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学百问》是北京白云观监院李信军道长历时三年完成。全文分十一章280问,详细系统的介绍了道教文化历史的形成、延传、发展以及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作用和影响。

目录

 

第四章 道教基本教义

94、什么是“道、德”?

95、什么是“道法自然”?

96、修道为什么要“清心寡欲”?

97、修道为什么要追求“柔弱”?

98、什么是“无极”?

99、什么是“太极”?

100、什么是“阴阳”?

101、什么是“五行”?

102、道教的“善恶承负”观是怎样的?

103、什么是“三宝”?

104、什么是“”?

105、什么是“返朴归真”?

106、什么是“无为”?

107、什么是“性命双修”?

108、什么是“三花聚顶”?

109、什么是“周天大周天”?

110、什么是“戒律”?

111、为什么说“七情六欲”是入道之门墙?

112、为什么说道教“出世、入世”兼行?

113、道教为什么有“忠孝之道”之称?

114、什么是“真功、真行”?

115、什么是“地狱”?

116、什么是“恶业恶报”?

117、何谓“十二愿”?

118、道教的“报恩思想是什么?

119、什么是“忏悔文”?

120、“贫道”的含义是什么?

121、道教有怎样的“包容”性?

122、什么是“威仪”?

0
94

什么是“道、德”?

       “道”和“德”,是我国最古老的、悠久的文化和文明。它一直伴随着华夏的历史,上下传承了数千年,始终起着规范、约束人心的、行为的尺度和标准。在古代,道和德实存而无名,有名而不相联,直至老子的《道德经》问世之后,世人始把道和德联称,谓之“道德”了。

       “道德”,这一意义非常广泛,可以把它视为一种境界,也可以把它通俗的看做“社会道德”和“人伦道德”。简单的来说就是,凡是社会公认的、好的、能做的,即为“道德”高尚,必受众人颂扬;相反,只要大众公认是违背社会道德或人伦道德的,只要做了,即为“道德”低下,也必受社会指责和唾骂。

       而在道教,除要坚守这一“社会道德”和“人伦道德”外,还必须恪守更高层次的“宗教道德”,即自己的“信仰”。道教视“道”为最高教理,我们的信仰及全部教义均是围绕“道”来展开的、践行的。如果失去了对“道”的崇拜、践行,即表示丢失了自己最根本的“信仰”。

       因此,历代道教徒无不“尊道而贵德”,以“道”为最高信仰,以“德”为成道的基石。进而积功累德,清心寡欲、为而不争、淡泊名利、慈心于物、济世利人……。以期渐臻自己的信仰、德行和修为,从而最终实现“修道、得道、成道”的愿望。

0
95

什么是“道法自然”?

       历史上,老子首先提出“自然”的观念来解释“道”和“德”,并以此作为人们的活动准则。老子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意为道生万物以及天、地、人的活动过程都是“自然无为”的,并非“道”之上还有一“自然”实体的存在。庄子继承老子的天道自然思想,主张人生的目的就是任其自然。道教承续、吸收“自然”观念后,认为“道”的本性就是自然,道之自然的法则即是天所效法的,也是地所效法的,人生在天地间,其行为的最高法则也应是效法道性自然的法则。自然,没有任何固定的模式、形式,它生化万物,万物皆按其各自的本性自然生长(生而不有),不存在强加的任何因素(为而不恃),从而保证了自然界的和谐(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而人修大道,就当效法道的自然本性,顺应天地自然变化的规律,尊重自然界一切生命的特性,并致力于保护、维护自然界的和谐。对于人世间的一切东西,都不要强求,应顺应事物发生发展的自然规律。必须尊道而贵德,要知足、知止、使心平和,精神得到升华。

0
96

修道为什么要“清心寡欲”?

