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讲过关于由修持而达到健康,以及做功夫进入定境的问题,因此采用了《增壹阿含经》修出入息的方法,结果发现了很严重的问题。有许多人把这理搞错了,尤其是女性方面。女性作调息,收小腹时,注意力不可以在小腹,举凡任何修法,都不可注意下丹田。凡是注意丹田,没有不出毛病的,男性也是一样。守下丹田会把肚子守大、肠子结厚、胃下垂,这叫什么功夫隋唐以后塑的像,都挺着大肚子,这完全是错误的塑法,这种塑法是很害人的,实际上不是这样。


调息炼气,这个气不是从鼻孔里出入的气,只不过是借这股气,加以运用。如同借用火柴一样,点燃以后,就不要火柴了。每个人身体生命都是有暖的,身体本身也有气,要把这个体会出来,才作安那般那。真把气的道理体会出来,七天以内一定证果,这话不是开玩笑,佛法是不欺人的。


大家修气修脉,连什么是气,什么是脉都没有搞清楚,专门在呼吸上搞。以前讲过,呼吸、声音这些都是生灭法,以生灭法求不生不灭之果,合逻辑吗?当然错了。至于炼气,我们身体内部本来就有气,只要把自己本来有的引发,你真做到了,身体内部一定起变化了,那有什么困难呢!


比如你疲劳了,想睡觉,这时只要吸入一口气,停止呼吸,把气闭住,身体内部本来有元炁的,那个元炁的功能就发起来了。等于干电池用完,放在地上吸收电力,又可以重新用它。佛法修持的道理,同物理的道理是一样的,实际上你懂了那个道理,本身的气就会体认到,因此用本身的气,就可以达到祛病延年返老还童,容得很,可说是易如反掌,就是因见地不到,所以才认不清。


不过认得了气也很不容易,气认得了,要炼到“精满不思淫,气满不思食,满不思睡”,最多三天以内就可以做到,打坐想入定多少天也都可以办到,身体要怎么轻灵就怎么轻灵。所以佛告诉他的公子去修这个方法,很快就成就了。


为什么罗睺罗容易修这个方法?童真入道,修这个方法几天以内就证果。女孩子在第一次月经来以前,知识还没开以前,以及男孩子性知识都不懂以前,都叫童真。要证果,不管男女老幼,无论年纪多大,修持第一步,非修到童真不可。如何修到童真?心念无分别,生理色法转了,整个六根不漏,那才转成童真之身,立刻入道,绝对不假,佛法是不欺人的。


了知独觉道之道相智因,顺决择分有四,谓开阐色等胜义中,无名言中假有,不违法性,是为暖位。


独觉道同声闻果又不同了,等于佛法的中乘道。无名言中假有,真空起妙有的作用,尽管执著有,并不违背空的法性。换言之,空了能够起有的作用,才是独觉道的暖位。


顶位是由通达色等胜义无减等所显。


什么是独觉道的顶位?了解物质世界的色法,在第一义中没有减少。比方抽一支烟,把烟抽完,用科学方法,把这些烟收集起来,可以再把它造成一支烟,一点分量都没有少。所以进入空的境界,要它起妙有的作用也一样不少。修成功的人,另外的生命再不要经过六道轮回投胎,自己生身,意念一动,就可以造成另一个身体。


心法是了不起的,色法同样的不可思议。佛法偏重于心法方面的开展,了了心,才能了色,了物质这一面。佛法不曾向物质这一面开展,其实心物两个是一元的,物也是同样的不可思议。道家是向色法这方面走,先把它破掉,破掉后再修成功,这是了身。后世密宗也走这个路子,科学现在正在研究阶段,也是向这一条路走。


我们学佛的人,不要轻视了现在的科学,随时要接触它,要看现代科学资料。为什么美国人老是放人造卫星或太空梭到太空?他们在探讨宇宙的奥秘。不过有一点很可怜,他们也只是摸到生命的最后面,光向外找,找了半天,就算找出来了,但是那个发动找的又看不见。所以学佛法修道的人,是回转来在自己这里找,把“这个”找出来,“那个”就容易了,这就是要自己求证。


所以一个学佛修道的人非常自私,为什么?因为随时要照顾自己,随时要把自己的问题解决,有一点没有解决,而认为自己对了,那是自欺之谈。生老病死一切都要解决,学佛是要解决这些基本的问题。什么是学佛的人?一辈子来检查自己,反省自己,随时随地都能做到的人,就是修行人。所谓自觉者,自己随时找出自己的错误,解决自己的问题,就是这个道理。


独觉道的忍位是什么呢?忍位由通达内空等故,了知色等胜义不可执。独觉乘的人,内在证到空的境界,因此对于物质世界不执著。这还是中乘道,不是菩萨道。换句话说,学佛的人说空,你说你的,物质世界还是照样存在。你打坐可以一坐一万年,地球还是在转,独觉乘是这样,地球是四大,它还是没有被你空掉。那么色与心两个是绝对分开了吗?如果是,就不是如来境界,《楞严经》说:心能转物,即同如来。心物是一元的,这个原理要抓住,真正的大成就,非做到心物一元不可,只偏向一面是不行的。


所以,缘觉的世第一法,了知色等胜义无生等相。晓得生而不生。这本经典到处都讲色,色法水火风。唯识分析色法有三种:极微色、极迥色、法处所摄色。法处就是意识境界,自我可以生出地水火风,包含物质变化出来的作用,这些我们都要知道。


现证空性慧所摄持之大乘谛现观,即是大乘见道之相,界限唯在大乘见道。


现证空性即宗所讲顿悟,“蹦”的一下,在教理就是现证空性。性空的境界一下呈现出来,这个时候智慧开悟般若成就,现证空性所包含大乘道的所有现观庄严,都出来了。所以净土境界一下现前,立地成佛,这个在理论上就是大乘见道的境界。见道以后才好修道。等于看到米再做饭,见道等于看到米了,修道等于米下锅了。至于大乘见道的这个界限,现在不讲禅宗顿悟,只讲功夫见地道理来说明,教下与宗下是不同的。比如净土宗,你念一名南无弥陀佛就到家了,如果讲教理,为什么念南无阿弥陀佛,念它是什么道理,南无阿弥陀佛又怎么念法等等,这些是教理。所以宗和教有差别,但是通宗的人没有不通教的,通教的并不一定通宗,因为没有做功夫的缘故。一定要做功夫求证,这里所以说,界限唯在大乘见道,教理是这么讲。


南尊精读


每日经典,持之以恒


相信持久的力量

南怀瑾简介南怀瑾南禅七日南怀瑾全集南怀瑾视频儒释道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如何修证佛法》连载:独觉乘的四加行发布于2021-07-07 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