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语言学大师王力也深有感悟,他在《怎样学习古代汉语》中说:"学习古代汉语,我看要多读些好文章。可以读读《古文观止  


提示:古代汉语文学 古代汉语文学古代汉语文学 中有高清PDF版《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中国古代文学》《说文解字》《古代汉语词典》等古代汉语、古代文学、辞书、历史书籍300多部可免费下载。很多难以买到的书群内都有。


“群”“费”,古代汉语词典。






~●~●~●~●~●~●~


——以上内容非正文——

?




*古代汉语词典古代汉语王力古代汉语字典



常用词(二) 62字


  辞谢责让争 使令属托 往来去从违即就趋赴 战击引却冯据 约解释 具给计谋会习 疾病饿厌 衰崩

  匮困侈靡 寡少微强固 再三

  帝后王侯子息 宗庙 诗书礼乐


  61.【辞】

  (一)口供。尚书吕刑:”两造具备,师听五~。“(两造:诉讼的双方。师:狱官。)汉书赵广汉传:”有诏即讯,~服。(讯:审问。)

  (二)言词,话。吕氏春秋察传:“~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引申为言之成文的,文辞。经乾:“修~立其诚。”论语卫灵公:“~达而已矣。”这种意义与“词”相通,后来常写作“词”。引申为口实,借口。三国志吴志周瑜传:“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

  (三)文体的一种。曹丕典论论文:“王粲长於~赋。”文心雕辨骚:“名儒~赋,莫不拟其仪表。”又如书有“楚~”,文章有“归去来~”。

  (四)不受。论语雍也:“与之粟九百,~。”引申为推辞。左传僖公三十年:“~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又为告别。战国策赵策三:“遂~平原君而去。”又为躲避。如说“不~辛苦”。

  按:说文於第一义写作“辞”,其他义作“辞”。实际上,二者同音,是可以通用的;而且即使在第一义,古书一般也都作“辞”,不作“辞”。


  62.【谢】

  (一)歉。战国策齐策四:“宣王~曰:'寡人有罪国家。'”又:“封书,~孟尝君。”又赵策四:“入而徐趋,至而自~曰。”又魏策四:“秦王色挠,长跪而~之。”注意:在上古汉语里,这种意义最为常见。

  (二)辞。礼记曲礼上:“大夫七十而致事,若不得~,则必赐之几杖。”(致事:退职。)史记儒林列传:“~绝宾客。”成语有“闭门~客。”

  (三)告,告诉。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多~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四)对别人的帮助或赠与表示感激。汉书张汤传:“尝有所荐,其人来~。”按:这与现代的意义一样,但上古罕见。

  (五)衰退,凋谢(后起义)。范缜灭论:“形~则神灭。”杜甫九日诗:“干戈衰~两相催。”


  63.【责】

  (一)读zhài,债务,债款。战国策齐策四:“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文收~於薛者乎?”按:这个意义在上古都只写作“责”,后代才写作“债”。

  (二)要求。左传桓公十三年:“宋多~赂於郑。”(赂:财物。)引申为对别人或自己道德品行上的要求。论语卫灵公:“躬自厚而薄~於人。”今成语有“求全~备。”再引申为用言语批评别人。战国策赵策三:“梁客辛垣衍安在?吾请为君~而归之。”

  (三)责任。孟子公孙丑下:“有言~者不得其言则去。”


  64.【让】

  (一)责备。左传僖公五年:“公使~之。”史记项羽本纪:“二世使人~章邯。”

  (二)退让,不跟别人争夺权利,跟“争”相对。这是儒家所提倡的一种社会道德。战国策赵策三:“鲁仲连辞~者三,终不肯受。”礼记礼运:“刑仁讲~。”引申为谦让。论语先进:“其言不~。”又卫灵公:“当仁不~於师。”

  (三)把权益和职位让给别人。尚书舜典:“禹拜稽首,~于稷、契暨臯陶。”论语泰伯:“三以天下~。”[~]以帝位让给别人。后汉书逸民传论:“耻闻禅~。”引申为先人后己,避让。如“~路”,“~座”。


  65.【争】

  (一)跟别人抢着要同一个东西。左传隐公十一年:“公孙阏(è)与颍考叔~车。”引申为竞争。左传成公三年:“晋未可与~。”战国策楚策一:“自以为无患,与人无~也。”又赵策三:“前与齐闵王~强为帝。”又引申为为了真理而与人辩论。战国策赵策三:“鄂侯~之急。”现代成语有“据理力~”。

  (二)读zhèng,去声。谏,规劝。“~臣”、“~友”、“~子”,都见於孝经。后来写成“诤”。


  66.【使】

  (一)使,叫,让。左传僖公三十年:“~杞子、逢孙、杨孙戍之。”又僖公三十二年:“郑人~我掌其北门之管。”又隐公元年:“无~滋蔓。”

  (二)读shì,去声。奉使命(外交上的)。论语子路:“~於四方,不辱君命。”又名词。奉使命的人,使臣。战国策齐策四:“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也。”又:“梁~三反。”汉书苏武传:“匈奴~来。”又:“单于使~晓武。”(第一个“使”字读上声,动词;第二个“使”字读去声,名词。)[~者]派遣为代表的人,奉使命的人。战国策齐策四:“遣~者,黄金千斤,车百乘,往聘孟尝君。”史记项羽本纪:“项王~者来。”

  (三)连词。假使。论语泰伯:“如有周公之才之美,~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上曰:'~武安侯在者,族矣!'”


