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播放列表

中医总论

 

 
 
 

中医古籍稿抄本数量可观,是中医药学术传承的重要载体之一。文章从传抄者主观意图的角度,探讨中医稿抄本形成的原因,包括得书收藏、读书方便、传书承布、借书誊录、喜书摘录、师授笔录、录方存档、写书备刻八个方面,并逐一以经眼之实例加以说明。

 
 

 

 

雕版印刷始于唐代前期。因其具有写本无可比拟的传播优势,从五代起开始风行,叠经宋元明清,以至于今,其势炽盛,经久而不衰。但是稿本、抄本依然我行我素,特立独行,巍然屹立。国家图书馆所藏善本中,稿抄本占27.4%。全国(未包括港澳台地区)所藏截止于1949年问世的中医书籍中,稿抄本占42%。

 

这样的高占比实在令人颇为惊讶,为何在刻本时代类属中医的稿抄本依旧如此众多?这涉及到多方面的原因。其中重要的一点是中医稿抄本的撰写并非以刊刻为唯一目的。本文拟据笔者经眼者,从传抄者主观意图的角度,来探讨中医稿抄本形成的原因。

 

 

1

为得书收藏而有稿抄本

前代藏书家对稀见稿抄本的搜求向来矢志不渝。明代著名学者胡应麟曾说:“凡本,刻者十不当钞一。”又说:“凡书市之中无刻本,则钞本价十倍。”对抄本,尤其是未曾刊刻的抄本青睐如此。因为刻本是批量生产的,抄本则纯属手工制作,这符合“物以稀为贵”的价值论。

 

中医古抄也有为著名藏书家雇人、甚至亲自所抄者。如上海图书馆所藏《医方抄》,不分卷,一册,书封题“明范子宣卧云山房抄本医方,壬辰残腊收于四明,黄裳”。黄裳乃当代上海著名藏书家。题记所称范子宣名大澈,系天一阁主人范钦之侄,明代著名藏书家。此本即系卧云山房本,为范大澈雇人所抄。

 

清人沈叔埏《书天一阁书目后》载:“公(指范钦)犹子子宣鸿胪大澈亦酷嗜抄书,每见人有写本未传,必苦借之。在长安邸中,所养书佣多至二三十人,接几而食。”书佣或称佣书,乃受雇于人,以抄书谋生者。

 

又如民国时期中医界著名藏书家巢念修,他字祖德,号淀滨居士,自称“隋太医巢元方之后”,武进孟河医家巢崇山族孙、巢凤初子,随父行医于沪上。诊务之余,素喜把玩旧籍,整理、修补、乃至抄录诸多古籍,有耘杏轩、賸馥居藏书室。

 

他曾抄录《鹤圃堂三录》,作者为晚明华亭(今上海松江)名医沈时誉,该书不分卷,共一册,又名《鹤圃堂治验病议》,由“治验”“病议”“药案”三部分构成,成书于明崇祯十四年(1641),共载医案四十九则,以内科、妇科为主,皆属沈氏临证治案,其中每有为清代魏之琇《续名医类案》所收录者。如卷十二《吐血》篇所收“沈明生治孙子南媳”案,《衄血》篇所收“沈明生治给谏姜如农长君勉中”案,皆见之于《鹤圃堂三录》。这两则医案均曾收录于《医古文》教材。

 

《鹤圃堂三录》原本已佚,唯凭巢念修抄本而得以传世,今藏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从中既可得见沈氏内妇医案之详貌,也可用以参订《续名医类案》之所录。

 

为了得书收藏,古人还有“约抄”的趣闻。清代阮葵生《余客话》记载:“鄞人范司马钦,字尧卿,号东明,喜购旧本,与凤洲家岁以书目相较,各钞所未见。故两浙藏书,以天一阁为第一。”是说天一阁主范钦与弇山堂主王世贞约定,每年交换家藏书目,各自抄录所缺之书。明末天一阁藏书冠绝一时,与此“约抄”不无关系。

