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埭丁氏自一世节公从城南文山里迁至陈江后,历经七世与当地诸族人与海争田,植业海荡,以农为生,直至第八世丁仪方开创仕途之路,他一生为官清廉,勤政为民,至死“家无一垅之植”,“权构室一区”,在封建社会的官场中,堪称清官典范。

一、及第致仕

丁仪,陈埭丁氏第一仕宦之人,字文范,号汾溪,生于明宪宗成化八年(1472年)。自小聪颖好学,于明弘治辛酉科(1501年)乡试高中举人。他精通学,对天文地理、人事均有心悟,又于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京师会试高中进士,同科及第的晋江同乡有李源、黄瑗、林潮和留志淑。时隔三年就乡试、会试两科及第,这是伊斯兰教陈埭回人族群中的佼佼者。

进士及第后,丁仪历官吴越荆楚知县,后擢升四川按察司佥事,为官一十五年,先后就任两邑两郡。

二、勤政为民

据《汾溪公行状》载:丁仪胸有济世之才,对天文、地理颇有见识,还善为诗,深谙音律格调。在临安知县任内以农桑为本,施之惠民之策。略举一、二:

1、引水开渠治理万亩污染菜园

丁仪经常在他管辖的区域内巡查察看,见钱塘江口有万亩菜园,受盐渍侵蚀,变为盐碱地,所种的蔬菜发黄枯萎,当地的百姓因而废之,眼睁睁看着有地无法耕种。丁仪询问当地乡民因何弃耕,众乡民答曰:“菜园地处江口,受海水侵蚀,虽有围筑,但水涝大潮到来屡被毁坏而弃耕”。对此,丁仪召集当地父老乡亲共商治理之策,引松江水冲洗盐渍之地,这样既开渠引水兴修水利,又引水冲洗盐渍地,使之变为可耕地,一举两得,受益乡民,以此深受当地万民的爱戴。

2、筑堤围海造田

丁仪出生在晋江陈埭,家靠滨海,其一世祖入驻陈江后就能与其他姓氏在浅海滩涂上围海造田,所以丁仪以自家捍海为田的经验,带领临安乡民在滩涂上围海造田。为使临安围海造田能够早日成功,便令家人回晋江陈埭打造盛、传土的工具,帮其围海造田,而且他还亲自下阡陌指导乡民筑堤,于是传土筑堤“匝月”即一个多月就告成功。随后,当地乡民就能在围垦的滩涂地上耕种,而且夏涝秋潮,汹涌的海水冲击也无碍,并能保收。由此,出现乡民粮丰,而官府也增加税赋的大好社会局面。他为官一任有益于一方百姓,当丁仪擢任杭州时,百姓感恩戴德,送别的乡民络绎不绝,依依难舍。

三、为官清廉

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二月,武宗皇帝朱厚照敕谕丁仪为四川按察司佥事,因他持廉秉公,正己率人,恪职其事,一生辛劳而呜呼于四川按察官廨内(即办公的官衙),时年四十九岁,英年早逝。

逝后运棺椁回陈埭,带回随身一些箱囊,结果满箱囊均是书籍和诗词。丁仪长期在外为官,没在陈埭建房,只有一处几十平方米的住宅。据《汾溪公行状》载:“公归来也,囊惟有书”。时翰林院史于曾用予评语:“公宦游一十五年,官莅两郡两邑,家无一垅之植,构室一区,广仅逾仞,其度如此,是以成其廉也”。(注:“仞”古时一仞为七、八尺,即丁仪住宅宽不超过丈)

丁仪为官十五年,真是两袖清风,其孙丁衍夏根据其遗留的诗文稿整编成书,刊行于世,书名曰《归囊遗稿》。

(感恩的句子经典语录张爱玲语录经典语录村上春树经典语录小王子经典语录晋江史志2009.1)

八字命理六爻奇门遁甲六壬太乙术数中医:晋江史志

防采集机制启动,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人物春秋】陈埭丁氏第一仕宦之人发布于2021-05-07 11:3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