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运六气理论体现了中医天人相应学术思想,以天地人之气相感,探讨天地人之变与化。不正常的交感变化使人产生疾病,反映于人的脏腑经络、三阴三阳、气血阴阳变化,表现为寒热虚实等系列病理反应,归之于病脉证象可确定有效的治疗方法。


辨邪、正
风寒暑湿燥火六气之异常变化,侵害人体致发病为邪。如《素问·六微旨大论》所云:“亢则害。”


辨天
应天而辨证,中医学的理论渊源为五运六气理论,我们按照五运六气理论应天辨证,根据不同的运气特点,辨岁运、辨主运、客运、主气、客气,并根据其相互关系,结合标本中气理论,探讨天体运行所产生的气象特点对人体生理和疾病所产生的影响。


辨地
不同的方位、地域、同一地方的高下不同,对人体疾病的发生和影响都有不同。

【辨在泉】运气理论主要以在泉来论理地气之化。以阳明在泉为例说明辨病证方法。《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岁阳明在泉,燥淫所胜,则霿雾清暝。民病喜呕,呕有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反侧,甚则嗌干面尘,身无膏泽,足外反热。”说明不同年份,在泉不同,地气特点不同,则对人体产生疾病特征不同。


【辨地气】同一地方的不同地域,辨证亦有区别。《素问·五常政大论》云:“一州之气,生化寿夭不同……高下之理。地势使然也。崇高则阴气治之,污下则阳气治之。阳盛者先天,阴盛者后天,此地理之常,生化之也。”


【辨五方】中医理论五行理论与五方相配,中医理论以五行理论与五方相配,《素问·五运行大论》云:“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在体为脉,在脏为心。其变炎烁,其眚燔爇……热伤气,寒胜热。”说明了东南中西北五方气的变化与病证之辨。


辨人

天地之阴阳,五运六气的异常变化可致人生病,人感受天之邪气,应于三阴三阳,阴阳气血,脏腑经络,正邪交争,反应出寒热虚实的病理变化,应于天地,变见于人,脉之可见。在人则辨病脉证。


辨人之病脉证原则,要审察病机,无失气宜;谨守病机,各司其属。人之辨病脉证方法与《内经》《伤寒论》同法,总结历代医家认识:包括人的性别、年龄、体质、物质基础、三阴三阳、升降出入、开阖枢。


【性别、年龄】不同的性别,发病特点不同,与男女体质和气血盛衰有关。


【体质辨证】中医体质学说源于《内经》。《灵枢·寿天刚柔》云:“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


在运气体质辨证过程中,有人以出生是日的干支来推求其体质与发病,这样的结果只可能是人体质辨证的一个部分,因为体质和发病还与遗传、情志、社会、发病时的各种因素密切相关,单从遗传角度来讲,其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的体质基因都会对人的体质因素产生影响,不能唯出生日的干支来推求体质与发病。


【三阴三阳辨证】人体的三阴三阳,指厥阴、少阴、太阴、少阳、阳明、太阳,组成人体六气,《内经》、《伤寒杂病论》都是以三阴三阳为辨证基础。


【辨升降出入】升降出入是气的运动形式,升降出入的变化,对疾病的发生产生影响,因此,临床辨证要重视气的升降出入。


【辨开阖枢】开阖枢是人体三阴三阳之气的出入离合运动过程,是六经六气的开阖枢。三阴三阳气之离与合,以开阖枢的形式,产生升降出入活动,是生命活动的保证,开阖枢不利,则发生疾病。


辨疾病
辨疾病包括辨病史、病因、病象、病机。


辨时
辨时即辨发病和疾病加重或最重的时间。同一个病人或不同的疾病在不同的年份,对人体疾病的影响各有不相同;在一年中不同的季节,人体四时的阴阳之气亦不相同,春天阳长阴消,夏天阳气最盛,秋天阳消阴长,冬天阴气最盛,人体辨证特点亦各有异;一日之中不同的时辰,,平旦阳气生,日中阳气隆,日西阳气虚,子夜阴气盛,阴阳消长的规律决定疾病的发生、传变和愈后,发病特点是不一样的,因此需要因时辨证。


中医理论,中医学理论,中医,中医典籍,中医常识,中医方剂


延伸阅读(中医理论,中医学理论、中医经方学、麻衣相、太乙神数、七政四余、大六壬奇门遁甲、梅花数、皇极经世四柱六爻风水、铁板神数、、六壬史上最全版古今秘籍汇总|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五运六气临床思辨发布于2023-11-12 20:09:3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