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全集南怀瑾简介南怀瑾金刚经南怀瑾语录南怀瑾先生南怀瑾选集南怀瑾

#南师讲《圆觉经

第二十九讲
         
今天《圆觉经》的本书一百一十五页,是讲到清净菩萨所提的问题,这是在我们分组的办法,是圆觉经十二位菩萨第二组的第二位的重点。
首先是弥勒菩萨提出问题,告诉他,一切众生学佛成佛的有五乘根基的不同。呃,虽然不是永远的定业,但是是一时一个时期的定业。(对写板书学生说:定业。五乘根基这个不要写了,就是定业两个字。哎,重点啊。)
定业,佛也不能转。所以佛有三不能,一、不能转定业,啊;二、不能度不信的人;三、不能度无缘的人。所以佛,成了佛者一切皆能,有三不能。但是这个三不能,定业也是一期,一个时期。(对写板书的学生说:不能转定业,写上不能……,都是冤枉写的,好吧?定业就完了。)啊,不信,无缘三种。嗯,这个不信,可以现在坚信;啊,无缘可以新结缘,这个理啊。
这是上次佛与弥勒菩萨所讲五乘根器的问题。现在是讲整个佛法,怎么样叫佛法的大乘佛法道理?学佛的最高目的是什么?那么我们现在倒转来,这个第三行一一五页。
善男子,圆觉自性,非性性有,循诸性起,无取无证”,啊,这个最难了解的地方,也就是佛法最重要的地方啊。圆觉是讲成佛的境界,圆满觉性。哪些圆满呢?福德圆满,智慧圆满,圆觉自性。所以一切成了佛大彻大悟的人都入了圆觉境界。所谓圆觉境界是什么?就是一切众生悟到了自性就是佛。同我们现在一样,假使现在在座的有我们哪一位悟到了自性圆满,本来就是佛。
所以“圆觉自性,非性性有”,第一个性字,讲一切,啊,性质,万象万有的性质、性能,不是同一切万象万有、所谓明心见性另外个东西的性。第二个性字,性有,一切诸佛同一切众生,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本体自性。第二个性是讲这个本体的自性。
所以成佛圆觉的自性,并不是一般世间凡夫或者一般世界物理现状一样,另外有一个性能,这个性是各个自性本来有的。啊,就是这个要搞清楚啊,“非性性有”。
现在我们岔进来说,譬如中国文化,佛法没有进入中国,没有来之先,在春秋的时候,那佛说已经有了,可是佛法的佛教两个文字不同,没有传到中国来,在印度。那么这个时候,我们中国文化有一位伟大的人物,后世称他为圣人孔子。那么孔子,现在是山东人,所以我经常给山东朋友开玩笑,中国文化是山东文化。这个…那么这个孔子的孙子一位叫子思,传承孔子的学问,著了一篇文章,后来叫做一本书,当时写了一篇论文,叫《中庸》。
《中庸》也提到这个事,开始就提到这个,“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者),非道也。”啊,这个我们是童子功哦。呃,七八岁的时候背不来要打手心,打那要打肿了的。而且不是那么打,还要垫在桌子边上打,啊。所以就拼命背。
以前读书同现在不同,那个时候不问道理,什么“天命之谓性,地命之谓我…”都不管,只要背得来就好。可是背来了以后啊,童子功,到死也不会忘记,大概到棺材去了也不会忘记了,来生也不会忘记。哈!真记得住了,这就是苏东坡说的“书到今生读已迟”啊,读书到了这一辈子来背书已经太迟了。过赶快。那你说“太迟了不读嘛!”赶快读,不读了来生更笨。
那么,讲到这个,你看我们看《中庸》,所以后来列子、庄子也提到。西方有圣人,东方有圣人,此心同,此理同。道理是一个,真理是一个的,没有两个。不管东方圣人,西方圣人,哪一方向都是一样。道就是一个,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你看中国文化《中庸》,现在我们为了解释佛说的“非性性有”这个道理,“非性”,这是明心见性这个性,不是讲物理世界一些性质、性能一样。下面“性有”,一切众生本来有。