       “清”指清静、无污也;“心”即心灵、心态;“寡欲”指克制、减少欲望

       《道德经》说:“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意即抱守淳真素朴,减少私心和欲望。又说:“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人的罪恶、祸患,没有比贪欲和不知足更大的了。所以说“欲”比什么都可怕。诚然,如能淡泊处世,宁静心辕,做到“不欲以静”,自然将“自正”。也只有“知足心常乐,无求品自高”,才是修道之人的智慧希求。

       人在欲海之中,难免受到各种企求、奢望、情感等影响。而这些欲望的产生和纵欲的行为,又会给自己的身体和心灵以至社会带来严重影响。故对于修道信道的人来说,这些欲望就是大魔,是修真进业的绊脚石,如不即时扳除,就很难清静身心,得道成真。

       故“少私寡欲”、“淡泊心志”是修道得道的基石,也是常人对名利、声色、财货等祈求成功,幸福的一剂良药

0
97

修道为什么要追求“柔弱”?

       道教是以“不争、处下、谦让、柔弱”为教义。值得指出的是,其中的“柔弱”不是“软弱”,更不是“懦弱”。而是主张其行为不能太刚强、太张扬,因为“刚”者折,而“强”者易失。

       故道教不但不主张刚强、张扬、锋芒毕露,反而要求“柔弱”,甚至还要以比柔弱更“柔”的“水”,来做为修道者效仿、践行的标准和方法。《道德经》中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wù),故几于道。”也就是说,唯有最柔弱的“水”才符合大道。它不刚不强,不诈不伪;能涨屈洼,随方就圆,总利万物而不相争。这才是最上的善、最高的德。

       学道、修道,就必须依“水”性为标准、为榜样而真履实践。以期甘愿“处下、居后、不争、寡欲、知止”。以“柔弱”、“不争”涵养自我;以“上善若水”、“济世利人”成就自我;以“刚强、张扬、争名夺利、背道违德”来反观心志,检验诸魔,从而战胜自我、超越自我。

       只有做到“柔弱不争”的人,才是符合大道的人。《道德经》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能够战胜自我、超越自我、完善自我,才是一个“完美”的人、“得道”的人。

0
98

什么是“无极”?

 

       《道德经?二十八章》说:“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tè),复归于无极”。意为圣人深知明亮,却安守于暗昧,并以此作为天下的楷模和法式,这样永恒常存的“德”就不会有差失,最后返归于虚静无穷的根本。《庄子?在宥》中说:“入无穷之门,以游无极之野”。《列子?汤问》则说:“物之终始,初无极矣”。其意义相同。河上公在他的《老子注》中,从养生长寿的角度讲“无极”。他认为“人能为天下法式,则德常在于己,不复差忒也”。如此“则长生久寿,归身于无穷极也”。河上公的这一种观念,打开了后世道教内丹炼养的先河。宋初陈抟老祖作《无极图》,集中表述了其内丹修炼的理论。他将《无极图》自下而上,先为“炼精化炁”,继以“练炁化神”,最终“炼神还虚,复归于无极”,达到“脱胎成仙”的最高境界。

       在道教的教义中,“无极”常与“太极”对举。把“无极”视为混沌未判之前的状态。如常说“与道合真”,即在具体的修炼过程及返回到元初的终极状态,就称之为“复归无极”。因此说“无极”即“道”,“道”即“无极”。

0
99

什么是“太极”?

       《易?系辞》上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所指“太极”是至高无上的宇宙本原,即太极剖判,产生天地阴阳,再由天地阴阳产生春、夏、秋、冬四时,由四时产生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卦。《太清玉册》上说:“无极而生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造化定矣”。《太上老君太素经》也说:“太极动而分阴阳,阴阳生四时。因而出现天、地、风、雷、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进而推衍为宇宙间的万事和万物”。宋代理学汲取《周易》和《太极》学说,建构而成以“太极,为最高宇宙本体的思想体系,认为太极即道、太极即理、太极即心。”

       在道教的教义中,“太极”常与“阴阳”对举。故说“太极”即“阴阳”;“阴阳”即“太极”。以此加以阐释和发挥大“道”的玄义。

100

什么是“阴阳”?

