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元两代,教在莱阳的活动异常活跃,是一个很特别的历史现象。金代的马丹阳、丘处机都是中国全真道教的一代宗师,他们竭力提倡和实践儒、释、道三教合一,用宗教力量尽力弥合尖锐的民族矛盾,对汉民族和汉文化起到了很大的保护作用。他们在莱阳留下的众多遗迹成为莱阳的文化名胜,数百年来为人们津津乐道。

 

/马丹阳与莱阳/

金代贞元大定年间(1153-1189),道教第五代祖师王重阳(王嘉)开创了全真教,从陕西来胶东在昆嵛山宣传教义,收下了马丹阳、谭处瑞、丘处机、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刘处玄七位徒弟,是为道教北七真人,马丹阳是其继承衣钵的大徒弟。

马丹阳(1123-1183),原名从义,字宜甫,入道改名钰,号丹阳,宁海(山东牟平)人。金贞元元年(1153)进士,家中广有地产,为宁海首富。中年以后拜王重阳为师,弃家修行,开创了游仙派。金大定九年(1169)十月,马丹阳和刘处玄、谭处瑞、丘处机四真人随师傅西游秦地。第二年正月,王重阳在洛阳去世,马丹阳执掌全真教,他遵从师教,致力开拓,十一年间北方道教大兴。

 

大定二十一年(1181),金朝统治者惧怕教民起事,冬季责令马丹阳等人回归原籍。三年后,马丹阳携谭、丘、刘三人辗转千里返回胶东,以莱阳游仙宫为晚年居所,一时间莱阳羽士云集,成了金代北方道教的中心。

 

马丹阳不仅是一位道教宗师,他在我国医药史上还是一位杰出的医学家,他在宣扬道法的同时悬壶济世,尤擅针灸,所撰《天星十二穴治杂病歌》是针灸学的经典著作,编入《针灸大全》、《针灸聚英》、《针灸大成》中。

 

/马丹阳归葬/

金大定二十三年(1183)十二月二十二日,马丹阳在办理完王重阳的仙诞活动后,晚上嘱咐弟子说,“励修毋遇魔而退。”语罢枕肱而逝,终年六十一岁。七真人之刘长生(处玄)、王玉阳(处一)给马丹阳主办葬礼,设冢墓于游仙宫西北隅。事后多年,马丹阳的孙子们一度将其尸骨迁回宁海祖坟。不久,莱阳游仙宫宫主李知常又“亲取仙蜕复归游仙,竟藏浅土,而葬衣冠焉,人无知者。”仙蜕即马丹阳的遗骨。

 

120年以后,元朝大德丙午年(1306),游仙宫提点宫事王志筌请示白云观长春宫主席天阳真人常志清,二人一起募集资金,于第二年(1307)十月十八日将先师马丹阳重新用石棺安葬在游仙宫西院的西北角(乾位),建了一座油篓坟,并设殿一座于墓前,是为丹阳殿。殡葬之日,祥云现空,瑞鹤翔墓,官僚士庶观礼者共叹灵异。丹阳殿内塑有丹阳真人像,栩栩如生,丹阳真人的头上梳有三个隆起的发髻,含有得道成仙、三花贯顶的意思,并且还另有寓意,因为全真教先师王重阳,原名王嘉,马丹阳头顶三髻,以表示感戴师恩。在游仙宫里,丹阳殿是最重要的建筑之一,1949年以前还曾保持原貌。

 

《马丹阳归葬记》碑,碑额高2尺、宽4尺、厚5寸,“马丹阳归葬记”六字,字径5寸;碑身高8尺宽3尺8寸,碑文共21行1017个字,字大寸许,字体为行书,圆润疏宕。清初此碑已经损坏为三截,镶嵌在丹阳殿之西壁。树碑者是当时全真教的大掌门常志清,撰文者是莱阳的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张仲寿,碑文详细地记录了马丹阳的事迹及归葬的过程,云“全真教之丹阳马君犹圣门之颜曾,重阳君不以子视而以弟称之。”称马丹阳为全真二祖,极尽赞誉。此碑文记载在康熙《莱阳县志》和民国《莱阳县志》里,略有缺文。

 

/孙元君庵/

康熙《莱阳县志》记载,仙姑孙不二,道号清净散人,及笄后(满15岁)嫁与马丹阳,生有三子。丹阳拜王重阳为师学道,孙不二也在金莲堂出家。大定十五年(1175),孙不二游洛阳,居住在凤仙洞。大定二十二年(1182),十二月二十九日,孙不二沐浴更衣,午时书《卜算子》一首,趺坐而化。此时,马丹阳居住在莱阳的游仙宫里,忽然拂衣而起,对门人说:“今日有非常之喜,孙仙姑己仙去矣。”第二年春天,果然洛阳传来消息说孙不二这一天去世了.

