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名词解释

1.  相反为制:是指用药性相对立的辅料或中药炮制,以制约中药的偏性或改变药性。举例:大黄;吴茱萸制黄连。

2.  相资为制:是指用药性相似的辅料或中药来炮制,以增强药效,相当于中药配伍中的相须、相使。举例:盐水制知母、黄柏;酒制仙茅。

3.  走油:是指含有挥发油、脂肪油的中药,在一定温度、湿度的情况下,造成油脂外溢。质地返软、发粘,颜色变深,并发出油败气味的现象。举例:苦杏仁、桃仁。

4.  对抗法: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炮制品放在一起保存,以防止虫蛀或霉变的一种方法。举例:丹皮与泽泻、山药、白术、天花粉等同贮;花椒与蕲蛇、白花蛇、蛤蚧、全蝎等同贮;人参细辛;土鳖虫与大蒜。

5.  饮片:凡是直接供中医临床调配处方中成药生产用的所有药物,统称为饮片。

6.  火力:是指火的大小或温度的高低,一般分为文火、中火、武火及文武火。

7.  炒炭存性:炒炭时药物只能部分炭化,更不能灰化,未炭化部分应保存药物的固有气味。花、草、叶等药材炒炭后仍可清晰辨别药物原形。

8.  复制法:将净制或切制过的中药,加入一种或数种辅料,分步操作,以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为度。

 

二.选择题

1.黄帝内经中“治半夏”即为修治过的半夏。“角发”,“燔治”即是最早的炭药—血余炭。“父咀”是当时的切制饮片。

2.三大炮制学专著:

书名

作者

成书

年代

备注

雷公炮炙

(第一部)

雷敩

南北朝

第一部炮制学专著

炮炙大法

(第二部)

缪希雍

明代

总结归纳“雷公炮炙十七法”

修事指南

(第三部)

张仲岩

清代

指出“炮制不明,药性不确,则汤方无准而病症不验也”

3.葛可久《十药书》中首先提出了炭药止血理论,“十灰散”是该书的方剂之一。

4.中药炮制教材多用的分类方法:工艺与辅料相结合分类法。而药典采用新三类法(净制、切制、炮炙)。

5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是目前药品生产、使用、检验的基本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国家级炮制标准;《中药饮片质量标准通则》(试行)、《全国中药炮制规范》部颁标准

6.炮制对四气五味的影响

1)通过炮制,矫正药物过偏之性。

举例:吴茱萸制黄连;姜制栀子:以热治寒——反制

2)通过炮制,使药物性味增强。酒制仙茅(热者益热);胆汁制黄连(寒者益寒)——从制

3)通过炮制,改变药物性味,扩大药物用途。

  生地(甘寒,主清),——熟地(甘温,主补)

  天南星(辛温、燥湿化痰)----胆南星(苦凉、清热化痰)

7.酒炒性升,姜炒则散,醋炒能收敛,盐水炒则下行

8.生升熟降:莱菔子、柴胡、砂仁。升降熟升:黄柏、大黄。升者益升:黄连、黄芩。降者益降:黄柏、杜仲

9.归经变化:“盐制入肾”“醋制入肝”“蜜制入脾”

10.去毒的途径:(多选)