  67.【令】

  (一)发出命令。论语子路:“其身正,不~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孟子离娄上:“既不能~,又不受命。”注意:“令”字在古代往往用作不及物动词。又名词。命令。孟子梁惠王下:“王速出~。”

  (二)旧读líng。使。战国策赵策四:“有复言~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杜甫北征诗:“遂~半秦民,残害为异物。”引申为假使。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我百岁后,皆鱼肉之矣。”[就~]纵使,即使。胡铨上高宗封事:“就~敌决可和,尽如伦议,天下后世谓陛下何如主也?”(伦:王伦。当时的投降派。)

  (三)总其事的官。春秋时代,楚国的相称“~尹”。论语公冶长:“~尹子文三仕为~尹。”秦汉以后,政府部门的主管人称“令”,如“中书~”,“郎中~”。又县的长官也叫“令”。秦汉时代,县满万户者称“令”,不满者称“长”。后汉书董宣传:“后特征为洛阳~。”后世县官都称“令”。方苞狱中杂记:“有洪洞~杜君者。”

  (四)文体的一种。昭明文选有“令”一类。萧统文选序:“又诏诰教~之流,表奏牋记之列。”

  (五)时令。礼记月令:“孟春行夏~,则雨水不时。”又:“[季冬之月]论时~,以待来岁之宜。”

  (六)形容词。善的,好的。诗经大雅卷阿:“~闻~望。”又鲁颂閟宫:“~妻寿母。”引申为对别人亲属的敬词。如:“~尊”,“~兄”,“~弟”等。


  68.【属】

  (一)读zhǔ,动词。连接。庄子马蹄:“万物群生,连~其乡。”引申为跟随。史记项羽本纪:“项王渡淮,骑能~者百余人耳。”

  (二)读shǔ,隶属。史记项羽本纪:“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焉。”又:“当阳君、蒲将军皆~项羽。”

  (三)读zhǔ,动词。通“嘱”。请托,委托。战国策齐策四:“使人~孟尝君,愿寄食门下。”又楚策一:“今王之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而专~之昭奚恤。”

  (四)读shǔ。种类。周礼春官龟人:“掌六龟之~。”[若~]你们这班人。史记项羽本纪:“不者,若~皆且为所虏。”[吾~]我们这班人。史记项羽本纪:“章将军等诈吾~降诸侯。”


  69.【托】

  (一)寄托。战国策赵策四:“长安君何以自~於赵?”杜甫大麦行诗:“安得如鸟有羽翅,~身白云归故乡。”[~名]名义上是……。三国志吴志周瑜传:“然~名汉相,挟天子以征四方。”

  (二)委托。战国策赵策四:“愿及未填沟壑而~之。”诸葛亮出师表:“恐~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三)假托,借故推托。后汉书姜肱传:“~以它辞。”

  [辨]托,托。上古没有“托”字。“托”是后代“托”的通俗写法。宋代以后,“托身”、“托故”等,有人写成“托”。但是,“托”字有它自己所特有的意义,表示用手掌承着东西,如“托钵”。又有引申义,如“榇托”。这些“托”字不能写成“托”。


  70.【往】

  去,到某处去。左传僖公三十年:“行李之~来。”又宣公二年:“晨~,寝门辟矣。”引申为过去(指时间),从前。论语八佾:“既~不咎。”又微子:“~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71.【来】

  (一)小麦。诗经周颂思文:“贻我~牟。”(牟:大麦。)又臣工:“於皇~牟!”(於皇:叹美之辞。)

  (二)来。跟“往”相对。战国策齐策四:“~何疾也?”又有使动用法,表示“使他来”。论语季氏:“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之。”又:“远人不服而不能~也。”孟子滕文公上:“放勋曰:'劳之~之。'”注意:旧日於用作使动时读作lài,后来常写作“徕”。成语有“以广招~”。引申为将来。论语微子:“~者犹可追。”“来年”、“来日”连用表示“明年”、“明日”。孟子滕文公下:“以待~年然后已。”又:“何待~年?”汉乐府善哉行:“~日大难,口燥唇乾。”

  (三)句终语气词。孟子离娄上:“盍归乎~!”庄子人间世:“尝以语我~!”又:“子其有以语我~!”


