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生 活 的 美 好 关 系 ▲


● ○ ● ○



白居的诗句,以简单明瞭,通俗易懂,而名闻天下;据说连不识字的老妪都能听懂。白居易喜欢用诗记述生活中的心情琐事,就像现在我们写微博发朋友圈。


乐天 | 白居易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1200年前删除


但白居易有一首诗,让人很费解,不知白老先生描写为何物?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古人总是喜欢写物寄情,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小情绪,“花非花,雾非雾。夜伴来,天明去。”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聊里面,美艳的狐仙



有人认为《haizhiyi/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聊斋志异》中“香玉”的灵感就来源于白居易的花非花。

如果从古人用香的生活,来解释“花非花,雾非雾。”还是挺有意思的!


花非花,雾非雾



花,焚烧的花香型香品的香气。雾,焚香之烟也似雾。


先秦时期,日常焚香的风气在上层社会一定范围内流行开来。人们利用各种芳香植物香料薰染居室,达到美化环境、消除浊秽的目的。


唐代繁荣的社会形势下,秦汉以来逐渐形成的香文化在唐代得到了充分发展。鉴真和尚东渡日本,还把唐代的炼香技术传到了日本。



熏香在日本平安时代的宫廷里非常流行。他们效仿由古代中国传入的香方制作炼香,最后便成为平安时代著名的六大熏香。


唐朝比较受欢迎的香当属百和香,杜甫形容百和香的香气如雨后花开的香气,“雷声忽送千峰雨,花气浑如百和香。”



唐代没有专门写香的书籍流传于世,但在唐代传世医书《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都一一记载了唐代当时所用的合香方。


百和香
沉水香五两,甲香二两,丁子香二两,鸡骨香二两,兜娄婆香二两,熏陆香二两,白檀香二两,熟捷香二两,炭末二两,零陵香一两,藿香一两,青桂皮一两,白渐香一两,青木香一两,甘松香一两,雀头香半两,苏合香半两,安息香半两,麝香半两,燕香半两。

上为末,79/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酒洒令软,再宿酒气歇,以白蜜和,细瓷器中,蜡纸封,勿令泄,冬月开取用,大佳。

到了宋代有专门的香类书籍,其中记载的拟花香方就包括花香、杏花香、兰花香、木樨香、野花香等。

白居易的“花非花,雾非雾。”就是描写焚香时的情景。白居易焚烧的是什么香呢?那还要看下一句。


夜半来,天明去。



自唐代开始,唐人的日常生活中熏香就不曾间断的。不同时辰,不同场合,都会焚烧不同的香品。休闲独处、早起晚睡或是读书静思的时候都有香的陪伴。“无事焚香坐,有时寻竹行”,清闲无事的时候在幽室焚香一炉可以畅啸舒怀。白居易《冬日早起闲咏》云:“水塘耀初旭,风竹飘徐霞……晨起对炉香,经寻两卷。晚坐拂琴尘,秋思弹一遍。”



娱乐宴会时焚香助兴,“香熏罗幕暖成烟,火照中庭烛满筵。”。晚上睡觉时也备有合适的夜香“帐中香”。帐中香是在帷帐内放置香炉或悬挂香囊,既安助眠又增添情趣。


帐中香的使用在唐代比较流行,唐诗中有较多关于帐中香的描写, “帐里炉香春梦晓,堂一前烛影早更朝。”,《陈氏香谱》中的“开元帏中衙香”即为唐朝时的香方,《香乘》中将其改名为“杨贵妃帏中衙香”。



白居易“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的香,或许就是常常陪伴古人的帐中香。可以想象,古人的梦香中常常有迷人的花果香徘徊。素馨、茉莉、木樨、栀子、梅花......


焚香的香气形如花香,香烟似缥缈的云雾,眼观雾,鼻观花,究其实质,终不是花与雾。所谓“花非花,雾非雾”。

文  /  二号编辑   图片  /  源于网络,转载请注明!

● ○ ● ○ ●




香道文化

防采集机制启动,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熏香,方知白居易的“花非花,雾非雾”香道发布于2021-10-08 15:51:5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