1)降低或消除毒性成分。如马钱子、巴豆等

2)使毒性成分发生转变。如川乌、草乌等

3)辅料的解毒效果。如藤黄、天南星、半夏等

11. 石榴皮、胆草、山豆根遇热活性降低,而生物碱又是其有效物质,故以生用为宜,尽量不加热处理

12.苷类成分在酸性条件下水解,故含苷类药物一般少用或不用醋处理

13.炮制杀酶保苷的药:苦杏仁、槐花、芥子、黄芩酸枣仁。含挥发油类中药应抢水洗,阴干,例如薄荷、荆芥。

14.鞣质药物露置空气中有时泛红,是因被氧化成鞣红所致,如槟榔、白芍等。忌铁器。

15.牵牛子树脂具有泻下去积作用,经炒制后部分树脂破坏可缓和泻下作用

16.有毒蛋白质可通过加热处理,使毒性蛋白变性而消除毒性。如巴豆、苍耳子

17.无机化合物多易溶于水,注意与水接触时间,尽量少泡多润。如夏枯草含有大量钾盐,经长时间水处理,大大降低其降压、利尿作用。

18.炉甘石生品不入药用,煅制后,其成分由碳酸锌变为氧化锌,具有解毒、明目退翳、收湿止痒、敛疮的作用。

19.色泽变化:黄芩冷浸后变绿——黄芩苷水解,黄芩素氧化为绿色

槟榔、白芍切后暴晒变红——泛红——鞣质氧化聚合

20.水分要求:一般炮制品的水分含量宜控制在7%--13%;蜜炙品含水分不得超过15%;烫制后醋淬制品含水量不得超过10%

21.对于那些有效成分尚不完全清楚或没有准确定量方法的炮制品采用浸出物法。而测定炮制品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是评价炮制品质量的最可靠、最准确方法。

22.中药炮制品贮藏中的两大难题发霉和虫蛀。

23.风化:芒硝、硼砂。潮解:芒硝、大青盐等。

24.去心者免烦,去核者免滑,去瓤者免胀,去芦者免吐

代表药材:去心:牡丹皮、地骨皮、桑白皮等。(巴戟天、远志不再要求去心)

去核:山茱萸、金樱子、乌梅、龙眼肉、诃子等。

去瓤:枳壳、化橘红、瓜蒌皮、青皮等。

去芦:牛膝、西洋参、续断等。人参可不去芦(除作注射液用之外)。

25.软化方法及适用药物

 

适用对象

常见药物

淋润法

质地疏松,易吸水,成分易流失、气芳的药物

陈皮、佩兰、荆芥、薄荷、青蒿等

洗润法

质地松软,易吸水,有效成分易流失的药物

五加皮、南沙参、桑白皮、车前草等

泡润法

个体粗大、质地坚硬,难吸水且有效成分难溶于水的中药

木香、苏木、姜黄、三棱、龟甲、鳖甲等

漂润法

有毒、盐类或有腥臭的药物

川乌、半夏、紫河车、昆布等

26药材软化程度的检查方法(方法、适用对象、举例)

 