 

2

 为读书方便而有稿抄本

清代藏书家孙从添曾说:“书之贵钞录者,以其便于诵读也。”综合辨析笔者过目的稿抄本,其中既有据某一底本缮写誊抄者,也有据多种底本摘录抄写,同时加上个人感悟见解者。这是由于需要阅读的内容分散于各书各篇,不便稽查,解决之法,则唯有杂抄一径。此类现象不乏其例。就其便于诵读的主体者而言,可大别为自己与他人二途。

 

01

 方便自己阅读 

 

古代医者,为求方术精进,博览医著,随手笔录,日久盈箧,因加整理,遂成抄本,以供临证参考。

 

如上海图书馆所藏《妇病撮要》,不分卷,一册,记载妇人经带胎产相关医论二十四篇。据书名下“陈莲舫手抄”字样可知,此书系清末御医陈莲舫手录。该本笔录或类纂《内经》《难经》《金匮要略》诸书以及朱丹溪、张景岳、缪仲淳、汪石山各家,并参有陈氏临证经验心得,另有陈氏朱文眉批数条。其中一条简述抄录之由:“此本予于诊治之暇时,参于妇科之要本,汇集成册,并附以己意,聊备案头之翻阅耳。莲舫记。”可见聊备自己翻阅,乃《妇病撮要》手稿本形成的原因。

 

古代还有一等非医者,纯粹出于个人查检方便,而分类整理平日所搜医方,从而形成抄本。如上海图书馆所藏《南陵集》,不分卷,两册,系许巽行1792年的手稿本。

 

许巽行,字子顺,号密,华亭(今上海松江)人,乾隆二十七年举人,历任浙江临海知县、广西兴安令、安徽南陵等地知县。嘉庆《松江 府志·古今人传十二》言其“生平博览经籍,购善本,雠校精审,尤好《文选》《说文》《广韵》诸书”,于小学、诗文著作颇丰,抄本完成于许氏知南陵之时,因以“南陵”命书。

 

该书医方多源自历代医著如《资生集》《幼幼集成》《医学心悟》《医宗金鉴》《静耘斋集验方》以及民间验方,判为61类,每方后列方名、主治、药物、服法。据书前作者小记“积五十年来手录诸方汇钞之,以便检用”语,可知以便自己检用,乃汇抄之目的所在。

侍疾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唐人王焘曾云:“齐梁之间,不明医术者,不得为孝子。曾闵之行,宜其用心。”言欲成为像曾参、闵损那样有孝行之人,应当在医术上用心。古代士人每每于侍疾之余,搜求相关方论,以便更好地照料亲人,奉行孝亲之道。

 

如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藏清光绪手稿本《中风证治集要》,两卷,一册,清魏远猷辑于光绪九年。该书系节录《金匮要略》“中风篇”以及陈念祖、黄元御等有关中风方论而成。

 

辑者“小引”说:“近世中症尤多,余家三代患者四人”,包括曾祖母、祖父母父亲,因而“侍疾之余,采辑中风方论,汇为一册,庶便翻求”。可晓庶便自己翻求,以供侍疾之需,乃“集要”之成因。该本还附载《侍疾获痊记》一文,记述辑者父亲罹患中风之缘由、治疗的过程,以及魏氏汇集该书之颠末。

 

与此相仿,也有为自己患病而搜求摘抄相关医书,从而形成稿抄本的。例如清代以擅画仕女像著名于世,而有“余美人”誉称的余集(1738-1823),字蓉棠,号秋室,仁和(今浙江杭州)人,乾隆三十一年进士,曾先后任侍讲学士、翰林院编修、侍读学士。

 

除撰有《秋室学古录》《梁园归棹录》《忆漫庵剩稿》《百衲琴》等著作外,他尚有《秋室我闻录》手稿本传世。该本据同乡诸三农对明代张三锡《医学六要》之批读复加纂辑而成。余集自序云:“乙丑春日,病困累月,恒检方书,以自审其疾,随笔成《我闻录》。”可知《秋室我闻录》乃余集于乙丑(1805)因“病困累月,恒检方书,以自审其疾”而成。

