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

拔罐是以罐为工具,利用加热、抽吸等方法造成罐内负压,使罐吸附于腧穴或体表的一定部位,使局部皮肤充血甚至瘀血,以调整机体功能,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方法。拔罐具有开泄腠理、祛风散寒、温通经络、消肿止痛、行气活血等作用。

拔罐的好处众多,可以作为长期保健及疾病治疗的方法。作为传统医学治疗手段之一,拔罐具有简、便、灵、验的特征,掌握正确的拔罐操作,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这里给大家整理了实用的拔罐操作方法,让大家更加的了解这一传统技艺。

材料



准备

1.选罐

用于拔罐的罐子种类众多,主要推荐玻璃罐,玻璃罐的罐体透明,方面观察拔罐时的皮肤变化。挑选玻璃罐时一定要注意罐口是否平整光滑,有缺口的罐子容划伤皮肤,不可使用。根据部位的不同,可以准备大小型号不同的罐子,方便操作。

2.95%精棉球和75%酒精棉球

95%酒精棉球是用来点燃的,75%酒精棉球是在开始和结束时,清洁局部皮肤和对罐子等工具进行消毒的。

其中用来点燃的棉球一定要选用95%酒精,95%酒精纯度高,燃烧充分。而75%酒精会出现断燃现象,当用到一半时,会造成点不燃,燃到最后会有一些水。

3.其他

镊子或止血钳(尽量选择握柄较长的,防止操作时烫伤)、打火机、纸巾、凡士林、精油等。

具体



操作

1.准备好拔罐所需工具及材料,选取舒适的体位,充分的暴露需要拔罐的部位。

2.一手持火罐,另一手持镊子(或止血钳)夹取95%酒精棉并点燃,深入罐内绕数圈后抽出,迅速将罐扣于应拔部位,待火罐稳定后方可离开,防止火罐脱落,适当的留罐,一般5-10分钟为宜。? 

3.根据拔罐的需求不同,在留罐前可以进行起其他的操作,如走罐、闪罐等。

走罐:选取脊背腰臀、 大腿等面积较大、肌肉老厚的部位,在需操作的部位涂上凡士林、精油等润滑剂,再用上述方法将罐吸住,然后手握罐体,均匀用力,将罐沿着一定路线往返推动,直至走罐部位皮肤红润、充血甚至瘀血时,将罐起下。

闪罐:将罐吸拔于所选部位,立即取下,再迅速吸拔、取下,如此反复,直至皮肤潮红。多用于局部皮肤麻木、疼痛或功能减退等疾病,尤其适用于不宜留罐的部位及儿童。

4.待拔罐结束后,一手握住罐体,另一手拇指或食指按压罐口边缘皮肤,使罐口和皮肤之间产生空隙,空气进入罐内,即可将罐取下。

5.整理并清洁工具,特别需要注意玻璃罐的清洁。可以先用清水清洗罐子,然后用75%酒精擦拭,最后用纸巾擦干罐体,收纳好罐子方便下次使用。

注意



事项

1.禁忌症:高热抽搐及凝血机制障碍病人;皮肤过敏、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处;孕妇的腹部、腰骶部均不宜拔罐。同时过饱、过饥、酗酒时也不宜拔罐。

2.拔罐时,要选择适当体位和肌肉相对丰满的部位。若体位不当、移动,骨骼凹凸不平,毛发较多者,罐体容易脱落,均不适用。

3.点燃95%酒精棉球前,需要挤出棉球中多余的酒精,不可含有过量的酒精,以免拔罐时酒精滴落到皮肤上形成烫伤。

4.拔罐手法要熟练,动作要轻、快、稳、准。如拔罐时不可烧灼罐口,以免烫伤皮肤;进行闪罐操作时,同一罐多次闪罐后,罐口温度升高,应及时换罐。

5.留罐要时刻注意罐内皮肤的变化情况,如果皮肤起泡需要及时起罐。如出现局部疼痛,可减压放气或立即起罐。起罐时不可硬拉或旋转罐具,以免引起疼痛,甚至损伤皮肤。

6.不是拔罐时间越长越好,由于每个人的体质不同,耐受度也不同,拔罐时间一般控制在5-10分钟,最多不超过15分钟。也不可在同一部位反复拔罐,需等到上次的罐印消失才可进行下一次拔罐,一周2次为宜。

7.起罐后,如局部出现小水泡,可不必处理,可自行吸收。如水泡较大,消毒局部皮肤后,挑破水泡排出液体,涂抹紫药水、消炎药膏等,并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必要时用无菌纱布覆盖固定。

8.拔罐后皮肤毛孔处于开放状态,这时外出受风或洗澡很容易受凉。同样拔罐时也应避免有风直吹。

备注:拔罐为专业操作,需要一定基础,初学者请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操作,以免发生意外。

图片来自于网络


编辑:冯命佳

校对:郭杏林

审核:邵建柱




延伸阅读(中医理论,中医学理论、中医经方学、麻衣相、太乙神数、七政四余、大六壬奇门遁甲、梅花易数、皇极经世四柱六爻风水、铁板神数、、六壬史上最全版古今秘籍汇总|儒释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实用拔罐操作教程发布于2023-05-25 19:44:3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