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城记》总第702期  2020年6月3日


 

杨炳堃的故事(32)

开凿石渠  升石换升粮

   

□ 郑国顺  杨铁锤


新密市大隗镇山头湾村,现在还保存了一条清光年间修建的白石渠遗迹。白石渠,又名“实颖渠”,那是时任县令杨炳堃依照《刺经》给取的嘉名。白石渠是由清道光监生杨万辉主持修建的,于道光五年(1825年)开工,道光二十年(1840年)竣工,历经十五年之久,渠长四里,深1.2米,底宽1.5米,口宽1.8米,引水通水量0.5m3/秒。

 

白石渠渠首

 

1969年在人民公社时期,白石渠又进行整修券顶,浇灌土地达到1800亩。一道饱经沧桑的古渠,彰显了县令杨炳堃和监生杨万辉两个铁血男儿的襟怀和抱负,蕴含的是不求仕途、造福桑梓的艰辛和磨难。

 

杨炳堃自道光二年(1822年)莅密任知县,为改变生民缺吃少穿之苦,倡导洧河两岸筑坝修渠,利用河水灌田,引种水稻,提高粮食产量,清道光五年已取得明显成效,唯独山头湾距于洧河下游,因没有渠道不能灌田。

 

道光五年(1825年),在国子监读书的杨万辉到县衙找杨县令办理公事,事毕,杨县令对杨万辉说:“可惜呀!密人不善尽地利呀,县西南数里许,有河荒地数百亩,开渠引水,垦种稻田,极大的有利于百姓,即水流无常,开塘蓄水,可以补其不足。”

 

杨万辉画像

 

杨万辉起而对曰:“此地土性甚燥,凿塘积水,可立见成效,如果县尊想兴水利以厚生民,不如官泽、张固、西邢(大隗至陈庄)三保开渠。”杨县令说:“你说的很详细,也很贴切,你何不凿渠引水,化瘠土为沃壤,让民众有吃有穿,安稳睡觉,为后世留下遗念。况且事后可得其利,酬其劳,让子孙得其福呢?”

 

杨县令的一席话打动了杨万辉,他决意放弃仕途,不外出做官,回乡身领其事,凿通白石崖,让清澈的洧水流进贫瘠的土地,为老百姓造福。说干就干,他带着老婆孩子及家眷,从马武寨搬到山头湾,边测量边规划,在乡亲们的中间广造舆论。工程浩大,任务艰巨,将家乡的百亩田地卖掉做资金投入,招来石匠数十名凿石,以锻下一升石渣换一升黄米的昂贵代价,开凿白石渠。

 

今日白石渠

 

四里长廊白石崖,铁锤叮当凿石声,杨县令不时带着师爷衙吏前往察看,杨万辉以“洧水潺潺入旱田,稻谷金黄迎面,人民衣食有依赖,安居乐业身安康”的美好愿景,向杨县令汇报。杨县令既感动又敬佩,为杨万辉破业百亩,倾家荡产,子孙乞讨,舍上性命,造福于民的精所折服,叫来地方保甲乡绅民众,讲远景规划,讲万辉精神,要求地方大力支持,力挺白石渠顺利修通。杨县令的鼎力支持,杨万辉信心百倍,他在工地上解决矛盾,督促施工,工程进展顺利。

 

杨万辉故居

 

三年过去,杨万辉家产已耗尽十之八九,而白石渠的工程进度不足一半,内缺粮钱,外无援助,遥遥无期,眼看工程就要搁浅,也引来不少人的嗤笑。有的说:“杨万辉修建白石渠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是异想天开。”有的说:“杨万辉家产荡尽了,渠还没修一半,根本就修不成。”还有个更不好的消息,杨县令就要调走啦,没人支持他就不会修成水渠。

 

这时,从大隗方向骑马走来了杨县令,杨县令见了杨万辉,又握手又拥抱,又寒嘘又啼泣,杨县令拍打着杨万辉肩膀说:“年兄,我的思想抱负给你造成了麻烦,让你吃苦了。”杨万辉擦擦眼泪,说:“兄长,我们是相见恨晚,你若是早来五年,我们的白石渠一定能够修成。”

 


杨县令说:“年兄,我确实是要调走啦,但是我还是要从道义上支持你把渠修成,造福当地百姓。”接着递上五十两纹银,又一次握住手说:“这是我一点微薄积蓄,杯水车薪,祝你成功。”杨炳堃再次,也是最后一次视察白石渠,民工们和杨县令很熟,有的搭话反映情况,有的递过来旱烟袋让他抽两口,杨县令不拘礼数,招手示意。

 

为了能够解决修渠资金,杨万辉带着儿子骑着毛驴北上河北,游历燕赵之地。一日,父子二人来到南皮,看见打麦场上有一又高又大麦秸垛,左边是雕石刻花白墙灰瓦的大门楼,门贴喜庆对联,经打听,方知大户姓姚,晚辈婚宴,他让儿子把所带银两五十两全部封好,拿上“清道光监生河南密县杨万辉”名帖,前去恭贺新禧。