       阴阳者,“阴”者暗也;“阳”者明也。《道德经》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教认为“天地、日月、昼夜”乃至“男女脏腑气血”等皆分属阴阳。万物的产生和衍化也都离不开“阴”与“阳”,所谓的孤阴不生,独阳不长。《传授三洞经戒法箓略说》卷上说:“夫阴阳者,道之本。寒暑生杀动静之气也,而清浮圆动明阳也,浊沉方静暗阴也。阳不能独生,待阴而成;阴不能自成,须阳以生。一消一息,有虚有盈,二气和合,万象乃形。”

       阴与阳是天地万物都不可须臾相离的至宝,得“阴阳”者生,失“阴阳”者亡。《太平经》说:“天下凡事,皆一阴一阳乃能相生,乃能相养”。故“天失阴阳则乱其道,地失阴阳则乱其才,人失阴阳则绝其后,君臣失阴阳则其道不理,五行四时失阴阳则为灾”。

       那么,具体来说何为“阴阳”呢?即“天为阳,地为阴;春夏为阳,秋冬为阴;白天为阳,夜晚为阴;男子为阳,女子为阴;上为阳,下为阴;前为阳,后为阴;人身为阳,体内为阴;……。”

101

什么是“五行”?

 

       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行为构成万物的五种物质元素,据《白虎通》说:“伏羲两夫妇,正五行,始定人道”。《通鉴前编》说:“燧人氏作(坐)观星辰而察五行”。《史记历书》则称:“黄帝考定星历,建立五行,起消息,正闰余”。由此可知,“五行”之说,在燧人氏、伏羲时代已有之。到了战国时期,阴阳家邹衍,著论终始五德之运,把五行同天地、万物、社会运转等联系起来加以阐释和发挥。道教创立后,吸收阴阳五行学说,并进而将其与教义相结合。认为万物(五行)既相生又相克,循环往复。如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反之,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

       随着“五行”学说影响的扩大,这一教义又辐射到了诸如内丹、饮食医学、音乐、术数地理等方面。如“五行主五脏”(心、肝、脾、肺、肾)、“五行主五官”(耳、鼻、口、眼、形)、“五行主五色”(青、赤、黑、白、黄)、“五行主五音(宫、商、角、徵、羽)”、“五行主五味”(酸、苦、甘、辛、咸)、“五行主五方”(东、西、南、北、中)……。

       总之,五行学说在我国历史上,直至现代都起到了重大而深远的作用和影响。在教义上,“五行”又常与“阴阳”相对举。故世人常说:懂的“阴阳五行”之道,尽矣!

102

道教的“善恶承负”观是怎样的?

       在上古时期,古代先民就对天、地有了崇拜和信仰,并相信天地出现的异常变化,都是对人类善恶报应的必然反映,并因此形成了“天人感应”之说。“感应”:即有感(指行为),必有应(指结果)。感与应,也就是承与负的关系。“承负”者,如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前人作恶,子孙遭殃。即有所做(行为),必有所获(结果)一样。通俗的来说也就是“因”与“果”的关系。

       春秋时期,老子在他所著的《道德经》中明确指出:“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有不信焉”。意为善与恶是个人行为,“道”是不会强加于人的,而最终得到的结果,凶祸福完全是个人行为善恶的必然报应。故道祖说:“其事好还”(指行为,很快得到报应)。“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指善于行道的人)……。

       道教认为,做任何事情,都要想到后果,因为“天道”报应是丝毫不爽的。它近则报在自身,远则报于子孙。《太上感应篇》说:“吉人,语善、视善、行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凶人,语恶、视恶、行恶、三年,天必降之祸”。所谓的“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103

什么是“三宝”?

 

       天有“三宝”日、月、星;教有“三宝”道、经、师;人有“三宝”精、气、神。

       老子《道德经》说:“吾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道教承袭老子之说加以衍化,作为信道、修持之法。并将其与教义、经典、师传相结合,以此提出“道、经、师”三宝之说。

       在道教的教义中,尊崇并供奉的“三宝”为。“道”者,即元始天尊(为道宝);“经”者,即灵宝天尊(为经宝);“师”者,即道德天尊(为师宝)。“三宝”为道教最高的“三清”尊神。(注:全国各大宫观、庙宇均建有三清殿,内供元始、灵宝、道德(太上老君)三位天尊)。

       道教徒不但要用身、心、意,虔诚皈(guī)奉“三宝”,而且还必须依“道”奉行“忠、孝、节、义”。只有“忠国、孝亲、尽节、全义”才符合道教提出的“皈依三宝”后,即可“常侍天尊,永脱轮迴;生生世世,得闻正法;学最上乘,不落邪见”。

104

什么是“八卦”?

