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佛教是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由释迦牟尼创建于古印度。其后广泛流传于亚洲和世界各地,对许多国家文化、政治等产生重要影响。


佛教的传播

今天主要说说佛教传入我国的时间和主要佛教宗派。

佛教传入我国的年代,说法不一,难以查考。但普遍的看法,认为应源于汉明帝的求法相传东汉永平七年(公元64年),明帝夜梦金人在他的殿庭飞行。次日,他询问大臣,可知梦中金人的来历。太史得毅答西方有一位名叫“佛”的仙,陛下梦见的恐怕就是他。于是,明帝就派遣中郎将蔡愔、秦景与博士王遵等十八人去西域求法。

永平十年(67年),蔡愔等人等西行至大月氏国(今新疆伊犁河上游)遇高僧迦叶摩腾、竺法兰两人,便邀请他们携带佛像经巻,用白马驮着,一起回到洛阳

明帝特地在西门外建造白马寺给他们居住。于是,迦叶摩腾、竺法兰在寺里译出《四十二章经》,一般认为这是中土佛教最早的译籍。

洛阳白马寺

汉明帝求法的传说,从西晋以来就流传于佛教徒中间,但关于它的具体情况历来有不同的说法,所以现代佛教史家是怀疑其真实性的,进而对《四十二章经》是否为汉代所译、是译本还是抄本,也产生了争论,未能定裁。但根据保存下来的史料,至少可以肯定,东汉末桓、灵二帝时(147一189年),佛教在社会上的传播已经相当广泛。

佛教最初传入我国之时,正值道家倍受朝廷尊崇之际。因此,“佛”只是作为一种大神,附庸于道学之中。佛教的教理被认为“清虚无为”,而与道学相比附。各种仪式也效法道术和祠祀。只是在已入汉籍的西域各民族侨民中佛教仍旧保持着原来的习俗,立寺、僧,举行各种教活动。这对后来佛教传播而逐渐接近真相,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汉魏时期,佛教尚未受到士大夫阶层的重视,统治者对佛教一般也采取限制的手段。当时入教者只要从师出家,剪落须发就算是和尚了,但政令上是禁止汉人出家为僧的。

曹魏嘉平年间(249年一253年),有个名叫朱士行的佛教徒,正式按照印度和尚昙柯迦罗传来的出家仪规一一“僧衹戒本”登坛受戒,成为“比丘”。因此佛教界一般把朱士行作为中国和尚第一人。

中国第一个佛教大师

他出家后,专心研究佛经,认为当时流行的大乘经典译本删略颇多,脉络不清,发愿寻找原本。甘露五年(260年)他从长安西行出,度过沙漠,辗转来到了大乘经典集中的于阗(今新疆境内)。在那里,他果然得到了大乘经典的梵文原本,共九十章,六十余万字。但因受到当地小乘教徒的种种阻挠,未能将经本送出,直到太康三年(282年)才由他的弟子法饶送回洛阳,而朱士行本人则终生留在西域,直到八十岁病故。因此,他又是历史上汉僧西行求法的第一人。

在古印度,释迦牟尼创立佛教时,对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传教方法,他圆寂后,弟子们就根据各自的理解加以传播。随着年代的推移,就成为不同的宗派。

其中主要有两大派,即“大乘”和“小乘”。


大乘小乘主要区别

通俗地说,“乘”的本意是“车”,引申为载、渡,乘载、道路。大乘是普度众生和自己,渡无量众生;小乘是度小部分悟者和自己。

在大乘之中又有“显教”和“密教”之分。显教注重理论,密教则依语、手印仪轨等方式,以达现身成佛显教分“中观宗”和“宗”。中观宗着重说明万物由因缘集合而成,不存在自体;瑜伽宗着重说明善恶因果的转变原理。

印度的这些宗派学说传入中国后,研究者又各自发挥了自己的见解,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到了隋唐时代,由于寺院经济的发达,为了维护寺院财产,师徒传承仪式等制度逐渐固定下来,才形成了具有组织意义的宗派。

但此时,小乘佛教在中国已经衰落,比较兴盛的八个宗派都是属于大乘一派。这八个宗派分别是:三论宗,天台宗、华严宗,法相宗、律宗净土宗、密宗

大乘八大宗派简单介绍如下:

三论宗 以印度中观学派树所著的《中论》《十二门论》及其弟子提婆所著的《百论》为经典,故得名三论宗。这三部论自鸠摩罗叶翻译以后,师徒相继,传承不绝。至隋代和尚藏,完成了三论宗的理论组织。但其理论传承至唐渐衰。现在虽然还有研究的人,但作为宗派比较少见了。

