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代文学家元好问,曾这样赞叹过一个人。


他说,有一个人,在市井能为名士,在州县能为能吏,在边境能为名将在朝堂,又可为千百年间难得一见的良相,这个人,就是范仲淹


世人眼中,范仲淹是一个高山仰止的榜样,是天地间第一流的人物在范仲淹自己看来,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家国大计,为了济世救民。


然而在济世救民的这条路上,他却因触怒权贵,屡遭贬谪,经历了太多的苦难可无论被贬何地,他总能作出一番政绩,让朝廷的人对他刮目相看;


无论跌至何等困境,他总能绝地反击,让残酷的命运对他俯首称臣,正是因为范仲淹的存在,才让很多在苦海中泅渡的人有了精支柱,你若能读懂他的故事,便也能从他的经历中,找到在苦难中成长的精神力量


一、熬苦



每一个强大的人,都咬着牙度过了一段没人帮忙、没人支持、没人嘘寒问暖的日子,这句话,就是范仲淹前半生的写照。


不知大家有没有听说过“断齑(jī)画粥”的故事。


范仲淹读书的时候,家里非常贫困,没钱租房,没钱买菜,他便用小米熬粥,等粥隔夜凝固了以后,再用刀切成四块,早晚各吃两块充饥。


这样的日子,范仲淹一过,就是整整三年。


看到这里,想必你也会疑惑,范仲淹都苦成这样了,家里就没人帮扶一下吗?


范仲淹年幼时,过得也很苦,他两岁时,父亲便去世了,母亲无力抚养他长大,便带着他改嫁了一户朱姓人家,他也因此改姓“朱”。


范仲淹长大后,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内心痛苦不已,他立志要改回本姓,于是流着眼泪辞别母亲,踏上了艰苦求学之路,在应天书院,他每天天不亮就起床读书,晚上也要读到深夜才睡。


读书困了,他便用冷水洗脸;饿了,他便喝粥果腹,同宿舍的学生见他吃得实在太寒碜,便特意给他带来一大桌美食改善伙食。


没想到范仲淹却果断地拒绝了,还说:如果吃了这些美味佳肴,再过艰苦的日子我就会不适应,你还是拿回去吧。


在那段最艰苦的日子里,他安守清贫,拒绝享受,也正是凭着这样的心性,他才得以在科举考试中一举中第,实现夙愿。


其实来到这人世跋涉,又有谁不需要经历万般苦,受尽一身伤?


人生所有的甜,都是从苦中淬炼出来的。


就像作家张伯伦所说:“除了通过黑夜的道路,人们不能到达黎明。”


只有熬过了那段没人帮衬的日子,我们才能抵达诗和远方,只有度过了那些暗无天日的时光,才会有一道道暖阳,照耀在你前行的路上。


二、忍难



苏轼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范仲淹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便是用一生将这个“忍”字发挥到了极致,范仲淹为官后,有长达十余年的时间,一直在地方蛰伏历练。


直到41岁时,才在晏殊的举荐下,进入京城为官。


范仲淹满心欢喜地以为,终于他有机会一展胸中抱负,没想到,这次入京,却是他后半生风波的开始。


此后不到十年的时间里,他就接连被贬三次。


公元1129年,仕途还在上升期的范仲淹,因在给太后的奏疏中,写下了“请太后还政于天子”的话,得罪了太后,被放逐到了民不聊生的河内府。


初知仕途艰难的范仲淹,内心也压抑了好长一段时间,可无论朝廷如何打击,他还是会屡次上奏,痛陈利弊,而他的这片诚心,也打动了宋仁宗


太后过世以后,宋仁宗便又将范仲淹召回了京城,历经此劫的范仲淹,依旧没有学会谨言慎行。


公元1133年,郭皇后误伤宋仁宗,宋仁宗大怒,有意废后,这时,又是范仲淹站出来,极力劝说宋仁宗以国为念,不要贸然废后,结果宋仁宗听不进他的忠言逆耳,直接将他贬到了睦州。