传说,马丹阳和孙不二在西去洛阳之前曾经一起在莱阳修道。当时马丹阳居住在游仙宫,孙不二就居住在距离游仙宫不远的城西门里(莱阳皮鞋厂南院)的庵堂里。毕竟他们曾是夫妻,互相牵挂,孙不二经常派杂役等把马丹阳的衣物取来,帮他浆洗。衣服洗净晾干了,孙不二就敲击悬挂在屋檐下的云板(类似石罄,庙宇间常用于传声通信)。马丹阳听见了,就派徒弟去把衣物取回。

 

孙不二仙姑羽化后,全真道徒把她居住的庵堂取名为孙元君庵以纪念她。明万历年间学者书法家宋兆祥为孙元君庵题写匾额,笔意奔放,兀傲不群,是难得的书法精品。民国初年,孙元君庵辟为万字会,民国二十一年(1932)在兵变中该匾失踪。

 

/游仙宫/

游仙宫原是唐代的一所道观,金皇统年间整修后始名游仙宫,马丹阳在此定居以后,游仙宫遂成为一座名闻北方的大道观。经过元、明、清多次修建,规模逐渐扩大。民国《莱阳县志》记载,“游仙宫在县署西南,金皇统间建,元至元十七年、明洪武二十四年重修,中为三清殿,左右为三官、真武殿,后为玉皇殿,前为虎殿,又前为大门。民国二十年废。”

游仙宫的这5座大殿组成的建筑群,殿宇宏伟壮丽,气势非凡,遗址在原莱阳宾馆门内假山水池以南,中轴线和3号贵宾楼相同,南门在宾馆南墙处。游仙宫内松柏森森,夏日爽气袭人,人们常憩此以乘凉,成为莱阳著名的一景“游仙避暑”。

 

和马丹阳同时代的莱阳进士赵植在莱阳八景诗《游仙避暑》里写道:“珠宫虚厂倚云林,九夏炎埃自不侵。卷幔松萌浮枕簟,入帘花影袭衣襟。乌纱半脱情何逸,纨扇轻摇思不禁。喜有仙翁能好客,细沦频斟。”从诗中可以看出,赵植和马丹阳等全真教的道长们还有很密切的交往呢。

七真人在莱阳的活动,给莱阳留下了很多的道教文化遗迹,像游仙宫、丹阳殿、八角庙(会葬阁)、四真庄、留衣庄、丹阳观以及多处三教院等,几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这一时期道教的传播和发展,深深地影响着莱阳的宗教、文化、医学和风土民情。民国以后,政府于游仙宫旧址处兴办莱阳师范及其附小。新中国成立后,游仙宫旧址上建起了莱阳宾馆,至今宾馆院内仍有一株紫藤,浓荫婆娑,传说是原游仙宫的旧物。

 

/丘处机与莱阳/

丘处机(1148-1227),字通密,号长春子,后赠号长春真人,祖籍栖霞,道教北七真人之一。继马丹阳之后,力兴全真教,被尊为“一代宗师”。年轻时,丘处机拜王重阳和马丹阳为师,在陕西磘溪穴居潜修6年,又在晖州龙门山隐居潜修7年,独创龙门派

马丹阳去世后,丘处机成为北方道教的第五代掌门人。1220年秋,他审时度势应思汗之邀西游中亚,跋涉三年才在大雪山(今阿富汗兴都库什山)见到了成吉思汗。三次在大汗帐内陈说玄要,以“敬天爱民为本,清心寡欲为要”等养生之理劝告成吉思汗“戒杀爱生”,成吉思汗深为折服,尊其为国师。后来丘处机在燕大都建立了著名的白云观(北京宣武区),全真教因此在元代的北京得到空前发展,成为北派道教的主流。另外,晚年的丘处机在栖霞艾山又修建了槟都宫,使栖霞成为了龙门派的圣地。

 

丘处机也在莱阳留下了多处遗迹,早期丘处机参加任风子的葬礼,会葬阁里留有他的塑像。莱西的望城观过去在莱阳境内,紧邻刘海寺,观里的《海蟾道人入道歌》碑是丘处机的笔迹,道藏经典明确记载丘处机在望城观住过以后西去崂山。在丘处机的著作中有一首诗《昌阳黄箓醮》云:“十月昌阳五谷饶,追思黄箓建清标。华灯羽服罗三殿,绛节霓旌下九霄。法事升坛千众集,香云结盖万朝。从兹降福穰穰满,一县潜推百祸消。”大概是写他参加莱阳游仙宫法事的情景。在莱阳民间,老百姓还把他与望石庙联系起来,说望石老爷褚遂良是跟他学道成仙的,成为莱阳妇孺尽知的传说故事,可见百姓对丘处机崇敬至深。

 

全真教,道教文化,马丹阳,丘处机,王处一,莱阳全真教,道教文化,马丹阳,丘处机,王处一,莱阳全真教,道教文化,马丹阳,丘处机,王处一,莱阳


延伸资源下载(道藏、道家经典古籍太乙神数、七政四余、大六壬奇门遁甲、梅花数、皇极经世四柱八字六爻风水、铁板神数、六壬史上最全版古今秘籍汇总|儒释道古本及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全真教与莱阳道教文化的兴盛发布于2021-05-07 21: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