“离”之王公也。是以死而众弃之也。

【校注】
①六五拒而不纳:《苏氏易传》作“其五拒而不纳”,误。
六五:出涕沱若,戚嗟若,吉。

《象》曰:六五之吉,离王公也。

“王公”,上九也。六五上附上九,而九四欲得之。故“出涕”、“戚嗟”,以明不贰也。六五不贰于四,则上九离之矣①,故吉。

【校注】
①上九离之矣:《苏氏易传》作“上九勤之矣”,误。
上九:王用出征,有嘉折首,获匪其丑,无咎。

《象》曰:“王用出征”,以正邦也。

凡在下者,未免离于人也。惟上九离人,而不离于人。故其位为王,其德可以正人,各安其所离矣。而有乱群者焉,则王之所征也。“嘉”者,六五也。非其类者,九四也。六爻皆无应,故近而附之者得称“嘉”也。其嘉之所以能克其非类者,以上九与之也。

《周易注》上经随传卷三 离
离:利贞,亨(1)。畜牝牛,吉(2)。

【注释】(1)离之为卦,以柔为正,故必贞而后乃亨,故曰“利贞亨”也。 (2)柔处于内而履正中,牝之善也。外强而内顺,牛之善也。离之为体,以柔顺为主者也。故不可以畜刚猛之物,而“吉”於“畜牝牛”也。
《彖》曰:离,丽也(1)。日月丽乎天,百穀草木丽乎土。重明以丽乎正,乃化成天下。柔丽乎中正,故亨。是以“畜牝牛,吉”也(2)。

【注释】(1)丽犹著也。各得所著之宜。 (2)柔著于中正,乃得通也。柔通之吉,极於“畜牝牛”,不能及刚猛也。
《象》曰:明两作,离。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1)。

【注释】(1)“继”谓不绝也,明照相继,不绝旷也。
初九:履错然,敬之,无咎(1)。

《象》曰:“履错”之敬,以辟咎也。

【注释】(1)“错然”者,警慎之貌也。处离之始,将进而盛,未在既济,故宜慎其所履,以敬为务,辟其咎也。
六二:黄离,元吉(1)。

《象》曰:“黄离元吉”,得中道也。

【注释】(1)居中得位,以柔处柔,履文明之盛而得其中,故曰“黄离元吉”也。
九三:日昃之离,不鼓缶而歌,则大耋之嗟,凶(1)。

《象》曰:“日昃之离”,何可久也?

【注释】(1)嗟,忧叹之辞也。处下离之终,明在将没,故曰“日昃之离”也。明在将终,若不委之於人,养志无为,则至於耋老有嗟,凶矣,故曰“不鼓缶而歌,则大耋之嗟凶”也。
九四:突如其来如,焚如,死如,弃如(1)。

《象》曰:“突如其来如”,无所容也。

【注释】(1)处於明道始变之际,昏而始晓,没而始出,故曰“突如其来如”。其明始进,其炎始盛,故曰“焚如”。逼近至尊,履非其位,欲进其盛,以炎其上,命必不终,故曰“死如”。违“离之义,无应无承,无所不容,故曰“弃如”也。
六五:出涕沱若,戚嗟若,吉(1)。

《象》曰:六五之“吉”,离王公也。

【注释】(1)履非其位,不胜所履。以柔乘刚,不能制下,下刚而进,将来害已,忧伤之深,至于沱嗟也。然所丽在尊,四为逆首,忧伤至深,众之所助,故乃沱嗟而获吉也。
上九:王用出征,有嘉折首,获匪其丑,无咎(1)。

《象》曰:“王用出征”,以正邦也。

【注释】(1)“离”,丽也,各得安其所丽谓之“离”。处离之极,离道已成,则除其非类以去民害,“王用出征”之时也。故必“有嘉折首,获匪其丑”,乃得“无咎”也。

《子夏易传》离下离上
离,利贞,亨。畜牝牛吉。彖曰:离,丽也。日月丽乎天,百榖草木丽乎土。重明以丽乎正,乃化成天下。柔丽乎中正,故亨,是以畜牝牛吉也。

丽,安附也。而利以正,故能通也。日月得天,故能长守其明。百榖草木得乎附土,故能永保其种。丽其所丽者也。上下皆明,咸安其处,利而不正,何为化成矣。柔丽大中,强而不武,利而得正,化之元也。是以能通天下也。故畜牝牛,柔而强力,以济者相丽之道也。

象曰:明两作离,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

两明嗣丽,天下大明也。得丽之大者,莫过于大人。丽于大位也。累圣之治,两明而继,而天下化矣。

初九,履错然,敬之无咎。象曰:履错之敬,以辟咎也。

求保所安者,履其初,错然内省而敬惧之,即能保所丽,而免于咎也。

六二,黄离元吉。象曰:黄离元吉,得中道也。

黄者,文之中也。柔居中正,治丽其文,故元吉也。

九三,日昃之离,不鼓缶而歌,则大耋之嗟,凶。象曰:日昃之离,何可久也。三者将进之地也,在于离。丽得其正,则吉,过之则凶。离明而行,阳丽于三,止于所也,可以鼓缶,乐终于此矣。过以求之,日之昃也,将何往哉,耊之凶也。易戒其于分而丽得其所也。

