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军阀割据,诸侯并起,最后形成了曹、孙、刘三足鼎立的局面。

在此过程中,东汉的皇帝就成为了最可悲的人。

公元189年,董卓废汉少帝刘辩,立刘协为皇帝,这就是汉献帝。当时他年仅9岁。

按照东汉的惯例,皇帝幼年继位的很多,一般由自己娘家的亲戚辅政(一般是舅舅),实权并不在皇帝手里。

一旦皇帝长大后,为了夺回属于自己的权力,就会重用身边的宦官,消灭自己的舅舅们。久而久之,这些宦官就会飞扬跋扈、架空皇帝。

由此,东汉陷入到了外戚和宦官轮流掌权的恶性循环。

不过,到了汉献帝这,历史却并未重演。先是宦官动手,除掉了外戚大将军何进,接着是袁绍带兵杀尽了宦官。东汉历史上的两大顽疾一起灰飞烟灭。

然而,东汉的历史并未就此向好发展,接下来登上历史舞台的,就是董卓这类掌握兵权的军阀。

董卓进京后,大开杀戒,民不聊生。后来王允借用吕布力量,杀死董卓。

但因为王允想除恶务尽,激怒了董卓的西凉部下,于是又酿成了李傕、郭汜的叛乱。

李傕扣留了汉献帝,郭汜扣押了群臣。东汉历史上最荒诞的一幕出现了:堂堂皇帝,沦为了几大权臣、军阀争夺的猎物。

最后,兵强马壮又极富战略眼光的曹操最终胜出,他“携天子以令诸侯”,成功把持了汉献帝。

但汉献帝本身的悲剧在于,他并不是一个合格的傀儡。

汉献帝不同于白痴皇帝晋惠帝,也不同于乐不思蜀的后主刘,他颇有一点才干,而且还想有一番作为。

作为男人汉,他看不惯宦官之后曹操的跋扈,作为一国之君,他幻想着能拥有万人之上的权力。

于是,在许都过了一段安定日子以后,他飘飘然了,错误地估计了当时的形势,企图一展雄风,以“衣带诏”密令董承、刘备联合诛杀曹操。

此时,汉献帝完全没有任何实力可言,而董承、刘备更是羽翼未丰,根本不能和曹操相抗衡。

结果,因害怕事情败露,刘备借故逃亡徐州,而董承则被诛连三族。

经过这次失败以后,汉献帝彻底死了心,眼睁睁看着自己的皇后以及两个皇子接连被杀。

公元215年,曹操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汉献帝。这当然不是曹操在补偿汉献帝的感情缺失,而是为了进一步控制已是笼中之鸟的他。

不过,因祸得福的是,汉献帝因为娶了曹操的女儿,在“曹丕代汉”时获得了非同一般的优待。

曹丕并没有难为自己的小舅子,相比于其他朝代的亡国之君,汉献帝无论是在被废之前还是被废之后的处境,无疑都要好得多。

这倒不能说明曹操父子有多么仁慈,反过来说,这其实是汉献帝在经历了“衣带诏”的失败后,长期韬光养晦的结果。

而且,汉献帝这种优良品质,还延续到了的玄孙这一代。

汉献帝刘协有一个玄孙名叫刘阿知。公元289年,刘阿知见西晋王朝乱象已生。作为前朝皇室后裔,他预见自己必有大祸。

于是,在这一年,刘阿知率领自己的族人、亲属、家臣等共计2000余人,从山阳郡出发,乘船历经千难万险东渡日本

来到日本后,刘阿知被当地人称之为“使主”。他们先是居住在日本奈良县,后来又迁到了冈山县。刘阿知之子刘都贺中国的纺织技术传给了当地人,由此形成了日本的“吴织”。

在日本仁德天皇时代(公元313-399年),刘阿知的后人被赐姓为“坂上”。

在日本雄略天皇时代(公元456-479年),刘氏又被赐姓为“大藏”。

古代日本,底层民众是没有姓的,只有上流社会才配有姓氏。由此可见,刘氏一族在日本社会的地位。

刘氏一族在日本由此繁衍生息,家族日益兴旺。日本朱雀天皇时代(约公元930年——公元946年),刘氏后裔之一的刘春实因平叛有功,获封西征将军。

他在九州原田筑城,并在此后以“原田”为自己的姓,沿用至今。

因此,现在日本的“坂上”、“大藏”“原田”三姓,其祖上其实为汉献帝刘协。而如果再往上追溯,他们也是汉高祖刘邦、光武帝刘秀的后裔。

汉家四百年江山,虽然在汉献帝的手中断绝,但他却能被魏帝以礼相待、视为上宾。他的后人更是高瞻远瞩,预料到天下必将大乱,选择了离开是非之地,远渡重洋,开辟新家园,并被视为上宾,后人繁衍至今。

纵观汉献帝一生,他生于东汉衰亡之际,虽然曾有雄心壮志,奈何被权臣裹挟,成为了夺权的工具,这实属他人生的一大不幸。

然而,汉献帝凭借着自己的智慧,能够明哲保身,保全自己的后人,这也实属是万幸。



2罗刹海市是第几集聊斋志异之罗刹海市#罗刹海市#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日本这3大姓氏,其祖先是汉献帝刘协的后人发布于2023-07-28 11:1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