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翻到教材的第104页,我们看一下内五邪当中的燥邪——「内燥」,标题是:津伤化燥指的是我们体内的津液不足了,人体各个组织器官和孔窍得不到足够的濡润了,出现了干燥枯涩的病理状态,这就叫津伤化燥。就是津伤了、少了、缺了,不能够化燥了,这个叫津伤化燥;津伤化燥,津液缺乏,不能转化干燥的情况,这就叫内燥。那么,哪些情况会耗伤人体大量的阴液呢?比如说:出大汗,或者大吐(吐了很多东西),或者大泻(排泄了很多东西),或者失血过多,都可能导致我们体内的阴液亏少。再比如某些热病或者肿瘤长期的低热,都有可能消耗人体组织器官的大量阴液。

津液亏少了,内在的脏腑得不到滋养,对外的孔窍也不能获得足够的润泽,燥热就由内而生了,临床上就会出现多种干燥不润的病变。所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里讲说:燥胜则干。——燥到了极致了,就干了。内燥的病变以肺、胃和大肠比较多见,比如说:肺燥,病症就是鼻腔干燥,严重的疼痛出血,或者干咳无痰、甚至咯血。胃燥,常见症状就是口干舌燥,想喝水,喝水之后也没觉得解渴,还是很渴,这是胃燥。肠燥,表现就是大便硬结难下,便秘。主编说:由于津液枯涸(津液枯少、干涸),皮肤干燥没有光泽,起皮、脱屑,甚至皲裂,口燥、咽干(口很干燥,咽喉很干),或者嘴唇干焦,舌头上没有足够的津液,甚至光红皲裂,而且鼻子也干,眼睛也发涩,爪甲脆而折(指甲很脆,容易折断),还有大便燥结,小便短赤等,这都是症状。接下来出现了一个名医的名字,叫刘河间。主编说:刘河间也叫刘完素,他是金元四大医家之首。刘河间生长在气候干燥的北方,又逢连年征战,瘟疫流行。针对当时肆虐的热性病,刘河间提出了「火热论」,使用寒凉的药物进行治疗,他开创了中医的「寒凉学派」。也就是说,刘河间作为金元时代的四大医家之首,他是「寒凉学派」的创始人。刘河间在《素问玄机原病式》里面,对「病机十九条」做了补充,说:「诸涩枯涸,干劲皲揭,皆属于燥」。我们感觉哪里干涩,津液干枯了、干涸了,有点像绷得很紧一样,甚至皮肤也皲裂了,这些情况都是燥引起的。

 

教材的第105页,我们看一下这个插图:内燥在肺、胃、大肠的表现内燥体现在肺上,表现就是我们会感觉鼻腔非常干燥,甚至疼痛出血(流鼻血);要么就是干咳、没有痰(一直咳,但是没有痰);要么就是咯血(咳嗽的时候都咳出血来了)。内燥在胃这里的表现,口干舌燥,想喝水,饮水后还是觉得渴,没觉得解渴,特别地渴,这是胃燥的表现。然后肠燥的表现,内燥在大肠这里的表现就是便秘——大便硬结难下。我们知「内五邪」,是指疾病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气、血、津、液以及各个脏腑生理功能的异常导致的。大概地分成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和内火,那么内五邪的前四邪我们就学完了。今天讲的是「内燥」,稍微做一下复习:机体津液不足,人体各个组织器官和孔窍失于濡润,出现的干燥枯涩的病理状态,就叫「津伤化燥」——津液不够用了,不能转化干燥情况。津伤化燥,其实是津伤于化燥,就是津液短缺,导致不能转化干燥情况。津伤化燥简称内燥(内部干燥)。什么情况下导致内部干燥呢?干燥,说明人体内损失了大量的阴液,像大汗、大吐、大泻、失血过多,都有可能导致突然的内燥。那么某一些热病或者肿瘤长期的这种低热,这就是长期造成了,它就不是突然而来的内燥了,是慢慢累积的结果。一些热病或者肿瘤长期低热,就消耗大量阴液,一热了,很多这个水分就减少了。《素问》里这句话:「燥胜则干」,可以记住。然后内燥病的表现,肺燥、胃燥、肠燥的表现,刚才都讲了两遍了,这里不再重复了。再一个小小的知识点,就是中医里面「寒凉学派」的创始人是刘河间,这个可以稍作记忆。今天的内容比较少,我们就先学到这里吧。



延伸资源下载(命理古籍、麻衣相、太乙神数、七政四余、大六壬奇门遁甲、梅花易数、皇极经世四柱八字六爻风水、铁板神数、、六壬史上最全版古今秘籍汇总|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Empire CMS,phome.net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浅学《零基础学中医》|第八课:内生五邪——人体的内部矛盾?04发布于2024-02-20 08:4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