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生木:

肝肾之间的特殊关系为母子关系,即肾水生肝木,中医术语亦称“水能涵木”。吴鞠通说:“少阴藏精,厥阴必待少阴精足而后能生。”所以肾水充足,木得滋荣,则其功能正常。当肾水不足,不能涵木时,则肝阳偏亢,从而引起疾病

此外,肝体阴而用阳,主动主升。所谓体阴用阳,就是说肝以血为本,以气火为用,当肝阴不足时,则气火亦会上亢。肝血与肾精两者之间关系至密。肾司五内之精,精通过气化作用可以化而为血,而血亦能转化为精。肝阴(血)不足者,每见肾阴亦虚,此乃“子盗母气”之故。而肾阴虚者,肝阴亦未尝不亏,此即所谓“母令子虚”。故补肾即所以补肝。

2.同司相火:

人身火分君相,君火主静相火主动。朱丹溪在“相火论”中说:“火内阴而外阳,主乎动者也……因其动而可见,故谓之相。”这种“动气”虽然各脏腑都具备着,但属肝肾所司。丹溪谓“相火寄于肝肾两部,肝属木而肾属水也。胆者肝之腑,膀胱者肾之腑,心包者肾之配,三焦以焦言,而下焦司肝肾之分,皆阴而下者也。”说明肝肾为相火的发源地。肝所寄的相火为胆火,肾所寄的相火为命火,均为生命活动机能之所在。肝有火则血不寒,足以司气机之升,尽疏泄之职,任将军之官。肾有火方能助脾运化,助肺纳气,主性机能的活动,又能调节水液,为胃之关。可见人之所以富有生命力,无不根源于相火之运动。但相火最妄动,妄动的相火便是邪火。古代医家所说的肝肾阴血两损,则火起于肾,雷火起于肝,正是指的此种情形。龙雷之火,其名虽殊,实则一气,肾的龙火得潜,则雷火不致于暴动,肝的雷火得藏,龙火亦不会升腾。所以李中梓说:“泻肝即所以泻肾”。

3.同为先天:

肝肾为先天之本。盖因肾精有生殖作用,命火主性欲,所以性欲衰减及精滑、精寒、早泄等症,皆责之肾,故男子以肾为先天。妇女以血为主,血的储藏和调节作用在肝,肝的职能无失,血海充盈,月事按时而下,乃能生育。故“女子以肝为先天”。然而肝肾二脏皆居下焦,肾藏精而肝藏血,经水为血所化,血又为精髓所化。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奇经八脉中的冲、任、督、带诸脉,特别是冲、任二脉与妇科关系最为密切。王冰说:“冲为血海,任主胞胎,二者相资故能有子。”冲任同起于会阴,内系于胞中,而肝肾的经脉与冲、任二脉相关联,冲脉自气冲与肾的经脉相井,挟脐上行;肝的经脉上行至胸,其支脉上连目系,与任脉交会。因此说“奇经八脉隶于肝肾”。肝肾有了病变,即能影响冲任,故在治疗上常常是兼养肝肾,治肝肾即可治冲任。


Ref:夏锦堂.試論肝肾乙癸同源[J].江苏中医,1963(08):8-10.

 


明代对肝肾关系的认识已较成熟,张介宾首次提出了“肝肾阳虚”的病理术语。肝肾两脏,他十分强调肾阴对肝脏的润养作用,治疗肝脏虚损病变多从补肾中求之:“补肝血,又莫如滋肾水,水者,木之母,母旺则子强,是以当滋化源。”“肾者,肝之母;肝者,肾之子。肾肝同病,乙癸同源之意也。故凡肝经有病,必推化源于肾。 ”明·秦景明针对前辈医家论肝肾重阴略阳的缺陷,较注重肝肾阳虚的探讨。如他在论述阳虚水肿证机理时指出:“肝主施泄,肾主开阖。肝之真阳虚,则施泄无权,肾之真阳虚则关门不利,以聚水生病,而小便不利之因也……阳虚小便不利之治,乙癸同源,肝肾同治。”至此,“乙癸同源,肝肾同治”理论精血阴阳始备。对肝肾同治,虚实补泻的机理,李中梓根据肝肾生理特性和病理特点,综合各家之言进行了透彻的阐释:“东方之木,无虚不可补,补肾即所以补肝;北方之水,无实不可泻,泻肝即所以泻肾……又言补肝者,肝气不可犯,肝血自当养也。血不足者濡之,水之属也,壮水之主,木赖以荣。水既无实,又言泻肾者,肾阴不可亏,而肾气不可亢也。”宋金元以来有关肝肾同治的零散认识,经李中梓的总结和阐释后日益深入人心,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广泛运用。他所提出的益肾水即所以补肝血,泻肝气即所以驱肾邪的肝肾互治理论一直有效地指导着广大医家对肝肾疾病的辨证论治。对“乙癸同源,肝肾同治”理论,自李中梓以后,诸家均无新释。这一理论提示了肝肾两脏以下的生理病理关系。

(1)肝肾内寄相火,源于命门,听命于心。肾水充足,火涵水中,则肝疏肾闭有常,精液藏泄有度。若命门火衰,或肾水亏乏,则肝肾相火或同衰或齐亢;若贪求妄想,所愿不遂,心君动摇,肝肾相火无制,均可产生精室不固、肾精下泄之病。

(2)肝血肾精,两相互化,盛衰同府。若一方丧,久则累及对方,终致肝肾精亏血耗,则虚劳诸疾,体内精血亏虚之症蜂起。

(3)肝阳肾阴,相反相成。若肝阳久亢,必下汲肾水;或肾水不足,无以濡养肝木,则肝阳必亢。两者途殊同归,终则阴虚阳亢,血涌动风之变在所难免。

(4)肝阳根于肾阳,若肝阳亏虚,必下夺肾阳以自养;或肾阳衰微,无以温养肝脏,致使肝阳怯弱。终则肝肾阳气俱衰,则水肿臌胀、积聚真假之证必乘虚内生。

 

Ref:章增加,胡依平.“乙癸同源,肝肾同治”源流考略[J].江西中医药, 1995 (01): 55-56.



整理丨王德福

图片丨蔓


中华医学杂志天人合一与中医理论


延伸阅读(中医理论,中医学理论、中医经方学、麻衣相、太乙神数、七政四余、大六壬奇门遁甲、梅花易数、皇极经世四柱六爻风水、铁板神数、、六壬史上最全版古今秘籍汇总|儒释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论肝肾乙癸同源发布于2023-05-26 12:51:2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