本来有,在我们《中庸》的思想就是“天命之谓性”。这个天并不是科学的天,这是个代名词。本来有的就叫做性。“率性之谓道”,率性不是乱来,啊,不是说我今天要打你就打你、就是率性,那就错了。率性就是佛说的自在,观自在菩萨那个自在。真明心见性得到自在呢,叫做道。“修道之谓教”,悟了道的人啊,起行,菩萨的万行,这就是教。教者不一定是教育,教育、宗教,宗教也就是教育。宗教是社会教育,都包括在内。“修道之谓教”,所谓性、明心见性就得道。得道了起而万行,这个就是教。
下面是“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者),非道也”。道这个东西在哪里啊?不要外面去找,大家都有,自己就有。不可须臾,须臾等于佛学叫刹那,一刹那之间都不能离开。道不是你修来的,你就在道中间,只是你把道啊迷住了。不迷,你本来有道。所以“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一刹那没有离开过你。“可离者,非道也”,如果道离开了人,现在我修道,这个道才回来,那不叫做道了。那是有为法啊,那等于盖房子一样,我几块砖头、几块木料、几条钢筋就把它盖起来,盖得起来(就)坏得掉。道是啊,不增不减、不垢不净的,本来有。
那么我们现在不讲比较宗教,这样一讲啊,大学上课啊叫做比较宗教哲学啊,每一家的宗教的哲学,的理论怎么讲法,比较比较看,是不是一个东西。我们现在走入这个范围了,暂停了。这是引证说明,儒家的所讲的比较…这样容易懂了;佛经只有四个字“非性性有”,很难懂。那么你把《中庸》的第一段、第一章、第一节你拿来一贯通,融会贯通,你就懂了,“非性性有”。
下面循诸性起循诸性起。那么我们修道学佛,要怎么样修道呢?刚才《中庸》上提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也从自己心性上开始起修。修整自己心理行为,所以叫做修行。简单我们现在讲,哎,这个人修行。修行两个字意思用白话来解释,就是修我们自己的心理行为,这就叫做修整。(对写板书学生说:啊,整齐那个整,修整,整齐那个整。整齐,队伍摆得整齐。那当然那个整嘛。)修整自己的心理行为,所以叫做修行。修行道理就是这样。
循诸性起”,修行要怎么样修啊?真正佛法大乘道的修行叫做依性起修。依性起修。所以禅宗,中国有名的禅宗,在唐代初唐的时候,五祖告诉六祖“不见本性修法无益”。没有悟道明心见性,一切修什么法,不管你显教、密宗什么宗,等于莫名其妙在修。这是我们佛祖讲的啊,佛、祖师讲的。所以五祖告诉六祖,所以要依性起修。依性起修啊,“循诸性起,这是佛经佛讲的。那么知道了自性的道理,明心见性圆觉境界,依性起修了,“循诸性起也从自己心地、心性上起修,最后成佛。
         
成佛是什么样?所以学佛很难了,“无取无证”。成佛本来是空法,成一个空法,本来是空的。空的法门啊是无取无证。你以为得道,得一个什么东西啊?还得来一筺蕉,还得了一颗、一个芒果啊?什么都不得。有个得就不是了。有得,世间凡夫都是求一个有所得。所以一般人学佛,拼命做功夫求个有所得,那都是外道知见。你说那不做功夫不修,行不行呢?呃,那(是)地狱之见、畜生之见,那就昏沉,一天猪一样吃饱了就睡,也不对。
你说怎么样对呢?“非性性有,循诸性起”就对,啊,“无取无证”。所以我们普通念的《心经》,观自在菩萨也告诉你,“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不是你加得上去的哦!呃,你修了一万年,不增,没有多一点。你不修它,它少了没有?没有少。上天堂,它没有长高;下地狱,它也没有黑暗。自性本来在啊,下地狱受苦,谁在苦啊?自性晓得在受苦;上天堂享福,谁知道享福?自性知道在享福。