  72.【去】

  (一)离开。左传僖公三十年:“亦~之。”孟子公孙丑下:“孟子~齐。”注意:上古的“去”是“离开”,跟“就”相反,所以说“去就”。离开某地就是不停留在某地,跟“留”相反,所以说“去留”。离开某人就是不从某人,所以说“去从”。今成语还有“何~何从。”上古的“去”一般都带宾语,战国策、史记等书,“去”字可以不带宾语,但仍是离开某地的意义,略等於现代汉语所谓“走了”。战国策赵策三:“今又内围邯郸而不~。”又:“遂辞平原君而~。”今成语还有“扬长而~”、“拂袖而~”。引申为距离(指时间或地点)。孟子公孙丑上:“纣之~武丁未久也。”又离娄下:“地之相~也千有余里。”

  (二)旧读qǔ,上声。除掉,去掉。跟“取”相对。论语颜渊:“~兵。”孟子滕文公下:“什一,~关市之征。”

  [辨]去,往。上古“去”和“往”的意义大不相同。“来”的反面不是“去”,而是“往”。“往”不能带宾语,“去”经常带宾语。“去”是离开,“往”是走向目的地,可见是迥然不同的。“孟子去齐”这一句话,若依现代汉语解释,是“孟子到齐国去”,而依古代汉语解释,则是“孟子离开了齐国”,意义正相反。这是必须严格辨别的。


  73.【从】

  (一)跟随。论语微子:“子路~而后。”引申为归顺。左传庄公十年:“民弗~也。”又为依顺,听从。左传隐公元年:“公~之。”又为参与。如“~事”,“~政”。[~而]表示乙事是甲事的继续。战国策赵策三:“睹其一战而胜,欲~而帝之。”孟子梁惠王上:“及陷於罪,然后~而刑之。”

  (二)旧读zòng,去声。随行,侍从。左传庄公十年:“战则请~。”孟子滕文公下:“后车数十乘,~者数百人。”庄子列御寇:“一悟万乘之主而~车百乘者,商之所长也。”三国志吴志鲁肃传:“乘犊车,~吏卒。”注意:“从车百乘”不是跟随百乘车,而是有百乘车随从。“从吏卒”不是跟随吏卒,而是有吏卒随从。这里有被动的意义。“从”又用作名词,如“仆~”,“扈~”,“驺~”等。(三)旧读zòng。次於最亲的。指堂房亲属。如伯叔之子年长於己者为“~兄”,侄为“~子”。

  (四)介词。表示从某一处所出发。左传宣公二年:“~台上弹人。”也表示时间。白居易长恨歌:“~此君王不早朝。”

  (五)读zōng(阴平声)。直,跟“横”相对。南北曰从,东西曰“衡”。诗经齐风南山:“衡~其亩。”[合~]战国时代的政治术语。指联合南北诸国来对抗秦国。按:“从衡”,从来写成“纵横”。“合从”写作“合从”。

  (六)读cōng。[~容]形容词。举动合乎礼貌的样子。礼记缁衣:“~容有常。”又为不迫促,自然。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酣,~容言曰。”


  74.【违】

  (一)离开,避开。左传成公十六年:“有淖於前,乃皆左右,相~於淖。”(淖:泥坑。这是说,晋军都分向左右两边,避开这个泥坑。)又成公三年:“虽遇执事,其弗敢~。”(弗敢违:不避一战。)引申为谦词,指离开您的教益,离别(后起义)。苏轼答谢民师书:“近奉~。”

  (二)违反,违背。孟子梁惠王上:“不~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75.【即】

  (一)动词。走近,靠近,走向。诗经卫风氓:“来~我谋。”论语子张:“~之也温。”(靠近他,[觉得他]温和可亲。)今成语有“若~若离”,“可望不可~。”又用於抽象意义。左传成公二年:“擐甲执兵,固~死也。”论语子路:“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戎矣。”(即戎:从事作战。)今成语有“~景生情”。[~位](1)就位。仪礼士冠礼:“~位於门东,西面。”(西面:朝西。)(2)登上君主的位。左传隐公元年:“及庄公~位。”[~席](1)就席。仪礼士冠礼:“右还~席坐。”(2)在酒席座上。也指当场。如:“~席赋诗”。[~事](1)往就其事。后汉书黄琼传:“岂~事有渐,将顺王命乎?”(2)接触眼前的事物,即景。陶潜始春怀古田舍诗:“虽未量岁功,~事多所欣。”

  (二)动词。就在[当前的时间或地点]。史记项羽本纪:“项羽~日因留沛公与饮。”又:“~其帐中斩宋义头。”汉书高帝纪:“项伯许诺,~夜复去。”又苏武传:“~时诛灭。”

  (三)副词。就。战国策楚策一:“[苏秦]~阴与燕王谋,破齐共分其地。”“即”字在判断句中,可以译为“就是”。左传襄公八年:“非其父兄,~其子弟。”史记项羽本纪:“梁父~楚将项燕。”

  (四)连词。如果,假如。战国策赵策三:“~有所取者,是商贾之人也。”史记李将军列传:“虏多且近,~有急,奈何?”

