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定及非世间定

有心地无心地


 

或有不清净故,名非定地。谓虽自在随其所欲,无涩无难,然唯修得世间定故,未能永害烦恼随眠,诸心心法,未名为定。

 

还有一种,因为定境不清净,所以不叫作定。虽然可以做到自由自在,随心所欲,可是有些人作的是世间定,不是出世间定。这里要特别注意,大家做功夫修气脉、观明点,这些都是世间定,即使修到祛病延年,也是世间定。世间定包括文学家、艺术家、练武功者等的定境。出世间定的差别在般若、在见地。世间定是功夫,不包括见地在内。

 

这一章讲什么是“非定”,其实虽然是非定境界,我们仍然做不到。如果能做到了一点,死后起码能生到六欲天,比我们活在这世界,可舒服得多了。能到达这样的功夫已经很不错了,因为我们现在是讲非正三昧而说的,关键要搞清楚。能做到这十二种非定境当中的任何一种,已经很了不起了,到今天还没有看到一个人能做到。这里所讲的非定境界,并不是说它错,而是说它不是法的正受,不是菩提的正定,区别就在这里。

 

因为修的是世间定,所以永远没有办法除去根本烦恼。有一点修养功夫的世间人,可以到达一个烦恼比较少的程度,而烦恼之根并没有拔掉,只是不大起作用而已,随眠烦恼照样还有。随眠的意思就是这些烦恼跟随着你,跟着迷糊你,让你走入莫名其妙的糊涂境中。五十一种心所里,有二十种随眠烦恼,修行是检查这些心所,不是打坐做功夫。

 

大家动辄谈功夫,功夫有什么稀奇!心里的检查做不好,随眠烦恼都找不出来,过后方知,我说“事于过后方知梦,浪在波心翻觉平。”事情过去了,才晓得那件事像梦一样过去了,心里头明明像波浪在滚,根本烦恼仍在,自己还觉得清净得很呢!觉得只有自己在中,只看到别人的烦恼,以为自己是没有烦恼的;只看到别人不对,觉得自己很对。我们要把五十一种心所好好的搞清楚,修行是在这里着手,然后再把五蕴解脱,(五蕴就是一念。)一步一步搞清楚,那才谈得到修定。

 

随眠烦恼没有除掉的定,就叫世间定。“诸心心法”,还有一切心所所生的这些烦恼,如果通通没有断,就不叫作定。

 

或有起故,名非定地。谓所得定虽不退失,然出定故,不名为定。

 

什么叫做“起”呢?所得的定固然感觉没有退,事实上已出了定位;换句话说,虽然觉得自己待人接物,都还能够应付自如,心境空空的,但那不是得定,那只是第六意识一点点作意的清净而已。诸心心所的随眠烦恼、根本烦恼,一概都“起”来了,都在轮回

 

或有退故,名非定地。谓退失所得三摩地故,不名为定。

 

最后的一个,连最根本的三摩地都退失了。所以修大乘菩萨道,到了第八不动地菩萨时,才不会退转。换句话说,四八定,你都修成功了,还是有退转的时候,可以退到六道轮回。如何才到第八不动地呢?般若、见地、行愿。福德圆满智慧圆满,最重要的还是福德圆满。

 

福德这件事情,真不敢讲,因为讲了以后,可能门前草深八丈,没人来了。

 

以上是强调非佛法的三摩地。


下面讲有心无心地的问题。这个“心”是指八识心王,整个的心识。心意识这个心,第八阿赖耶识都包括在内,因为第八识也是心所造的。

 

学禅的人经常说无心,随时做到无心。同安察禅师有一句偈颂“莫道无心便是道,无心犹隔一重关。”无心还差得远,况且我们还做不到无心。但什么叫作真正的无心?比如我们走路,把别人碰了一下,会说:“对不起,我无心的。”那个无心,可不是道的无心,而是无记,大昏头。

 

健忘的人也是无记,有些人做功夫,一天到晚心里头空空洞洞的,很舒服、很清净。小心!不要认为这个是无念、无心,往往这是大昏沉,昏沉久了以后,所得的果报是下堕——落入畜类。宗咯巴大师菩提道次第广论中,讲得很清楚,他大大地批驳那些认为无念就是道者,更叫人千万不要落入无念定,以免来生堕入畜生道。所以这一点关于有心、无心,一定要认识清楚。

 

师地论》是一部大论,学唯识的人,如对这一部论著没有搞通是不行的。


现在讲《瑜伽师地论》卷第十三,本地分中有心无心二地第八第九:

云何有心地,云何无心地。谓此二地俱由五门,应知其相。有心地及无心地有五种分类法,要知道其界限、定义,才能开始学佛

 

一、地施设建立门,二、心乱不乱建立门,三、生不生建立门,四、分位建立门,五、第一义建立门。

 

现在介绍第一种区分“有心”“无心”的分类法则∶

 