 

另如清代同光年间黔南有个书生姓谭名焯字文卿,自言“余少多病,十五岁以前服药满坑,迄无成效。暨同治己巳庚午间,舍间老幼之为庸医所误者五六人,爰弃诸医而自谋生趣”,于是捧读医书,从医经、伤寒到各家医著,并结合自己与家人病况,写就《医宗解铃语》一卷,载医论十七篇。云“是篇本无奇异,不过心所领悟,间发前人所未发”,“其方亦因亲用效验,然皆古方,而自己删订者”。

 

以上并见于谭焯写于光绪庚寅年(1890)的自序。是书圈点删改较多,当属作者手稿。此两实例皆属因自己或家人患病而杂抄,即为“自审其疾”而有稿抄本。

 

02

 方便他人阅读 

 

中医学是一门精湛的学问,是炎黄子孙生生不息的重要保障,与人类健康福祉紧密相关。前人编撰医抄,除了方便自己阅读外,更多地是为了方便他人阅读。所指“他人”包括时医、后人、患者等。

 

上海图书馆所藏《病理要知女科》,四卷,两册,清人董若仙撰,俞南氏录。该本援引张仲景、王叔和、 许叔微、张子和、朱丹溪、李时珍、吴鹤皋等医家医论,以及《脉书》《妇人大全良方》《医方集解》《产书》等医籍,广泛涉及经期、求嗣、受胎、胎前、小产、难产、正产、产后等妇产科病证,重在探讨病机,所用方剂65首多属妇产科国医经方,并载有验案与误案,书写体例采用“客问”“予曰”的问答形式,共设二百三十余问。

前载编撰之目的:“予业是术以来,闻见不一,故辑是集,告诸同志:凡遇斯疾,细心详察,精研病机,然后立方调治,庶无堕胎之谴,而名誉远播,不亦泰乎?”从中可见董氏有感于有关胎产的病机“闻见不一”,因而以题旨明的问答形式撰辑此书,告诫同道“立方调治”之先,务须“精研病机”。是为方便“同志”亦即医者阅读。

 

上海图书馆所藏吴大珍《医方便查》,十一卷,成稿于道光八年,乃汇集清代医方分类而成。诚如吴氏自序所云,其类抄之由,为“每读古人书,其要曰某汤某药,则茫然者甚夥,既质鲁而不能记忆,复散漫而不便稽查”,遂“汇集诸方,分门别类”“第为后学稽查之便,因名之曰‘医方便查’”。是为方便后人阅读。如上述《中风证治集要》,作者在“小引”中也曾说到编撰该书是“俾不习医者可 得按病求方,为中风症之一助,以示同病相怜之意”。是为方便患者阅读。

 

上海图书馆藏清人江涵暾所撰《内科分治指掌》,不分卷,一册,类分心、肝、脾、肺、肾、胃、膀胱、胆、大肠、小肠、三焦、心包络十二部,分述各部病证,按证附列方药及其出处,简明扼要。作者多处讲到编撰该书的用意。如《例论》说:“是集浅近,说法别无精意,不过愿人人稍知医理,不为庸医所误,以延寿命,且乡僻间不及延医,亦可对症自医,取其便耳。至医家读书少而阅历浅者,得此亦有头绪,稍知把握,便可活人。”另在卷端言道:“此集医方极为简当……俾临时便于查阅。”可知便于查阅, 以供患者自医、医家把握,乃是此抄本成书之因。

……


延伸资源下载(中医疗法理论,中医文献古籍、中医经方学、麻衣相、太乙神数、七政四余、大六壬奇门遁甲、梅花易数、皇极经世四柱六爻风水、铁板神数、、六壬史上最全版古今秘籍汇总|儒释道古本及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基于传抄者的主观意图:中医古籍稿抄本成因考论发布于2021-05-05 21:0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