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仙《修身了凡》法诀


《修身了凡》法诀二:金丹慧命诀 
 
盘鼎三花聚顶气,天为我盖气入田。
地为我帅聚原脉,三田九转还丹真。
五气朝元归血海,一气真人了生明。
精修大定铅汞,海底观天督。
正悟自功灵山传,承上得来天星令。
卧看沙丘映霞光,坐地观花上鼎盖。
三田丹姿百脉灌,水月莲枝叶露滴。


八万四千法门八戒”:“八万四千”在经中常表虚数,喻意佛法的广大无边,其中有诸多方便善巧的法门;《贤劫经》中有言“佛法八万四千法门,一一皆可成佛”。


佛法为什么有八万四千个法门呢?简单说是因为娑婆世界众生的自身业力,俱生就有无数分别念及烦恼,不清净被染污了自性才会来此界(当然也有极少数属于乘愿度人再来的大成就者)。


佛陀为了对治众生八万四千分别念及烦恼才开显了八万四千个法门。释迦牟尼佛专门针对不同根基者讲了八万四千个法门,这么多法门全部是让我们脱离轮回解脱成佛的。


 深究之来看:佛法的目的是求“觉悟”;可是在求达到“觉悟”的目的地以前,必定有许多途径,也可说是求达目的的方法和历程。在佛教的目的上,原是一样的;在途径上,佛教分好多派别,有汉传、藏传、南传、东传等。


每一个又分很多宗派,中国佛教主要有八宗。一是三论宗又名法性宗,二是宗又名法相宗,三是天台宗,四是贤首宗又名华严宗,五是宗,六是净土宗,七是律宗,八是密宗又名真言宗。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性、相、台、贤、禅、净、律、密八大宗派。


道教道门分简述有:正一张道陵)、南宗(吕纯阳)、北宗(王重阳)、真大宗(张清志)、太一宗(黄洞一)即五大宗之分法和天师道、全真道、灵宝道、清微道四大派的分法。


还有道德先天、灵宝、正一、清微、净明、玉堂、天心八派的说法。而今许多教派式微,尚存的著名教派有北方的全真教、南方的正一教、茅山教、崂山教、武当教、闾山教及港、台湾民间道教派别


各派都有各自修行的方法,各种方法中又有针对不同问题而不同侧重的方法,如呼吸法和站桩静坐的方法即各有上百种之多,由此说八万四千法门并未言过其实。


古德云:“佛事门中,不舍一法,取一法不是佛法,舍一法亦非佛法”。选择适合自己修行的法门是修行的前提。众多法门中如何选择是多数人的困惑,遇到即是缘,即可修,但一定要修正法


正法这是佛教的说法即释迦牟尼所说的教法。别于外道而言。《杂阿含经》卷二四:“出兴于世,演说正法。”唐·玄奘《大唐西域记·窣勤那国》:“舍邪见,受正法,改过自新,愿奉教诲。”


鲁迅《集外集·<痴华鬘>题记》:“尊者造论,虽以正法为心,譬故事于树叶,而言必及法,反多拘牵。”但是对于修行者而言,所修道法、方法只要传承清净,教义严明可与经典印证即为正法。


选择法门还要注意择师,同样的法门一定会有很多不同的老师教授,修学中有善知识的引导是必要的,选择的法门清净但老师是否清净这点在现今社会特别需要关注,否则在修行过程中遇到问题老师不能给予正见引导,甚至还可能引人走偏,“宁可千劫不悟,不可一期错路。”


其实遇到的老师如何也是修行者个人福德因缘所决定的,当发现自己的老师有问题时也要自省自己的问题在哪里?!密宗和道家都非常重视择师和择徒的问题。


对于每一个修行者的建议最初是应先老实念佛。“念佛定来即是禅”,自宋永明延寿禅师以来,禅净双修就是禅宗的基本路子。所以参禅者也有参“念佛的是谁”这话头


至于密宗,修弥陀长寿法是必须的。不管你学禅学密,修弥陀法门都是需要的。目的是先把妄念杂念止住,同时务必广学经典,经典就是择法眼,无缘遇明师经典就是最可靠的明师。( :陈全林)