这次被贬,距离他被召回京,前后还不到一年的时间,如此频繁的被贬,换作旁人,估计都要被折磨得一蹶不振了,但范仲淹没有。早年的艰苦经历,早已让他学会了坦然面对官场的起落。


到了睦州以后,范仲淹没有让自己沉溺于伤痛之中,而是全力地为百姓谋福祉,终于在一年以后,他因治水有功,再度还朝。


回朝以后,范仲淹发现整个朝堂的官员任免几乎全由宰相吕夷简把控,对国家的选才用人产生了很大的阻碍。


他看到其中的弊端后,立刻向宋仁宗弹劾吕夷简,没想到吕夷简却反诬范仲淹“越职言事,荐引朋党,离间君臣”。他又被扣上朋党的帽子,被贬饶州


范仲淹的三次大起大落,恰恰应了《红楼梦》中的一句话: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


面对命运的无常,范仲淹没有叫苦连天,没有自怨自艾,而是以一颗强大的内心,忍下了所有欺压,其实,无论是范仲淹也好,还是你我也罢,都没法在这残酷的世间,拥有顺风顺水的一生。


也许眼下的你,也正经历人生的种种不顺


但无论命运给予了什么样的磨难,你都要说服自己竭力忍耐,当你忍住了低谷期的艰难,那些成长路上的千锤百炼,才会化作你向上的阶梯。


三、顺其自然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里,用八个字,道尽了他晚年被贬之后的心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这八个字,是历经宦海浮沉的范仲淹,留给世人最深刻的智慧


公元1143年,“三黜人”范仲淹因在地方出色的治世才能,又一次惊艳了宋仁宗。


宋仁宗思虑再三,决定再次启用范仲淹,让他主导“庆历新政”,这一次,宋仁宗直接任命范仲淹为参政知事,给了他很大的权利。于是,范仲淹开始大刀豁斧


改革,先后颁布了厚农桑、减徭役等十条新政。


然而这些新政措施,一条条都剑指朝中大员的利益,一推行,便受到了极大的阻碍,再加上宋仁宗多疑寡断,一场声势浩大的庆历新政,仅过了一年零四个月,便以失败告终。


范仲淹也在须发皆白的年纪,再次被贬邓州,从此退出了政治舞台,政治上的不得意,加上晚年被贬,这种常人花几十年也释怀不了的经历,范仲淹却看得很开。


他一生在官场沉浮近41年,为官期间又屡遭贬谪。


这些经历,早已让他看淡了一切是非荣辱,修炼出了一副随遇而安的心境,到了邓州以后,范仲淹直接把这里作为了自己的养老之地,在这里的很多日子,他最大的乐趣,便是养花种草、含饴弄孙。


以前为官时,他的笔下都是忧国忧民,到了邓州后,他的笔墨间,竟难得地出现了一些豁达乐观的词句。


莫怪山翁聊逸豫。功名得丧归时数,莺解新声蝶解舞,天赋与。争教我辈无欢绪。


他说,不要责怪我这山翁只会安逸享乐,要知道,功名的得与失都是注定的,就连那黄莺和蝴蝶都懂得为新生的景色而歌舞,又怎么能要求我,没有欢乐情绪呢?


在这一刻,范仲淹用一句轻松的调侃,释怀了自己遭受的一切苦难。


丰子恺曾说:既然无处可逃,不如喜悦。既然没有净土,不如静心。既然没有如愿,不如释然。


在这长长的一生里,我们会遇见数不清的人,经历数不清的事。


如果不能释怀,再强大的人,也会被堆积烦恼和执念压垮,正所谓,一念放下,天地自宽,带着一颗顺其自然的心处世,再忧患的生活,你也能让它在凡尘里开出一朵花。


范仲淹被贬睦州时,曾特意到过东汉隐士严子陵的祠堂,并在此处提了一句话: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这句话,是范仲淹用来赞叹严先生的,可无数后人,却更想把这句话送给范仲淹。


范仲淹一生尝遍坎坷,无论命运将他推入至何种境地,他总能于困境中再度崛起;他几番被贬,无论被贬哪里,他总能用自己的才智,造福一方百姓。


他用一生践行了“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他的这种精神,更是带动了一个时代文人士子“以家国为己任”人格气节。