九四,突如其来如,焚如,死如,弃如。象曰:突如其来如,无所容也。

四者,行上之道,首进之地,进逼于五,不当其位,无徳之至,突如而来如也。五尊严之盛,不可陵也,故为焚如而死弃矣。搏残之而不容也。

六五,出涕沱若,戚嗟若,吉。象曰:六五之吉,离王公也。

柔居尊阳,故为下之谋也。有乘刚之逼焉,故为出涕矣。以柔正而居王公之位,忧嗟之深,天下归助,故终吉

上九,王用出征,有嘉,折首获匪,其丑无咎。象曰:王用出征,以正邦也。

柔之道,非天下大服焉,故终于用师之正,以重明之,治为天下之丽,以柔顺之徳,为天下之归。其终或用师,则出征而折首矣,有其嘉,以刚终也,获其非类,而天下正也。

易经证释》离卦
离卦。离上离下。

孔子《宣圣讲义》
离卦大义。已见坎卦讲义中。离坎原相须成用。一上一下。如人心与肾。其功用相通。不可阙一。故传曰离上而坎下也。在后天生化。阴阳必调协。水火必相济。非如先天孤立。而乾坤至此。乃易以离坎。离卦二阳一阴。阴在阳中。重为四阳二阴。阴居正位。与坎恰相对。化而分之。一乾一坤。交而合之。一既济一未济。乾坤居全易之首。既未济居全易之终。而离坎介其中。为全体锁钥。全易枢机。故有天地。即有日月水火。有乾坤。即有坎离。离坎在后天。固代乾坤。而其用亦等乾坤也。离四阳分列。中夹二阴。而阳在中爻。以主持全体。与坎相反。故坎同于坤。而离同于乾。盖取三四两爻也。三四为人爻。则离坎之同乾坤。当由人道言之也。人在天地中。上下承天履地。正本诸离坎之用。以立人道也。离犹仁也。坎犹义也。仁义内外。互为其根。仁见于外。而根于性。义发于心。而辨于事。此一上一下。互成其妙用也。离以中爻皆阳。刚见中爻。是为光明。坎则以中柔。而为润泽。日之与月。水之与火。互为照耀。互相蒸化。即离坎二卦之合德也。而人道见焉。是人道达于离坎。人生基于离坎。而互成其用。离以光明而照临于下。坎以润泽而化腾于上。如天日之温和。云雨之灌溉。万物以生以育。以长以成。此天地生化之功。藉离坎以致之。而人身生育之道。亦依离坎以达之。故道者言修。必假离坎以为言。而卫生保命。亦必赖离坎互济。以收其效。以离象心。坎象肾。人人固有者也。而易则由此以明生化之原。天地之道。日月之功。阴阳之和。水火之济。皆以此二卦往来。昭其奥。发其蕴。而示诸天下矣。故坎后继之以离。明其为往复之道。终必有始者也。

离卦中互兑巽。泽风大过。反之则为中孚。以风与火易动。而相遇易燃。泽本水。与火相制。而离火之用。必有需于风与水。风助其势。水限其力。相违相成。而后大用着焉。故用之当。则可致中孚之功。用之太过。则将类大过之弊。此用离者所当知也。由爻辞中吉凶互见。亦可知用之必有道矣。水火皆能利物。亦能害物。得乎中和。则见其利。太过不及。则受其害。此离与坎。虽代乾坤。其用则有异。以既交合后。非纯一者可比。离取其光明而不过。坎取其阴险而得中。故二阴在中。乃制离于中行。二阳得正。足脱坎于险陷。其道一也。唯至中乃至道。过与不及。皆非道也。他物尚然。况离坎乎。离坎在天地为生化之原。在人为生存之根。在物为生育之门。固无时可离者也。因其不可离。而名曰离。足见命名之义。要人知勿过。而守其分耳。离之用。即合于坎而为往来。与坎之用。在于得离而致平协。皆泰所谓无平不陂。无往不复之意。唯离能合。因离乃有合。譬之男女。固以离而合。而后成夫妇。生者取诸别类。化者从于异种。而后生化以繁。发育以健。男女以异姓为夫妇。则子孙盛昌。果木以异类接根苗。则花实茂盛。此皆离而后合之久。而卦象两阳中分。中爻反连。正此道也。

离坎皆八卦中正位卦。在先天离居三位。坎居六位。东西相对。如日与月。而后天移离居南。坎居北。变为上下相对。乃水火相射之象。在先天水火各东西。故不相射。在后天水火互升降。则宜相调。此周易离坎相继。以明其用。离虽在上。而异乎先天之乾。以上仍下也。上为位。下为德。与坎正配。故诸卦离在上。则其德不全。以火性炎上。愈上愈炎。不成其用矣。如既济离反在下。以与坎易位。易则德用以明。功业以大。前于坎卦已述及此义。今更指明。使读者知离坎不相离。而在后天。阴与阳。水与火。不偏重也。离四阳二阴。阴得位乘时。以见日光必下照。火必内伏。方成其大用。若反之。不独无用。且有害也。今周易序卦。先坎后离。亦含此义。上下卦分为二阳一阴。有如人之双目。中藏瞳子。即坎之元精。坎得坤元之精。而予离以为明。如人之目。得肾中之精。以为瞳人。而发光明。其象正同。然瞳人生于肾。根于下。而神藏于心。出于瞳。是心交肾而后有明。亦犹离交坎而为明也。离本代乾。而为坤体。为其阴也。阴以为体。阳以为用。其光明不因二阳。而在一阴。然非二阳之相协。亦不能成其用也。阳本乎乾刚之德。而坤柔以丽焉。此光明之所来。亦后天生化之大则也。若先天则唯纯阳为光明。故道者不复假目以为视。而明澈一切。以其非后天之器。乃依先天之道也。修者调离合坎。化而为乾坤。一而还于纯阳。乃不用目而自明。若吾人则赖目以明。则离之象也。故后天唯离称光明。而取象于日与火也。

离之命名。固取离合之义。而离字从隹。以其象鸟也。犹坎字之欠象鱼也。鸟飞于天。鱼潜于渊。升沈上下。各异其用焉。故离用取升腾。而必下达。坎用本沈伏。而必上达。一上一下。迭为宾主。此天地间阴阳离合之大例也。左右者。升降之道。内外者。来往之门。离在先天居左。后天则升而上。坎在先天居右。后天则降而下。离以阳从阴。则由外而内。坎以阴向阳。则由内而外。故离坎之体用。包举天地间一切阴阳之德用。而先见于水火日月焉。吾人苟求之心与肾。气与血。往复之道。吐纳之方。何非取象离与坎。而成全体阴阳消长之机。是以气根于肾。血统于心。阴体而用阳。阳体而德阴。一上一下。合为太极之象。此人身亦小天地。而包全易卦象。仍以离坎主其中府也。修道之士。外而呼吸。内而运转。循乎经络。达于皮毛。精则神明。粗则骨肉。皆以心肾分掌其事。合化其道。以调和五藏。协济百体。而后性命以全。神形以健。遵乎天。则返于太虚。率乎人。则流诸化冶。此皆就离坎相应成用。阴阳相交成德之所致也。顾求天下之远者大者哉。故道家求己。以卦取诸身。圣人用世。以卦推诸天下。无不同也。无不合也。学者苟通二卦之德用。则将无往而不适宜。岂徒诂易已哉。

