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经典,回归经典。

          精读经典,深参经典。

有的人读书注重数量,每年一定要读多少数

量。实际上,读书多了,往往阅读的广度很

大,很多时侯深度就不够了。从这方面来说

的话,泛泛的阅读十几本书,还不如把一本

书,阅读十几遍。通过阅读往往会引发思考

一些相关的问题。从而形成我们新的见解。

这种深度的阅读非经典书籍莫属。


传统文化的学习上,在八九十年代的传统

文化热时,正是我的高中和大学时期,对于

儒释的经典书籍,能够找到或者借到的就

尽量全部读一遍,虽然,当时不可能全部搞

懂,很多时候虽然是囫囵吞枣的过一遍,但

是总会给我留下或深或浅的印象。以后在走

上社会,遇到一些问题时,就会想到或者参

考前人的做法。


在过了四十岁以后,再次重读这些经典书籍,

又有了新的认识,比如,二十岁左右,我就

喜欢道家,不太喜欢儒家。当时读到道家的

丹道修炼养生方面的作品。虽然历史上有

那么多的追求长生者,没有达到效果,就连

皇汉武都被道士骗了。当时我就是坚信丹

道必有真诀。


对于兵家的经典,我更全面的阅读,凡是能

找来的,尽量都找时间阅读过了。有一段时

间,甚至花了很多时间,专门去背诵了孙

兵法。兵法中的智谋自从学习以后,更

是经常去运用。


对于儒家,只是感觉很多时候儒家太虚伪

同时还有很多关于礼的烦碎而繁多的规则。

四十岁以后,再回头读四书,发现其中有

很多关于社会上的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以

人性方面的东西,确实是千古不移的。

道家讲的比较多的是自然万物的规律。再

古人说的经史合参之法,读史实再回顾

儒与道讲的东西。会有很大的收获。


中年以后,对于经典的再次精读,这个过

对我来说更多的是对于经典的回归和深

入。这好像登山,年青时只顾登顶,一路

上的风景,往往没有关注,虽然,去过

次,对于登过的山,认识依然很浅薄,中

年再登山,就会对这座山的历史,以及相

关的重要人物,各处的风景等等,都要尽

收眼底。


         六壬等。   

   

         



延伸阅读(儒释道古本民间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Empire CMS,phome.net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回归经典,精读经典,深参经典。发布于2024-01-27 22:1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