其二可理解为:八万四千可以为毛孔:八万四千毛孔光。这是大丹成就后的功象,八万四千毛孔都在放光。自然已转化色身。


如《悟真篇》说:“近来透体金光现,不与凡人话此规。”王重阳在《五篇灵文》里写过修道而体内生光的境界。“自太玄关升入泥丸,化为金液,吞入腹内,香甜清爽,万孔生春,遍体生光。


至此乃是乾坤交媾。一得永得之妙,全在防危虑险,即当牢封固闭,勿令渗漏,以便温养。”遍体生光,即是“八万四千毛孔光”,无论以何法门入手必然有此功境。

 

其三可理解为:八万四千里,紫阳真人的《金丹四百字序》里:大则一日结一万三千五百息之胎,小则二时行八万四千里之气。


这里的“大则一日结一万三千五百息之胎,小则二时行八万四千里之气”,与张玉仙老师灵应的气脉手诀口诀之“血气通八千,里外静观田”相应。古人认为人与天相距八万四千里,可以通过修炼而纳八万四千里于一身、一刻。


此句中之意还是以第一项理解为众多法门更恰当。众多法门遇法则修,持久坚持必有效验,所谓效验并非修行中见光、色,影像,梦幻或八触之感,虽然这些觉受可能会在某个阶段给予修行者信心,但是终要在心性生活中的改观为修行进步的标志,且不可以点滴进步生慢心,修行路漫漫,时光荏苒,时刻提醒自己不馁不傲是必要的。


哪怕有幸相续了累生修习过的法门且遇到了明师指引,实修还是只能靠自己靠自力的,否则缀堕只需瞬间,心性不能彻悟本真,生活中的一烦事足矣摧毁半生勤修功练的努力,修道中如此教训不少见。


(兴南子曰:可以更简约点。八万四千,主要指八万四千法门。八万四千法门,最重要的,还是要归在戒律上。佛在涅槃前所讲《佛遗教经》,就把“以戒为师”列为最后的教诲。)

 

法门八戒”:“法门”,佛教用语,原指修行者入道的门径,今泛指修德、治学或做事的途径。道教指众生入道的门径。如:“天尊慈悲,大开法门”。


亦引申指一切方法、途径。如:努力是成功的不二法门。《法华经·序品》:“以种种法门,宣示于佛道。”


宋·苏轼《和文与可洋川园池·无言亭》:“慇懃稽首维摩诘,敢问如何是法门?”清·昭连《啸亭杂录·善禅机》:“﹝宪皇﹞又以张紫阳虽道教,其《悟真外篇》实通禅理,并着归入释藏中以广法门。”


“八戒”,本诗前段说“律”,这段谈“戒”,说到“戒”自然想到“律”,佛家对“戒”和“律”有分别:“戒”指内在自律;“律”则有外在规范。佛家有戒、定、慧三种学问,称为“三学”,佛家讲以期达到“禅定”,乃至“般若”。


道家讲“精、气、”为根本,道家以期达到“修真”“天人合一”。古人讲戒法,教我们如何持戒;讲戒行,戒要体现在行为上;戒性,让戒成为心性,戒如何,心如何;戒体,戒就是生命本体,戒如何,生命如何。这样,戒就有了灵性,戒就能通法界


 俱舍论》载,“八戒”,又作八戒、八关斋,即以下八种过失:一者杀生,二不与取(指偷抢),三非梵行(男女之媾合,注意不同于五戒中的“不邪淫”),四虚诳语,五饮诸,六涂饰香鬘(mán)歌舞观听,七眠坐高广严丽床座,八食非时食(午后之食)。


