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部落到国家

1.部落联盟——“三皇五帝”:

(1)三皇:燧人氏钻木取火;伏羲氏发明网、陷阱、原始的烹调、;农氏为我国农业始祖和医药始祖。

(2)五帝:黄帝是黄河中上游一带的部落首领,联合炎帝组成炎黄部落联盟;尧、舜可能是中原地区的联盟首领,实行让制”。

2.早期国家——夏: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家天下”开始,宗族关系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中央设有主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其他地方主要通过控制一些部族实行间接统治。

二、商和西周

()

1.建立:约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通过占卜决定国家大事,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2.发展:

(1)政治变迁:

①盘庚迁殷。

②国家机构更加完善:中央,商王之下设有尹、相、卿士及各类事务官;地方,实行内外服制,封侯和伯,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出征。

(2)文化成就:成熟的文字甲骨文;青铜器,造型雄奇,纹饰华丽。

()西周

1.建立:公元前1046,武王伐纣,定都于镐。

2.政治变迁:

(1)分封制——权力分配制度

①含义:周天子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分封给诸侯建立诸侯国,以拱卫王室。

②目的:进行有效的统治。

③概况:

 

分封对象

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

诸侯义务

效忠周王、定期朝贡述职、随王征伐

诸侯权利

受封土地、人民;拥有和世袭诸侯国内军政大权

主要诸侯国

鲁、齐、燕、卫、宋、晋、楚等

等级序列

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④西周分封制的主要特点:

a.分封对象:分封对象多元化,同姓亲族为主体。

b.分布地区: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同姓亲族封地多在富庶之地或战略要地。

c.纵向联系:明确周王权力和诸侯义务,形成严格的等级序列,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纵向联系。

d.横向联系: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国家政治权力,加强了诸侯国之间的横向联系。

⑤影响:

a.积极:周朝初期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周的文化形式也因此覆盖了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国家政权逐渐由松散趋向严密;中原先进的思想、文化技术等在封国得到推广、传播,促进了落后地区的发展,加速了民族交融的进程。

b.消极: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具有很强的独立性,造成分裂割据;等级森严、等级观念浓厚。

⑥发展演变:

a.瓦解: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春秋时期:周天子大权旁落,诸侯国争霸;战国时期:强大的诸侯纷纷称“王”,不断发动兼并战争。

b.废除:秦朝建立后废分封,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c.遗存:汉初郡国并行,七国之乱平定之后,封国的官吏全部由中央任免,诸侯只征收租税,封国名存实亡。魏晋以后,历代王朝也还有分封,但仅为皇权体现,服务于专制集权制度。

(2)宗法制——权力继承制度

①含义:宗法制是利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②目的: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③内容:分为大宗和小宗,大宗和小宗是相对的;大宗可以命令和约束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周王是天下的大宗,也是政治上的最高领袖。

④特点: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家国合一,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结合。

⑤影响: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深刻影响中国社会结构,其内涵仍体现在当今日常生活和观念中。

(3)礼乐制度——权力认同制度

①目的:巩固贵族的身份地位,协调统治阶级内部矛盾,解决权力认同问题,即天下归心。

②内容:礼乐制度就是对统治阶级日常的政治、社会活动,例如祭神、结婚、丧葬等,制定一些规则和仪式,并配有特定的音乐,不同等级的贵族要行不同的礼仪

③影响:周礼成为维护等级制度、维护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工具,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

④瓦解:春秋后期,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

3.经济文化成就:

(1)农业:是主要生产部门,井田制是基本土地制度;石器锄耕,主要使用木、石、骨、蚌等材质的工具,青铜农具极少;掌握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沤制肥料、治虫灭害等技术。

(2)手工业:青铜铸造是手工业生产中的主要部门,青铜器种类繁多,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化;我国是最早养蚕缫丝的国家,绢帛是商周贵族普遍的衣着材料。

4.国人暴动和西周的灭亡:

(1)国人暴动:公元前841,周厉王贪财好利,为政暴虐,引发了“国人暴动”。周厉王出逃,大臣召公、周公共同执政,史称“共和行政”。

(2)西周灭亡:公元前771,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

★一、政治大变革

()阶段划分及表现:周平王东迁之后,中国历史进入东周时期。

1.春秋:诸侯称霸。一些大的诸侯国扩张势力,力图号召和控制中小诸侯国,确立霸权地位。齐国、晋国、楚国、吴国和越国等先后建立了霸权,史书统称为“春秋五霸”。

2. 战国:

(1)卿大夫夺权,兼并战争不断:从春秋末期开始,一些卿大夫掌握了实权,如晋国的韩、赵、魏三家大夫将晋国瓜分,齐国大夫田氏也取代了原来的姜姓国君,史称“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经过长期纷争,许多中小诸侯国消失了,形成了“战国七雄”;周王室也在公元前256 年被秦国吞并。

(2)变法成为潮流:

①背景:战国兼并战争日益剧烈,为了富国强兵,各国努力提高统治效率。

②代表:商鞅变法。

 

措施

内容

影响

以农

求富

废井田、开阡陌

维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提高了他们发展农业的积极性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使秦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

统一度量衡

为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对经济的发展和巩固中央集权制度都有促进作用

 

 

续表

 

措施

内容

影响

加强

集权

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制定连坐法

保证了社会统治秩序,强化了对基层民众的管理和统治,使秦国的兵源得到保证

普遍推

行县制

巩固了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

制定秦律,轻罪重罚,以法治国

强化了人民的法律意识,保证了变法的彻底执行,有利于加强统治

奖励

军功

实行二十等爵制,废除“世卿世制”

打击了旧贵族,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确立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经济优势,扩大了统治基础

思想

控制

“燔诗书而明法令”

加强了思想控制,也压制了人民的思想,使我国文化典籍遭受重大损失

改革

旧俗

禁止父子及成年兄弟同居一室;强制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

进一步发展了小家庭生产,有利于增加国家赋税,加强了秦国的集权统治

 

③成果:各国通过变法,先后建立了代表封建地主阶级利益的中央集权郡县官僚制国家。

()影响:

1.周朝传统的政治秩序完全被破坏,促进了社会政治制度的变革。

2.局部统一的局面,为大一统奠定基础。

3.民族关系出现了重要变化。春秋时期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周边民族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进入战国之后,内迁戎狄蛮夷已经逐渐融入华夏族,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成为更加稳定和分布更为广泛的族群。

★二、经济大发展

1.手工业:冶铁技术出现,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家庭和私营手工业出现。

2.农业:

(1)生产力

铁制农具开始广泛使用,牛耕也得到推广。

②各国纷纷兴建水利灌溉工程,如都江堰、郑国渠,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率。

(2)生产关系

①井田制逐步瓦解,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

自耕农经济产生,并逐步成为主要的经营方式。

商鞅变法时首倡“重农抑商”。

3.商业:私商出现,并取代官商占据主导;战国时,货币流通广泛;各地涌现出一批人口众多、商贾云集的中心城市。

三、思想大繁荣——百家争鸣

()概况

1.概念:春秋战国时期,不同学派按照本阶层的利益和要求,各自提出对政治、社会乃至宇宙万物的看法,彼此论战辩驳,形成百家争鸣的思想文化繁荣局面。

2.思想特征:

(1)思想自由,思想家富有创新精神

(2)流派纷呈,学术活跃,形成“百家争鸣”。

3.原因:

(1)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是我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社会大变革时期。

(2)政治:战乱纷争的格局,造成思想界相对宽松自由;各国统治者争霸的需要。

(3)经济:奴隶制经济的瓦解,封建经济的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4)思想文化:私学的兴盛,造就一批知识分子。

4.性质:是社会大变革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流派及其主要主张

1.儒家

(1)孔子

①思想主张

a.“仁”(核心):仁者爱人”。要求:统治者要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广泛地理解和体贴他人。方法:“忠恕”。作用: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

b.“礼”:克己复礼。含义: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方法:克己复礼;正名。评价:体现了他政治思想中保守的一面,但也承认制度随着时代变化应当有所改良。

c.政治主张:提倡为政以德, 统治者通过以身作则的德感化来治理国家。

d.哲学思想(天命观):孔子主张对神敬而远之,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位置。

e.教育思想:教育指导原则:有教无类,打破了过去贵族阶层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 推动了私学的发展。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学习方法:学思结合。学习态度:独立思考,敢于坚持正确意见,“当仁不让于师”。

f.整理典籍:晚年对《诗》《书》《礼》《》《乐》《春秋》等文献进行整理,后来这些文献成为儒家的经典

②影响

a.地位:孔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理论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b.在当时:孔子的思想在诸国争霸和社会变革的时代并未受到太多重视。

c.对后世:汉代大一统之后经过历代学者的发扬和统治者的改造,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2)孟子