方法

适用对象

举例

弯曲法

握于手中,大拇指向外推,其余四指向内缩,药材略弯曲,而不易折断,即为合格

长条状药材

白芍、山药、木通、木香等

指掐法

以手指甲能掐入表面为宜

团块状药材

白术、白芷、天花粉、泽泻

穿刺法

以铁扦能刺穿而无硬心感为宜

粗大块状药材

大黄、虎杖等

手捏法

用手捏粗的一端,感觉其较柔软为宜

不规则的根与根茎类的药材

当归、独活等

润至手握无吱吱响声或无坚硬感时为宜

部分块根、果实、菌类药材

延胡索、枳实、雷丸

27.极薄片: 0.5mm以下;薄片:1-2mm;厚片:2-4mm;皮切细丝,叶切宽丝

28.人工干燥控制条件:一般药材小于80℃、含芳香挥发性成分的药材以不超过50℃为宜。干燥后的饮片含水量应控制在7%-13%

29.火候判断的方法:对比看、听爆声、闻香气、看断面。

30.芥子炮制原理:炒芥子缓和辛散走窜之性,避免耗气伤阴;鼓起爆裂,质变酥脆,利于粉碎和有效成分煎出;同时杀酶保苷,利于保存药效。

31.决明子:生品泻下作用强,炒后保肝,泻下作用减弱。

32.莱菔子:是生升熟降的典型代表。  生品——能升能散,长于涌吐风痰。炒制——变升为降,长于消食除胀,降气化痰。

33.炒苍耳子中火加热、去刺。通过加热,能使毒性蛋白变性,破坏其毒性。

34.王不留行中火炒,要求爆花率达到80%以上。

35.山楂中总黄酮总有机酸经炮制后成分被破坏,含量降低。

36.槟榔浸泡时间长会导致生物碱(槟榔碱和槟榔次碱)损失严重。

37.蒲黄炭——净蒲黄, 炒制容器,用中火加热。

38.荆芥炭有止血作用,活性部位为:脂溶性提取物。

39.固体辅料分为:米炒20%、土炒25%-30%、砂炒、蛤粉炒30%-50%、滑石粉炒40%-50%、麸炒(烟起时再炒)10%-15%

40.党参    生品——长于益气生津。米炒——气味焦香,增强和胃、健脾止泻的作用。蜜制——甘缓,增强补中益气作用,又可润燥养阴。

41. 白术   生品——健脾燥湿,利水消肿,常用于痰饮,水肿,以及风湿痹痛。麸炒品——缓和燥性,气味芳香,增强健脾消胀作用。  土炒品——缓和燥性,增强补脾止泻作用。

42.马钱子粉士的宁的含量规定为0.78%-0.82%,;生马钱子中士的宁含量1.2%-2.2%。

43.鸡内金中火加热。酶活性:淀粉酶降低,蛋白酶增高醋制后氨基酸总量提高。

44.龟甲:龟背甲和腹甲成分相同,但含量有差异,腹甲含量略高,砂炒醋淬品也以腹甲为高。认为龟上甲和龟下甲不能等量代替使用。

45.穿山甲炮制品种之一:醋山甲

46.蛤粉炒适用于胶类中药。

47.蛤粉炒阿胶至无溏心时取出。蛤粉炒阿胶祛痰,蒲黄炒阿胶止血

48.刺猬皮炮制用滑石粉炒

49.肉豆蔻炮制(煨法)后挥发油含量下降,毒性成分肉豆蔻醚、黄樟醚含量降低

50.炙法辅料用量:黄酒10%-20%,米醋10%-30%,炼蜜20%,生姜(干姜)10%(3%)

51.炙法中特殊顺序总结:1)先炒药,后喷酒:五灵脂。2)先炒药后喷醋:乳香、没药、五灵脂。3)先炒药后喷盐水知母,车前子。4)先炒药后加蜜:百合(5%)

52.闷润过程中应加盖

53.土炒白芍——白芍:灶心土=100:20,增强柔肝和脾、止泻作用。

54.土炒当归——当归:土粉=100:30既能补血,又不致滑肠;当归炭 ——以止血和血为主。

55.当归中阿魏酸含量:当归尾最高,当归头最低,有抗血栓作用。

56.柴胡特殊炮制品种:鳖血柴胡

57.醋炙柴胡——缓和升散之性,增强疏肝止痛作用皂苷含量增加。

58.四制香附   香附:黄酒:醋:生姜:食盐=100:10:10:5:2

59.撞去粗皮:黄柏、厚朴。发汗:杜仲,厚朴

60. 油炙法中淫羊藿羊油炙。作用是温肾助阳

61.制备姜汁时,药汁与中药用量为1:1。

62.姜竹茹需现用现制

63.远志,用甘草水制

64.煅法分类:眀煅,煅淬,暗煅(密闭煅、闷煅、扣锅煅)。

明煅法适用于矿物类药物         如石膏、自燃铜等。   

煅淬法适用于质地坚硬药物      如贝壳、化石类药物。

暗煅法适用于需综合制炭的药物  如血余炭、棕榈等。

65.白矾主含含水硫酸铝钾[KAl(SO4)2·12H2O]

66煅石膏成分:硫酸钙CaSO4石膏成分:含水硫酸钙[CaSO4·2H2O]