离。利贞亨。畜牝牛。吉。

孔子《宣圣讲义》
此离彖辞也。离出于坤而成于乾。以女代父。而居先天乾位。然非乾也。故四德有其三。而不称元。且以利贞在亨先。明后天之日。其德用必自地上显。而独施于万物。与人道之体坤。其义正同。盖离虽代乾。而非先天天道。天以日明。为将着其用于物也。故先利贞而后亨。亦以离之出乎坤也。阴以阳用。阳以阴用。此天地定例。牛坤象也。牝阴也。离乾之代也。阳也。坤称利牝马之贞。以取利乾而成其用也。马为乾象。而坤用之。牛为坤象。而离用之。离原异乾。故称牝。若乾则为牡牛矣。乾用牡牛。坤有牝马。恰相对也。离以出乎坤。成乎乾。乃称牝牛。而得畜之也。以离代乾。主天下生化之原。故有三德而占吉也。

彖曰。离丽也。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重明以丽乎正。乃化成天下。柔丽乎中正。故亨。是以畜牝牛吉也。

孔子《宣圣讲义》
此申释彖辞之义也。离为火。而明于天。以其在天空也。故有附丽之义。谓附丽于天也。若就德用言。则又附丽于地及诸物也。而一切有名有形者。皆托日之光明以生以化。是物又附丽于日也。以日为天下中枢。近若地上诸人物。远若各宿。未有不附丽于日。以生存变动者也。是日为一切所丽。而又自丽于天地。故离为丽。明其虽离而不脱也。如地球也。诸行星也。及天地间万象也。皆自分离。而仍相属。若有为之牵系者。则皆日之力也。亦即离丽之义所昭着也。或以丽为言其光明。发为华美之色。朱绚之文。故称丽。是亦一义也。然本义则以附属为当。不过丽之真解。虽若附属。实相分离。正如天与日也。日虽属天。而与天接。其动止也。乃与天异。故名离。而义则丽。正以其离而后称丽。若原一体。固无所丽也。离出于坤。而成于乾。上丽于天。下丽于地。天其体也。地其用也。此丽之所指。不限于天空也。譬诸日之光热。必藉物而后见。腾空者不觉也。登高者反见其寒。是因所丽不足。则其用不显之一证也。以卦言。四阳二阴。亦交相丽。而阳为主。故曰柔丽乎中正。以阴在正位也。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此人共见共知者也。而所要者。非徒丽之贵。必因丽以成其德用。如日之丽天。谷物之丽土。皆因以成其生化之德。竟其长育之功也。此卦以柔丽乎中正。明其为日之象。而以重明得位。足以化成天下。是离之所贵。以丽而竟其德用。不独托其一身已也。又不独施于一时一地已也。必化成天下。使被其德者。无物不生。接其用者。无物不化。然后充乎离之丽。而协于代乾之位。为后天生化之主也。故称为亨。言其通乎一切。无不宜。无不利也。凡称亨者。皆如此义。离之为亨。尤最着也。坤虽行地无疆。而止于地。地以外莫之及也。离则达乎天。上下无不至也。此所以为大亨也。因柔之得丽乎中正。以天之位。行地之德。则譬如养家畜者。有牝牛之孳息。而一家得其用矣。古以农耕为本。牝牛者农耕所贵。乃取为喻。非限于牝牛也。而既协牝牛之吉。是已应坤德之全。其利固已溥矣。吾人不必求其利及于地以外者。苟尽地之利。则人所资于日者。亦已足矣。此易辞但云畜牝牛吉也。

象曰。明两作。离。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

孔子《宣圣讲义》
此离卦象辞也。离为阳光之主。即本乾大明终始之德。而为天下之明。明以日月为最大。传曰悬象着明。莫大乎日月。又曰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又曰日月之道。贞明者也。是明生于日月。而日尤为其主宰焉。月之明亦取于日耳。离象日。故以明称。明两者。以重离言。犹坎称重险也。险重为坎。明两作离。皆以六画卦言。三画则无重两之称。离以三阳含一阴。如人之目。天有日月。人有双目。是皆离明之象。六画卦为后天卦。实本后天奇偶相生之例。一阴一阳之道所成。此离之明以两。如坎之险以重也。日月相推。为天之明。即离之用。是以比人之合。日月合明。而后离之体用俱备。故曰明两作离。天道为人道之本。日月明于天下。天道也。而大人则以其德教。继日月以明照于四方。是德教之明。乃人道也。称大人者。义已见前。以君子在位。德位并至者也。盖德与位有一未至。不足以行其德教。不足以显其光华。即不克以继日月之明照也。继字大有意义。人天之合。原法于地之承天。坤之承乾。离本出于坤。而德用成于乾。亦体坤顺承之义。离以日照于天下。月乃承其光以明于夜。是月亦体坤顺承之功。皆继也。传曰日往则月来。一往一来。乃谓之继。如同出一时一地。非继也。坤继乎乾。月继乎日。而人法之。以继乎天。是离为天之明。而大人德教乃继之以成人之明。此所谓明照四方者。实与日月同功。即所谓与日月合其明者。大哉明乎。非大人之德教。曷足以称之乎。故日月有明。而天地不暗。大人有德教。而众庶不愚。此固本于天生化之道。亦法乎离之代乾大明终始者也。日月悠久。大人之德教。亦永传不绝。而后人世文明。与天地光明。亘万古而无息焉。

