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体制老司机
近几年来,一些公务员面试,喜欢问大家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价。特别是部委、省厅一些面试中,比较随意的面试,如面谈中,容出这种问题。
这种随意性的面谈,其实在企业面试,包括我们在饭桌上,商业会谈休息间隙,遇到一些大佬时聊天,是比较普遍的。
而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是一个大佬们比较喜欢的聊天素材。如何才能在这种话题中,让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独树一帜,赢得考官或大佬们的青睐呢?
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我们容易犯以下几个错误。
绝大多数人评价人和事,都是无意识按照自己的价值观作出判断
自己喜欢的,就是对的。自己不喜欢的,就是错的。但这种评价方式,明显是缺乏科学和客观精的。
与我们现代过于自我的普通人不同,几百年前的古人,有着更为统一的价值观标准。尤其是读书人、官员,他们的德标准、价值观,都是由儒家思想体系决定的。
简而言之,一个人做事情,符合儒家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就是对的;反之,则是错的。
古人还是比我们进步了一点,至少人家有一个公认的、统一的标准。但自我的我们,什么都讲求遵循内心,任意而为,整个社会也缺乏高度统一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
秦始皇之后的人,就是用这种儒家价值观和道德标准评价他的。
但是,用一两千年后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去评价古人,就像嘲笑秦朝人没有书看、奴隶社会没有人权、皇帝没有手机用一样可笑。
最近看大秦帝国,说到商鞅变法。商鞅变法,其中的一些措施,在现在看来是不可思议的。比如说什五连坐,一人犯罪,连坐其他相关其他人。
再比如说,不允许民间传播书籍文化产品。
很多现代人看到这里,都会觉得商鞅是个暴君式的人物。
但是,站在战国的历史背景下去看,这些措施都并没有什么不妥之处。我们可以尝试猜测一下,战国时期,要对每个个体的行为进行监管,对每一个犯罪的人,都进行查处处罚,官府实在没有这样的人力物力,而后期的乡绅治理也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只能依靠这种相互监督的方式,才能维持基本秩序。
一切价值观,道德标准,都只有在相应的历史背景下,才具有实际意义。
秦国的国家治理理论是法家,但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都有相应的治国理论,每个国家采用的治国理论也不尽相同。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如果放任各种思想潮流随意扩散,国家的思想不能统一,就一定会给大一统的国家埋下深刻的隐患。
其实,秦始皇焚书坑儒,不仅仅是针对儒家,而是针对其他与法家思想对立的思想体系。
但从后世儒家弟子的角度上讲,秦始皇把老祖宗都杀光了,而且手段残暴,不符合儒家的仁爱的价值观念,自然是千古暴君无疑了。
也不过是张飞岳飞的笑话罢了。
再说到商纣王暴虐,炮烙之刑、池肉林,可能确有其事,但按照3000多年前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如果有的话)来看,这些行为或许无伤大雅罢了。
比如说先秦时期的人殉制度,从人殉制度被取缔之前,很长一段时间,人们认为贵族和有地位的人死了,找几个人殉葬,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天子去世,殉葬者多达百人,说明人殉制度在当时,是约定的成法。
世人说商纣王暴虐,大致和我们现在说商纣王没有人权一样。
更重要的是,从更为客观的角度上讲,评价一个历史人物,或者简单说一个人,一个事物是对是错,是好是坏,我们应当以结果作为评价标准。
有一个道德悖论,你是一个火车司机,突然发现前方铁轨上有两个小孩在玩耍,你开过去就会碾死他们。但如果你在前方改道,另外一条铁轨上,又有三个小孩在玩耍,也会碾死三个小孩。
从价值观和道德标准来看,无论你做任何动作,你都是错的,甚至是犯下了巨大的罪恶。但是,我们用结果导向来说话,我们就可以客观而科学地作出评价,保住3个小孩的更好的结果,从而是正确的选择。
那么,对于秦始皇这样的历史人物,我们用2000年后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去评价他,毫无疑问也是不客观科学的。
中华文明的进程上看,秦始皇统一六国,减少了六国之间无尽的战争,促进了华夏民族的形成,并且在制度上为后世建立很好的示范。
这些都是对整个中华文明,对无数黎民百姓带来了莫大的好处的。从这个结果上讲,秦始皇正确得不能再正确了。
当然另外,如果我们只是站在一个普通人的视角上看问题,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一个普通人别说杀几千人,就算是杀一人,也是违法的,违反价值观和道德标准的。
但秦始皇的角色,是一个颠覆历史,改变历史,创造时代的角色,他要完成自己的使命和任务,不只是要杀一万人,而是要杀百万人才能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
但普通人的角色,就是一个家庭的成员,一个村子安分守己的村民,一个按时缴纳赋税的农民,自然不必承担相应的历史任务。
所以,我们也不能从个人的结果好坏,去评价秦始皇的功过是非
《英雄》中,对于无名等杀手个人来说,秦始皇给他们带来的结果,是再坏不过了,从个体的结果导论来看,秦始皇大坏特坏。
但从历史的格局上看,从千万黎民百姓的角度看,秦始皇给他们带来的结果是好的。
也就是说,我们评价一个人、一个东西,一个事情,是非对错,应当抛弃简单的价值观判断和情绪判断,而是应当用结果说话。
无论是价值观,还是道德标准,都是人们为了建设一个更好的社会环境而确立的。也就是说,价值观和道德标准,只是获得好结果的工具和途径。
如果为了追求价值观和道德标准,而不顾结果,那就是舍本逐末了
更因为价值观和情绪,往往会因时因地因人而异,人们如果仅靠价值观和情绪来做判断,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不能形成共识。
西方社会总是强调他们的价值观,要维护他们的价值观,喜欢用他们的价值观来评价我们国内的事情,于是总是带来分歧和冲突。
我们评价他人,评价网络上的人和事,也喜欢用自己的价值观和情绪做简单评价。
男女关系,情侣之间,夫妻之间,这种仅仅是因为价值观不同,情绪的差异,导致对事物的看法不同,引发的冲突,更是比比皆是。
不过,对于秦始皇这样的人来说,如果他是一个在乎六国读书人的看法,在乎自己今后在史书上是骂名还是清名,是一个被世俗价值观和道德标准左右的人,那他也就不可能成为推动华夏文明进步的千古一帝了。

后记:
总结一下,几种思维方式,对大家思考和分析问题,备考面试有一定帮助。
一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一切现象,都是由其所处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科技等背景条件共同决定的。
所以,对于一个现象,我们找其根源,需要从根本的社会背景去探究。
秦始皇的行为,并不是个人的情绪喜好,而更多是当时当地的社会背景影响造成的。
二是看问题要具有更大的格局和视野。我们往往只能从自己的情绪、得失出发去判断一件事情。但作为公务员,或者说,作为一个思考者,横向看,应该站在更多人的视角,甚至是站在国家和民族的视角上,去看问题;纵向看,应当从历史的角度去看。
三是不要简单对一个现象、问题,进行对错的价值判断。判断对错,用结果说话是最理性的,最有说服力力的,也是公务员应当具有的基本思维和精神
所以,看到综合分析题问我们对一个现象怎么看,不要上来就说这是对的,这是错的,而是要进行结果分析。



拓展阅读:
面试:如何评价李鸿章
面试思维(文章合集)

八字命理六爻奇门遁甲六壬太乙神数术数中医:公务员说公考

防采集机制启动,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如何和领导大佬聊历史人物和事件?发布于2021-05-06 20:3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