  (五)连词。则。史记项羽本纪:“公徐行~免死,疾行则及祸。”又:“先~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又廉颇蔺相如列传:“使赵不将括~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注意:这个意义后代史用。


  76.【就】

  (一)走近,靠近,接近,亲近,趋向,走向,走上。跟“去”相对(因为“去”是离开);又跟“避”相对。孟子梁惠王上:“望之不似人君,~之而不见所畏焉。”(这是“走近”。)荀子劝学:“金~砺则利。”(这是“接近”。)又:“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士。”(这是“亲近”。)又:“施薪若一,火~燥也;平地若一,水~湿也。”(这是“趋向”。)战国策赵策三:“曷为与人俱称帝王,卒~脯醢之地也?”(这是“走上”。)今双音词有“~职”,“~业”,成语有“避重~轻”等。

  (二)成功,达到目的。战国策齐策四:“三窟已~。”今有双音词“成~”。


  77.【趋】

  (一)快步走。论语微子:“~而辟之,不得与之言。”又特指礼貌性的快走。论语季氏:“[孔子]尝独立,鲤~而过庭。”(鲤:孔鲤,孔子的儿子。)战国策赵策四:“入而徐~。”(徐趋:指表示出“趋”的样子。触讋是借以作进说辞的引子。)秦汉以来,皇帝以允许大臣“入朝不趋”作为特殊的恩宠和礼遇。引申为向往,归向。文心雕龙镕裁:“刚柔以立本,变通以~时。”今成语有“~炎附势”,“大势所~”。


  78.【赴】

  (一)奔向,投向。庄子秋水:“~水则接腋持颐。”孟子梁惠王上:“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诉於王。”(诉:告诉,申诉。)又特指投向凶险的处所或危险的事物。战国策赵策三:“则连有~东海而死耳。”荀子议兵:“若~水火,入焉焦没耳。”(入火则被烧焦,入水则被淹没。)曹植白马篇:“捐躯~国难,视死忽如归。”今成语有“~汤蹈火”,“共~时艰”等。后来用为一般的“奔向”。杜甫咏怀古迹诗:“群山万壑~荆门。”

  (二)奔告丧事。左传襄公十九年:“郑公孙虿卒,~於晋大夫。”(虿:读chài。)战国策赵策三:“周烈王崩,诸侯皆吊,齐后往。周怒,~於齐曰。”这个意义后来写作“讣”。


  79.【战】

  (一)打仗。左传僖公四年:“以此众~,谁能御之?”孟子梁惠王上:“王好~,请以~喻。”(二)害怕。诗经小雅小旻:“~~兢兢,如临深渊。”[战栗]由於害怕而发抖。战国策楚策四:“襄王闻之,颜色变作,身体~栗。”


  80.【击】

  打,敲打。诗经邶风击鼓:“~鼓其镗。”(镗:鼓声。)引申为攻打,进攻。左传僖公三十年:“子犯请~之。”战国策赵策三:“夺晋鄙军以救赵,~秦。”


  81.【引】

  (一)开弓。孟子尽心下:“君子~而不发。”(发:射出去。)引申为延长。诗经小雅楚茨:“子子孙孙,勿替~之。”(勿替:不废。)引申为牵引。礼记檀弓上:“兄弟之子,犹子也,盖~而进之也。”孟子滕文公下:“~而置之庄岳之间。”(庄岳:齐都城中的地名。)又为伸长。左传成公十三年:“我君景公~领西望。”又为遥控。王勃滕王阁序:“控蛮荆而~瓯越。”

  (二)向后退。战国策赵策三:“秦军~而去。”引申为离开。贾谊吊屈原赋:“凤漂漂其高逝兮,固自~而远去。”


  82.【却】(却)

  (一)退,使退。战国策赵策三:“秦将闻之,为~军五十里。”现代有双音词“退~”。

  (二)不受。孟子万章下:“~之,~之为不恭。”今成语有“~之不恭”。注意:“却”又写作“却”,但不能写作“却”,“却”音隙,地名,姓。

  [辨]引,却。“引”是退却的姿态,“却”是退却的行为,二者并不相同。“引而去”不能说成“却而去”。


  83.【冯】

  (一)读píng。依凭,汉书郦食其传:“食其~轼下齐七十馀城”。引早为依傍,依赖。左传僖公五年:“神所~依,将在德矣。”又哀公七年:“~恃其众。”这种意义后来写成“凭”、“凭”。

  (二)也读píng。侵犯。周礼夏官大司马:“~弱犯寡。”[~陵]侵犯。庾信哀江南赋:“~陵畿甸。”

  (三)读féng。秦汉时郡名“~翊”,在今陕西大荔县。


  84.【据】(据)

  手靠着。庄子德充符:“~槁梧而瞑。”(瞑:同眠。)又盗跖:“~轼低头。”又渔父:“左手~膝,右手持颐。”(颐:下巴。)引申为依附。左传僖公五年:“吾享祀丰絜,神必~我。”诗经邶风柏舟:“亦有兄弟,不可以~。”引申为证据(后起义)。郭璞尔雅序:“援~征之。”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议论证~今古。”