 

       八卦,又称单卦、经卦、三爻(yáo)卦等。据《周易?系辞下》说:“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司马迁在他的《史记》中也说:“伏羲之纯厚,作易八卦”。

       八卦是如何组成的呢?据《周易》图载:八卦由阳爻“—”和阴爻“--”组合而成。每三爻组成一卦,它的名称和符号表现为: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卦象征和对应天、地、雷、风、水、山、泽等自然现象。

       为什么说阴阳即八卦呢?据《周易?系辞上》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即阴阳),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105

什么是“返朴归真”?

 

       “朴”,意为没有雕琢之木,保持着固有的朴质。“真”指先天淳真之性,即道性。

       《道德经》说:“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致虚极,守静笃……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如婴儿之未孩,乘乘兮,若无所归”。“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在道教的教义中认为,“朴”最符合“道”性,婴儿最符合“道”性。不华丽,但得质朴;不虚伪、不奸诈、但得淳真,素静而无欲。

       作为修道、信道者,就应该摒弃私欲及伪性,返归于“淳真”、“质朴”的先天(如婴儿)之性,以期臻达“与道合一”的境界。

106

什么是“无为”?

       《道德经》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为无为,则无不治”、“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在道教的教义中,“无为”主要是作为以下两个方面来加以延伸和阐发的。如对待社会政治和人生处世态度方面,《老子河上公注》说:“法道无为,治身则有益精神,治国则有益万民”。《老子想尔注》则以无为而无不为作为得道意、得天心、致太平的根本,抨击“贪宠有为”的人,“必欲好衣美食,广宫室,高台榭,积珍宝”,而令百姓劳弊。因而道教提出,治理天下应要顺乎社会发展,与民休养生息。人的行事应效法天道自然无为,而不能私欲妄为等。

       另一方面,道教将“无为”作为自己修身、行道、养德等来应用和阐发的。如《正一修真略仪》说:“故万法去来,由心自造。夫唯无为无造,故能无所不造。人能淡泊清静,真气自全。是故无为也能为万物之主,而无所不为焉”。《元气论》说:“无为者,乃心不动也。不动也者,内心不起,外境不入,内外安静,神定气和”。

107

什么是“性命双修”?

       性命者,“性”为性功;“命”为命功。“性”为神,即意念活动;“命”为气,即元气。“性”为先天,“命”为后天邱祖《大丹直指》说:“金丹之理,在一性命而已”。所谓性命,一般认为性即心性,命即生命。

       在修炼上,有主张“先性后命”者;也有主张“先命后性”者。孰不晓性无命不立,命无性不存,乃是一个整体,是不可能分而修之、分而行之的。故修道之人应“性命双修”。所谓贤人之学,“存心以养性,修身以立命”。

       性命双修之法,最初必以“寡欲以养精,寡言以养气,少思以养神”。通过“修心炼性,炼气修命”,使人的精神和肉体发生根本变化,脱胎换骨,返老还童,永葆青春。

108

什么是“三花聚顶”?

       “三花”,指人身的精、气、神。“顶”,即鼎,此处指人头顶的百会穴,又称泥丸宫。

       《金丹四百字》说:“以精化为气,以气化为神,以神化为虚”精、气、神之真阳化而为一,达于一处,故曰“三花聚顶”。《太上老君清静经图注》说:“欲念不生,则入真静,三花自然聚顶,五气自然朝元”。

       “三花聚顶”,指打坐修炼时达到的一种自然景象。意即完全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唯有头顶“泥丸宫”犹如天窗开启,阳光透射,呈现无比清凉、舒适之感。(实指修炼功夫的境界)。

109

什么是“小周天、大周天”?