 

姚家看过名帖,只觉非亲非故,素不相识,送此大礼,十分惊喜,慌忙招呼家丁客人,出门列队相迎。杨万辉不急不躁,背着双手,独自漫步丈量姚家的麦秸垛。姚老先生迎上前去问:“贵客可曾见过这么大的麦秸垛?”杨万辉说:“进入河北,可真未见过如此大的,不过您的麦秸垛还比卑家小三步呢!”姚老先生大为惊异,直接把客人迎进客堂上屋,吩咐家丁上香

 


杨万辉在姚府看到,茶桌四条腿下有四个硕大的金元宝垫足,条几上摆着赤金财神和银色观音,两边摆着透亮玉器,杨万辉心中更加有数,要向姚老先生借钱修筑白石渠。夜晚,婚事已毕,姚老盛情招待杨万辉,二人谈科考,谈志向,谈经商,谈生财之道,谈兴正浓,杨万辉趁机将拦水灌田的工程摊了出来,从设计到进度,从县令支持到万民受益,从种植水稻到收课租金一一相告,姚老越听越喜,当场表态,所需资金,两家各投一半,所获收益二五平分。

 

杨万辉却摆手说:“不行,不行,口说为虚,眼见为实,大哥有兴可在中秋节实地考察定论。”并写下姚家要投资修建白石渠的协议。第二天,杨万辉执意返回,姚家挽留不住,让孙子端出五个大元宝,赠做路费。杨万辉摆手执意不接,老人又让孙子端出五个大元宝,杨万辉面带难色地说:“我若不收下,恐哥哥疑为心意不诚。咱就一言为定,八月十五恭候光临,后会有期。”接过元宝,同儿子日夜兼程,直奔家乡而来。

 

这天晚上,姚老先生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他想,杨先生说他家麦秸垛比我家大三步,我家百两金元宝支桌腿金财神银观音,极品玉器摆设,方圆几百里都有声望,他在河南可谓是首富大户。如此拦河工程,出言有理有据,也算是胸有大志,造福人民之举,中秋时节,天气凉爽,不妨前去考察再做定论。

 

马武寨

 

杨万辉回到家乡,依着姚家所赠路费,白石渠的工程干的更欢了。那么,自家的麦秸垛比姚家还大三步的谎言,如何让姚老相信呢?他反复琢磨,为了让姚老相信,还得造假给予应付。这一天,他在马武寨贴出告示,大量收购麦秸,价格从优。不几天,几万斤麦秸收起来,趁着他家西边一块地的大土嘴,上覆麦秸垛,麦场上又是压场又是垛垛,几天忙碌,一个大麦秸垛垛成,经丈量,确比河北姚家麦垛还大三步有余。

 


一个月后,河北姚家老人千里迢迢来密县造访。八月中秋,秋高气爽,丹桂飘香,杨万辉专车接至云蒙山之三叉口,经周公庙到来集浮山岭东下到马武寨,入至家中。姚老漫步丈量麦秸垛说:“你家麦秸垛确实比我家的大三步,确是河南大户。”两人相视而笑。

 

饭后品茶,只见杨家院内庭堂前两棵大桂树馨郁怒放,满园清香。大桂树下放着一张雕刻精细的檀木茶桌,四条腿旁蹲着四个孩童将桌子抬起,日动影移,影动日移。姚老笑曰:“杨弟何必为我陈此大礼。”但寓意深远,遂掏出四个元宝赏赐孩童。

 


饭茶已毕,杨万辉置专车邀姚老前往山头湾察看,经浮山走卢村,略罗湾到大隗,登临大坡寨,一旷沃野尽收眼底,村庄点点,茂林修竹,平陌秋畦,禾稼呈绿。近听钟声叮当汇佳音,民工开凿白石渠。杨万辉手持图册,指指点点给姚老介绍修渠情况,哪里拦坝,哪里修渠,可以灌田多少,总需付资多少,工成后可安几盘水磨、几盘水碾,收益情况如何。

 

姚老听着周密的计划,遥想着锦绣远景,看着眼前的现实,神采飞扬,筹措满志,不住的夸奖“好、好、好”。接着,二人又来到白石渠工地,杨万辉复测渠道,丈量进度,姚老把杆持镜,拉绳计数,也忙的手脚不停。这时工地干活的一老一少民工正在对话,老者说:“您小二口经常斗嘴,现在搁好啦。”年轻人说:“只从来渠上干活,一天能挣三升小米,人能吃饱,孩子有奶水,还吵啥嘴呢?搁往年,收了秋,种上麦,粮食就拮据,吃红薯,喝稀汤,妇女哪有奶水。现在有活干,有节余,这都是杨鼎(杨万辉小名)的功劳。”