张玉仙老师灵应过一首关于《修道者该守什么戒律》的诗,我们看看奇妙的灵应境界对戒律着重有哪些方面的要求。


诗曰“不贪不赌除五毒,取色取酒定丹田。钱色交换不公正,礼拜先师入洞天。”由此诗可见:不贪是第一戒。不赌是第二戒。要除掉五毒,是第三戒。


何为五毒?佛教一般把“贪嗔痴慢疑”称为五毒,其中的“贪嗔痴”为根本“三毒”。人皆有“财、色、名、食、睡五欲”之贪。这是人性。嗔是愤怒、仇恨心理。痴是智慧不够,不明智。慢是自以为是、傲慢、骄傲。疑是没有主见而怀疑真理。这都是修道的障碍。


戒律的第四条,不能搞钱色交换。一定要礼拜前辈真人、前辈得道高人为师,这是戒律之第五条,以保证能得到真传、真诀、真法,并能在前辈的引导下真修实证而成就。第六条戒律,就是一定要有专修隐修期。


这首诗是专门针对“修道人的戒律”而灵应的,所以第六条戒是对修行到相当程度所提的更高要求。这句话可理解为无论按照什么法门的方法修炼,各法门都有遵守戒律的底线要求,学习任何法门都要学习并坚守其戒律。

 

“举止动行,皆为律仪”:谈戒必说律,本句又回到“律”上来。“举止动行”是指姿态和风度即一个人的气质,谈吐等体现;一般指言行举止,是个人修养的标志、动行、动作、行为;


“动行”也是身体状态的体现,如身心有问题在动作等外在方面会多有体现,如一些坏毛病,抖腿,皱眉,斜眼视物等等,一个人的走路姿势,行动缓迟等都可以体现一个人的性格等内在方面的特点。所以古代相术中有一内容是由人的外在特点来分析其大至的穷通祸福不无道理。


律仪: 用来表示僧侣遵守的戒律和立身的仪则或者.法律和礼节。仪是人的外表或举动:常说仪态、仪表、威仪(使人敬畏的严肃容貌和举止),是你行、住、坐、卧的表现、生活起居的表现、待人接物的表现。


仪是表现在外头,让大家看到,人都希望让大家看到觉得好。举、止、动、行这四字都是一个人外在的展现,人们互相的品评多是基于其外在的表现,这些方面做的好做到守律且仪端,才可能获得别人的信任或者肯定。


对于修道者成为一个能让人尊敬的人是最基本的素养,所以每个修道者内心修行到什么程度容隐瞒,但是外在表现、举手投足都是容易被捕捉和暴露不足的。


再深入可理解:《佛祖历代通载》,这里面有几句话,「法要有三」,法是佛法,重要的有三桩事情,「曰戒定慧。以上经论,广显戒德」。《普超三昧经》里面有一句说,「被戒德铠,化度生死」。这句经文,「此正为善护身业,不失律仪之真意」。


这个「被」在此地念披,披在身上。这就是出家人的袈裟,代表什么?代表戒定慧。这才化度生死,这生死就是众生,度自己,也要度一切众生,这是说「善护身业,不失律仪」真正的意思。心是真心,真心所显示的就是律仪。所以律仪是经论具体表现在外面的样子。


这四句诗主要从佛学教义讲述了修行人日常言行所应做到的具体要求即最起码是守住八戒,自己的外在言行都要合乎仪规。


炼精固气,化神还虚。”这是道家修行最核心的内容。这句话重点理解“精、气、神”三个字,精气神分别划分为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先天之气与后天之气,先天之神与后天之神;沿用道教返还之道的思想,这种思想可以说贯穿道教修炼的全过程。


该思想来源于老子的“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庄子讲生死气化,也是讲返本归根。特别注意:气是中间桥梁,可以化精,可以化神。五脏元气为护养,只要元气练好了,任何疾病都能调治疗。