这个(是)苦乐忧喜,啊。昨天讲到唯识境界,一切众生感受,五阴里头的感受只有三受,三种感受:苦、乐、非苦非乐,不苦不乐受。呃,苦乐的境界呢?啊,苦乐是生理的感受,身体的感觉。忧喜是心理的感受。舍,空掉。能够舍、能够布施啊,就是佛道。你把感受、苦乐忧喜都能够舍掉,就是道的境界。那就不苦不乐受,就是成道。不苦不乐受的呀就是极乐。没有苦当然是乐。所以无取无舍道理,所以《心经》上也告诉我们,观自在菩萨“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不生不灭”。那么下面一路无、无、无,什么都是无,最后无到底,“无智亦无得”。等于无取无证,什么都没有,空完了。“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得到了无所得的境界,那就是菩萨道,菩提萨埵了,真成了菩萨境界了。
所以这里也告诉我们,真正依性起修,功德圆满,到达圆觉境界,是“无取无证”。呃,但是我们注意啊,听了以后不要吹牛哦,这都是成佛的境界。现在讲的成佛境界不是我们境界。我们也成“糊”了,我们成了浆糊,糊涂的糊,啊,迷住了。真悟了圆觉境界,现在明白告诉我们,悟道最高的境界是如此。如果听了《圆觉经》会背,然后出去吹牛,佛是什么?嗯,就是这样,用不着修就成功了。那是造口业,你没有到。你没有证得就是妄语戒,这就犯大戒,犯菩萨戒,啊,叫做未得言得。没有得道,自己认为…吹牛得道了。未证言证,自己没有证果,认为自己开悟了。那是…这个戒律犯得很重,这个罪犯得很重!那无间地狱的罪,还不是无间;以密宗来讲,金刚地狱的罪,永不超生,永远没有出头的日子了。“未得言得,未证言证”,啊,那就是那个佛法世界的大骗子。那不能做这个骗子的啊!现在先吩咐了。道理是如此,但是要自己证得。
因此佛又说,实相中”啊,“实无菩萨及诸众生”。实相就是见道的真正的境界。相这个字,尤其我们念过《金刚经》,古文“相”字特别多。啊,“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一切皆是相,《心经》上说是诸法空相。“相”字,中国过去的文字喜欢用。现在的文字叫什么?境界。境界也可以说那个现状。啊,那个现状就是相,那个现象就是相字。
那么这个实相呢?真实的那个现状。真实那个境界怎么叫实相呢?那么我们又回转来咯!佛法成佛不是迷信,佛教也不崇拜偶像的哦,上一次讲过哦。拜这个佛像不是拜佛像,(是)拜我自己哦!拜谁呢?拜如来。“因我礼汝”,是礼佛的意思。哎,因,“因汝”,因你,因汝,因这个佛像,“礼我”,是礼拜我自己。为什么礼拜我自己啊?使我对三世诸佛起一种恭敬,绝对的恭敬心。哎,那你不要说拜这个佛像,你拜…有些人拜经,现在也有啊,不过少。过去我们看到老前辈学佛,在家出家拜经的非常多。就是拜经有几种啦,有人是念一句拜一拜,或者拜三拜。譬如“善男子”,就拜下来啊,“圆觉自性”,拜一拜。那么有人一字一拜,啊,“善”,拜一拜,“男”,拜一拜,“子”,拜一拜。
有一个大和尚,禅宗祖师,他没有开悟以前拜《法华经》。结果拜了八、九年啦,每一个字一拜。他的时节因缘到了,该要悟道了。拜八、九年以后,有一天拜《法华经》拜到一个字,“屎”,(对写板书学生说:啊,屎,你晓得啊。哎哎哎,尸体的尸,下面一个米。啊啊,你应该知道,你也有的,哈。哎,这个字啊,我讲过好多次,你听了几十年在旁边。)这个字大家认得,人人都有。屎者,大便也。他本来念了一个“屎”要拜下去,他过去都拜,今天忽然想起,“糟糕!我拜佛可以,为什么要拜大便啊?”(师击掌)一下大彻大悟成道了。这是拜佛的功德。
所以还有一个和尚拜佛,拜《心经》,也拜了好几年了。“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一字一拜。拜到《心经》上有个“无眼耳鼻(舌)身意”,他拜了两…好多年了都拜。有一天拜,他的福德因缘到,该成道了。他一拜到这里,呃,观…,他摸摸自己的脸,“我的脸上也有眼睛、也有耳朵、也有鼻子,都有啊!为什么菩萨告诉舍利子无、没有眼睛耳朵鼻子啊?什么都没有啊?”这一下悟道了,大彻大悟。
所以不拜偶像,拜的是佛法。但是你真把他当像来拜也对,真把他当佛来拜也对。等于我们想到父母,啊,想那个样子就难过,想到父母的像,就是这个心情一样。所以这个就是相的问题。
