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说运气——五运六气

五运六气属于中医学名词,古代医家根据金、木、水、火、土五行运行,阴、阳、风、雨、晦、明,以风、热、湿、火、燥、寒为六气,六气流转即所谓气运,以推断气候变化与疾病发生的关系。五运六气,由五运和六气两部分组成。五运,天干甲己土、乙庚金、丙辛水、丁壬木、戊癸火,即土、金、水、木、火五行的运动。六气,有十二地支对冲形成,巳亥厥阴风木、子午少阴君火、丑未太阴湿土、寅申少阳相火、卯酉阳明燥金、辰戌太阳寒水,即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变化。暑和火性质相同,运气学说中的六气是指风、君火、相火、湿、燥、寒。五行临御五方,合应五时,就产生了寒、暑、燥、湿、风五时气候更迭的主气,反映出一年中气候寒、热、温、凉的变化。运气学说是《黄帝内经·素问》里的《天元纪大论》《五运行大论》《六微旨大论》《气交变大论》《五常政大论》《六元正纪大论》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了运气学说完整的理论体系。五运六气以带有浓厚数理哲学内涵的阴阳、五行、干支甲子等为工具,通过独特运算方法总结一定周期内气候变化规律,再从气候与疾病相关的角度阐明疾病发生及发展变化,对中医临床辨证治疗常见病、流行病及传染病等有重要指导意义。五运六气拥有三种作用:一是预测,能够精准预测未来的气候,能够预测未来的疾病;二是解释,比如现在为什么会有很多人出现皮肤病,会出现痔疮加重等问题;第三是改变这个世界,当五运六气这种理论掌握之后,人类就会得到力量,就能改变这个世界。五行与十天干相合而能运,六气与十二地支相合而能化。了解学习五运六气是一种认知推导能力,运用于日常生活方方面面,对体质、健康、疾病预防、养生都有很大关系。

五运六气歌诀顺口溜
甲己化土乙庚金,丙辛化水丁壬木,
戊癸化火十天干,五五合化五行运。
子午少阴君心火,丑未太阴湿土临。
寅申少阳相火旺,卯酉阳明属燥金。
辰戌太阳寒水是,巳亥厥阴风木寻。

一、天干地支推出五运六气

天干地支与五运六气组合,讲的是医学气象学,原理是将天干地支两两组合,形成六十甲子,再配以五运六气,三阴三阳,以此来推断一年或N年的天气变化情况。五运六气是一个系统,同时是两个系统。五运主导太阳及五星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六气是太阳对人类的影响。有时五运预测更加全面,而六气预测分的更细一些有一定优势。不管如何五运六气的合化必须结合起来,要素都结合起来,要不然就会预测不准。五运有属性就是金木水火土五行的属性。六气之中厥阴风属木,少阴、少阳属火,太阴属土,阳明属金,太阳属水,五行是五运六气的共同特点,这个非常重要。

(一)天干地支推算出五运六气

1、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天干配五行:甲乙木,丙丁火,戊己土,庚辛金,壬癸水

十天干阴阳五行组合以定“运”。

天干合化五行:甲己土运,乙庚金运,
丙辛水运,丁壬木运,戊癸火运。

2、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地支配五行:寅卯木,巳午火,申酉金,亥子水,辰戌丑未土。十二地支对冲以定“气 ”。

天干地支有一定关系。地支是十二应该对应十二次,十二次是将二十八星宿分为十二份,而二十八星宿是作为行星的背景出现的,是固定不动的背景标志,因此认为地支是属阴的相对固定不动的背景标志。十天干来自五行,五行有阴阳,实际上就是五行,五行对应于十二次,就是五行星对应二十八星宿。地支代表“经”主静,天干代表“纬”主动。

(二)五运六气概述

1、五运即五行:木、火、土、金、水,又分阳干为太过与阴干为不及。

单数甲、丙、戊、庚、壬为中运太过之年。
双数乙、丁、己、辛、癸为中运不及之年。
五运六气中,五运以木火土金水为主,代表不同的气候,以土为湿气,水为寒水,木为风,火为暑,金为燥。

2、六气即:风、寒、暑、湿、燥、火(热),代表三阴三阳。

六气之中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太阴湿土,阳明燥金,太阳寒水。

太阴、太阳代表水湿。
少阴、少阳代表火热。



六气里有一个看似不是问题的问题,就是六气中的“火”,应该是“热”或是“火”,还是两者都是?六气在天,五行在地,在天之六气是无形的,在地之五行是有形的。所谓无形是眼睛所看不到的,有形是指眼睛能见到的。六气应该准确地说是风寒暑湿燥“热”,而不是“火”,在《黄帝内经》中的“运气七篇”居然是“风寒暑湿燥火”,这是后世医家对《黄帝内经》存在疑虑的原因之一,在中医教材中在“火”的后面加了一个括号和一个“热”字。“火”与“热”同源,火是生发之力能燃烧物体,热是火的能量,有火就有热,有热不一定有火,热是恒常的就是火的内涵大,热是外延性的火势能,《黄帝内经》用“火”表示六气。