 

今日白石渠


老者笑着说:“好日子还在后头呢,渠修通,你那一亩三分地,我那二亩一分田,都能变成水浇田,只要多上点粪,粮食就吃不完。”年轻人接着说:“听说杨鼎破业百亩,修渠钱都用完了,这渠还会修成?”姚老先生笑着接上话茬说:“修成喽!修成喽!杨鼎的钱还没花完,我的腰包还没动呢,我要支持他把渠修成,让这里的百姓都过好日子。明天我回河北,每天派五匹骡子往这驮粮驮钱,不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所有民工有的欢呼,有的鼓掌。

 

这时,杨万辉拍打着身上的尘土走过来,再一次紧紧地握住姚老的手说:“老哥,待慢了,待慢了,我有你这句话,我就吃了定心丸。”姚老说:“何须客套,贤弟呀!此举顺天意,合民心,咱二人同心同德,竭尽全力,何愁水渠不能打通之理。我正估摸着一升石渣一升米,每天有多少人出工,五匹骡子能驮多少,几天走一来回,一趟能支应几天呢?”

 

民工中有人高喊出:“姚大人,你不会把家乡的粮食卖出,把银钱带来,在这里买米支付工钱嘛。”姚老拍着脑袋,笑曰:“人是三分清醒三分浑,我咋没想起这一招呢。”杨万辉和姚老同民工同时欢笑,响彻天空,齐心协力,其乐融融。二位老人说笑着,偕同回马武寨杨府。

 

今日白石渠

 

又是十年的风雨兼程,道光二十年(1840年)三月,白石渠终于修通了。白石渠上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人们弯腰取一碗清冽的甘甜水,喝下去,撩起一缕水花,擦在脸上,清洗千年的缺水尘垢,改一渠清澈的渠水,浇灌山头湾、朱寨千亩沃田,人们的脸上绽放出了发自内心的笑容。

 


人们感谢借款干事的杨万辉,感谢千里之外倾囊相助的姚老,更感谢道义支持的时任县令杨炳堃。白石渠修通了,杨万辉修书一封,派儿子前往武汉给升任汉阳知府的杨炳堃报喜。杨炳堃此时又升任云南东道道台,要进北京述职,接受道光皇帝接见。顺道到密,向杨万辉表示祝贺。

 

石颖渠旧影(魏殿臣  摄影)


杨炳堃见了杨万辉,对当年英姿飒爽的青年已成老头,不求仕途造福桑梓的精神深表敬慕,依《诗经》“卓甫出,既顺乃宣,生我百谷,实维丰年”十六大字相赠,并将白石渠命名为“实颖渠”,镌刻于山头湾渠首。

 

石颖渠图


在杨炳堃的主持下,由地方乡镇保甲长参加制订了实颖渠管理规约五条:

 

1、白石渠建成,全长9里,灌田七顷,由杨万辉和他的后裔历任渠长管理渠道,负责监督修整;

 

2、凡属开渠所占用土地和水产,堵绝水源,不能影响下游浇地,由渠长统一注册;

 

3、用水课约,浇地户用水,每年每亩稻课二斗,麦课五升,按稻麦收取,由渠上管理,用于渠道占地费和岁修工程费;

 

4、为了水渠坚固完整,由渠长负责组织用水,统一整修加固,确保水渠畅通。

 

5、该地户应交渠课,与渠户应得稻麦挂钩,如有任意短缺,拖延不交者,由渠长报县官追究。

 

镌刻于清光绪四年的实颖渠管理规约碑


实颖渠修通,轰动密县,轰动省城,省府、州、县官员到此参观考察不断。清道光进士、河南巡抚、河北南皮张之万书长卷《实颖渠序》,现存新密市博物馆,这是对时任县令杨炳堃、实颖渠的修建者杨万辉的极大褒奖。

 

张之万书《实颖渠序》



END





欢迎阅读人物春秋》精彩内容


人物春秋 ‖ 城隍锄恶  隅神多劝善——民生县令杨炳堃的故事(26)


人物春秋 ‖ 索官断虎  修祠传美名——民生县令杨炳堃的故事(27)


人物春秋 ‖ 品隆宗党  密民皆友恭——民生县令杨炳堃的故事(28)


人物春秋 ‖ 落实保甲  政令需畅通——民生县令杨炳堃的故事(29)


人物春秋 ‖ 查访县情  惠民治洧水——民生县令杨炳堃的故事(30)


人物春秋 ‖ 兴修水利  洧水稻谷香——民生县令杨炳堃的故事(31)






投稿信箱命理四柱八字排盘

关注密城记  下期更精彩

随缘知识付费进入

可阅读更多的文章

八字命理六爻奇门遁甲六壬太乙神数术数中医:密城记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人物春秋‖开凿石渠升石换升粮——民生县令杨炳堃的故事(32)发布于2021-05-07 10:39:5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