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i Guozhong:

the Adher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

蔡国忠:传统中国画的坚守者

/ 吴晓青       / 蔡微蕾

 

 

他是张大千“大风堂”的同门弟子2017 8 3 日他的画作《架冉彩图》在“大风堂九十周年纪念作品展”洛杉矶画展上技惊四座,风光无限。他是吴湖帆“梅景书屋”门下的得意门生,作为《梅景传韵》书画交流组织的成员之一,他在杭州、武汉参加巡回艺术交流活动,并与吴元京(吴湖帆的孙子)、张渊(张守成之女)、车鹏飞等大家共同交流、展示。

画家蔡国忠

他是传统中国画的坚守者和传承者,2015年他偕同弟子们举办了一场名为《清源流师自然 的画展,将深入研究几近失传的唐代没骨青绿山水古法技艺,并贯通运用唐代至今诸多技法之心得力作展现与众,各界名流交口称赞,颂扬他为传承中国画的精髓所作的努力,为纷乱繁杂的绘画艺术界注入一注清流。

他就是上海美学学会会员、上海张大千大风堂书画会理事、吴湖帆《梅景传韵》画师、上海民革山书画社画师、伏文彦书画研究会副会长——蔡国忠。

 


 

釐清传统源头

 

1946年出生的蔡国忠先生

是一位数十年默默耕耘于

中国山水画之田的艺术家。

他书画底蕴深厚,

师从任书博、伏文彦等名家

继吴湖帆、张大千余脉。

 

1972年参加全国美术作品展 

1955年起接触绘画艺术,

1959 年拜吴湖帆弟子任书博先生为师

研习中国山水画

1961 年拜张大千高足伏文彦先生为师

研习中国画。 

从师近半个世纪以来,

于宋元明清诸大家潜心精研,得其神髓。

军旅生涯及历年参加重要美术活动的实践磨练,

加之良好的水彩画根基,

使其作品入古能化,新面自开。

 

 1989年参加京沪宁津(天南海北)庐山笔会 

 

著名山水画家车鹏飞

这样评价蔡国忠的作品:

明丽古雅、秀外慧中、不温不火、神清意远,

成就

重视并坚守中国画传统底线的直接反映。

 

 

谢稚柳(中)、伏文彦(右)先生观看

蔡国忠先生作品《仿王蒙青卞隐居图》

 2015 3 14 日,

《釐清源流师自然——蔡国忠师生画展》

在上海香山画院开幕。

中国书画传统艺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蔡国忠作为张大千、吴湖帆两位大师的再传弟子,

最大的心愿就是

希望通过此次画展,釐清传统的源头。

与张大千女儿张心庆合影

画展中的画作深入研究唐代没骨青绿山水,

并将传统没骨青绿技法

与当代泼墨、泼彩等诸多技法有机结合,

兼收并蓄,

画风呈现多姿多彩的新面貌。 

他还善于从大自然和生活实践中获得启示

进行艺术创作和创新,

展现唐、宋、元书画的传统之美。

 

与吴湖帆孙子吴元京(中)合影

“釐清源流知脉络,搜揽奇峰作书稿,

各家技法为我用,笔墨随心意纵横。”

蔡国忠和其弟子们的作品技巧不同、风格多样,

但延续着传承的力量却是相同的,

并且希望把这种力量传递给当代的人们。

 

 


 

 

复活古法贤风

 

“青山绿水幻无穷,生态天然入画中。

工细精微思巨匠,文兴又有古贤风。” 

蔡国忠创作作品时技法多样,

能够娴熟地运用历代各种技法

创作大量风格迥异的作品,

尤其对青绿山水的研究有其独到的见解。

 

《仿太师吴湖帆绘浙东之景》 蔡国忠

著名书法家戴自中在《蔡国忠画集》跋中写

“蔡国忠深知画家不但要以古为师,

更要以天地为师。

意谓天地是创作之源泉。

而他的画作遍游大江南北,山河乡村,

体验生活,寻找灵感

所到之处,必留鸿痕,遂使其成一人文圣迹。”

 

 

 沈尹默高足戴自中不仅赞美蔡国忠笔力厚重,

学黄公望、王蒙等元四家,

深知元人用笔之妙。

更赞美其不但追求前人画法,

还要努力寻找前人早就出现过

而后已失传之创作方法。

 

 

《洞庭蒲雪图》 蔡国忠

相传唐代画家杨昇创用没骨青绿山水法

因画在绢上,

“绢800年失魄,今不复见之。”

著名山水画家吴湖帆

从明代董其昌取杨昇笔法的作品中

揣摩唐代杨昇画法创作《峒关蒲雪图》。

蔡国忠从董其昌、吴湖帆作品中

探究唐代没骨青绿山水技法而为之。 

 董其昌画诀云:

“画岂有无笔墨者,但有轮廓而无皴法,

即谓之无笔;

有皴法而不分轻重向背明晦,

即谓之无墨。”

蔡国忠以此为准则,悉心临摹或创作。

用干笔皴擦,湿笔点染,得莽郁之气。

画山层峦叠嶂,顿生纵深感。

他用此法创作故乡洞庭西山

《琼瑶冻艳图》、《洞庭蒲雪图》

及《香满仙崖图》。

 

《琼瑶冻艳图》 蔡国忠

蔡国忠少时水彩画得哈定先生亲炙,

并又用没骨青绿加大千泼彩和水彩多种技法于一图

创作了《华中翡翠图》、《神农架翠图》、

《神农架林海图》等佳作,

使唐韵风采自成一体,得以呈现于今。

这等功力非寻常画家所能企及,

而他只是谦虚地说:

“尽微薄之力,使没骨青绿山水之古法免于失传”。

 

《神农架林海图》 蔡国忠

蔡国忠说,

“唐代为青绿山水的兴盛期。

其画法清妍秀润,意趣动人,

画风淳厚,犹为近古,严谨中以气见胜。

如李思训《江帆楼阁图》

意境开阔、长松秀岭、

碧殿朱廊、风帆点缀、人行其间,

妙趣盎然,作品精妙之极。”

 在领悟古人之精髓,

创作青绿山水或水墨山水等题材系列时,

蔡国忠首先的体会是真山真水所赋予的感受,

他运用青绿没骨、重彩、薄彩、

水色、泼彩、弃黑纯彩、

具象抽象结合,

古今技法结合,浓淡重叠,

濡化映衬等多种技法溶于一图中,

并不拘泥某一画派程式,

以没骨有廓中求“笔法”,

弃黑纯彩中求“墨法”,

不论怎样变化,

但对传统笔墨要旨不离不弃。

 

 


 

创作,并自我塑造

 

对青绿山水或水墨意韵的拓展,

使之达到当代向上向前的发展,

则需要画者对创作表达能力的综合提升,

否之流于平庸,无法超越以往的境界。

蔡国忠认为,

文化延续需顺脉络,既要走出来,

又要续写文脉的下文;

既要看到笔墨的价值,

又要植入当代的内涵是一个技术性的难题,

需要思考探索和实践,

画家在创作的同时也在塑造自己。

 

《神农架冉彩图》 蔡国忠

 “中国画是中华民族文化中重要的一个内容,

也是世界艺术之林一朵瑰丽的奇葩,

每个朝代、每个画家都有自己的绘画风格,

中国绘画史在每个朝代都有其演变的过程,

内涵相当深刻,

比如唐宋诗词等意境都可以通过中国画来表现,

不潜心研究,不能领悟其精髓所在。”

蔡国忠表示,

真正懂得欣赏中国画的人不多。

外来文化充斥着中国艺术领域,

影响着中国年轻一代的审美取向,

使得他们反而忽略了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研究。

关于国画创新,

不少学者也提倡

西方外来文化的融入来加以创新,

这种观念几乎成为主流。

 

《仿太师张大千山水》 蔡国忠

当然,

同西方文化的结合也是艺术的一种方法,

但纯中国的东西如何传承和发展,

有着中国人自己的审美观。

每个民族应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特征,

应做深入地学术研究,

作为上海美学学会一员,

有责任和义务坚守并传承好中国画

这一几千年来的中华瑰宝。 

 

 

“望秋月,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

虽有金石之乐,珪璋之琛,岂能仿之哉”。

作画为的是抒发对自然美的感悟和理解

即感事兴怀,感物兴想,感时兴思,

维系人与自然相溶的纽带,

天地人合一的意境而其乐无穷。

蔡国忠正是这样一位温文儒雅的艺术家, 

他对山水画有着一往情深的真诚

在其纷繁驳杂的经历中,

他以不变应万变, 

不求闻达,不慕荣利,

以波澜不惊应对惊涛骇浪,

营造自我修炼、自我净化、 

自我充实、自我受益的艺术天地。

 

 

本文转载自《上海画报》

2018年1月刊

文/ 吴晓青     / 蔡微蕾

 

关注书画艺术  关注撷艺文化

 


 

中国画,国画,蔡国忠,中华瑰宝中国画,国画,蔡国忠,中华瑰宝中国画,国画,蔡国忠,中华瑰宝中国画,国画,蔡国忠,中华瑰宝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蔡国忠:传统中国画的坚守者发布于2021-04-17 12: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