初九。履错然。敬之。无咎。

孔子《宣圣讲义》
此离初九爻辞也。离居先天乾位。而与坎对。合言之。天与火同一位。故离卦含有天火同人之象。又以先天之坎。后天为兑位。且离卦四阳二阴。阳多于阴。包阴在内。有类于天泽履。而初九阳在下。如人之履。故爻辞称履。错然杂遝之象。言取于同人之义。履至杂遝相交错。意即朋来甚多也。宾主交错。履舄杂陈。古者宾至。履舄脱于户外。虽未见其人。观其履交错。已可知室中之众。故曰履错然。明其来者众矣。离本附丽。来者亦相率而至。又离有光明。招致者广。朋众咸集。如同人也。宾来既众。易招尤愆。然苟取履之义。以礼敬之。则仍免咎。盖离本乾大生之德。好生为心。所虑不节之以礼。则易为小人所乘。如以敬处之。则自无咎。此同人履二卦初九。皆占无咎。明其仁而有礼。则肾愚善恶无不化之。正大人德教继明之始。亦即离丽光明之初。而为天下文明之基础也。文明必有众。必善抚其下。必广纳其民于轨物之中。非为一人谋也。是以初九有取于同人与履之通义。而见履错相敬之无咎矣。

象曰。履错之敬。以辟咎也。

孔子《宣圣讲义》
此申释爻辞之义也。离初九在下。而以阳翕群阴。如人之履地。而有交错之象。爻辞称为履错然。盖取象如此。非真必履舄交错。故用然字。与若字如字一义。既有交错之象。自易生狎昵之弊。既多往来之地。自易招是非之时。则唯有持之以敬。而后免于咎。咎即指狎侮是非之所生祸害。小人最不能免。君子戒于几先。乃能以敬辟咎。此明离之初九。虽接于阴。而不见侮。实有其缉熙光明之道。则所谓敬是也。敬于外。必诚于内。诚于中。必明于物。苟敬矣。则虽在下不辱。处孤不困。困辱既免。更何咎戾乎。是因履错而先敬。乃足以辟咎于无形。辟止也。除也。不独避免已耳。离以光明为德。附丽为用。光明易污。附丽易陷。此初九之咎。固理数不易免者。而人道则本其光明之性。坚其附丽之心。不使尘障有蔽于外。不因托庇有累于中。则唯敬于其群。交之以礼。此即本敬以直内。义以方外之道。而克长保其生化之德。永协其水火之用也。譬之于火。一火势孤。不胜众水。则何以成蒸腾之功。而收调剂之效哉。此初九一阳在下。处地不易。免咎斯难。有如正人士子。涉足狎邪。置身徒卒。其不为所侮辱及牵累者鲜矣。故爻辞以敬为训。而明人道之能济时。亦以离有日月光明之德。自克以敬保其功用也。

六二。黄离。元吉。

孔子《宣圣讲义》
此离六二爻辞也。离卦以二五两爻。阴得中位。明其原出于坤。是以在六二取坤之德。而称黄离。犹曰离合坤德而成用也。黄为坤之色。在坤卦六五曰黄裳元吉。此称黄离元吉。正相表里。六五在外卦。故曰黄裳。此以在内卦。故曰黄离。离本阳之用在上。其象为日与火。因所象者众。不及徧举。乃称黄离。犹曰黄日也。凡属离而为六二者。皆黄离也。以离又为丽与明。亦可自为黄丽或黄明也。因黄为色。离则其物之代名。如曰黄丽。即以黄丽于物之意。如曰黄明。即以明而色黄也。不可执离卦之名。谓为离之黄也。然黄离之称。正以离六二得坤之用。亦即乾坤同道。天地合德之意。盖离代乾。为天道所寄。而黄则坤也。地之色也。天地合德。即生化之根。万有之宰。至是而离道以全。离用以成。而天地生化之功以着。而水火既济之效以明。故占元吉。言其无不吉也。以日之大用在于生化。而生化必藉地而后见。万物皆托于地故也。六二以日光下照大地。日色黄明。则地上所有。无不被其光热。育为生成。正如春日。天气初和。万物生长。乃以地而得日之光热。而蒸化而发育也。此其为吉。非一方一时之宜。故称元吉。明其遇此者无不吉也。以日下照及地。其光中天。无不普照。其气温和。无不化育。虽微如虫介。贱如草木。皆欣欣然向荣。以遂其生。成其化。此其为吉。蔑以加矣。是六二元吉。恰与坤六五同。坤六五以顺承天。而成其代终之功。离六二以柔体坤。而达其大生之德。皆取天地合德之义。有如泰卦之象也。正月为天地交泰。而成之者离日也。日德及地。万类同孳。证之春和化育之象。即可见其占元吉之有由也。天德好生。日虽兼生杀之用。而在春则唯生。以其德用及于坤地也。若至秋冬。离地日远。则反生为杀。此黄离元吉。必在六二也。

象曰。黄离元吉。得中道也。

孔子《宣圣讲义》
此申释爻辞之义也。凡卦爻位以二五为中正。而称中道者。必因二五爻之阴与阳相得。刚与柔相协。而后副此义。如前之蛊卦。后之解与夬。皆于九二爻有得中道之语。以此三卦九二以阳得中。能与阴协耳。离之六二以阴得中。与上下之阳相协。亦称中道。后如既济。亦因下卦为离。六二得中位。爻辞亦称为以中道也。可见中道必因二爻之位。且必因阴阳之孚。在诸卦以九二见称者多。唯离则以六二称。是以阴正位。唯离克孚于坤也。既济之六二。亦由离称。离虽为日。必因地以见其用。故德比于坤。坤以六五称黄裳元吉。释为位正中。此以六二称黄离元吉。释为得中道。此正可相互证明。地道上行。以顺承乾。而用见于六五。日道下临。以昭明于地。而体用坤。故用见于六二。一上一下。足见天地之交。生化之成。实在于离与坤之交用也。坤如不上承。则失其厚载之德。离如不下照。则失其光明之功。此离六二有元吉之占。而释文称其为得中道也。夫中者无偏。以高济卑。以多益寡。使之两均。方谓之中。离本位高。若不下济。本阳盛。若不就正于阴。是不中也。今六二以阴得时。以下得位。故称中道。由此可知人之心必下交于肾。火必下藏于水。以其升而降之。强而弱之。方剂于平。而孚于中道。此固修持要诀。亦天下至宜至正之理数也。