炼精:丹道修炼讲究“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而“上药三品即神与气、精”。炼精是整个丹道的基础,也是养生保健的根本。


张伯端真人在《金丹四百字序》里说:“炼精者炼元精,非淫佚所感之精;炼气者炼元气,非口鼻呼吸之气;炼神者炼元神,非心意念虑之神。故此神、气、精者,与天地同其根,与万物同其体,得之则生,失之则死。以阳火炼之则化成阳气,以阴符养之则化成阴精。故曰:‘见之不可用,用之不可见。’”


特别注意这个“固”字,常说“化气”,而本处为固气,细解何用意:固气:“舍固一气通天枢”,道家有“坚固色身”之说,即是强身健体的意思,中医里,有固气、固精、固肾等说法,固,是使之坚固不泄漏的意思。( :陈全林)


“固金”一说,正是丹道修命功的口诀,而“固金一气”,说明这金就是一气,只要能固气不漏,就能通达天枢。天枢,即天道、核心的意思。人的修炼,离不开北斗七星的能量辐射的影响。天枢也是人体的一个重要穴位,在肚脐左右二寸处,也是丹田区域,属于足阳明胃经。


“金固一气通天枢,八万毛孔显金星。”与前句中的“八万四千和炼精固气”是多么的契合。可见气是一切修法的基础,固气功夫做好了才能在修行路上有所进步。此处强调命功修炼的必要性。

 

“化神还虚”:化神,丹炁可以神化化神,丹炁化神,就开始了真正的丹功的修炼。


此等道理容易知道,但通过做功夫,变成现实,很难。一般来讲,筑基功不是一百天就能完成的,筑基功要练三年,才能真正地清除疾病,开通经脉,调理脏腑,坚固色身,并能因为修炼而专心致志。


基于此句将整个丹道修炼次序系统介绍一下,后遇不赘述:炼精化气又称为百目关、周天。为内丹术筑基功夫后的第一阶段。


静坐到达精化为气的阶段。从此渐渐到达忘去身体的感觉,周身如婴儿似的柔和轻软,非常安适妥帖,若存若亡。此时,唯一还有感觉的便是头脑的反应。再渐渐的静定下去,眼前的目光便有返照的现象。


到此忽然会进入几同完全忘我的境界,只有头顶“泥洹宫”“百会穴”部分,感觉如天窗的开启,如阳光的透射,豁然开朗而呈现无比的清凉之感。犹如乘虚而下的一股清虚之气,下降而遍洒及于全身。道家丹经所谓的“醍醐灌顶”,便是形容这种境界。


炼气化神,亦称十月关、大周天等。是在炼精化气的基础上,将气与神合炼,使气归入神的炼修阶段。其要点是用意识调整内气之分布和运行,以增强元神。


下田筑基炼精化炁之功毕应重新换炉设鼎,行大周天炼炁化神之功。小周天是借后天口鼻呼吸行真气运行天机,进行炼精化炁,将后天浊精化为先天元炁(阳精),小周天有度数,大周天无度数,是借先天真息(胎息)孕育圣胎。


炼神还虚是气功内丹术术语。为内丹功法三阶段中的最高阶段。系在前几个阶段的基础上进入完全的性功,以返回先天。是一种出神入化的境界,是内丹修炼的高级阶段。


炼神还虚最后的境界是“炼神者,无神可凝之谓也。缘守中乳哺时,尚有寂照之神。此后神不自神,复归无极,体证虚空


炼虚合道为丹道修炼之最上一乘,又称粉碎虚空或虚空粉碎,为内丹修炼的终极目标。道教认为,进入虚空境界的时候,如果有执着心,依然没有摆脱「有为」法度,应该进一步破除执心,连虚空也一并忘记而没有迹象,这样才能最终与本真之大道合为一体。

 