 

       “周天”指意念导引精气沿经络循环绕行,称之为“周天”功法。“大和小”,小周天功法指意念导引精气打通任督二脉,称为“小周天”;如是打通身内的奇经八脉,则称之为“大周天”。

       道教内丹家要求修炼时,将精气在体内按照经络路线循环运转,因其阶段、功法不同而分为大、小周天。“小周天”,指内气(意念导引精气)从下丹田开始,沿会阴穴、尾闾上行过夹脊、玉枕、经百会、下行鹊桥,在沿任脉下行至丹田。如此按照任督二脉往复运行,此时任督已通,是为“小周天”。

        “大周天”,指在小周天修炼的基础上,先通过炼精化气,打通任督二脉,当内气在丹田发动时,丹田部位会产生一股热气流的感觉,然后让意念导引这一股暖气流经奇经八脉,十二经络流经全身,按气机升降开合的规律在全身循环运行,日久功成,是为“大周天”。

110

什么是“戒律”?

 

       “戒”解也、界也、止也。能解众恶之缚、能分善恶之界、防止诸恶也;“律”则是指规则、约束条文。合而为一,戒律就是指道教为约束、规范道教徒言行举止、防范其违反教规而制定出的警戒条文。“戒”强调通过外界的约束来戒除种种恶行、恶习等;“律”则强调自律,即靠自己来规范自己、完善人格和道德。

       道教最早的戒律,是出自张道陵天师的“老君想尔戒”。该戒分三行九条,即:行无为、行柔弱、行守雌勿先动,此上最三品;行无名、行清静、行诸善,此中最三品;行无欲、行知足、行推让,此下最三品。

       之后,随着道教的发展,清规戒律也随之不断加强和完善。又相继出现了诸如:三皈五戒八戒、三坛大戒、三百戒、千二百戒等。戒律从早期的向神“叩首思过”,过渡到“跪,迁丹(劝离)、杖逐(强制赶出)等”。

111

为什么说“七情六欲”是入道之门墙?

 

       “七情”指七种感情和心理状态;“六欲”指六种感觉器官所产生的刺激和欲望。

       七情者,喜、怒、哀、乐、爱、恶、欲为七情。七情变化,一般属于正常的心理活动,但如变化过大,可导致气机失常,内脏功能失调。故《上清经》说:“六欲务尽,七情宜除”。《太上老君清静经图注》说:“七情者,喜、怒、哀、乐、爱、恶、欲是也。喜多伤心、怒多伤肝、哀多伤肺、欲多伤脾、爱多伤神、惧多伤胆、恶多伤情。此为七情牵心之伤也。”

       六欲者,眼、耳、鼻、舌、身、意、为之六欲,又称“六贼”。《太清元道真经》说:“人不能长存者……因六贼妄生。目妄视,耳妄听、鼻妄香臭、口妄言味、身妄作役、意妄思虑。故终不能归根也。”故道教视‘七情六欲’,为修行入道之大敌,需日日自省、时时谨防。”

112

为什么说道教“出世、入世”兼行?

 

       道教的修行及处世观,既不同于儒家的全讲“入世”,也不同于教的全讲“出世”,而是出世、入世兼行之。道教的"入世"即讲修人道,且奉行“功德于民,功德于国”终而“功成、名遂、身退”的法则;而“出世”即讲修仙道,主张“清心寡欲、为而不争、损己利人、积功累德”。

       道教的这一出世入世兼修的思想,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孔子问礼,老子说:“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这就是道教出世入世思想的根源。后来孟子将这一教义译为“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而被儒家所倡导和应用。

       道教的入世、出世兼行观,既不追求功利的“入世”,也不专注自我“孤寂”的“出世”,而是牢牢的掌握两种处世法来进行品德修养,放开人我观念、是非观念;事来则应,事去则静,不使事务绕心,而使本心处于常清常静境界,以无为化导自身,除去一切私心杂念,常使性灵朗然觉照。

113

道教为什么有“忠孝之道”之称?