九三。日昃之离。不鼓缶而歌。则大耋之嗟。凶。

孔子《宣圣讲义》
此离九三爻辞也。离九三有类于乾九三。亦重刚失中之象。刚过必折。故比于日中则昃。离象日。日过中天。则偏于西。其光遂短。所照及者。地固渐狭。时亦难长。则当此爻之占。有不可久持之象。鼓缶而歌。与大耋之嗟。一歌一嗟。一喜一哀。皆由不得中和。则有所偏也。辞言不歌则嗟。不及时行乐。则悲生迟暮。正如夕阳固好。易近黄昏。留恋斜晖。必自珍重。果逡巡失时。则徒伤老大。岁不我与。时不再来。则大耋之嗟。必相随而至。故占凶。此爻辞意在警人勿自失时。善惜余光。虽土缶村野之乐。亦可聊以自娱。诗曰今我不乐。日月其除。转瞬白头。更何为哉。故二语相连。有不可稍纵之势。诚以日之既昃。虽有光明。为时甚暂。不得不自警惕也。亦因乾九三朝乾夕惕之训。幸而免咎。今离则异是。更不自惕。其凶且至。实以时之所限。有不得不观于日景。而怀及耄耋之衰颓耳。或谓大耋之嗟。指有伤亡。亦应赅之义。然非爻辞本义也。爻辞以重刚不中。易致衰老。如日之过中遂昃。易致昏暗。因象立辞。并非谓九三有杀伤之道。故上句鼓缶而歌。促人及时自适。亦即勉人早日励德。无使空悲迟暮。而用一不字一则字。明其不如此。便如彼。英才豪士。不及时立德立功。一至暮年。将何为乎。此因离以光明为用。爱惜余光。为君子终始所志。故爻辞取以寓劝戒。亦正本坤卦履霜坚冰。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之语。可见离之用。无不兼取乾坤也。

《宗主附注》
九三爻以日昃之离为喻。说者疑之。谓九三爻正在卦中。何以象日之昃。不知卦分内外。六爻仍分为二。以三画乃卦本象。三四皆非中。此乾卦九三九四。皆有重刚失中之语。以三为内卦之终。四为外卦之始。离九三亦因其为内卦终位。比之日昃。终则有始。四爻又如初爻矣。而四却非初爻之比。以不得其立足处。浮于半空。易遭倾跌。故乾九四爻曰或跃在渊。即由高而下坠也。九三以将终而非终。又与上爻之大终不同。故称曰昃。而非昏晚。以见此乃欲终之际。非果终也。爻辞勉其早自奋励。及时求乐。乐者生之表。有生必乐。有乐必生。生而不乐。是生之不久。乐而不生。是乐之不真。故爻辞以鼓缶而歌。明其乐之出于天性。不假做作。如农樵之山歌。童稚之戏舞。至情流露。不自觉也。然日昃不可久持。放歌一时。非能日日为之。此大耋之嗟。继歌乐而至矣。耋为老至二字。唯圣人不伤其年之高。时之暮。故夫子自称不知老之将至。则可见延年有道。乐生无穷。实异乎常人。常人不能及此。则大耋不堪其嗟叹。在壮年不知可乐。暮岁必加其忧。事业未成。德名不立。则徒悲老大。抑何益哉。此君子鉴于九三。而自朝乾夕惕也。

象曰。日昃之离。何可久也。

孔子《宣圣讲义》
此申释爻辞之义也。以九三爻象日之昃。虽明不久。与大过九五枯杨生华之象。有相似处。彼曰何可长也。此曰何可久也。皆由生机之所限。虽一时光荣。不克长久。此数定于天。而人道则宜以德济时。以道挽数。故象辞称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即言天之不明。人乃继之。日之不明。月乃继之。继之不绝。而明以永。天地人三才。此时始见人道之大。譬之一室。天晚则悬灯以免其暗。此即人道济天之穷也。推而大之。德教所及。育为文明。礼义所加。发为光明。皆人之继明也。故德曰明德。唯诚则明。德以诚明。则天下无暗矣。此离九三之日昃。而勉人之有以继其明。以称乎明明德于天下之训也。古来圣贤。均抱此继明之志。是以德被无疆。而天下皆受其赐。此人文之所以承天文而齐光。人道之所以绍天道而俱至矣。故中庸颂至诚无息。而曰悠久无疆。以其克配天地而永明也。

九四。突如其来如。焚如。死如。弃如。

孔子《宣圣讲义》
此离九四爻辞也。九四重刚失中。而濒于多惧之地。以外逼于六五。不得自伸。下比于九三。不觉自脱。刚过而易折。阳浮而易散。故爻辞占其如此。凡用如字。皆想像之辞。与若字同意。以九四有此象耳。不必有此事。所谓突如其来如。以其内外不协。客至而主不纳。亦犹需上爻有不速之客三人来相类。唯需上爻为阴。下与阳交。客虽不速。而主能敬之。故占终吉。此则以六五在上位。而不与阳协。阳虽自来而被阻。故辞称其突如其来。致遭焚死之祸。可见主客猜忌。不相容也。突如者。无缘而出之意。来如者。无故而至之意。焚如者。遇火之意。死如者。不复生之意。弃如者。不得屑顾之意。皆言其不洽不入。而无所惜。是绝情之意。以九四连九三而分内外终始。接六五而殊奇偶刚柔。有如竈突之火。忽焉上炎。既不成用。且为害也。则唯有速予扑灭。宁毁其竈。无所顾惜。卦象离为火。故取竈突火焚之喻。非果有灾也。火在竈。原有其功用。今随突而出。是反功为过。易需为不需。因用成害。变爱为不爱矣。皆指九四过刚。不得与阴协之意。天道有过不及。是谓失中。人欲齐之。唯有调剂之以适于中耳。爻称如字。亦足见天时虽穷。人事犹可为计。不必令其见于实践。与节卦之节若嗟若相类。九三之不与则句相应。皆明其有待于人之努力。非任天数之所至。而避免灾咎。仍宜本乾九三九四爻辞之训耳。

