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吴





姓氏起源


,是一个多源流多民族姓氏,发源于江苏无锡。古代吴姓郡望分布于:陈留郡(今河南开封市陈留镇),濮阳郡(今河南濮阳市),延陵郡(今江苏常州)。

与其他姓氏有所不同的,吴姓的起源稍稍有点复杂,涉及炎帝黄帝,还有少数民族。总的来说,大致有4个起源。



01
源于姜姓



吴姓第一个起源,是源自炎帝姜姓。早在黄帝之前,有一个属于姜姓的部落,这个部落以驺虞为图腾

上古时,虞和吴同音,后来转为谐音,且字形相近,可以通用。到战国时期,虞、吴才开始区别。所以这支部落把图腾解释为吴,把吴作为部落的名字。
夏朝时,吴部落迁徙到观津(今河北武邑东)。夏王少康时期,吴部落有个人叫吴贺,以善射著称,曾和当时的箭手后羿比射。这个姜姓吴部落的人,后来就以吴为姓氏,至今有5000年以上的历史


02
源于姬姓泰伯



吴姓第二个起源,是出自黄帝姬姓。这个起源的吴姓,在历史上最有名气、对后世的影响最深远、人丁也最旺盛,是目前大多数吴姓人公认的吴姓起源。

商朝末期,黄帝后裔古公亶父带领部落在岐山下的周原(今陕西岐山一带)定居下来。他有3个儿子:太伯(又称泰伯)、仲雍和季历,季历儿子姬昌很有才能,古公想让季历做他的继承人,那样就可传给昌。太伯为了让位,与仲雍带着家眷远走南方的吴越一带,建立了吴国。


03
源于吴回



吴姓第三个起源,源自吴回。颛顼的孙子老童,有两个儿子:重黎和吴回。吴回的氏族,住在姜姓吴部落的故地。当时正处于舜的时代,舜把掌管火种的光荣使命交给重黎。后来,重黎因罪被舜杀了,让吴回继任祝融氏。

夏朝时,吴回的氏族迁到山西平陆的吴山。
商朝时,这支氏族迁到山东临朐,史称王吴。商朝末期,有个叫吴伯的人,就是吴回氏族的后裔。算下来,这支吴姓的历史有4000多年。

 


04
源于姚姓



吴姓第四个起源,出自姚姓。舜是地处偏远地区的东夷族的一支部落的首领,接替尧的位置后,把部落迁到古吴之地(今陕西平陆吴山旁边的历山),史称有虞氏。

禹的儿子启建立夏朝后,封舜的儿子商均在虞地(今河南虞城),成为方国虞国。虞国的虞思,把两个女儿嫁给少康,还帮少康复兴夏朝。
商朝建立后,虞国衰落灭亡,虞国的遗民以吴为氏。秦末农民起义的首领之一吴广,就是姚姓吴姓的后裔。这支吴姓至今有3500多年的历史。

 

发展与演变


公元前473年吴国灭亡,吴姓子孙不仅在祖国内陆迁徙,还远播国外。早期吴姓主要迁往邻国越南、日本、朝鲜,后来又陆续迁往南洋诸岛繁衍生息。吴国王室的一支演变成日本皇室。汉、魏至隋唐时,日本吴人怀念故土,倭王曾多次派遣使者朝拜大陆王朝,并郑重表明:日本王室是吴太伯的后裔。

近代,一部分吴姓子孙远迁欧美各国。而今随着全球一体化的浪潮,吴姓子孙已遍布全球。 

现代吴姓主要分布于广东、福建、广西、贵州、江苏五省,大约占吴姓总人口34%,其次分布于河南、浙江、湖南、四川、湖北、山东、江西、安徽八省,又集中了41%。

吴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6位,据2018年国家相关部门统计数据显示,大陆地区吴姓人口总数约为2780万人,排名第9位



吴姓名人简介



农民起义领袖:吴广

秦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与陈胜一起,策划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画家:吴

唐代名画家,尊称“画圣”。他在绘画艺术上不落俗套,大胆创新。因此他的作品成为画师们学习的楷模,绘画作品称为“吴家样“。





小说家:吴承恩

中国明代杰出的小说家,《西游记》的作者。《西游记》的出现,开辟了神魔长篇章回小说的新门类。书中将善意的嘲笑、辛辣的讽刺、严肃的批判巧妙的结合,直接影响着讽刺小说的发展。《西游记》是古代长篇小说浪漫主义的高峰,在世界文学史上,它也是浪漫主义的杰作。


 




文学家:吴敬梓

吴敬梓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主要缘于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的创作。《儒林外史》内容博大深厚,闪烁着民主进步的思想光芒。


 



民国军阀:吴佩孚

 民国时期直系军阀首领虽然他曾经也是民主革命的绊脚石,但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特务机关想选择吴为傀儡,建立全国性政权,被吴严词拒绝,维护了民族大义,保持了晚节。



名人轶事


吴承恩所生活的那个腐朽不堪的年代,文人写小说无疑是作死的节奏。


依照当时的社会观念,一个饱读圣贤书的文人,其正当工作是写诗著文,而写小说充其量只是一种业余爱好。文人写小说那可是最见不得光的事,比嫖娼养妓还可耻。更有甚者,认为当时写小说的人是在作孽,是要遭报应的。


明朝初年有个叫李昌祺的文人,很有学问,还做了不小的官。


可是后来因为写了本短篇小说集《剪灯余话》,遭到同时代人的嘲笑,死后竟然被取消进入家乡贤人祠堂的资格,成了告诫读书人不要写小说的反面教材。


而罗贯中也因为写小说,被与吴承恩同时代的官僚田汝成发文,骂了个狗血淋头。


因此,吴承恩想要继续创作《西游记》,且又不想受到社会现状的影响,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化名创作。


彼时的化名跟现在的笔名差不多,可待遇比现在的作者差远了。


因为那时化名创作的结果,有可能就会导致作者的真实姓名失去为后世人所知的机会。


典型的就是与《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同列为“四大奇书”的《金瓶梅》作者,我们已无法再获知他的真实姓名。


吴承恩也冒着这种风险为自己取了一个很炫酷的笔名:华阳洞天主人。


而《西游记》在成书印发一直到民国时期,几乎所有人都不知道书作者是吴承恩,只知道《西游记》的几种刻本均署“华阳洞天主人校几个字。


1583年,吴承恩逝世,终年83岁。


天不亡汤臣,在经历了340多年的岁月隐匿后,历史终于还了这个倔脾气的清高老头一个应有的公道。鲁迅先生的力证下,他的名字被正大光明地刊印在了《西游记》封面上。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古汉语字典古汉语词典

防采集机制启动,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百家姓第六回:吴发布于2023-03-04 11:3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