“化神”应该理解为转化为先天之神发挥作用的意思,这也才是炼气的目标和结果所在,此处之气字表示后天之气;“还虚”应该理解为返还到没有人为意识的先天虚无状态,即纯由元神发挥作用的意思也没有。


修炼的对象只能是后天之精气神。明白了这样的道理,我们对如何炼精、如何炼气、如何炼神的方法,即古人所采取的导引吐纳、守一、入静等方法就可以理解了。炼气达到后天呼吸的深、长、细、匀状态,配合身体的放松、中正、自然状态。


但是真正转化色身很难,修道,先要从治病、强身、通脉、理脏开始,这就是筑基功,先要获得健康。然后要从练气、培元、补亏、养真开始,进一步修炼,炼养丹炁,丹炁能在内运化,在外流通,就容易进入丹道的修炼了。所有的功法的共性是修炼精气神,而修炼精气神以练气为本。

 

此段分别从佛道不同角度讲修行的侧重点,特别强调身体言行和命功修炼的必要性,佛教讲“戒、定慧”,由戒才可入定,由定生慧,道家着重讲“精、气、神、虚”的修炼。无论以何方式为途径,都是为了达到下一段的究竟圆满的状态。


性本圆觉”也即圆觉本性,即为何要“圆明觉性”的前因;性是指体性、自性、本性、空性、元性、真性,是人或事物的本身所具有的能力、性质、思想。“性”是修行中的很根本要理解的内容,现基于常见的几个词的不同简要讲述:


1.体性指实体,即事物之实质为体,而体之不变易称为性,故体即性。若就理之法门而言,佛与众生,其体性同一而无差别。《俱舍论》卷十三(大二九·七一上):“体性是善,犹如良药。”体是本体,性是本性。体与性,同体而异名。《体性》篇出自《文心雕龙》第二十七篇,是刘勰风格论的主要内容。


2.自性即人们心中本来就有、本自具足的光明性智,是人的精神本体(法身)。佛教里的毗卢遮那佛就是法身佛,它所代表的就是自性中的光明智慧,所以又称为大日如来佛。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尊大日如来佛,都有光明的法身,有一个心中的太阳


3.本性,即天性。固有的性质或个性。本性本是不分善恶的,遇善则善,遇恶则恶,善恶不可分割,相互制约;善则顺理,恶则违理,无记则可中和二者。孟子性善论是针对人性的优点而言的,遵循了宇宙本源之理;荀子性恶论是针对人性的缺点而言的,违背了宇宙本源之理。


人之阳气性善者也。——《说文》;性,质也。——《广雅》;天命之谓性。——《礼记·中庸》;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荀子·性恶篇》;五性者何?仁义礼智信也。——《白虎通》;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


4.空性:即名佛性,简名为空,或名为佛、第一义、涅槃、圆觉、虚空、真空、真如、本质、真心、法身、自性、心性、如来藏性、菩提太极等名,异名虽多,实相不二,法界一如!


又如:性根(根性;本性);性行(人的禀性和行为);性气(人的个性和脾气);个性(人的本性;人所具有的正常的感情或理性);禀性(本性);性尚(本性的爱好和崇尚


张伯端在《青华秘文》里,谈到性的时候,有时候是元性之性,有时候是佛教明心见性之性。这两个性,本质是一,但在功用上有所不同,比如元性,重点在元气上说;真性,重点在觉悟和智慧上说。


本体是一,功用是多。神全则性现。现即是见。性能显现,能显现自然能见。此见,如佛经所言,“见非是见,见不能及。”不是耳目之所见,是境界、神通之所见。

 

在本句中可重于“本性、元性”之意来理解:“上至诸佛,下至蝼蚁,皆有佛性,无所分别,人人见性,人人成佛。此乃佛教本性也。”


“无住者,为人本性念念不住”,因为心的本性是佛性,那佛性不会执著任何东西,所以这个就是人的本性。“为人本性念念不住”,就是每一个念头都是这样子,都是心的本性,它是不执著任何东西的。