①思想主张:

a.“仁政”学说(核心):要求统治者以仁爱之心对待人民,以德服人,争取民心;实行仁政,必须重民;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

b.主张人性本善说: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

c.义利观:孟子倡导“养浩然之气”,强调先义后利,舍生取义。

②影响:孟子继承发展了孔子的思想,被尊为“亚圣”;《孟子》一书在唐代以后被当作经典,南宋被列为四书之一,对传统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

(3)荀子

①思想主张:

a.具有朴素的唯物思想:认为自然界运行有自己的规律,但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制天命而用之”。

b.性恶论”:人性生来就是恶的,但凭借后天教育可以使人由恶变善。

c.政治思想:继承儒家,认为治国应以礼教为主,又吸收法家思想,主张礼法并施

②影响:荀子思想杂取百家,与孔孟思想并不完全一致,长时期被视为儒家异端;作为战国时期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学说对中国哲学具有深远的影响。孟子和荀子从不同角度发挥并补充了孔子的思想,为新兴的封建地主阶级提供了理论基础。

2.道家

(1)老子

①思想主张:

a.哲学思想:世界本原:“道”,他还提出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摈除了“天命”的绝对权威。辩证法思想: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矛盾的双方可以互相转化,认为物极必反,柔能克刚。

b.政治思想:对现实不满,反对制度束缚,主张顺其自然,倡导政治上无为而治,“无事取天下”,甚至退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

②影响:老子是春秋时期重要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道家学派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产生了深远影响。

(2)庄子

①地位:庄子继承发展老子的思想体系,战国时期道家的主要代表,他的思想比老子更加消极、保守。

②思想主张:

a.哲学思想:提出齐物”的观点。认为任何事物在本质上相同,没有区别。

b.人生态度:“逍遥”,对事物变化采取一种旁观、超然的态度。

c.天人关系:认为天与人“不相胜”,人必须顺应自然。

3.墨子与墨家

(1)地位:战国时期鲁国,墨家学派创始人。

(2)思想主张:

①“兼爱”:相比孔子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具有等级差别的爱,墨子主张的兼爱是没有等级差别的爱。

②“非攻”:反对不义的兼并战争,主张各国和平相处。

③“尚力”:强调生产劳动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④“节用”“节葬”:反对统治者铺张浪费。

(3)影响:墨子思想代表了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他的思想曾被其他学派广泛吸收,在战国时期成为显学;但到战国之后,墨子思想不受人们重视。

4.韩非与法家

(1)地位:战国后期的一位思想家,法家的集大成者。

(2)思想主张:主张法、术、势相结合,建立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认为社会不断发展变化,反对儒家“是古非今”的历史观,主张变法革新;主张法治。

(3)影响:韩非的思想适应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在西汉以后的1 000多年中,这种思想与儒家思想互为表里,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外儒内法”)

四、科技与文艺

1.科技

(1)天文:战国时期,人们发明了司南;战国时期的《甘石星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天文学专著,书中的《石氏星表》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2)数学:春秋时期已出现九九乘法口诀;春秋战国发明了算筹计算法。

2.文艺

(1)文字:春秋战国时期,汉字的使用更为广泛和频繁,人们对汉字的丰富、发展做出了有益的尝试;但造成异体字杂出、一字多形等混乱状况,削弱了汉字的交流功能,不利于文化的发展和生产的进步。

(2)绘画:战国时期,已出现用毛笔绘制在绢帛上的作品,浪漫不失古拙,是中国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的关键阶段。

(3)文学:

①春秋时期的《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保存了从西周到春秋中期三百多首诗歌;它的现实主义倾向和“赋、比、兴”的艺术手法,都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②战国时期的楚辞是屈原等人吸收南方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的一种新体诗歌,代表作为《离骚,开创了古典文学抒情浪漫主义风格的先河,与《诗经》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两大源头。

(4)戏曲:春秋战国以后的宫廷晏乐、杂技百戏具有了更多戏曲元素。


 

    

                        请二维码加微信 ,谢谢

需要电子稿进入这个群,然后自己在群资料里查找下载


八字命理六爻奇门遁甲六壬太乙神数术数中医:历史学考选考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高考历史复习第1-2讲 夏商周时期、第2讲 春秋战国时期发布于2021-05-07 08:50:5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