 

       道教素有“功德成神”、“功德成仙”、“忠孝之道”、“忠孝神仙”之说。

       道教的处世观,以入世和出世兼行,故入道既修人道又修仙道。这一种双修之法,既不同于儒家的全讲“入世”,也不同于佛教的全讲“出世”,而是同修互补。

       道教讲修道进业,必以“忠、孝、悌、信、刚、柔、和、静、虚、灵为得道之门”。

       忠孝者,忠于国、孝于亲合于天地,盖为四大恩。不报者不能成道、不能全神。故说:“忠孝之家,庆云常绕,吉神远照”。

       悌信者,兄弟为手足,交友需诚信。不悌不信,难全人道。故说:悌信诚,则大道可学、大道可知、大道可成。

       刚柔者,志刚而性柔也。志不刚则生退道之志,性不柔则为败道之累。故说:“志刚大丈夫,性柔真君子”。

       和静者,谦让平和静定也。礼下于人,谦恭自小,心平性柔,得意处不喜,失意处不忧;事前不想,事后不计;人短不知,己长不觉。故说:“人能常清净,天地悉皆归”。

       虚灵者,虚灵真性不昧也。虚其心则精神圆满,一气浑然,无内外、无左右、无前后、无上下。视富贵如浮云,视名利如霜露。故说:道前无贤愚,名利知真假。

       “忠孝之道”靠的是真履实践,来不得半点虚假。故修道学人,须依祖师诫训,脚踏实地,真功真行任修、富贵名利宜除,当不失大丈夫信道、修道之志也。

114

什么是“真功、真行”?

 

       “真功”者,真一不二,为而清修也。“真行”者,真一不二,济世利人也。

       《晋真人语录》说:“若要真功者,须是澄心定意,打迭精神,无动无作,真清真净,抱元守一,存神固气,乃真功也”。

       “若要真行者,须要修仁蕴德,济贫拔苦,见人患难,常怀拯救之心,或引善人入道修行,所为之事,先人后己,与万物无私,乃真行也”。

       真功真行,须日日打点、时时留心,乃修真成道之阶梯,为仙度人之津梁矣!

115

什么是“地狱”?

 

       “地狱”,阴间之狱也,即人生时作恶,死后受苦之地也。作恶和行善成对比,所谓行善得福,死后自能进得天堂;而作恶之人则不然,其生时作恶,死后即被打入十八层地狱之中,转入六道轮回不得复生为人。

       道教认为,人的思维意念是产生行为的基础和根源,故说:“一念之差,不是天堂即地狱”。人的一切苦难烦恼,皆由自己所致。《皇经集注》卷七《功德品二十八章》说:“地狱无门,唯人自召,天堂有路,昧着难行。况生来正性,即诸真经,常持永念,地狱天堂,一切不染,永登玄真矣”。

116

什么是“恶业、恶报”?

 

       “恶业”指做的坏事、起的坏心、说的坏话等。“恶报”指得到报应。

       据《大洞玉经疏要十二义》说:“人有十恶:贪、嗔、痴、杀、盗、淫、妄语、两舌、恶骂也”。这十种恶行,以身有三种恶业、心有三种恶业、口有四种恶业。其中,身有三恶业者,即杀生、偷盗、邪淫也;心有三恶业者,贪、嗔、痴也;口有四恶业者,两舌、恶骂、绮语、妄言也。“十恶之病”,贪(贪欲)、嗔(嗔怒、性暴)、痴(痴迷)、杀(杀生害命)、盗(偷盗)、淫(邪淫)、妄语(说假话)、两舌(是非)、恶骂(失德),乃修真之大忌也。

       《洞真三天秘讳》说:“此诸恶不诫,不能离身,犯之者身遭众横,神害命,考楚万痛,恒无一宁,履善遇恶,万向失利,死入地狱”。

       《太上感应篇》说:“凶人,语恶、视恶、行恶、一日有三恶,三年,天必降之祸”。行善得福,作恶得祸。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善恶之报,鉴之甚速,丝毫不爽。

117

何谓“十二愿”?

 

       “十二”者,数也。“愿”者,心念、祈盼也。

十二愿者:

一愿风调雨顺,二愿五谷丰登。

三愿皇王万寿,四愿国土清平。

五愿民安物阜,六愿福寿康宁。

七愿灾消祸散,八愿水火无侵。

九愿聪明智慧,十愿学道成真。

十一愿诸神拥护,十二愿亡者超升。 

       同时还祈愿:一切飞禽走兽,一切蝼蚁蛇虫,一切冤家债主,一切男女孤魂。四生六道,一切含灵。闻经听法,早得超升。

       “十二愿”是道教徒日诵功课时,虔诚发心祈愿的功德事,也是修行、度人的具体表征。故历来道教徒均依此口诵而心维、奉道而行之。

118

道教的“报恩”思想是什么?