天台宗 为隋代智题所立。智凯晚年住在浙江天台山,著书立说。完成了自己的学说系统,学者称他为天台大师,后世称他所立的一宗为天台宗。天台宗依宗《法华经》,故又称为法华宗。智凯把释迦牟尼一生的说法分为五个时期,把说法的内容和方式分为八种,合称“五时八教”。天台宗提倡止观,说这是入涅槃的要诀,止即是静坐,又称定,观即是思,又称慧,定慧双修,可以见佛性、入涅槃。智凯以后,历唐至宋,相继传承,发扬光大,并远播东邻,是中国佛教最发达的宗派之一。

华严宗 为唐初杜顺所创立,因以《华严经》为依据而得名。智俨继承杜顺的学说。法藏又从智俨研究《华严经》,终完成了一宗的理论体系。武后尊他为贤首大师,故华严宗又有贤首宗之称。此宗把佛教理论分为小乘教、大乘始教、大乘终教、顿教、圆教等五教,主张自己一宗在五教中属于最高的圆教。因为《华严经》说明法界是重重无尽的理论,过于深奥,法藏为助人理解这个道理,特取十面镜子安排在八方和上下,中间相去一丈余,面面相对,中间安置一尊佛像并点一盏灯,光光互映,佛佛普现,表达了“刹海涉入”的意义,在宗教宣传上收到很好的效果。


西安少陵塬华严寺

法相宗 继承了印度的瑜伽学派,是唐代玄奘根据《唯识论》所创立,而大成于其弟子窥基。这一宗派的《解深密经》说明诸法事相,故名法相宗。窥基在长安慈恩寺著书讲学,完成唯识的理论体系,故又称其为慈恩宗、唯识宗。法相宗以“万法唯识”、“心外无法”为宗旨,认为宇宙万物,都不过是由心识之动摇所现出之影像。内界外界,物质非物质,无一不是唯识所变。法相宗长于繁琐的哲理分析,和我国“得意忘言”的思维习惯不合,在唐朝数传以后,基本沉寂。


玄奘在慈恩寺译书

律宗 戒律为依托而得名。戒律是僧尼共同遵守的规章制度。印度律典本有五部,我国翻译了四部,其中以《四分律一部最为流行。南北朝以来,慧光、道洪、智首等已开始研究,到了唐代道宣和尚集其大成。因道宣住终南山,故后人又称他这一学系为南山宗。一直到现在,中国僧徒出家受戒和日常生活仍依照道宣这一派行事,故律宗又通于各宗。

净土宗 以称念弥陀佛名号、求往生西方极乐净土为宗旨,故得名。此宗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东晋慧远在庐山集僧俗一百二十三人结白莲社念佛之时,故又称莲宗。印度僧人世亲著《净土论》,北魏僧人昙鸾为之作注释,昙鸾再传弟子善导是唐太宗时人,到处宣扬净土法门,每天念佛,非力竭不止,前后三十余年,拥有大量信徒。从此,净土宗在民间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密宗 即为密教,自称显教是释迦牟尼对一般凡夫说的法,密教是对自己亲属讲说的秘密真言,所以又称真言宗。它以《大日经》和《金刚经》为依据。中国密宗正式建立是在唐开元年间,当时号称“开元三大士”的善无畏、金刚智、不空先后把印度密教经典传至长安,并陆续译成汉文。密宗在唐代曾盛极一时,但五代以后就衰落了。现在西藏信奉的密宗和唐代所传的系统不同,一般称为藏密喇嘛教。

禅宗 是完全中国化了的佛教宗派。禅是梵语“禅那”的音译,意译为“静虑”,就是用静坐思维的方法,以期大彻大悟,故名禅宗。相传梁武帝时,菩提达摩从南印度来到我国,住在河南嵩山少林寺,把他的心法传给慧可,成为中国禅宗祖师

达摩的禅学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故又称“教外别传”。慧可再传弟子弘忍,其门下出神秀、慧能二大弟子。神秀一派主张渐修,弘传禅法于北方;慧能主张顿悟,嗣后回岭南传教,徒众逐渐增加,从此禅宗分为南北二宗。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

慧能死后被尊为六祖,徒弟们把他平时言论编集成《坛经》。慧能以下,又分为南岳、青原两大系。南岳一系发展为临济和沩仰二家,青原一系发展为曹洞、云门、法眼三家。后来,临济又开黄龙、杨岐二派,合称“五家七宗”。自唐以来,禅宗势力最大。直到现在,全国寺院十有八九属于禅宗。

结语:佛教创建于古印度,分为大乘与小乘,西汉时传入中国。小乘逐渐湮灭,大乘历经发展,成为八个宗派,又有不同遭际,禅宗与净土宗传承下来,唐以后至今,禅宗势力最大。



延伸阅读(儒释道古本及民间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佛教在我国的传播及八个宗派简介发布于2024-02-27 15:44: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