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中医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

#伤寒

伤寒论》第109条、128~130条均论及太阳蓄血证,然蓄血部位究竟应在何处?综观古今诸贤之论,概之有四:

(一)膀胱说:如成无己据论中“热结膀胱”一语,认为血蓄在膀胱。他日:“太阳, 膀胱经也。太阳经邪热不解,随经入腑,为热结膀胱。”“太阳多热,热在膀胱,必与血相搏结。”(《注解伤寒论》)

(二)大肠说:如清·钱璜认为蓄血“小便自利”一症,与血蓄膀胱之说相抵牾,同时认为“少腹急结”乃回肠蓄血之外候,故提出“血蓄回肠”说。他曰:“盖太阳在经之表邪不解,故热邪随经内入于腑,而瘀热于膀胱,则热在下焦,血受煎迫,溢入回肠,其所不能自下者,蓄积于少腹而急结也。”(《伤寒溯源集》)回肠即为大肠,故“血蓄回肠”又称“血蓄大肠”。

(三)冲任说:如宦诲之:“下焦有热则小腹当硬满,然热在下焦之膀胱,则小便当不利,今小便自利者,知下焦中有分别,盖不关膀胱之气,而在冲任之血分也。”(《伤寒论新浅注》)

(四)血室说:如唐容川:“其人发狂者,内经云血在下如狂,以热在下焦,膜网夹室之内,是为血室血结,为死魄,魄乱其魂,是以狂也。血室后连大肠,前连膀胱,正当小腹之间,故小腹当硬满,设热在膀胱,则小便不通,今小便自利者,知不在膀胱,乃在血室中。”(《伤寒论浅注补正》)


REF:于俊生. 太阳蓄血证析疑[J]. 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84,02:70-72.

 

太阳蓄血证主证见“少腹拘急”、“少腹硬满”,说明是小腹的病变。前面所述瘀血不在膀胱、血室。瘀血又从大便而出,这就把瘀血可蓄之处限制在大肠之内。《类经》曰:“水谷并居于肠中,传化于小肠,当脐上一寸水分穴处,糟粕由此别行回肠,从后而出”。《灵枢·本输篇》曰:“小肠、大肠皆属于胃。”这就明确指出了胃和小肠、大肠的关系。即胃和大小肠相通,大肠之“物”是胃、小肠传化而来。那么停留在大肠的瘀血也可以由胃、小肠而来,可来处即是可停留之处,故太阳蓄血证瘀血也可以停留在胃、小肠之中。从阴明蓄血证239条也可以看出,阳明蓄血部位在胃肠。总观仲景《伤寒论》所论蓄血证之部位应是胃肠,此乃仲景本意。至于后世用桃仁承气汤、抵当汤(丸)三方泛治瘀血为病,实是扩大了上述三方的临床应用。


REF:李安超. “太阳蓄血证”部位之我见[J].河南中医药学刊,1997,01:7-9.


红花


整理丨王德福




中华医学杂志天人合一与中医理论


延伸阅读(中医理论,中医学理论、中医经方学、麻衣相、太乙神数、七政四余、大六壬奇门遁甲、梅花数、皇极经世四柱六爻风水、铁板神数、、六壬史上最全版古今秘籍汇总|儒释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太阳蓄血证部位析疑发布于2023-05-26 12:50: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