67.自然经火煅后二硫化铁分解成硫化铁,经醋淬后表面部分生成醋酸铁,使药物中铁离子溶出量增加,有利于发挥铁离子作用。FeS2→FeS→Fe(Ac)2

68.炉甘石主要成分为碳酸锌ZnCO3,煅后分解生成氧化锌ZnO

69.制炉甘石  (1)黄连汤制   炉甘石:黄连=100:12.5

(2)三黄汤制   药:黄连:黄柏:黄芩=100:12.5:12.5:12.5

70.蒸、煮、燀是一类“水火共制”的方法。既有需用液体,包括:清水、酒、醋、药汁;也有包括固体的,如豆腐。

71.熟地黄——药性由寒转温,味由苦转甜,功能由清转补。

生地炭——入血分凉血止血。熟地炭——补血止血为主。

随着地黄炮制,梓醇含量不断降低。多糖物质转化成单糖。

72. 制何首乌     何首乌:黑豆=100:10;黑豆10Kg熬制成黑豆汁25Kg。原理:总蒽醌、结合蒽醌含量随着蒸制时间延长而减少,游离蒽醌开始增加;磷脂和糖含量随时间延长而增加,补益作用更加突出。

73.桑螵蛸应武火蒸至“圆气”后取出。

74.苦杏仁最优炮制工艺:10倍量沸水中略煮,加热约5分钟。

75.生半夏刺激性成分:尿黑酸、草酸钙针晶、3,4-二羟基苯甲醛。

76生天南星---有毒,多外用,也有内服,其性辛温燥烈,以祛风止痉为主,多用于破伤风。

制南星---毒性降低,燥湿化痰作用增强,多用于顽痰咳嗽,(每100Kg天南星,加白矾2Kg),天南星:生姜:白矾=100:12.5:12.5

胆南星---毒性降低,缓和燥烈之性,药性由温转凉,味由辛转苦,功能由温化寒痰转为清化热痰。以清化热痰,熄风定惊力强。  天南星:胆汁=100:400

77.发芽法   选种:发芽率在85%以上;温度:20℃30℃(18℃-25℃ );湿度:42%-45%;发芽:芽长出0.2-1cm左右时。

78.生麦芽—消食和胃,疏肝通乳。炒麦芽—性偏温而气香,具有行气、消食、回乳之功。焦麦芽—增强消食化滞,止泻的作用,可用于食积腹泻。

79.每100kg大豆黄卷,用淡竹叶2kg,灯心草1kg。

80.发酵法    温度:25℃-35℃(30℃-37℃) ;相对湿度:70% -85%(70% -80%);PH :4—7.6

81.大豆黄卷属于发芽法;淡豆豉属于发酵法。

82.六神曲    面粉:杏仁:赤小豆:鲜青蒿:鲜辣蓼:鲜苍耳草 =100:4:4:7:7:7    麸炒神曲—六神曲:麦麸=100:10

83.制霜法分为去油制霜(杏仁霜、巴豆霜)、渗析制霜(西瓜霜)、升华制霜(砒霜)、煎煮制霜(鹿角霜)。

84.巴豆霜脂肪油含量18%-20%  

85.提净法制芒硝,使用萝卜。芒硝最佳结晶温度是2—4℃

86.水飞法炮制-:朱砂、雄黄、珍珠。