(三)五运的一些基本原理关系

天以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人以五藏化五气,以生忧思惊恐悲。其中五运对应关系非常多,可与五行找对应,可与五脏对应,可与五方对应,最重要其实是对应五气就是生长化收藏。

1、五运太过不及,对应着生长化收藏太过与不及,这个就成为了预测核心。生长化收藏的太过不及在时间上则对应春夏秋冬气温变化和春夏秋冬时间长短。

生发与生长之间有很大关系,同时存在区别。生发是比较缓慢的是木性,而生长则是火性是迅猛。生发长的主要是叶子,是光合作用的工具,而生长之气则主要是枝干,是植物长大的必须品。 

生长之后便是化,就是土的功能,土太过对应就是湿热之气太过在长夏季节,意味着动植物可存储更多糖分,这种条件下很多植物就非常好地收获了。长夏代表湿热,就是说有两个要素是热和湿就是长夏,即土太过,才会出现化气足。长夏之后便是秋,就是金的太过与不及,金太过则肃杀之气太强,就会出现立秋开始秋意明显,收气强则会出现大地干燥,皮肤干燥,出现树叶落得早,枫叶、银杏叶这种景观性的植物在金太过的年份会出现的比较早的落叶。

2、主运是指每年五个季节的气候常变。春温、夏热、长夏湿热、秋凉、冬寒之常变,年年如此。

每年的主运是固定不变的,见表:

五运次序 五运名称 起运日期 止运日期 主运天数 所主气候

初运 木 大寒节当日起 春分后13日 73日5刻 风温
二运 火 春分后13日 芒种后10日 73日5刻 火热
三运 土 芒种后10日 处暑后7日 73日5刻 暑湿
四运 金 处暑后7日 立冬后4日 73日5刻 凉燥
终运 水 立冬后4日 小寒节末日 73日5刻 寒冷

然后根据当年岁运的太过与不及决定主运的太过与不及,如果火运太过,就把上表中的火运定为太过,然后按照“太少相生”规律确定另四运,少木、太火、少土、太金、少水。岁运为金运不及,就定金为少金,少金生太水,而太土生少金,少火生太土,自然再上面的就是太木了。就是这样太少相间地排列。

3、五运预测过程中最重要原则:太少相生。太少相生指一年中五个主运系按太少相生的规律排列,即“太角→少征→太宫→少商→太羽”或“少角→太征→少宫→太商→少羽”两种排列方式中之一种。

4、客运。客运是指每年五个季节的气候异变。春应温而反寒则为时己至而气未至,春应温而反热则为时未至而气先至等。客运是逐年轮变,十年一周,因其变异之时暂而不居,加客之往来,故叫做客运。

定了主运之后,就是定客运是按照主运五步运的太过不及,然后以中运作为第一步运。比如中运是火太过,客运第一步运就是火太过,土不及,土不及之后便是金太过,然后水不及,水不及之后不是木太过,而是木不及,火太过之母必定是木不及。

客运分五运,与主运的五运不同。定了主客运,就基本确定一年四季气候特点,可确定一年四季发病规律。当然其中运用与深入配方,需要根据五行之间的太过不及以及多个五行之间平衡。

客运就是把岁运摆在初运的位置,然后按照五行相生,“太少相生”的规律排列。例如2005年乙酉年,金运不足,客运的排列次序就是:少金、太水、少木、太火、少土。

岁运所规定一年的气候特征范围太大了,只能说明了一年大势,细分到一年五季春、夏、长夏、秋、冬的气候就由主运和客运负责支配了。

(四)六气系统

六气系统比较简单,没有所谓太过不及,有司天在泉是六气中最主要的。六气之中主气永远是一样的,不管什么年份都是厥阴风木开始、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太阴湿土、阳明燥金、太阳寒水,这是恒常居,没有太多变化,非常好掌握。

地支确定司天、在泉之气的时间鉴定。

司天之气在上,以上半年为主。

在泉之气在下,以下半年为主。

二、每年五运六气的具体推演

《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先立其年,以明其气,金、木、水、火、土运行之数,寒、暑、燥、湿、风、火临御之化,则可见,民气可调,阴阳卷舒,近而无惑,数之可数。”

1、大运。大运又称“中运”,主每年的岁运。天干合化而来,甲己化土、乙庚化金、丙辛化水、丁壬化木、戊癸化火。

阳干即甲、丙、戊、庚、壬表示太过。

阴干即乙、丁、己、辛、癸表示不及。

2022年是壬寅年,天干为壬,丁壬化木,壬属阳干。故2022年的年运(中运)是木运太过。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说一说运气——五运六气发布于2024-04-04 17: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