那么成佛是智慧的成就哦,这个智慧,我们不、佛经不翻成智慧。因为中国智慧两个字不能代表这个佛法这个名称,那么只好照梵文的原音翻,叫般若。那么日本人日本话,baza(音),baza(音)是什么音呢?不是日本话,(是)中国话。中国我们退回去一千多年,唐、唐朝的人,那个时候国语就是baza(音)。啊,像我们那边,口音也不念banza(音),般若,差不多。广东客家话、闽南话这个念什么我不知道了。所以日本话念什么baza(音)、baza(音)的就是般若般若。般若是我们这一代的口音、发音。
般若就是智慧。什么智慧呢?成道的智慧。般若,观…,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观自在菩萨,那就是般若经。般若道是大智慧成就成佛。那么般若是什么?为什么不能翻成智慧?它因为有五个意义,叫五般若,五种般若。哪五种呢?一,第一种实相般若。第二种呢?境界般若。第三种呢?文字般若。第四种呢?方便般若。第五种呢?眷属般若有五般若,这个都是它的范围。
换一句话,这五种你拿现代白话学术来研究啊,这个般若就不能翻成智慧。这个太大了,包含了世间、出世间一切知识学问,都在这个范围。什么叫实相般若呢?悟了道,就是说“非性性有,循诸性起,无取无证”这个境界。佛的境界圆觉境界,圆觉境界才是成佛的实相,得道的实相。实相是什么相啊?无相。无取无证,没有境界的境界,就是佛境界。最高的叫实相。
那么下面都是有相的,(是)起用。换一句话,本体,悟了道体,无相相,这是实相。那么悟了道,体体要起用起用的时候,啊,第一个,有境界。哎,菩萨有菩萨的境界,罗汉有罗汉的境界,做一天功夫有一天的境界。你不修行也有境界,什么境界?糊里糊涂的境界,不修行境界。修行的人有修行境界。这就是境界般若。所以一修行智慧开了,文字学问自然好了。
这个我也常常亲自看见过的人。啊,我常常告诉你们年轻人很少见过,像我是见过的。啊,第一个我小的时候,我说我家乡有个人打渔的,呃,出家了,忽然跑去出家去了。一个大字不认识。呃,出了家拜、拜佛拜了九年。那个大殿上,我们那里殿不是这个地下了,这个地下一块一块大石头,很大的这样一块一块连起来,那几块大石头上有他拜佛的印子我都看到过。那个膝盖头跪一个,就那么压过去都发亮的。啊,他拜了九年啊,去睡觉了,不拜了。这一睡,一觉就睡了好几年。醒来以后啊,嚯,(过去)一个大字不认识,又会写文章、又会做诗。诗之好啊!太好了!我小的时候开始读书,第一本喜欢读的诗就是他。我还偷过他的诗。千古文章一大偷啊!呃,我还故意抄他的诗给我父亲看,我说:“我都会做诗了。”我父亲一看笑了,“你会做诗啊?”我父亲,“呃,这是某人和尚的诗,你抄来的。”这一下,呵呵,不是脸红,心里都红了。自己想骗父亲表示自己聪明。我第一次就是偷过这个和尚的诗,啊,就给父亲抓住了啊这是一个。有好几个人我晓得。我们那里还有一个修道家的,也是没有读过书的。呃,修行打坐,诗文什么都会。
再说,在四川有一个人,在家,也可以说是家人。一个大庙子,他是方丈,挂名的。可是他始终不肯剃头,呃,他还在做理发呢!给人家剃头,叫杨剃头。这个人很怪,悟了道的。啊,有一个大丛林,方丈是他,哈,他是。庙子上好多和尚,没得方丈的。方丈呢?方丈是某人,他有个法名。
可是他呢,自己在家人,剃头。当然没有家眷。他什么都会,给人家剃头,嘴里不晓得讲些什么,“呜……”,大家也不知道。有些人就不相信,认为…都晓得他悟了道,有些人问他问题,随便佛经什么他都答得出来。还有人问他,有几个读书人想办法,真奇怪,把那些古里古怪的小说上问题去问他。呃,他说“我忘记了,呃,师傅啊,呃,我那个问题忘记了,不晓得在哪一本书上有这么几句话?”他说:“那在什么书上第几、几页、第几行嘛!”一点没错啊。那大家问他,“呃,杨师傅啊,你又没有读过书,你怎么知道啊?”这个四川人骂人,“格老子,我没有读过书,你们不是读了那么多书啊?你们读书就是给我读的呀!”这是什么道理?讲不出来道理。他还骂人家呢,“格老子,我没有读书,你们不是读那么多吗?你们读书就是给我读的啊。”哦,真到了文字般若,文字境界就开了。