地施设建立者,谓五识身相应地、意地、有寻有伺地、无寻唯伺地,此四一向是有心地。

 

什么叫有心地?包括了五识身相应地。例如普通人眼睛看东西,耳朵听声音,这五根的后面有五识。根与识很难分别,玄奘法师八识规矩颂中,说了一句很重要的话:愚者难分识与根。没有大智慧的人,分别不出来,什么是眼睛的生理官能,什么是眼识等等。

 

又比如上次讲过,人刚断了气,眼睛还没有坏,马上挖出来时,眼睛的余命未断,眼识是不是失去了作用?眼识已退回到阿赖耶识去了,第六意识也退回去了。可是这个眼睛移植给别人还是有用。五识身已不是五识身了,这是第八阿赖耶识的眼根,眼根的余命未断,不是识的问题。眼识已经走了,医生把这只眼睛接上去,经接起来,给另外一个人,神经没有障碍了,接受这一只眼睛的人,他自己的眼识起作用,配上别人给他的眼根,眼睛可以看了。

 

再比如我们的眼睛(眼球是官能,佛学称眼根),眼睛看前面,我们的眼识配合第六意识注意前面,我们所看到的是黑板,是杯,这是第六意识。如果这时眼睛注意看着前面,但旁边的人、物,同时映入眼帘,那是眼识的作用,不是意识,因为意识正全心配合眼睛,注意着。旁边随时来的一切也是知道的,那就是眼识。但一晓得旁边有人过来,当一晓得时,马上起了分辨的作用,眼识已经交给了第六识了。在最初刹那之间起明了作用的,就是眼识。

 

至于身识,就很难体会了。大家学道做功夫,如果能把身识认得清,就可以进步了。修证,乃至修报身、修化身,要先认得身识,才能谈得上起步。

 

怎么样是身识?十来岁的时候,春天睡觉,早上醒来无事,懒洋洋的,那正是曾子说快要死的那个味道:“启予足,启予手。”手脚在哪里都不知道,睡得甜得很,醒是醒了,身子可以动,也动得了,可是不想动,那个时候才可以体会到什么是身识。

 

但并不是这个身体,等于这个身体还是外壳,这个身体内在还有一层朦胧的内胎,那才是身识的作用,抓到那个来修,就快了。如果再一动念,第六意识一配上,身识就交给第六意识了。第六意识这个分别一来就坏了,一切烦恼就来了:要起床了,应该去上班了……这些都是第六意识的事。

 

所以说,什么是有心地?第一种就是五识身相应地,是前面五识配合意识妄心而起的境界。第二种是意地,单单第六意识妄心所起的作用。


第三是有寻有伺地,就是罗睺罗尊者修出入息,到达初禅有觉有观的境界。有觉有观是旧的翻译玄奘法师不同意这样翻译,他用寻、伺二字。打坐找道,找定境就是有寻,再高明一点就不找了,只守住在那里,就是伺。一般人常把伺境当成定境,呆呆定定的在那里,也知道,有等待、裁定的味道,这都属于有心地的范围。

 

再进一步第四,无寻唯伺地。等于二、三禅的境界,上坐心里头没有杂念,不去寻找功夫,也不去找一个境界,只有伺,就是一味呆住,清净在那里。若把那个境界当成定就错了,那正是意识状态、妄心状态。这四个方向都叫做有心地,有心地就是普通人,我们的心理状况就属于这个范围。

 

无寻无伺地中,除无想定,并无想生,及灭尽定,所余一向是有心地。《瑜伽师地论》讲,从第二静虑到无色界,全名无寻无伺地。这里所论的,除了这三个定境以外,其余的都是有心地。

 

至于无寻无伺地中,又有程度之别了。唯识分析得很清楚,一步一步,详尽得很。无寻,坐起来清净得很,念头没有乱跑,也没有乱找时,只有一个很平稳的境界摆在那里,就是无寻唯伺。这里头有没有东西呢?还是有。知道这么一个境界,是在五遍行的想与思中。至于无寻无伺的境界,则超越了想的心理状态,乃至于到达了“无想生”,又进一层,无想而能够生作用,起作用的功能。

 

严格来讲,无想生的最初步,也只能摸到《金刚经》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边缘。所以笼统来说,般若很容讲,本来无所住而生其心嘛!这仍非究竟,太笼统了。

 

若无想定,若无想生,及灭尽定,是无心地。

 

这三个定境到达了,才可以说定境达到了无心地。这一段都是讲修证做功夫,不讲见地。不过这却是修证功夫的见地,如果这点认识不清,功夫就做得迷迷糊糊的,像土包子进城,那是不行的,所以一定要搞清楚才行。

 

     《如何修证佛法》未完待续

 

南尊精读


每日经典,持之以恒


相信持久的力量

南怀瑾简介南怀瑾南禅七日南怀瑾全集南怀瑾视频儒释道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如何修证佛法》连载:世间定及非世间定发布于2021-07-07 21:0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