  [辨]冯,据。在依附的意义上,“冯”与“据”是同义词,所以“冯轼”又说成“据轼”。左传僖公五年,上文说“神必据我”,下文说“神所冯依”,可见“据”就是“冯依”。后代“凭据”变成了双音词,当“证据”讲,原意是人所依傍作为证明的东西。只有某些习惯用途上稍有不同。例如“据理力争”不说“凭理力争”。


  85.【约】

  (一)缠,束缚。诗经小雅斯干:“~之阁阁。”(阁阁:上下严紧的样子。)曹植美女篇:“攘袖见素手,皓腕~金环。”“约车”即将马系在车辕下(套车)。战国策齐策四:“於是~车治装,载券契而行。”又赵策四:“於是为长安君~车百乘,质於齐。”用作名词时表示绳索,绳子。老子二十七章:“善结无绳~而不可解。”引申为约束。论语子罕:“博我以文,~我以礼。”[~束](1)盟约,规章。史记高祖本纪:“待诸侯至而定~束耳。”又: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括既代廉颇,悉更~束。”(2)诺言,信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未尝有坚明~束者也。”再引申为简要。孟子离娄下:“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也。”又公孙丑上:“又不如曾子之守~也。”文心雕龙情采:“故为情者要~而写真,为文者淫丽而烦滥。”成语有“由博反~”。又引申为少,节俭,如说“俭~”。

  (二)订约。史记项羽本纪:“怀王与诸侯~,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又名词。盟约。贾谊过秦论:“於是从散~解。”引申为约会(后起义)。赵师秀约客诗:“有~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86.【解】

  (一)分解,指分解动物(原义是解牛)。庄子养生主:“庖丁为文惠君~牛。”左传宣公四年:“宰夫将~鼋。”引申为把纠结着的东西解开。孟子公孙丑上:“民之悦之,犹~倒悬也。”(这是解下来。)礼记月令:“孟春之月,东风~冻。”(这是溶解。)战国策赵策三:“所贵於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纷乱而无所取也。”(这是排解。)李白清平调其三:“~释春风无限恨。”(这是消解。)引申为对一种道理的解释。史记吕太后本纪:“君知其~乎?”引申为晓悟,懂得,理解(后起义)。杜甫月夜诗:“遥怜小儿女,未~忆长安。”

  (二)读xiè。松弛,懈怠。诗经大雅烝民:“夙夜匪~。”这个意义后代写作“懈”。


  87.【释】

  (一)解开,放下[原来拿着或背着的东西],放掉。庄子养生主:“庖丁~刀对曰。”谷梁传昭公二十九年:“民如~重负。”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彼必~赵而自救。”引申为释放,赦免。左传成公三年:“两~累囚以成其好。”又为溶解。老子十五章:“涣兮若冰之将~。”又为分解,排解。战国策赵策三:“为人排患~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

  (二)解说,解释。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春,王正月,公在楚。'~不朝正於庙也。”(朝正於庙:古代君主正月要朝祭太庙。)现代有双音词“注~”,“解~”等。

  [辨]解,释,放。“解”和“释”在某些意义上有相通处。如都有“解开”或“松开”的意思,所以冰块消融可以说“解冻”,又可说“涣然冰释”;又都有“分析”、“解说”的意思,所以可以说“注解”,也可说“注释”,在其他意义上,二者各有自己的习惯用法。“放”不具备“解”和“释”的上述意义。“放”的一个突出的意义是“使事物向四外扩散”。所以把牛羊赶出去喂养为“放牧”,将人赶到边远地方叫“放逐”,不守规矩,任意而行为“放荡”。这种意思也是“解”、“释”所没有的。在现代汉语中,由“解”、“释”、“放”构成的复合词,仍有明显的区别。如“解开”和“放开”,“解放”和“释放”,“开释”和“开放”,应用的范围、对象都不一样。


  88.【具】

  (一)设食,准备酒席。礼记内则:“若未食,则佐长者视~。”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请语魏其侯帐~。”又:“早帐~至旦。”(帐:设置帷帐。)引申为餐。战国策齐策四:“食以草~。”史记项羽本纪:“为太牢~。”(太牢:牛、羊、豕。)

  (二)动词。具有。孟子公孙丑上:“冉牛、闵子、颜渊则~体而微。”(三人都具有圣人的全体,但未够广大。)现代变为双音词“~有”,“~备”。引申为准备。左传隐公元年:“缮甲兵,~卒乘。”杜甫同元使君舂陵行:“呼儿~纸笔。”

  (三)副词。义同“俱”。诗经小雅节南山:“民~尔瞻。”引申为尽,完全。杜甫寄薛三郎中诗:“其乐难~陈。”

  (四)才具,才能。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诗:“当今廊庙~,构厦岂云缺?”引申为器具(后起义)。


  89.【给】

  (一)读jǐ。形容词。丰足(指食用)。跟“乏”相反。孟子梁惠王下:“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省:视察。敛:收获。)史记仓公扁鹊列传:“其家~富。”后汉书曹褒传:“其秋大熟,百姓~足。”