 

       “报恩”,即报答恩德,此指为孝。道教认为,人生难得,现既为人,实大幸事,故当珍惜。具体表征应学:“乌鸦反哺”之德,做人则更应以“孝”回报父母。因而道教提出:“百善孝为先”的观念,同时力倡历史上感天地、泣鬼神的“二十四孝”,以供世人学习和操行之。

       在道教的教义中,报恩是大修行、大善念、大作为、大功德。同时提出,不孝不足以为人、不足以信道、修道,更不足以功德圆满、飞霞超升。道教把“孝”列为必报的“四重恩”之一,要求加以日诵、心维而真履实践之。

       祖师的“报恩诰”如是说:“玄元应化,武曲分真,垂念我等众生,有相脱生父母,怀耽(dān也指丹)十月,乳哺三年,辛苦百千。 殷勤寸念,怜我父母,日渐衰朽。我今持念平等,悉灭险峻贪嗔,礼帝为师,祈恩报本。 愿我现在父母,福寿增延,过去宗祖,早得超生。大圣大慈,大仁大孝。八十二化, 报恩教主,佑圣真武 治世福神,玉虚师相,玄天上帝。金阙化身,终劫济苦天尊。

       每日诚心诵此“报恩诰”,可使现在父母福寿增延;过去宗祖,早得超升。同时自己也增长善芽、生发智慧、道益日隆,德业渐臻也。

119

什么是“忏悔文”?

 

       道教认为,每个人随时都会犯有过错的。如口劝祸、说谎、是非、骂人等业;身犯邪淫、妄动等业;心犯贪、嗔、欲等业。可谓罪业重重、孽障难除。故提出,非诚心“忏悔”莫能消、莫能除;非发愿“忏悔”不能入道、不能进业、不能全其德。

       故“忏悔文”说:“经功浩力不思议,回向十方诸圣众;愿见真心求忏悔,河沙罪障悉消除。 忏悔我等,自从囊劫,乃至今生,假火风地水以成形,恋香色味声而触法。贪嗔嫉妒,恶口妄言,杀盗邪淫,恣情纵欲,逆辱父母,悖负君师。不敬天地神祗,呵风骂雨,不信罪福因果,昧理欺心。遂致报对升沉,轮回辗转,受诸苦恼,无有休停。皆由一念之差,障迷自性,妄认六尘之幻,沉溺爱河。今而既获人身,叨亲正教,岂非千生庆幸。一旦遭逢,自合省心,早求度世。若夫似前流荡,毕竟迷失本来,一堕冥途,化为异类。是故思沉沦苦,发清静心,皈奉圣真,特求忏悔。丐怜愚昧,原赦罪愆,解释报冤,蠲(juān)消魔障,所觊(jì)命逢昌运,名注丹台。际遇真师,亲闻至道,精修妙行,增长善芽。尽节玄门,怡神真境。他日运应灭度,自性不致昏迷。径生十善之家,能通宿命。还证上乘之道,承侍虚皇。

尚 

愿国安民丰,时和岁稔(rěn);

愿真风丕(pī)阐,道化兴行;

愿凶恶化贤,邪魔归正;

愿兵刑罔措,囹圄空闲;

愿沉滞升迁,冤仇和释;

愿参玄学者,悟道成真;

愿历劫宗亲,俱皆超度;

愿历世师友,同证真常;

愿所有眷缘,增崇福慧;

愿所伤物命,早生人天;

愿绝食荤,不相杀害;

愿持身端正,不履邪淫;

愿悉破悭(qiān)贪,悉除险峻;

愿言无诳妄,行贵纯真;

愿弱己饶人,潜忍忿怒;

愿慈心下气,恭敬一切;

愿不堕边夷,不随邪见;

愿结交仙友,栖集清虚;

愿智慧开明,神通恢廓;

愿广行方便,普济群生;

愿永断执迷,咸归正道;

尘劫有尽,我愿无穷;

尘劫有尽,我愿无穷;

尘劫有尽,我愿无穷。”

120

“贫道”的含义是什么?