象曰。突如其来如。无所容也。

孔子《宣圣讲义》
此申释爻辞之义也。以九四不与六五协。又不与六二亲。四二同功异位。中隔九三。乃成睽阂。虽比近六五。以五为正位。贵不可攀。与九三同为阳。而分内外上下之地。故皆不相容也。离为火。四为外卦之始。有类于地而非地。故喻以竈突出火。突字亦含悬起之义。平地忽出。凭空卒出曰突。又有逆袭之意。向前冲闯。与物忤逆曰突。言其事先不豫也。既突如而来。则其不易投洽可知。因其不洽。则遭拒斥可知。以火发而致焚如。被害而遭死如。抛掷不顾而成弃如。此固相因而至。未必一一如是也。故释文但称其无所容。明其两不相协。则所生之害。皆由无所容而来。善用时者。苟求其相容。则诸难皆可免矣。即火出于突。亦因竈之不容。器与物不协。所以有溃散之害。不独火也。而此言离。假火为喻。推之日之过热。亦足招致焚死之害。如暑月病卒死。即九四之象也。过犹不及。九三不及。乃比于日昃。九四太过。乃比于火焚。皆失中之害也。且九四与九三。上下皆火。正与竈突出火之象相似。读者不可拘泥一解。而忘其会通也。

《宗主附注》
离以九三九四重刚不中。一则与二不协。一则与五不容。遂变成中离之象。以离象如人双目。中有所隔。合而为明。三四正在隔间。故有不容不协之语。且离以二五正位。一内一外。皆为阴。本柔德以兼刚用。依中道以挈四方。此二五得位当时之功用。在能自卑以临人。自屈以伸众。若乖此义。则未有不离。离则为凶。丽则为吉。此卦名离。而义训丽。爻则吉凶互见也。在三爻以日昃之喻。言其势不可久。在四爻以突焚之喻。言其情不相容。皆以二五两阴间居其中。易使重刚受其牵累。而致离异也。故君子知重刚难任。则柔克以顺于正。知两阳之易离。则随阴以丽于中。彖辞曰柔丽乎中正故亨。因柔以行刚。则所行无不达。因刚以行刚。未有不折者。易重人道。必先明天道之变。而后得其应变之道。知时用之穷。而后得其济穷之方。此虽处三四而不离也。唯不知其变与穷。徒自用其刚。则欲不离难矣。故九三九四爻辞独占其凶。而六二六五则见其吉。岂非以柔克刚之大效乎。

《宏教附注》
离卦各爻以三四二爻为不吉。故爻辞占凶。因三四爻重刚失中。两不相协。虽以阳刚之德。而被阴所蔽。故三爻比之日昃耋嗟。四爻占其突来焚弃。可以知此时之不相容也。然九三日昃。已不可久待。九四无容。更不堪暂栖。物穷必变。数极必反。则昃日可使为朝阳。无容可使成大业。发乎困者。终止于通。前为凶者。后必迪吉。故至五爻而又易为吉占矣。卦名为离。本极迷离之致。而有别离之情。离义含丽。则包华丽之观。而具附丽之想。此错杂综伍。所必见之象也。日本光明。而其用反蒸水为云以自蔽。云本纷暗。而其德反化雨润物以达生。是其凶者转为吉也。昃者正以求其升于东。不容者正以求其翱翔于天下。则三四之顿挫。实以成二五之中正。学易者要先明六爻主用全在二五。唯离与坎更重此二位。为其代乾坤而主后天也。

六五。出涕沱若。戚嗟若。吉。

孔子《宣圣讲义》
此离六五爻辞也。六五以柔居正位。为离上卦主位。阴柔履于大位。有代君之象。亦即代乾之象。离为中女。而代履乾父之位。是必有丧忧之际。正如昔时女后垂帘听政。必君主新丧之时。而非壮主当国之际也。此爻辞有出涕戚嗟语。出涕沱若。言其涕下多而滂沱也。戚嗟若。言其忧伤有吁嗟之声也。然爻象以有所忧丧。非必果有。故用二若字。与前四爻如字同意。如轻而若重。以其想像所得若然耳。然此忧丧。乃已过之事。国得主以正位。是转忧为喜。易丧以乐。故占吉。由人事言。失而复得。乱而复整。散而复聚。颓而复振之象也。虽哭泣不以哀称。忧伤不以苦鸣。以所得足偿所失。而或因祸以成福也。盖以六五得正位。柔得中正。其德足以及远。虽承九三九之后。分离破碎之余。而能振起以就于正。故占得吉以终。以成其光明。而可获上九之功勋也。阴既得丽于阳。后既得丽于主。是拨乱反治之日。爻辞以吉字断之。非无由也。

象曰。六五之吉。离王公也。

孔子《宣圣讲义》
此申释爻辞之义也。以六五正位。即王公之位。而六五为阴。非真王公。故曰离王公。离字即有分离与附丽二义。一指离前之王公。一指丽于后之王公。以六五前后皆阳。前之王公。已遭焚死弃如之难。后之王公。方有出征获丑之功。六五以阴代履其位。既离前者。又丽后者。始终不失其位。以保其尊严。乃协六五吉占也。正如女后。虽丧前王。而辅嗣主以听政。是其贵仍王公之贵。非所自有。则其吉乃成后王之吉。非仅一人之庆。故释曰离王公也。阴无独尊。柔不孤行。必附于嗣主。而后见其德用。即离代乾之原旨。亦在附丽于地。而后见其功用。此与六二爻交相为用之意。六二爻辞称黄离元吉。六五称出涕沱若戚嗟若吉。皆以吉占。而六二在内。为阴正位。即坤正位。六五则非阴正位。而为乾正位。阴以代阳。坤以履乾。此所以为离王公之象也。先悲后喜。先忧后乐。阴者善于顺承。故以附丽王公而获吉也。凡易卦重在正位。六五位正而爻非。乃比于附丽王公。若易以九五。则真王公矣。

上九。王用出征。有嘉折首。获匪其丑。无咎。

孔子《宣圣讲义》
此离上九爻辞也。上九居全卦之上。为明照下被之时。以六五正位王公。得以其时明德布政。而因上九一阳在上。乘刚用武。故有出征之象。有嘉折首。获匪其丑。乃用兵杀敌致果之象。嘉者可嘉。即喜庆之意。折犹获也。征讨有罪。歼厥渠魁。是武功已告成也。获匪其丑。丑类也。又小丑之意。既得其首。胁从罔治。则杀伐中兼施仁惠。是虽用武。不干于咎矣也。离以光明之象。譬之国家政刑并重。威德兼敷。而后国以文明。民以安乐。此光明之业。必兼资于文武也。且离日为阳刚之德所寄。其功用备生杀之权。譬之一年春生秋杀。莫非天道。莫非日之致用。春日初化。大地温和。万物同生。秋阳既烈。大地枯燥。万物同杀。是皆日为之也。上九当阳极之余。正秋杀之候。故王因之用兵。秋令虽肃杀。而天道好生。杀其太过。而恤其不足。故讨伐只加于魁首。而所缧絏者非尽其类也。此杀与生不悖。恩与威不违。宜其占无咎也。