  (二)读jǐ。动词。供应[食用],使足,使不匮乏。战国策齐策四:“孟尝君使人~其食用。”司马迁报任安书:“虏救死扶伤不~。”注意:上古“给”字意义和现代意义距离很远。上古“给”字不表示“给予”。例如左传隐公元年“欲与大叔”,不能说成“欲给大叔”。

  [辨]与,予,给。“与”和“予”自古同音,而且在“给予”的意思上同义。“给”则和“与”、“予”大有区别。“给”用作动词时,不是表示一般的“给予”,而是表示“供给”,并且一般只限於供给食用。作“给予”解的“给”,是后起义,读gěi。


  90.【计】

  结算,算账。战国策齐策四:“问门下诸客:谁习~会。”庄子庚桑楚:“今吾日~之而不足,岁~之而有馀。”引申为打算,盘算,谋画。战国策赵策四:“父母之爱子则为之~深远。”为计策。战国策齐策四:“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也。”


  91.【谋】

  (一)考虑,计画,商议。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之。”又:“未能远~。”诗经卫风氓:“来即我~。”又名词。计画,计策。论语卫灵公:“小不忍则乱大~。”有时指算计。论语季氏:“而~动干戈於邦内。”

  (二)营求,谋求。论语卫灵公:“君子~道不~食。”


  92.【会】

  (一)动词。会合,聚会,特指盟会、宴会等。左传桓公十五年:“公~齐侯于艾。”又名词。引申为机会。成语有:“适逢其~。”

  (二)副词。正巧(指时间)。战国策赵策三:“~秦围赵。”史记项羽本纪:“~天大雨。”在这种意义上,“会”与“适”同义,所以二字可以连用。战国策赵策三:“适~魏公子无忌夺晋鄙军以救赵击秦。”

  (三)读guài(今读kuài)。年终结账,又泛指算账。[~计]记账的工作。周礼天官司会:“听其~计。”又作“计会”。战国策齐策四:“问门下诸客:'谁习计~,能为文收责於薛者乎?'”


  93.【习】

  (一)鸟反复地飞,频繁地飞。礼记月令:“鹰乃学~。”引申为反复练习,钻研。论语学而:“学而时~之。”又:“传不~乎?”引申为熟习,通晓。战国策齐策四:“问门下诸客:'谁~计会,能为文收责於薛者乎?'”

  (二)人们受客观事物反复影响所产生的反应习惯。论语阳货:“性相近也,~相远也。”荀子大略:“政教~俗,相顺而后行。”今成语有“~以为常”,“~焉不察”。


  94.【疾】

  (一)病。论语泰伯:“曾子有~。”

  (二)恨,痛恨。论语季氏:“君子~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孟子梁惠王上:“天下之欲~其君者,皆欲赴诉於王。”

  (三)快,速。跟“徐”相对。庄子天道:“不徐不疾。”战国策齐策四:“来何~也?”又赵策四:“老臣病足,曾不能~走。”


  95.【病】

  (一)重病。左传宣公二年:“见灵辄饿,问其~。”论语述而:“子疾~,子路请祷。”又卫灵公:“在陈绝粮,从者~,莫能兴。”引申为一般的病。庄子列御寇:“秦王有~召医。”

  (二)有病。战国策赵策四:“老臣~足。”(足有病。)又表示毛病在於。孟子告子下:“夫道若大路然,岂难知哉?人~不求耳。”又表示以为憾事。论语卫灵公:“君子~无能焉,不~人之不己知也。”枚乘七发:“仆~未能也。”

  [辨]疾,病。一般的病叫“疾”;重病叫“病”。论语子罕:“子疾病。”注:“疾甚曰病。”译成现代汉语是:“孔子病了,病得很重。”但就现有史料看,“疾”和“病”单用时,并无分别。如病重既可说“病笃”,又可说“疾革”。但是,“疾”的第二义和“病”的第二义仍然有很大的差别。“疾”的第三义更是“病”字所没有的。


  96.【饿】

  挨饿。左传宣公二年:“见灵辄~。”论语季氏:“伯夷叔齐~於首阳之下。”孟子公孙丑上:“野有~莩而不知发。”又告子下:“劳其筋骨,~其体肤。”杜甫醉时歌:“但觉高歌有神,焉知~死填沟壑!”注意:在上古汉语里,“饿”字不当简单的肚子饿讲。直到唐代还是如此。

  [辨]饥,饑,饿。这三个字古代不同义。“饥”是现在所说的一般的“肚子饿”,“饿”是严重的饥,指没有饭吃,受到死亡的威胁。所以吃不饱的称:“饥民”,而饿死者为“饿莩”。其词义区别极明显。“饑”是指五谷不熟所形成的饥荒。“饑”与“饥”古不同音,一般不通用。上古文献中个别混用的地方,可能是后代传写之误。韩非子饰邪:“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可见二者是有区别的。礼记檀弓下:“齐大饑,黔敖为食於路,以待饿者而食之。”其中的“饑”不能换成“饥”或“饿”;其中的“饿”也不能换成“饥”或“饑”。后代“饥”“饿”混用的情况多见,“饥”“ 饑”混用的情况罕见。