“范仲淹”这三个字,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绝不仅仅只是一个名字。


他是对抗困难的勇气,是坚守自我的信念;是穿透迷茫的希望,更是治愈生活的良药





































































“生态”盖指生命体与其环境的有机联系。生态伦理就是人们对生命存在与生态环境关系的道德观念、基本规范和道德实践。21世纪以来,随着人类对环境危机的广泛体认,生态意识猛然走出专业圈囿,置身公众舞台,被赋予影响人类环境实践,维护全球生态平衡的重任,成为世界显学。道教不是生态学,但其生态伦理精神因其独有的特色而为其他学说和宗教不可替代,否则就不可能衰而复兴,流传至今,影响深远。在伦理认识上,道教以其重视生命的喜乐、宁静、恬淡、朴素和心灵的充实与扩展为特色,关注自我与自然的协调,以人为本,内容简而深、博而约,具有无穷的趣味;在伦理实践上,道教致力于体玄修道,韬光养晦,淡泊名利,求得生命在情感、行为、自然、人伦与文化的互动中长存长立,因此它在对自然生态和人的关系的认识上,表现出开发生命活力的自觉能动性、与自然对象的同一性以及伦理认识的整体系统性。用道教的话来说,就是“自然之道不可违” 1 、“顺乎自然之道”。此自然所指是事物本质之自然、人生之自然、社会之自然。参悟事物、人生和社会之本质,求得生命与本性应有的风格、态度和气象,就是道教伦理追求的目标与精神支柱。 


道教生态伦理精神体现在它的精致深刻的内容和吸引世人的内涵中,蕴涵在使它延续、发展久远的生命力中。具体而言,道教生态伦理精神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万物一体的精神。道教所崇拜的最高对象是“道”。道教的宗旨是长生不死,得道成仙。所谓得道,就是通过修炼与大道一体化,因此,道教在中国诸多宗教中是最注重现实生命的宗教。在它看来,世间万物是一体的,自然万物的存在有其合理性,人是天地万物的一部分,应当以生为乐,重生恶死,使生命不断升华。人类也要以平等意识尊重自然万物的存在与个性。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提出:“天地中和同心,共生万物” 2 ,认为理想的太平世界是人与各个层次的自然事物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世界。在道教思想葛洪那里,万物一体的平等意识也非常明确和丰富,他认为人通过修炼可以实现“长生久视”、“肉体成仙”的理想,这个理想也就是与自然齐一或万物一体的境界。道教还有“生道合一,重人贵生”思想,老子指出,道是宇宙的本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天地万物,物我一也。”这表明道教注重从宇宙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人类的意愿。万物一体的生态伦理精神告诉人们,与自然要和谐相处,营造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的社会。


二是生而不有的精神。与万物一体的精神相关联,道教认为人生最高的境界和准则是产生万物而不占有万物的道德。道教认为,人的肉体修炼、精神完满的最高境界是“道”。“道”是如何产生的呢葛洪提出:“道起于一,其贵无偶,各居一处,以象天、地、人,故曰三一也。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人得一以生,神得一以灵。” 3 并且自认为这是对老子智慧大道的发挥。老子曾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而自然的要义是:“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由之,只有“道法自然”才符合道德的思想。高尚的道德在于繁生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帮助万物而不自恃有功,引导万物而不宰制它们。唐代道教学者医学孙思邈就是这种精神的实践者,他的医学理论以天人一体、生而不有说为基础,谓“天有四时五行”,“人有四支五藏”,“阳用其形,阴用其精,天人之所同也”,“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针剂,圣人和之以至德,辅之以人事,故形体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 4 孙思邈本人“学殚数术,高谈正一”,不仅医术精湛,而且品德高尚。道教的这种生而不有的精神具有相当的实践性和普世意义这种实践性和普世意义,提出了世间事物持续平衡发展的观念,揭示出人类要顺应自然,效法自然法则,有所为而有所不为,才能得心应手,取得成果;如果强行索取,则会适得其反,破坏和谐,不能达到很高的境界。