那么方便般若,方便多啦,你学科学也好,学什么也好,方便是各种方法,啊,各种技术、外道、魔道什么都会了,这是方便,有一切方法。眷属般若是行为,道德就高了。呃,布施、持戒六度当中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前面的五波罗蜜,都是第六位的般若波罗蜜的眷属,是它附带的条件,所以叫眷属。等于一个祖父带了全家人,爸爸妈妈,啊,爸爸还有伯伯、叔叔,啊呀,还有还有这个哥哥、弟弟,还有一大堆人,这是一家人,就是眷属。
所以般若有五般若。这里呢,提到悟道的般若,所以讲实相。现在为了解释实相这个字啊,扯开了那么多。不要扯忘记了,把它回来。
就是说本经的原文,“于实相中”,悟道的境界中,“实无菩萨及诸众生”。真正得了道,悟到这个“无…”、菩提证的时候是“无取无证”的。《圆觉经》上叫无取无证。别的经本,像我们学法的时候年轻,呃惯听一个名称,习惯听、“无修无证”。最后修成功了的人,不需要再修了。证到一个境界,证个什么道啊?无证。修到无修无证是最大的成就了,不需要再修了。无修的道理就是经教上讲的无学位,不需要再学了。大阿罗汉十地菩萨以上就是无学位,不需要再学了。普通凡夫,乃至在没有成大成就以前,都有…在学中,必须要努力地向上再学,都在学中,叫做有学位。啊,不是我们现在大学研究所的学位啊。啊,这是一个形容名称。
所以到了证得圆觉自性的时候,是“无取无证”的无学之位。那么无学之位也无境界可得,也无文字可得,也无境界可得,也无方便可得。一切都不可得。了不可得中也不可得,也没有个了(liao)。有个了不可已经不对了,已经有一样东西了。因此其中也无佛,也无菩萨,也无众生。彻底空,毕竟空,一切皆空。所以说“实无菩萨及诸众生”。这是佛告诉清净慧。我们注意啊,这几句文字。
那我们推开这个佛经的文字来讲,佛,释迦牟尼佛答复清净慧菩萨所提的问题,拿我们现在讲话啊,学…你们都男孩子们当过兵的,“报告,第一点,成佛境界是什么样的?成佛境界,依性起修,最后到了无修无证。什么境界都空,无所谓菩萨,也无所谓众生,毕竟皆空。”这是第一点。拿现在来讲。
那么他的古文翻译何以故?”佛自说自话,他提出来,那翻白话文,“何以故”这一句话,什么原因呢?就是说为了什么呢?
菩萨众生皆是幻化,幻化灭故,无取证者”。为什么讲成了佛、得了道是也没有菩萨,也没有众生?何以故?什么理由?因为一切菩萨,成就的菩萨,与一切凡夫的众生,在一个大原则之下来讲,都是幻化。幻化,幻化大家应该懂了,也很难懂欸!什么是幻?我们看过幻没有?都晓得是幻,你说“我看过”,你看过(就)不是幻了。
幻就是幻。哎,说这个人很喜欢幻想,没有的东西硬想出来叫幻想。对不对?有一样东西你说是幻,电视、电影。哎,那不是,那叫做影影子,不叫做幻。幻的东西就是虚无缥缈,没有的。哎,我们就想(一下)…呃,譬如我们在座哪一位看到过?真看到过鬼,有没有?有的请举手,发奖金五百但是你要讲证据来你说我看过,你拿证据来。你说我那个样子,没有一个样子相同的鬼谁也没有看过鬼。所以世界上画画的人最好画的画就是画鬼因为这个没有对证的。随便画一个大头的,眼睛红眉毛绿眼睛,你怎么晓得鬼的眉毛是红的啊?啊你怎么晓得他眼睛是绿的呢?这都是乱画那都是幻想人的幻想,那叫做。幻就是没有这个东西。哎,你的想象叫幻。等于我们有时候你这个这个联考考不呃,正在联考的时候啊,疲倦了,读书读得靠到一睡,哦,忽然看到,哟,做个梦一样,“哎呀,放榜了。哎我的名字。”醒了没有那是幻。幻跟梦差不多那是想出来的。
那么讲菩萨跟一切众生皆是幻化,当然幻化。譬如我们现在这个楼上坐的一堂人,你说有没有决定。如果有人说,你们…我们这里没有人我们非要他不可这个家伙至少要打个电话119,要救经了。真的有人这么的。你说他说的真话假话?真话,没有人。