  97.【厌】

  (一)饱。“厌”字用於“吃饱”的意义时,一般写作“餍”。孟子离娄下:“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引申为满足。左传隐公元年:“姜氏何~之有?”又僖公三十年:“夫晋何~之有?”论语述而:“学而不~。”

  (二)讨厌,憎恶。左传隐公十一年:“天而既~周德矣。”论语乡党:“食不~精,脍不~细。”

  (三)读yà。镇压。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将以~众。”特指用迷信的方法去镇压。史记高祖本纪:“秦始皇常曰'东南有天子气',於是因东游以~之。”[~胜]用迷信的方法镇压。汉书王莽传下载王莽铸“威斗”,想用它“~胜众兵。”

  [辨]饱,厌。“饱”与“厌”是同义词。但“饱”字一般只用於“吃饱”,而“厌”则经常用於抽象的意义。“饱”字是不及物动词,“厌”是及物动词,所以说“餍酒肉”。“饱”字可以用作状语,如“饱食”,“厌”字没有这种用法。


  98.【衰】

  (一)力量减退。跟“盛”相对。左传庄公十年:“一鼓作气,再而~,三而竭。”引申为衰老。战国策赵策四:“而臣~。”又为减少。战国策赵策四:“日饮食得无~乎?”孟子尽心下:“礼貌未~。”又为衰弱,衰微。孟子滕文公下:“圣人之道~。”又:“世~道微。”杜甫北征诗:“不闻夏殷~,中自诛褒妲。”

  (二)读cuī。等差。左传桓公二年:“各有分亲,皆有等~。”又襄公二十五年:“且天子之地一圻,列国一同,自是以~。”(圻qí:方千里。同:方百里。衰:递减。)

  (三)读cuī。丧服名。三年丧将麻布披於胸前。论语子罕:“子见齐~者。”(齐:指麻布缉边。)这个意义后代写作“縗”。


  99.【崩】

  山塌下来。左传成公五年:“梁山~。”“崩”又用於抽象的意义,表示“崩溃”。左传隐公元年:“不义不昵,厚将~。”论语季氏:“邦分~离析而不能守也。”引申为死,特指天子死。战国策赵策三:“周烈王~。”按:以“崩”指天子死,显然是一种比喻。所以战国策赵策在叙述周烈王崩的赴告时说:“天~地坼,天子下席。”又触讋对赵太后说:“一旦山陵~,长安君何以自托於赵?”(赵太后不是天子,但当时周天子无权,赵太后为一国之主,所以也能以“山陵崩”为比喻。)

  [辨]崩,薨,卒,死,没(殁)。在封建社会中,等级的分别很严,连死也分了等级。礼记曲礼:“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庶人曰死。”唐书百官志:“凡丧,二品以上称薨,五品以上称卒,自六品达於庶人称死。”左传对诸侯有时也称“卒”。僖公三十二年:“冬,晋文公~。”至於唐代,“卒”字的用法更变为不严格的了。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入门闻号啕,幼子饥已卒。”这“卒”只泛指死。“殁”也是泛指死。上古一般只写作“没”。孟子滕文公上:“昔者孔子没”。贾谊过秦论上:“孝公既没”。论语学而:“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楚辞怀沙:“伯乐既没”,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引作“伯乐既殁兮”。


  100.【匮】

  (一)匣,近似后代的柜。庄子櫃箧:“将为胠箧探囊发~之盗而为守备。”

  (二)尽,缺乏。诗经大雅既醉:“孝子不~,永锡尔类。”左传隐公元年引此文。


  101.【困】

  (一)无路可走。“~穷”指生活艰难。论语尧曰:“四海~穷。”“乏~”“~乏”,指缺乏[吃的、穿的、用的]。左传僖公三十年:“行李之往来,供其乏~。”

  (二)遇到困难,被难住。论语季氏:“~而学之,又其次也。”引申为困住。论语子罕:“不为酒~。”欧阳修五代史伶官傅序:“而智勇多~於所溺。”


  102.【侈】

  过多。庄子骈拇:“骈拇枝指,出乎性哉,而~於德。”(骈拇:指脚的大拇指与第二指相连合为一指。枝指:指手的大拇指旁枝生一指,合成六指。)文心雕龙镕裁:“骈拇枝指,由~於性。”引申为邪,放肆,不检束。孟子梁惠王上:“放辟邪~,无不为已。”又为奢侈,跟“俭”相对。战国策楚策四:“专淫逸~靡,不顾国政。”


  103.【靡】

  (一)无。诗经大雅荡:“~不有初,鲜克有终。”(左传宣公二年引此文。)又小雅采薇:“~室~家。”

  (二)倒下。左传庄公十年:“望其旗~。”[披~]也是倒下。汉书司马相如传:“风之所被,罔不披~”。又用来形容兵败如山倒的情况。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

  (三)浪费。战国策楚策四:“专淫逸侈~。”礼记檀弓上:“若是其~也,死不如速朽之愈也。”