祖知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传他衣钵。


“本来真性是金丹,四假为炉炼作团。”本性在这里与金丹就关联了。如《金莲仙史》第十七回《石上谈玄空中飞盖,醮坛作法海市惊人》里,丘处机弟子们讲道,长春答曰:“子独不闻紫阳翁云:‘东华本性老仙翁,独坐空房未有功。忽遇西池金圣母,灵丹一粒便腾空。’,东华本性,即东华帝君象征本性。


再看密宗的本尊相应、坛城观修观想本尊和坛城,这本身就是修定慧,能清晰观想出坛城和本尊,自然就能建立净土世界。由此可理解为本性即法界。一个瑜伽师能清晰、持久地观出坛城并使自他都能清晰看见的时候,他的心识就可以在法界构建他理想中的净土而接引信仰他的众生。


人来到娑婆世界后具有的本性之一是“吃”。人的第二个本性就是“性”。人的本性之三是“社会性。”人类还有一个基本的本性,是无限的、不断扩张的贪婪。( :陈全林)


据荀子《性恶》:“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第一句说明“性”不是学来的,而是天生的。这话正可解释婴儿有灵性良心,是婴儿的本性,是天生的。第二句话说明:人能学,也能学好,这就是伪。“伪”指人为,不是虚伪


我们会来到这个世界生而为人具备了“人”的本性,这个人的本性和“本来之性”是有很大差别的,如何返回本来之性的圆觉状态,其实是比满足我们生而为人的“人的本性”要重要且努力方向是相悖的。


再说“圆觉”:可做三个意思讲:


1.又叫做无上觉,是佛教中觉的三种境界之一,指自觉觉他的智慧和功行都已达到最高的、最圆满的境地。


2.圆觉,道教同“全真”的意思,即保全天性。


3.圆觉,具足重德叫做圆,照破无明叫做觉。圆觉,人人本具的真心。


佛教修行要达到彼岸的那个般若,是成佛的智慧成就,就是悟了“圆觉自性,非性性有,循诸性起,无取无证”。修道者应相信性本圆觉,要知道我们修行就是要回归圆觉的本性。


(兴南子曰:注解要有所选择。性本圆觉,此性就是佛教所言真性,真性本来圆觉,不是修而成为圆觉、证了才成圆觉,而是本来就是圆觉。


如《华严经》所言“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如禅宗、大手印大圆满所讲,众生本来是佛、自心是佛等。直接解释,不必太扩充讲,扩充讲多了,反而迷惑了。对所引用的素材,要有取舍。)


灵性活了:“灵性”是指人的天赋或智慧,“慧性灵根天助运,一山一水岸上灯”。灵性是向内的旅程,超越事物的表面关注内在的生活,是对生命意义的追求,是寻求与比自己更大的事物建立有意义的联系的体验,灵性是自我转化,也是超越早期童年模式影响并实现某种自我掌控,灵性是了解生活的非物质层面。


活了:“活”是生存,能生长,跟死相对。也引申为生存,活的状态下,不死板,有生气的,生动的,灵活的。


“了”:了然视物清晰,心里明白,通达,达到或结束的意思;“不甚了,了心中了,勾画了了”见明.魏字洢《核舟记》。


这句“性本圆觉,灵性活了”描写的是真正的原本“我”的状态,告诉我们修道要达到的状态。这个“活”字也比喻我们的灵性如盲人一般,看不清真相、真理,“活了”就是灵性活起来达到一切了然于心的状态,究竟的解悟状态这样我们就具有般若智慧了。


(兴南子曰:活了,就是和“死了”相对的“活了”。不必过度解释。灵性活了,就象征一个人开窍了,或者灵性、智慧激发出来了。)


