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五行学新论


上一篇阴阳五行——中国古代系统学方法论(一)介绍了阴阳五行的起源、发展、融合,这一篇介绍阴阳五行的运用历史

二、阴阳五行的运用历史

1.发端期

尚书 ? 洪范》首次定义五行为金木水火土及其特性后之后,到春秋时期的史书《左传 ? 襄公二十七年》提到,“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国语 ? 鲁语上》提到“地之五行,所以生殖”,五行都被当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五种物质

随着观察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把五行当作构成万物的基本元素,《国语? 郑语》说:“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万物。”

2.发展生克关系期

五行发展出生克关系后,使用的场合迅速扩大,取象归类,对未来进行预测分析的作用已经出现。

《左传 ?昭公三十一年》中提到,“庚午之日,日始有谪,火胜金,故弗克”。

《左传 ?哀公九年》中提到,“炎帝为火师,姜姓其后,水胜火,伐姜则可”。

这是最早出现五行和生克关系来取象归类,预测未来。

战国时期的邹衍提出五德终始说,“五德从所不胜,虞土、夏木、殷金、周火”,“代火者必将水”,把五行相克用于解释历史变迁、王朝兴衰更替,是政治上的应用了。

春秋末期的《孙子? 虚实篇》说:“故五行无常。”

战国时期的《墨经》说:“五行毋常胜,说在宜”、“五合,水土火,火离然,火铄金,火多也。金靡炭,金多也”。

此时,生克关系加入了生克双方的强弱判断,向辩证分析跨越了一大步。


3.结合阴阳、干支,组成完整五行学说体系

汉代阴阳与五行结合后,五行学说成为构建严密、完备的体系

阴阳法则是统一了五行和生克关系的最基本的辩证法,其中生和克可以分为阴阳,而五行也可以分为阴阳,比如阳木为甲,阴木为乙。

此后,阴阳五行得到了极广泛的使用。

(1)医学

黄帝内经》通篇应用了阴阳五行学分析身体五脏六腑等等的规律、物候对身体的影响,如何应用五行养生和治病等等,是中国古代医学的重要成果,至今仍有巨大的价值。

(2)社会规范

汉代《礼记》中将五行与天文、气候、物候等联结成为一个体系,规范人们的衣食住行,尤其是天子的衣食住行和政事。如果违背了,会招致气候异常变化和灾害;符合了,则事物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汉代《白虎通义》除了把阴阳五行学做一个规范和汇总,还进一步规范人事要取法五行。《白虎通义? 五祀》说:“祭五祀所以岁一遍何?顺五行也。”《白虎通义 ? 五刑》说:“刑所以五何?法五行也。”认为爵有五等、祭祀有五祀、刑法有五刑,都是取法五行之数有五。“男不离父母何法?法火不离木也”,男子应和父母终生合居。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五种人伦关系中遇到的各种事务,都要效法五行以确立怎么做的规则,可以说,人间万事,从生到死,事事都要遵循五行,都要从五行中寻找答案,五行成为人们行为合理性的准则。

(3)世界观与国家治理

汉代《春秋繁露》用阴阳五行构建了一个世界的图式,在这个图式中,有天、地、阴、阳、五行和人。天人合一、天人相通,不仅人的情感、意志、行为要遵循五行运行的规律,社会的官职、祭祀、治政、制度等也都要遵循五行运行的规律

(4)天文学

汉代《五星占》说:“东方木,其上为岁星(木星),岁处一国,是司岁”、“西方金,其神上为太白,是司日行”等等。

汉书 ?律历志》说:“五星之合于五行,水合于辰星,火合于荧惑,金合于太白,木合于岁星,土合于镇星。”这是古代天文学的一个根本思想。在战国秦汉人看来,五星是合于五行的,而日月则分别合于火水。日月和五星都有五行属性,人们就可以根据五行之理对其运行进行推测了。这种推测,需要坐标系,促使古人观察其他似乎不动的星星,二十八星宿应运而生,它是描述某一天象发生位置的较准确的参考体系。

这种体系下,利用日月五星和其他天象发生的位置,来占验人事,就方便了。《周官》说:“保章氏掌管天星,以星土辨九州之地,所封封域,皆有封星。”凡是地上的区域,都有天上对应的主星,天变会引起人变,人变也会导致天变,需要详细分辨,以观妖祥。

占验对古人是有用的,《汉书? 艺文志 ? 数术略》说:“天文者,序二十八星宿,步日月五星,以纪凶之象,圣人所以参政。” 本身是为了助圣人参政,但无形中建立了日月五星为核心的宇宙系统,并留下了许多准确的天文现象记录,为天文学研究留下了重要的史料