象曰。王用出征。以正邦也。

孔子《宣圣讲义》
此申释爻辞之义也。征者正也。不正者讨之以使复于正。故用征伐。此天子之事也。凡邦国不废曲刑。不撤武备。为以罚其罪。诛不服。上九之征。正以丁三四爻离乱之余。各方有携贰之志。六五之王公。至此已得伸其天讨。张其挞伐。而能获其首恶。散其徒众。庶乎邦国以正。人民以安。此离上九爻辞。称其出征。释文指为以正邦也。辞虽取征讨为喻。究包括刑罚不善。逐斥不共而言。不过征伐为最大耳。明明德于天下。有教必有刑。有文事必有武备。杀之正以成其生。威之正以见其惠。此离日之功用。大人所效法也。

《宗主疏述》
离卦有文明之象。以四阳二阴交错匀整。上下正位皆阴。如人两目发为光明以视物。又如日火之光。照临万类。成为文采。日虽火球而有质。火虽燃体而有物。此物与质皆阴也。故后天无纯阳纯阴之物。必有所交错。以其多者称名。离多阳。故代乾之位。坎多阴。故代坤之位。实则皆具乾坤之德。备天地之道者也。唯水火之在后天有相容。其德用正相反。此则可代表阴阳之类。以别其升降之道。消长之时。而分为生化之功。燥湿之气。故水曰润下。火曰炎上。一上一下。其位乃定。一润一炎。其德乃明。此虽分别大凡。实亦少必从众。劣必随优之例。以阴少则宜服阳。阴得时则可率阳。此二者消长各有其所合也。离以阴少而升。以阴得正位而降。升则上履乾位。降则下同坤用。坎亦如是。时升则升。时降则降。一上一下。交致其用。故传曰离上而坎下也。明其上下恒相连相应。如日照水而蒸为云。遇冷而降为雨。此其例也。能明乎此。则明离坎大用。及后天阴阳生化之大则矣。

离与坎二卦。而致用则若一。以后天阴阳不孤立。刚柔不独行。故为用不相离。如水与火。昼与夜。缺一不可。若用坎必需离。用离必及坎。合而言之。一乾一坤而已。以离之中补坎则为坤。坎之中易离则为乾。分则自为阴阳。交则互成其用。故坎阴也。而代坤母。离阴也。而代乾父。由名义言。坎陷也。以阳陷阴中。如物之嵌入也。嵌音亦近坎。言如嵌物于他器内。深且陷也。离丽也。以阴丽于阳。如物之连附也。连音亦转离。言本为两离而相连附也。故名离。而义为丽。以阳实阴虚。离上下皆阳。中独为阴。是即阴连附于阳。虚连附于实之象。此义取附丽。而名为离。然离本以两阳相离为言。以中夹一阴。使之离也。而阴道虚。虽隔于中。仍无所障。是离而犹连也。坎以阴来陷阳。而成深入之象。离以阳来夹阴。而成附丽之形。此离之得称。亦可谓因阳之两离也。气断而复续。绝而又连。两阳之用。乃成光明之象。以互映也。如镜与烛。日与月。皆取相照。而见其明若不照。则不见矣。物之映日亦然。故日光凭物而明。若在太空。则不见其明。空中之明者。以有气体耳。而霞霓则因云以成文采。如映水波而生晶莹。皆与物互照也。离以两阳对射。相照一阴。故其明最着。而比于天日。天日之明。天下之大明也。唯乾称大明终始。而在后天唯离代之。故离明也。乃代乾元之光。而为生化之宰。虽体阴而用阳。其道则唯天日与火可象。此离取象于火。以在地上最发光者火也。火与日既有光明。复合温热。是其用犹如纯阳之乾。虽中夹一阴。不足以减其力。故各卦唯离能代乾。而居天位也。离虽为光明。为附丽。有和平之象。而以其为气过急。为道过激。如火如日。热力迫物。盛气陵人。故虽得用。不足以语于安吉也。盖天下之至安者。必先至平。至吉者。必先至中。离与坎皆非平非中。一在高而自崇傲。一在下而自深沉。一则骄矜刚愎。有不近人情。一则阴险诡诈。有不从天性。此坎以陷而终自缚。离以扬而终自散。皆失中道。而吉凶固异其占焉。唯二卦合同。则可底于中和。归于平等。是以圣人于坎离不独用。必求其协孚而相济也。故既济尚焉。传曰既济定也。言离坎既合。而德乃定。情乃平。用乃中。物乃安也。观夫人身性命同具。而不能独存。灵体同生。而不能偏育。养性必兼达命。充灵必兼育体。此即离坎既济之义。水火协调之道也。唯离在上。得势易。行道便。始有光明之象。正如人之心。为全身之宰。贵于他藏也。然心虽灵。不得肾以养之。遂易飞扬。自促其寿命。凡一切情欲。皆心之思有以发之也。故必法坎之沈潜。行坎之柔伏。方能强制其焰。按抑其锋。此经重在先降伏其心也。心字为倒火。宜下而不宜升。宜伏而不宜腾。为必得肾之溉润。而后如灯之得油。可以长明也。是离之明。必赖坎之润。画卦中二柔得位。其取象正如此。读者当深思之。

且离与坎一水一火。为后天生化之宰。万物之源。离出于坤。故两在中。坎出于乾。故两阳在内。以物言。水为流质。而变为气。是其属阳类。而(看不清。26左起7)在地。是其成于阴也。火为气体。而发于木石金类。皆固体。是其属阴类。而升于空。是其成于阳也。唯日亦然。日本有质。此为体阴之象。发为光热。是又成于阳之象。故离虽代乾。非纯阳也。日虽居空中。非竟丽于天也。时而天上。时而地下。虽位不移易。其光热则随时而异。盖阳主气。则无所不之。阴主质。则有其定位。此阴阳之别。以动静可见之也。离日主生化之原。故坎水亦必待其光而后成用。此代乾主大生之德。有异于他物也。