 “圆明觉性,真性自然”,圆明觉性与“性本圆觉”是相呼应的,“圆明觉性”在文中已是第二次出现,(解可参前)。


(兴南子曰:圆明觉性,圆明是形容觉性的,圆满、光明。本性圆觉,是说本性本来是圆满的,觉悟的。)


真性自然”:真性1.同天性、本性。2.佛教语。谓人本具的不妄不变的心体。3.指灵魂4.真的。与假的﹑似是而实非相对。“真”与客观事实相符合,与“假”“伪”相对;性是人或事物的本身所具有的能力、作用等,本句可理解为本来真性的妙用与智慧显现出来,自然开悟


人人本性是佛,可是,因为私欲、我见、我执、名利、恩怨、烦恼像雾霾一样,使我们看不清本来面目,这也是我们的共业所以来到这个娑婆世界,佛教说此世界最易修行成佛。


“自然”:道家、儒家、医家玄理性名词术语。《老子》:“道法自然。”自然者,自然而然也。指天地间的自然存在及其规律。可指自然成天道。


太平经》:“天畏道,道畏自然。  ……故自然使天地之道守,行道不懈,阴阳相传,相付相生也。”可指自然成万物。《太平经》:“天道不因自然,则不可成也。故万物皆因自然乃成,非自然悉难成。”可指自然本万物。《太平经》:“自然者,乃万物之自然也。”


道法自然,是出自《道德经》的哲学思想,意思是“道”所反映出来的规律是“自然而然”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用了一气贯通的手法,将天、地、人乃至整个宇宙的生命规律精辟涵括、阐述出来。


《妙真经》里把“自然”与道等同,“夫道,自然也,得之者知其自然。”有的经典里面把自然与“无为”等同,自然了,则能无为。道门有《自然经》,也是修炼经典,讲究“炼骨肉形为真人”。


道之自然,变易更盛。


第十七章:“功成事遂,百始皆谓我自然。”第二十五章:“道法自然。”


 张玉仙老师有灵应诗句“珍惜自然修”:要珍惜自然修行的方法和缘分。如何是自然修?非常自然地想修行了,是自然修;每天把练功当三顿饭一样地融入生活,就是自然修;


顺自然规律、人体规律、社会规律而修,就是自然修;饥来则餐,困来则眠,不勉强自己。“道法自然”,“自然”就是道就是玄,能道法自然,就能成就仙道


 我们的一切是自然所化生,乃至自然之恩赐,特别是修道进入深层的境界,外药、外丹的凝炼,都需要大自然的恩赐。


这句话可以理解为我们的真性是自然的,这个自然就是与道相合一的(同于道),我们要通过“自然修”的过程(不执着于修,不能为了修而修,不能有功利心的修)达到圆明觉性,达到与道合一的境界。


这一段话从佛道修行路途不同,目标一致的角度讲方法和要求,告诉修行者本自具足的前因和修行圆满的后果,再现了修行的目标和归宿!


(兴南子曰:真性自然,即是说:“真性即是自然。”自然的意思,是“本身如此”。道法自然,道本身如此。自然也就是道本身。自,自己,然,什么什么的样子。所以,这句话也可以说成“真性即道”。


要注意注解的简练、达意,词语、词条的取舍。该用的素材,绝不舍弃;不该用的素材,坚决不用。黄金虽贵,在眼犹翳。戒之。整体上很好。不足之处,也指出来了。)

 


淘宝网址:https://shop101899225.taobao.com/  (淘宝店名:益生文化)。

* 邮箱:yishengwh国医经方中医经方 

* 需要请购陈全林老师的镶名诗、丹诀、罗汉、仙人、山水画、书法以及张玉仙老师书法的朋友,请到孔夫子旧书网:陈全林益生文化书店下单、预订扫描上图的二维码可进店。

八字命理六爻奇门遁甲六壬太乙神数术数中医:陈全林


延伸阅读(儒释道古本及民间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修身了凡》法诀二·金丹慧命诀注解(注解者自明)发布于2021-04-18 14: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