(5)儒学

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际并未罢黜五行学,反而把阴阳五行学和儒家深度结合

其一是儒家学者把五行和儒家经典做了融合。

精通《诗经》、《尚书》、《礼记》、《》、《春秋》这五经是汉代选拔人才的重要标准,但此时的五经已经不是之前孔子的那套,他们纷纷将五行观念融入五经中。

有人把《诗经》和五行结合,推论政治得失。比如卯、酉之际为改正,又说,卯,《天保》也(天保为《诗经》中的一篇)。认为《天保》讲的是卯的事情、改正的事情。

有人写《洪范五行传》等书,对《尚书》中的《洪范》篇做进一步的扩展。

《小戴礼记》和《大戴礼记》分别有《月令》和《盛德》篇,大谈五行。

有人把五行和糅合在一起,推论自然之变和人事之得失。

而《春秋》被董仲舒彻底五行化,他用大量五行学的知识去论证《春秋》的“微言大义”。

其二是儒学大师们将五行之理引入自己学问中。

董仲舒以《公羊春秋》中所谓“微言大义”来神化孔子,并“为汉立法”,使自己的这一“新儒学”既能容纳刑名、法术,又可以与阴阳家相结合,然后再以“天人关系”为中心命题,推演出一整套以“儒家学说”为核心的哲学理论。

董仲舒援用了不少阴阳五行学的知识,仅“五行”一词在《春秋繁露》中,就有《五行对》、《五行之义》、《五行相生》、《五行相胜》、《五行顺逆》、《治水五行》、《治乱五行》、《五行变数》、《五行五事》共九篇。

在书中,他将君臣百姓等德行与五行相配,论证自己的儒学主张。比如司农(官职名)与木相配,因为木主仁,所以司农应该尚仁,使谷类丰收,以合木生火之理。司徒(官职名)与金相配,应尚义,使民以仁义行事。如果司农为奸,则司徒可诛之,因为金克木。

五行之理的引进,使得董仲舒的儒学比过去儒学更具有理论思辨色彩,看起来更有事实依据。

宋代二程(程颢、程颐)、朱熹发展了传统儒学,开创程朱理学,阴阳五行学被融入其中。他们提出,理在阴阳五行产生之前已经存在,是“形而上”之“”。阴阳五行由理化生,都是气,阴阳为气之轻者,五行为气之浊者,它们都是“形而下”之“器”。阴阳五行又生万物,是理生万物的中介。理,作为一种天然的法则,虽无形,却无处不在,体现在阴阳、五行、万事万物中。

(6)数术

数术是阴阳五行学最广为人知的应用,从街头巷尾最容易看到的八字命理风水,到数术界地位最高的大六壬奇门遁甲、太乙神数,以及紫微斗数梅花易数、铁版神数、面相等等,都应用了阴阳五行。可以说,谈数术就离不开阴阳五行。但这也正是五四运动后阴阳五行被批判最多的地方,以至于提到阴阳五行就被认为是算命和封建迷信


数术脱胎于远古的巫术卜筮、星占等),本质上是相信“天行有常”,万事万物的发生,是有征兆的,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去发现征兆,体察上天的旨意,对当下和未来,就很重要了。所以“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商朝人几乎无事不卜,重大事件必须以龟甲做卜具。殷墟发掘出来的龟甲,有大量卜筮的记录。与商朝人用龟卜筮不同,周朝用八卦卜筮。随着阴阳五行学的形成,春秋战国时期,数术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多种数术在秦汉时期发展成型。

数术的发展和应用,也有一个从上而下的过程。最开始数术由少数史官集团掌握,为王公贵族服务,“数术者,皆明堂羲和史卜之职也”。后来数术发展出多种形态,开始分野,大六壬、太乙神数、奇门遁甲为最顶级数术,其中太乙神术和奇门遁甲涉及到国运和战争,不允许传播到民间。而普通老百姓需要的八字命理、风水,则得到了发展和普及,平常老百姓都可以学习和使用。

五四后,尤其是某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数术一度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普通人唯恐避之不及,书籍被销毁,传承几乎断层。但改开到今天,科学越发昌明,百姓生活越来越富足,被视为封建迷信的数术反而呈现暗流涌动之势,许多人买房子、租办公室,都要看看风水,算命甚至被搬到了网络上。

纵观阴阳五行学的运用历史,它在数术和医学领域的应用广为人知,但结合进儒家学说后,它深刻的影响中国古代政治和文化,并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和精神生活。也正因为它影响之广大和深远,近代科技、政治、军事等等领域的失败归因于它就显得合情合理、顺理成章了。




全文完,既然看到这里了,如果觉得不错,分享转发说明你“在看”吧。




延伸资源下载(命理学经典古籍汇总、四库全书、杨公风水经典古籍、玄空风水古籍、八宅古籍、生基秘法道藏道家经典古籍、太乙神数、七政四余、大六壬、奇门遁甲、梅花易数、皇极经世四柱八字、六爻、铁板神数、六壬史上最全版古今秘籍汇总|儒释道古本及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阴阳五行——中国古代系统学方法论(二)发布于2024-03-19 16:14:5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