 

       “贫道”,即清贫之意,也为谦称。学道之人是不怕清贫困苦的,唯把刻苦修道作为人生至乐和目标。道士自称“贫道”,有戒除华想欲念、贪嗔与痴妄,并以此时刻警省自己、锤炼自己。

       在教门中除自称“贫道”外,相互称呼则为“道长”、“道友”、“道兄”等,这些称呼是没有男女性别、门派之间的不同。如:对姓张的,称之为“张道长”、姓李的称“李道长”。教内一般以“道友”和“道兄”称呼居多。如“张道友”、“张师兄”;“李道友”、“李师兄”等。既表现了同道、同门的尊敬,又体现了情同兄弟姐妹、志同道合的手足之谊。

121

道教有怎样的“包容”性?

 

       道教常讲“有容乃大”、“强大处下,柔弱处上”、“为而不争”、“功成而弗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上善若水”……。

       在教务上,常有人问,有的宗教说信仰了他的宗教,就不能在信仰另外的宗教,甚至为了宣传自己,不惜大搞口舌战,相互诋毁、攻击、有的还动用暴力、武力等。道教有这样的说法或观念吗?

       道教是“不争、处下、谦让、贵柔”的宗教。在道教的教义中认为,信仰了道教,完全还可以信仰其它宗教。但作为个人的信仰,千万不能盲目、随众凑热闹,要认清宗教与邪教的本质、宗教与宗教在教义上的区别。

       当今世界,是种族多元、经济多元、文化多元、宗教多元的社会,唯有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交往与交流,增进和加强彼此之间的了解、互敬和互信,才符合世界多元文化的发展与进步。极端主义、狭隘主义、本位主义,是不利于世界的发展和进步的。

       道教在中国历史上,虽然是唯一的华夏民族固有的、最悠久的宗教,但其从不排斥任何一个宗教的传入和发展。甚至高标“三教合一”,并提出“诸教共荣”等观念。

       随着世界文化、文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团结、友谊、和谐才是造福于人类和平、幸福的主旋律。唯有“包容、处下、不争、谦让”才能消除隔阂、消除战争。从而和睦、和谐、发展和进步。

122

什么是“威仪”?

 

       “威仪”指凡行之事,均依仪轨之例。道教威仪,非常繁多,其涉及到宫观内方方面面的事情。如:大到宫观修建,安神塑像、开光法会等,均要依定式,格式、仪式如法举行;小到称谓、穿衣吃饭、言行举止等均有威仪法度。“威仪”是道教徒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内容。“威仪”又是衡量每一位道教徒是否规范、虔诚的尺度,故历来受到道教徒的重视和维护。

       下面简要介绍一下道教如何“上香”、“叩拜”等威仪,以便信众参仿。

       道教上香为“三柱”(居士在家可烧一柱)。

       先将三柱香,按中、左、右分别平行插于香炉内。插香时默念“祝香”:“道由心学,心假香传,香焚玉炉,心存帝前,真灵下盼,仙佩临轩,令臣关告,径达三天(六天、九天)”(注:插第一柱香,默念径达三天;插第二柱香,默念径达六天;插第三柱香,默念径达九天)。

       叩拜时,抱拳躬身行礼(居士可自然抱拳,以左手抱右拳即可)。叩拜时以左手掌压右手掌,头触掌背。默念:“无上道宝,当愿众生,常侍天尊,永脱轮回”。再起身,如前叩拜,默念:“无上经宝,当愿众生,生生世世,得闻正法”。再起身,如前叩拜,默念:“无上师宝,当愿众生,学最上乘,不落邪见”。

       如此三次谓之三礼,每跪拜下去叩三首,三次共九叩。通称“三礼九叩”大礼。

 
 

道教创始人道法自然道教四大名山道教三清道教名山道门法则道学,中华道学,道教基本教义,道教,教义道学,中华道学,道教基本教义,道教,教义


延伸资源下载(道藏道家经典古籍太乙神数、七政四余、大六壬奇门遁甲、梅花易数、皇极经世四柱八字六爻风水、铁板神数、六壬史上最全版古今秘籍汇总|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中华道学百问》第四章(94-122)——道教基本教义发布于2021-06-13 12:4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