87.朱砂的有毒成分:可溶性汞盐、游离汞。晒干品中游离汞的含量较60℃烘干者高出一倍,因此,水飞后,朱砂应晾干的传统炮制要求是合理的。

88.雄黄通过水飞除去可溶于水的As2O3,以降低毒性。

三 简答题

1.净制的目的

1)大小分档,便于切制和炮炙,2)除去杂质,便于调配和制剂,3)分离药用部位,4)除去非药用部位

2.去毛刺的几种方法及代表药材

方法:刷除、砂烫、筛选、挑选、燎、碾、撞、挖。

①根茎类:砂烫法,如狗脊、骨碎补、香附、知母。②叶类:刷去毛,枇杷叶、石韦。③果实种子类:挖去毛核,金樱子。④动物类:燎去茸毛,鹿茸。

3.饮片切制的作用

1)便于有效成分的煎出,2)利于炮制,3)利于调配和制剂,4)便于鉴别,5)利于贮存

4.预热的目的

目的:便于掌握温度,使药物迅速获得热能,缩短药物在锅内时间,提高质量和工效;防止某些种子类药物炒成“僵子”。

5.王不留行炒制时的注意事项

1)炒王不留行时温度要适中,过低易炒成“僵子”,过高又易炒焦。

2)每次炒制的量不宜过多,否则受热不匀,爆花率很低。

3)炒制过程中,已爆花者药及时出锅,否则易焦,未爆花者继续炒至爆花。

6.山楂的炮制品种及炮制作用

1)生山楂——长于活血化瘀

 2)炒山楂——酸味减弱,可缓和对胃的刺激性,善于消食化积。

3)焦山楂——不仅酸味减弱,且增加苦味,长于消食止泻。

4)山楂炭——其性收涩,具有止血、止泻的功效。

7.槐花炮制研究

1)杀酶保苷:炒后芦丁含量增加

2)增强止血作用 :

     (1)鞣质增加:190℃左右最高,与炒焦程度有关

     (2)槲皮素增加:炒炭后鞣质降低,但槲皮素升高,止血作用亦增加。

   (3)异鼠李素降低:异鼠李素可抑制槲皮素止血作用。

8.米炒斑蝥注意事项:

1)操作人员注意劳动保护,应戴眼镜、口罩。

2)炮制后以冷水清洗裸露部分,不可用热水洗。

3)炒至后的米及时处理,避免人畜误食。

9.斑蝥炮制应用炒。原因:化学成分变化——加热可使斑蝥素含量降低,因斑蝥素具升华性,其升华点为110℃,米炒时锅温为120—140℃,正适合于斑蝥素的升华,又不至于温度太高致使斑蝥焦化。又因斑蝥色泽较暗,炒制时不易观察炮制程度,米炒火候以米色变深黄为准。同时米炒还可矫正斑蝥的恶臭气味

10.枳壳去瓤原理:枳壳及果瓤和中心柱均含挥发油、柚皮苷和具有升压作用的辛弗林(对羟福林)、N-甲基酪胺。但果瓤和中心柱含后两者较少,且瓤占药材20%,极易发霉变质,水煎液苦涩不堪入口。所以传统炮制除去枳壳瓤是正确的。

11.煨法与固体辅料炒的区别:

项目

固体辅料炒

煨法

辅料用量

加热温度

加热时间

操作方法

先炒辅料,再投药物

辅料与药物同时处理

火力

翻动次数

12.炙炒的异同

 

 