又曰离坎居上经之终。为后天之主。而六十四卦。以二卦为枢纽。上以承乾坤。明天地造化次第。下以启咸恒。明人道继天之德用。而全易终于既未济。即离坎二卦交错之象。足见先天以乾坤主一切。后天则以离坎代之。离坎犹乾坤也。中男中女以代父母。分司家政。重离重坎以代乾坤。分任天道。此后天之离坎。有如天之日月。人之心肾。阙一不能为用。少一不能生存也。故于二卦要义所未详者。更为补述之。

坎离二卦。合而分之。乃一乾一坤。交而错之。乃一既济。一未济。此就卦象而见其用矣。坎以阳在中位。故九五一爻等于乾。离以阴居正位。故六二一爻同于坤。合之则乾坤正位。分之则坎离中位。此由二五两爻可见其用矣。离以阳包阴。而不侮阴。坎以阴包阳。而不狎阳。以阴阳得位乘时也。离以阴卦升而降。比于火与日。坎以阳卦下而上。比于水与月。升降上下。合成生化之功。以阴与阳相得而有合也。在先天八卦。离坎东西。而后天八卦。坎离上下。此可见生化次第。与河洛图书相应者也。天一生水。坎以阳而居下。地二生火。离以阴而在上。上则近天。下则着地。此乾坤体用之别。与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之例。又有殊也。盖离以阳盛上行。至极则反。故日光必下照。坎以阴多下着。至穷而变。故水蒸气必上腾为云。离关于变化之数。实基于体用之理。体刚用柔。体阴用阳。此天道也。万物凭此以生以化。后天阴阳既合。其作用不得不如是也。周易以后天为主。乃寓其大例于离坎焉。不然。上者益升。下者益降。将天地背驰。生化绝灭。更何后天事物可言哉。故坎在离先。离在坎后。乃依天一生水。地二生火之序。足明阴阳体用互易。而上下之道不同。刚柔德用各殊。而升降之途不类。是各卦虽自乾坤出。而实化于离坎也。由上下经言。离坎以前。皆乾坤交错之卦。离坎以后。则离坎分合之卦也。咸恒首揭其例。而变为艮兑震巽之交错。人以为艮兑震巽而已。不知乃坎离分合所来。后天唯离坎为主。虽有艮兑震巽。仍不得违乎离坎上下之例。故传曰离上而坎下也。此上下二字。直包全易。并概括天下万事万物。凡有名有象者。莫能外此上下之道。而自生存变化也。此坎离之道。即天地生成之道。坎离之用。即事物变化之用也。

在卦象。坎卦内互震艮。离卦内互巽兑。以坎卦二至四为震。三至五为艮。是坎以中男。而兼合长男少男也。离卦二至四互巽。三至五互兑。是离以中女。而兼含长女少女也。故艮震巽兑四卦乃离坎所分合。而咸恒二卦。亦即离坎之交错变化而来。除乾坤外。六子皆不能外离坎。即以乾坤言。亦不得弃坎离以为用。此坎九五足以通乾。离六二足以协坤。而离与坎。又以上下中位。足以匹配乾坤。以代其生成之功。是以在后天本离坎为主。以其能赅其他六卦也。由修养言。取象离坎。以达乎乾坤。由生死言。取象离坎。以迄于既未济。逆而上之。则成道之功。顺而下之。则随化之用。故离坎在天下。恰为一切中枢。在人生恰为全体根器。虽取喻于心肾。实则包括五藏六府百体无遗。盖犹木之本。水之源。为生化之所托也。修道者不得外形以求神。不得弃物以冀道。后天之身。心肾为主。必先合心肾之用。以保其生。方可推精神之养。以达于道。道始于太极。分于乾坤。而后天则唯离与坎帅之而已。由离坎而上。则返于太极。此成道者之所至也。由离坎而下。则趋于既未济。此随化生成者之所履也。是语其高。则先天之乾坤。语其近。则现在之离坎。天下莫不由是生成变化。而况有生者乎。而况人乎。此离坎在卦称为人道也。上为天。下为地。人在其中。离坎以在乾坤之中。故取喻乎人。而言万物。则中央土也。万物皆托生于土。离坎虽象水火。实则为土。以水火亦必依土以生化耳。此纳甲以离坎配戊己所由来也。戊己在中央。为万物之心。如天下万类。莫不凭于地。地外之物。亦不得脱地以自行。虽日月星辰在地之外。而其用仍寄于地上。以今视之。各星球亦地也。凡有物者。皆必托于地。凡有名者。皆必附于土。则凡有象有数者。皆必生存变化于中央土。此离坎为一切主。实后天不易之理数也。易以象万物。故取离坎为中枢。而周易更以离坎终上经而启下经。明离坎二卦。实后天易所终始。无离坎则无万物。亦可无全易。故比论八卦。先天以乾坤为宗。后天以坎离为重。此圣人言外之旨。学者幸留意焉。

今所讲以离坎包括各卦。而为全易中主。不独说明天地生化之源。且推阐道家修养之奥窍。使知前人以离坎喻心肾之来由。而并及今后科学之论。水火之力。实为一切生化主要。可以证易道之大。无不可会通者也。

《宏教附注》
坎离二卦为后天主卦。凡一切生化。莫能外之。而由后天以通先天。如道功修养方法。亦必假之以为喻。为坎离原阴阳之主。气血之司。心肾之府。精神之门。是不独外包万物。内括玄微。而其至也。直达乾坤之元。以还于太极。实皆由离坎之神用以致之者。故讲。


延伸资源下载(命理古籍、麻衣神相、太乙神数、七政四余、大六壬奇门遁甲、梅花易数、皇极经世四柱八字、六爻、风水、铁板神数、六壬史上最全版古今秘籍汇总|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周易的智慧 | 离卦的人生启示发布于2024-03-01 14: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