三是曲成万物的精神。在道教以前,《传》有言:“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这里指出天道与地道是相对峙而又相协调的,其协调是由人来作中介的。老子将人提到重要的地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既然“人亦大”,那么人就不是仅依附于自然,受制于自然,而要驾驭自然规律。因为人要依靠自然而生存,要与自然进行物质交换。道教于此进而提出:人要三思而行,审时度势,求仙问道而不强作妄为;如果反其道而“妄作”,势必败坏心性,甚至危害人类自身。道教的修习者认为人与宇宙万物是互相感应的,感应的基础在于人和万物都有灵性,人与物资讯相通。宇宙演化不停,生生不息,人作为宇宙共同体中的一员,应该以促进整个宇宙更加和谐完美为目标,而不应该以毁灭各种自然物的行为来扼杀宇宙的生机。因此,道教不仅给人以一种思想信仰,以安身立命或将注意力放在教义教规的完善和遵守上,求得祭祀祈祷的肃穆和虔诚,而且将信仰或教义教规具体化为各种道功、道术,进而形成操作体系,引导众信徒去实践力行。可以说,道教是重视道、术、行的宗教,既重视“道”的提升,又积极提倡功法和炼养术。真正的道徒对道教真谛的切实掌握,在于不仅要懂得它的基本宗旨,或具备其虔诚的信仰,还要作道术的训练,努力积累道功,日进无疆,不断深化和纯正信仰。这样,就充分强调了人类活动的主体能动性,以及人与自然的适应性。人作为天地的中介与协调者,既要顺应自然,又要制约自然变化,加以引导,以曲成万物。


四是合而不同的精神。道教合而不同的精神是与传统理学中的“和合”精神相承接的。道教《太平经》提出:“中和者,主调万物者也”,认为自然界与人间社会各层次的事物,皆包含阴、阳、和三种基本要素,合而构成一物,故名三名同心。“元气有三名:太阳太阴、中和。形体有三名:天、地、人。天有三名:日、月、星,北极为中也。地有三名为:山、川、平土。人有三名:父、母、子。治有三名:君、臣、民。” 5 三名同心就是理想的太平世界。阴阳之道体现天意,所以人要顺应阴阳之理,从各个方面保持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和顺,才能消灾去异,致力世界太平。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道教在信仰系统、丹术符箓、仪式规范中发展了和合的思想。合而不同的生态智慧,帮助人们认识到世间万物多样性存在的意义。保护了事物的多样性,就有可能达到可持续发展。


五是循环再生的精神。在关于如何有效地利用自然方面,传统的中国人确立了“大”和“久”的目标,并认为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人要有中正的德性,效法天地,用制度节制人的无穷欲望,不造成对自然与人类的伤害。《周易》指出了两个途径,其一是“九二,以中也。”其二是“中正以通。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天下,不伤财,不害民。”道教也发展了类似的思想,强调对生命以及生命存在条件的确认是圣人之智、圣人之德,是圣人之业,人的理想的生活世界是一个物我同一的美好社会,认为在那样的社会里,生命可以循环连续、周流罔停、生生不息。早期道教认为古之得仙者,或身生羽翼,变化飞行,卓然特立于一般人的本性之外,甚至化身异形,有似雀之化为蛤,雉之化为蜃。后来的道教吸收了更多的人伦日用思想,从生命循环再生的角度出发,把“老而不衰,延年久视,出入任意” 6 作为神仙之道。五代时期的道教学者谭峭以“化”的观点看待宇宙、人生和社会,提出:“虚化神,神化气,气化形,形化精,精化眄,而顾眄化揖让……” 7 整个人生和社会的兴盛就处在变化统一的过程中。道教在利用物资的观念上,主张人类要多多节制欲望,保持万物的生机与发展活力,这与中国传统思想中的依时令进山伐林,夏以前禁采樵,禁捕幼兽幼鸟、禁杀鱼蟹,不竭泽而渔,不焚林而猎等观念是相当一致的。人与生物资源相处,要进行物质交换。进行物质交换不是强行占有,而是对自然作顺应与调适。