炙法

加辅料炒法

辅料

液体辅料

固体辅料

温度

火力

文火

中火或武火

时间

辅料作用

协同作用

传热作用、协同作用

辅料去向

入药

筛去

操作方法

先拌后炒,先炒后加辅料

先加辅料,再加药物

与药物接触

内部

外部

13.酒炙目的

1)改变药性,引药上行 ,如大黄、黄连、黄柏

2)增强活血通络作用,常用于活血祛瘀、通络药,如当归、桑枝等。

3)矫臭去腥,让产生腥臭之味的如三甲胺、氨基戊醛类等物质随酒加热挥散。如乌梢蛇、蕲蛇、紫河车等。

14.醋炙的目的

1)引药入肝,增强活血止痛、疏肝行气的作用 ,活血散瘀:乳香、没药、三棱、莪术等;疏肝止痛:柴胡、香附、青皮、延胡索

2)降低毒性,缓和药性的作用 如大戟、甘遂、芫花、商陆

3)矫臭矫味 如五灵脂、乳香、没药等

15.盐炙法的目的

1)引药下行,增强疗效 :a增强补肾作用:如杜仲、巴戟天、韭菜子;b增强疗疝止痛功效:如小茴香、橘核;c增强泄热利尿作用:如车前子。

2)增强滋阴降火作用 :如知母、黄柏等药。

3)缓和药物辛燥之性 :如补骨脂、益智仁等辛温而燥之药

16.蜜炙法的目的

1)增强润肺止咳的作用 ;如百部、冬花、紫菀、枇杷叶等药,故有“蜜炙甘缓而润肺”之说。

  2)增强补脾益气的作用 ;如黄芪、甘草、党参等药。

3)缓和药性 ;如麻黄

4)矫味和消除副作用 ;如马兜铃

17.黄连不同炮制品种的用量及作用

1)黄连——(抢水洗),长于泻火解毒,清热燥湿。

2)酒黄连 ——黄连:黄酒=100:12.5。作用:引药上行,缓其寒性,善清头目之火。

3)姜黄连——黄连:生姜(干姜)=100:12.5(4)。作用;缓和苦寒之性,并增强其止呕作用。

4)萸黄连——黄连:吴茱萸=100:10。作用:抑制苦寒之性,使黄连寒而不滞,以清气分湿热,散肝胆郁火为主。

18.延胡索炮制研究:

1)对理化性质影响(为何炮制后止痛作用增强):延胡索含多种生物碱,但游离生物碱难溶于水,经醋炙后,延胡索中的生物碱与醋酸结合成易溶于水的醋酸盐,煎煮时易于溶出。炮制研究证明,延胡索经醋炙后,其水煎液中生物碱含量显著增高。

2)对药理作用的影响(为何在治疗冠心病时用延胡索生品):延胡索季铵碱,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成分,加热醋炒使季铵碱按量下降,以上作用减弱,所以在治疗冠心病时,以用延胡索生品为佳。

19.黄芩的炮制研究

黄芩主要成分为黄芩苷和汉黄芩苷,遇冷水时,会使共存酶激活,导致黄芩苷和汉黄芩苷酶解,产生黄芩苷元和汉黄芩苷元,而黄芩苷元是一种邻位三羟基黄酮,极易被氧化而变成绿色,降低药效。而蒸或煮可破坏酶使其活性消失,有利于黄芩苷的保存。黄芩经过蒸制或沸水煮可杀酶保苷,又可使药物软化,便于切片。可保证饮片质量和原有的色泽。

20.麻黄的炮制品种及炮制作用

1)麻黄 ——发汗解表和利水消肿力强

2)蜜麻黄 ——麻黄段:炼蜜100:20性温偏润,辛散发汗作用缓和,以宣肺平喘力胜。

3)麻黄绒 ——作用缓和,适于老人、幼儿及虚人风寒感冒

4)蜜麻黄绒 ——麻黄绒:炼蜜100:25作用更缓和,适于表证已解而喘咳未愈的体虚患者。

21.麻黄的炮制研究

1不同药用部位化学成分的差异
   草质茎生物碱含量最高,木质茎生物碱含量最低。

2节与节间生物碱的比较

  节与节间生物碱成分相同,但含量节是节间的1/3。节、节间、全节毒性实验表明节的毒性最强。传统净制要求去节是有理的,但节在药材中只占3%,故现在不要求去节

3.分离不同的药用部位

   根与茎的作用不同,茎有发汗生压的作用,根有止汗降压的作用。因此麻黄茎和根应分别入药。

22.白矾炮制注意事项:

1)应一次性煅透,中途不得停火,不要搅拌,否则易使白矾呈焦黄色的“僵块”。2)煅制温度宜控制在180-260℃之间。3)煅制时忌铁器。

23.巴豆炮制注意事项:

 1)制备过程中,人员应注意防护,戴口罩及手套。

 2)为使油充分析出,应加热药物并勤换纸。

 3)炮制完成后,所用的纸或布应立即烧毁。

 4)结束后用冷水洗涤裸露部分,不能用热水洗。

24.半夏的炮制品种及炮制作用

1)生半夏有毒,炮制后能降低毒性,缓和药性,消除副作用。

2)清半夏 长于化痰,以燥湿化痰为主。半夏:白矾=100:20

3)姜半夏 增强了降逆止呕作用。  半夏:生姜:白矾=100:25:12.5

5)法半夏  偏于驱寒痰,同时具有调和脾胃的作用。半夏:甘草:生石灰=100:15:10

25.苦杏仁炮制研究

苦杏仁中含苦杏仁苷,是苦杏仁中止咳平喘的有效成分。在入汤剂过程中刚开始时宜苦杏仁中含的苦杏仁酶发挥作用,使苦杏仁苷迅速酶解放出氢氰酸而逸散。燀制品中的苦杏仁酶在燀制过程中因沸水煮烫破坏,固煎剂中苦杏仁苷含量高于生品。