晓得,你们大概二十几岁的小朋友们太小了。二十年前我们这个地方我也跑过田地荒这里来哎,泥巴,都是荒地。哎,现在变空中楼阁来。一千年以后还有这个地方没有不知道了。但是几十年前没有这个地方的楼,现在幻化出来过了几年,也算不定,眼看它起高楼,眼它楼坍了。楼坍了你也看不见了。所以我们现在坐在这里一照个相好圆满呀,很难得。所以大家买一张回去啊留到纪念。五十年以后恐怕这一堂,包括我一个都不在这个世界上人家看这一人都是幻化。
,以历史宇宙的眼光看这个世界,五千年历史幻化一个笑话一场大梦,有什么意思啊?一皆是幻化不真实的。一切众生也不真实这个世界上一切也不真实。一切菩萨,你说观世音菩萨一切诸大菩萨悠然而来悠然而去以《金刚经》告诉我们,“从来,亦无所去,是名如来”,这样叫做如来如来者,是幻化心也。一切皆是幻化
所以说清净慧菩萨,菩萨跟众生皆是幻化。“幻化灭故”真的悟了道的人证得所谓观自在菩萨告知舍利弗、舍利子的话舍利舍利子啊诸法空相”。到空的境界,就是幻化
所以我们注意哦!你们打坐也念佛也好,修密宗、禅宗也好,啊一天到有什么境界、有什么境界,这个境界靠不住一定变去。眼前所有境界皆是幻化到达什么时候你能悟道呢?“”。空都没有了,空也空掉了,彻底空、毕竟。幻,“幻化灭故真正的空,无取证者”,所以这个中间佛说的,亦无所得,亦无所取,亦无所证。圆觉,入了佛的境界。他解释无取无证,第二点。那么这个问题也就是答复刚才讲报告第一点
报告第二点,佛说的什么理由因为一切世界一切道与非道都是幻化华,毕竟空的所以是无证。佛怕大家听不懂,他又作了一个比方:
【譬如眼根,不自见眼,性自平等,无平等者。】
比方我们的眼睛,眼根者,指我们的眼睛啊比方你的眼睛,我们活了一辈子哪一个人看见过自己的眼睛看见过没有自己的面孔看见过没有看过啊?哪里看过?哎,镜子假的我们镜子是这样照,你知道吗你们总学这个光是这样过来,这一边…,所以看到跟我们相反你以为真的啊?那个不是我对不对那个焦点不同的而且世界上百分之百的好准确的玻璃没有,假使确的还是差一点。况且我们这样过来这个这面,同照相机的原理一样我们看到那个样子,哎,笑,哎,不是我是投影,投影
所以我们的面孔长成什么样根本就没有看到过。谁能看到你说我看过你的面孔,呃,你看我呢我们小的时候玩两个人看眼睛,“你看你眼睛里头有…”“我的眼睛里头有个什么?”“我的眼睛里头有个就是你。”哈哈,彼此对着眼睛来
我们小时候玩不像你们这一代玩很高深,那么多玩具我们没得玩的抓泥巴玩呐,人追人玩呐。啊,也没有什么,拿现在什么原子笔啊铅笔啊。啊,我们铅笔来的时候还当成活宝啊,洋货。我们拿木板墨倒指头一画,诶,画鬼、画你、画他,自己脸上一那已经很好的玩具了
所以说谁看过自己的眼睛?眼睛能够看人没有办法看自己。先不讲佛法你们懂了这个眼、道理呀,就会做人。所以人啊,喜欢看人家看不起喜欢批评别人都不晓得反省自己因为看不到自己自己的坏看不见光看人家的坏这是众生的愚蠢
,学了佛就懂得这个了,所以少看别人的错多看自己的过错这是。譬如眼睛能够看人家办法看自己。啊,佛作这个比方干什么呢眼睛心一样我们心在哪里自己也看不见这个心脏不是心哦!我们心的作用第一个心可以见别人没有办法见自己
所以修行的道理把这个心眼外面人家自己是观自在菩萨告知舍利子“照见五蕴皆空”,返照自修行的功夫。啊,佛在作这个眼睛的比方,有这么一个秘密在里头要注意啊我们先休息


注:此听录整理文字稿主要是配合听南师讲课录音时参考,单独看文字稿时敬请仔细理解。

赞赏 
南怀瑾全集南怀瑾简介南怀瑾金刚经南怀瑾语录南怀瑾先生南怀瑾选集南怀瑾易经南怀瑾全集南怀瑾简介南怀瑾金刚经南怀瑾语录南怀瑾先生南怀瑾选集南怀瑾易经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南怀瑾先生:自性本来在啊,下地狱受苦,谁在苦啊?自性晓得在受苦;上天堂享福,谁知道享福?自性知道在享福。发布于2023-12-16 13:1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