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痹,见于《金匮》痉湿暍病篇,以湿侵肌肉、流入关节,表现以发热、身重、骨节烦疼为主。昔人谓痉湿暍之病每与伤寒相滥。所以相滥者,以其有发热也,以其具有太阳表证也。湿痹,亦称风湿,风与寒,可分而又不可分,则风湿一病,虽言为风,而寒亦在其中,可见仲景认为湿痹之病因有湿、有风、有寒,其性质即是《内经》所论的风寒湿三气合而成痹的“痹”。

 

湿痹成因及治疗原则

 

[原文]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湿痹。湿痹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
本条点出湿痹表现以关节疼痛而烦为主症。烦不是指心烦,是关节疼痛难受的意思。引尤在泾《心典》解释如下:“湿为六淫之一,故其感人,亦如风寒之先在太阳,但风寒伤于肌腠,而湿则流入关节;风脉浮,寒脉紧,而湿脉则沉而细,湿性濡滞而气重着,故亦名痹。痹者闭也。然中风者,必先有内风而后召外风;中湿者,亦必先有内湿而后感外湿,故其人平日土德不及而湿动于中,由是气化不速而湿侵于外,外内合邪,为关节疼烦,为小便不利,大便反快。治之者必先逐内湿,而后可以除外湿,故日当利其小便,东垣亦云: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然此为脉沉而小便不利者设耳,若风寒在表,与湿相搏,脉浮恶风,身重疼痛者,则必以麻黄、白术、薏苡、杏仁、桂枝、附子等,发其汗为宜矣。”
[原文]风湿相搏,一 身尽疼痛,法当汗出而解,值天阴雨不止,医云此可发其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盖发其汗,汗大出者,但风气去,湿气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风湿者,发其汗,但微微似欲出汗者,风湿俱去也。
治风湿发汗,为什么只可微微汗出?尤在泾《心典》解释如下:风湿虽并为六淫之一,然风无形而湿有形,风气迅而湿气滞,值此雨淫湿胜之时,自有风却而湿难除之势,而又发之速而驱之过,宜其风去,而湿不与俱去也。故欲湿之去者,但使阳气内蒸而不骤泄,肌肉关节之间充满流行,而湿邪自无地可容矣。此发其汗,但微微似欲汗出之旨欤?
治风湿发汗,必须使阳气内蒸而不骤泄,在肌肉关节之间充满流行,则湿邪无地可容,故既要发汗,又要微汗,为治疗之要旨。治湿痹六张方子都贯串着这个精尤注极精。
 
一、湿痹表实证
 
[原文]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
麻黄加术汤方:
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一两(炙),杏仁七十个(去皮尖),白术四两。
右五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来,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
本条既用麻黄汤,可知无汗。“火攻”是古代一种发汗方法,现已不用,治风湿既然只可微微发汗,为什么用麻黄汤?关键在于加术。释见《心典》:“身烦疼者,湿兼寒而在表也。用麻黄汤以散寒,用白术以除湿。喻氏曰:“麻黄得术,则虽发汗不至多汗;而术得麻黄,并可行表里之湿。’”
古代用“术”,无赤(苍)白之分,后世则分赤白,麻黄加术汤中的“术”,用白术还是用苍术?本草书上有苍术发汗,白术止汗之说,根据本证治疗原则不欲其多汗,似宜用白术(原方亦用白术)。但在临床上却多用苍术,用之亦无大汗之弊。我以为,苍术发汗之说,未可尽信,只能认为,苍术走表之力胜于白术,而走表之药并不等于发汗,如黄芪也走表,岂可认为能发汗,故本证以用苍术为胜。麻黄加术汤,不仅可治湿痹表实无汗,对其他外感,见表实无汗,关节痹痛,并出现明显湿象者,即可投以此方。举病例一则如下:
 
王姓,男,60岁,船员。六天前,患者在航行途中开始怕冷发热,全身关节痠痛,疲软无力,左侧胸痛,不能左侧卧,近日略有咳嗽,干咳无痰,胸痛反见减轻,能左右侧卧,口渴喜热饮,饮量不多,不欲进食,小溲短少色深,便秘已七天,但腹无胀痛,曾服某种药片,药后虽然得汗,但病未减轻。检查:呈急性病容,皮肤灼热(体温39.7°0),无汗,苔厚白腻,脉数带弦( 102次/分)。胸部x线摄片:左肺肺炎;痰培养:甲型链球菌生长。
治疗经过:于下午5时入院,当即给予麻黄加术汤加味一剂,处方:麻黄一钱,桂枝一钱五分,苍术(炒)三钱,枳实(炒)三钱, 陈皮一钱五分,茯苓三钱,杏仁四钱,瓜萎仁三钱,生姜三钱。同时给予补液,药后汗出,至午夜热退至37℃,睡眠佳。
次日晨,热已退尽,神爽,脉数转缓,胸痛减,咳嗽少,舌苔依然,罗音未消失。仍予原方一剂。至下午2时,体温又复上升,高达40.2℃,骨楚、乏力、胸痛、咳嗽,下午3时服药,药后一小时,发生呕吐,吐出物主要为药汁。热不退,皮肤灼热,脉滑数,苔转微黄。乃予麻黄加术汤与小柴胡汤合方(原方加柴胡一钱, 黄芩四钱)一剂。药后得汗,至午夜,热退至39.1°C,第三天早晨,热退至正常。调理一星期后出院。出院时复查:肺炎已消散吸收;症状、体征均消失。(某医院病例)
 
[原文]病者一身尽疼, 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方:
麻黄(去节)半两,(汤泡)甘草一两(炙),薏苡仁半两,杏仁十个(去皮尖)。
右四味,銼麻豆大,每服四钱匕,水盏半,煎八分,去滓温服。有微汗,避风。
本方用量很轻,又不用桂枝,可知虽属表实无汗,但证候很轻。兹引尤在泾的《心典》如下:
“此亦散寒除湿之法。日哺所剧,不必泥定肺与阳明,但从湿无来去,而风有休作,故曰此名风湿。然虽言风而寒亦在其中。观下文云:汗出当风。又曰:久伤取冷。意可知矣。.... 故以麻黄散寒,薏苡除湿,杏仁利气,助通泄之用,甘草补中,予胜湿之权也。”治病处方当抓主症。本证一身尽疼即是风湿主症。以其有表证,故当微汗,以其表证又较轻,故不用麻黄加术汤而用本方。至于为什么日晡时加剧,不必曲为之解释,故尤在泾说“日晡所剧不必泥定肺与阳明”。因为肺与阳明同属燥金,日晡为燥金旺时,若以日晡时加剧作肺或阳明之病解释,便是曲解。须知本证即使日晡所不剧,也可用本方。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金匮要略』“湿痹”病诠释发布于2023-05-26 11:5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