四 论述题

1.马钱子的炮制研究

炮制研究 士的宁和马钱子碱是有效成分和有毒成分。药典规定,含士的宁为0.78%-0.82%,马钱子碱不得少于0.5%

1.对化学成分的影响

降毒原理:1)随温度升高和炮制时间延长,士的宁和马钱子碱 的含量均降低 2)士的宁和马钱子碱在加热过程中醚键断裂开环,转变成它们的异型结构和氮氧化合物,被转化的这些生物碱毒性变小,但保留或增强了生物活性;

2. 工艺研究:马钱子毛中未检出与种仁不同的生物碱成分,只是含量上有所不同。故现不做去毛规定。

2大黄的炮制研究

炮制方法

酒大黄  取大黄片或块,用黄酒喷淋拌匀,稍闷润,待酒被吸尽后,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炒干,色泽加深,取出晾凉。    黄酒用量:10%

熟大黄  药材与黄酒拌匀闷润,装入适宜容器内密闭,隔水炖或蒸至大黄内外均呈黑色为度。黄酒用量:30%

大黄炭  取大黄片或块,置炒制容器内,用武火加热,炒至外表呈焦黑色时,取出,晾凉。

醋大黄  取大黄片或块,用米醋拌匀,稍闷润,待醋被吸尽后,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干,取出。米醋用量:15%

清宁片 水煮—黄酒拌—煮后,晒干—蒸(黄酒+炼蜜)—闷润—切厚片 大黄:黄酒:炼蜜=100:75:40

炮制作用

生品:苦寒沉降,泻下峻烈,具有攻积导滞,泻火解毒作用

酒炙大黄:缓和苦寒泻下之性,引药上行,清上焦实热

熟大黄:泻下作用缓和,增强活血祛瘀作用

大黄炭:凉血化瘀止血作用

醋大黄:泻下作用稍缓,以消积化瘀为主

清宁片:泻下作用缓和,具缓泻而不伤气,逐瘀而不败正之功

炮制研究  含有游离型和结合型蒽醌类衍生物、鞣质类等成分 ,加热炮制后总蒽醌含量下降;结合型蒽醌含量下降,结合型蒽醌为泻下主要成分,炮制后泻下作用减弱或消失

3川乌的炮制研究

炮制方法

制川乌  取净川乌,大小分开,加水煮沸4-6小时,或蒸6-8小时,至取个及实心者切开无白心,口尝微有麻舌感.

炮制作用 生川乌  有大毒,多外用。制川乌  毒性降低,可供内服。

 

炮制研究 主要含有生物碱类,其中双酯型二萜类生物碱如乌头碱、中乌头碱和次乌头碱是其主要毒性成分,也是镇痛、抗炎的有效成分。

降毒原理:双酯型生物碱单酯型生物碱醇胺型生物碱

含酯性生物碱以乌头碱计,不得超过0.15%;含生物碱以乌头碱计,不得少于0.20%。

 

中药炮制学,中药炮制,炮炙,炮制方法中药炮制学,中药炮制,炮炙,炮制方法中药炮制学,中药炮制,炮炙,炮制方法中药炮制学,中药炮制,炮炙,炮制方法中药炮制学,中药炮制,炮炙,炮制方法中药炮制学,中药炮制,炮炙,炮制方法中药炮制学,中药炮制,炮炙,炮制方法中药炮制学,中药炮制,炮炙,炮制方法中药炮制学,中药炮制,炮炙,炮制方法


延伸阅读(中医理论,中医学理论、中医经方学、麻衣神相、太乙神数、七政四余、大六壬奇门遁甲、梅花易数、皇极经世四柱六爻风水、铁板神数、、六壬史上最全版古今秘籍汇总|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中药炮制学复习资料发布于2021-05-06 16:3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