六是融通万有的精神。道教思想一向把大自然看作是一个充满生命的超巨大系统,其中的所有事物都相互有机地联系着,宇宙在其历程中运行,是时间坐标和空间坐标的交叉线。从老、庄之始便探其玄机,以揭示自然界中固有的整体关系。老子说:“大道泛合,其可左右。万物持之持生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8 也就是说,大道像广阔的河水一样滋润着万物,毫无私心,毫无偏意,像伟大的母亲一样爱护着所有的生命,所有的生命依靠道的养育而生。对自然界要善意对待,这是因为在根本上“人与天一也”。9 既然如此,就必须保护生态环境。庄子曰:“万物皆种也,以不同形相,始卒若环,莫得其伦,是谓天均。天均者,天倪也。” 11 也就是说,万物都来自特定的物种,但在不同物质的物种之间也存在着联系和转换,如同圆环一样,分不出始终和次序。这种自然的联系性,可以叫做“天均”。道教认为道为世界的本原,道是创造一切生命的总源泉,是融贯万物生成的总动力。唐代道士吴筠说:“通而生之之谓道,道固无名焉。畜而成之之谓德,德固无称焉。尝试论之,天地人物,灵仙神,非道无以生,非德无以成。生者不知其始,成者不知其终。探奥索隐,莫窥其宗,入有之末,出无之先,莫究其朕,谓之自然。自然者,道德之常,天地之纲也。” 11 这里立足于物象世界的固然之理,推理道德本体对于物象世界的意义,其中蕴涵着通生无匮、品物有方的生态伦理智慧。大道是宇宙的本原,也是观察天地万物的出发点;站在大道的角度观察人世,天地同一,万物一齐,物我无分,无此无彼;天地万物虽然形态各异,人间诸事虽然各有其理,但说到根本上,则各顺其情,各尽其性,各自自然,各自皆安,这就是差别之中的同一,相异之中的不异,体悟到差别之中的同一,相异之中的不异,也就体悟到了大道,也就融入了大道。


总而言之,上述诸方面,落实到现实中以保持生物物种、绿化美化生活环境,可以为维护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这就意味着,道教生态伦理必然并且能够进行现代性转换。而转换的契机,则在于具有高尚精神境界的现代性人格的塑造。因为根据道教的观念来看,人经过修炼而达到的崇高境界并不神秘,遥不可及,至高的神仙也是人在世的造化修行的体现。我国宗教史专家牟钟鉴先生把道教的神仙人格特征概括为这样几个方面:一是生命力深厚旺盛,因此能够健康长寿;二是精神境界高超,摆脱“小我”而成就“大我”,所以精神可以不死;三是智慧超群,有很高的洞察力和预见性,却又大智若愚,和光同尘;四是利而不害,为而不争,功德在世;五是潇洒自在,豁达从容,善于化解烦恼,始终保持喜乐心情。能够做到这些方面,就可以称为活神仙。所谓神仙境界,除了幸福快乐的人,便是优美宜人的环境。蓝天白云,青山绿水,鸟语花,人民和平幸福地活着,其乐融融,这就是人间桃花源般的美好生活。12 我们认为,人们只要努力建设,把中国道教的这种万物一体、生而不有、曲成万物、合而不同、循环再生、融通万有的伦理精神,融会灌注到现代人格的塑造中,用以推进我们的物质和文化建设,人间的仙境是可以在眼前出现的。














当你领悟了这些,便也能像范仲淹一般,守得一颗平常心,在困境中看开,于绝望中重生。


   

命理,命理探玄,八字,八字探玄&命理探玄--四柱八字,命理,八字命理,六爻占卜,命理百科 

四柱八字命理

★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人生哲学 · 堪舆风水 · 易经智慧 · 取名改名 · 八字命理 

     趋吉择日 · 男女合婚 · 招财转运 · 祈福祝由 · 驱邪镇宅 

随喜转发诸事顺心财源广进



延伸阅读(四柱、六爻、风水、铁板神数、太乙神数、六壬史上最全版古今秘籍汇总|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防采集机制启动,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范仲淹:何为人生?熬苦,忍难,顺其自然!发布于2023-12-12 22:3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