  104.【寡】

  (一)少。战国策齐策四:“视吾家所~有者。”论语季氏:“不患~而患不均。”[~人]寡德之人。诸侯的自称。战国策齐策四:“~人不祥。”

  (二)老而无夫。战国策齐策四:“哀鳏~,卹孤独”。后来指死了丈夫。如“新~”。


  105.【少】

  (一)多的反面。孟子梁惠王上:“邻国之民不加~,寡人之民不加多。”又副词。稍,略。战国策赵策四:“~益嗜食,和於身。”又:“太后之色~解。”又指时间短暂。孟子万章上:“始舍之,圉圉焉,~则洋洋焉,攸然而逝。”(按:这是放鱼於池的情况。)注意:上古“稍”字只当“渐”讲,而“少”字则相当於现代的“稍”。

  (二)轻视,瞧不起。史记苏秦列传:“显王左右素习知苏秦,皆~之。”论衡程材:“世俗共短儒生,儒生亦自相~。”

  (三)读shào。少年,青年。战国策赵策四:“十五岁矣。虽~,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注意:古人所谓“少”,包括少年和青年。凡未满三十岁都叫“少”。

  (四)读shào。副职之名。如封建社会的“~师”、“~保”、“~傅”为“太师”、“大保”、“太傅”之副,“~司马”、“~司寇”为“大司马”、“大司寇”之副,“詹事”之副称“~詹事”,县令之副称“~府”。

  [辨]寡,少。“寡”和“少”是同义词。可能是方言的差别。论语左传於多寡的意义说“寡”不说“少”。


  106.【微】

  (一)隐蔽,藏匿。左传哀公十六年:“白公奔山而缢,其徒~之。”引申为未显露的。礼记坊记:“夫礼者,所以章疑别~以为民坊者也。”(坊:同“防”。)又副词,表示暗暗地。礼记坊记:“~谏不倦。”引申为微小,细微。孟子公孙丑上:“冉牛、闵子、颜渊则具体而~。”[~言](1)微妙之言。汉书艺文志:“昔仲尼没而~言绝。”(2)暗暗地说。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武安侯乃~言太后风上。”又为低贱,卑下。史记高祖本纪:“群臣皆曰:'大王起细~,诛暴逆,平定四海。'”又:“高祖起细~。”“微时”指微贱的时候,未发迹的时候。汉书王陵传:“高祖~时,兄事陵。”又外戚列传:“上乃诏求~时故剑。”又为衰微。诗经邶风式微:“式~式~,胡不归?”(式:语气词。)战国策赵策三:“周贫且~。”

  (二)义略同“非”。但只用於事后的假设。左传僖公三十年:“~夫人之力不及此。”论语宪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独]不但,非但。战国策赵策四:“~独赵,诸侯有在者乎?”


  107.【强】(强)

  (一)有力,强盛。跟“弱”相对。孟子梁惠王上:“弱固不可以敌~。”战国策赵策三:“前与齐闵王争~为帝。”引申为有馀,用於数目的后面(后起义)。木兰辞:“赏赐百千~。”

  (二)上声,读qiǎng。竭力,勉力。战国策赵策四:“大臣~谏。”引申为强迫,勉强。孟子滕文公上:“~曾子。”


  108.【固】

  (一)坚固,特指地理险要,或城郭坚固,便於防守。论语季氏:“今夫颛臾,~而近於费。”引申为坚持(用作状语)。“固守”,指坚守。贾谊过秦论上:“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守,以窥周室。”“固辞”,指坚辞。战国策齐策四:“梁使三反,孟尝君~辞不往也。”

  (二)副词。本来,当然。孟子梁惠王上:“弱~不可以敌强。”又:“臣~知王之不忍也。”[~然](1)本来的样子。庄子养生主:“因其~然。”(2)本来如此。战国策赵策三:“彼天子~然。”

  [辨]坚,固,刚,强。“坚”的本义是土硬,“刚”的本义是刀硬(“钢”字由此发展而来),“强”的本义是弓有力,“固”的本义是四面闭塞,难攻易守。由本义的不同,可以看出它们之间的差别。“固”字用於城郭险阻的时候,不是“坚”“刚”“强”所能代替的。“强”字用於本义时,如杜甫前出塞“挽弓当挽强”,也不是其他三字所能代替的。“坚”“刚”“强”三字的分别又可以从它们的反义词“脆”“柔”“弱”看出来。当然,四字相通的地方是有的。


  109.【再】

  副词。两次,第二次。左传庄公十年:“一鼓作气,~而衰,三而竭。”又僖公五年:“一之为甚,其可~乎?”论语公冶长:“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斯可矣。'”注意:古人表示动作的量,於“一次”到“十次”,都用一般数目字,如“一鼓作气”,“三思而后行”,“六出祁山”,“九伐中原”等等,唯独“两次”不用“二”,而用“再”。

  [辨]两,再,复,更,又。“两”字可以用作副词,但它的意义和“再”不同。“两”指双方,指动作的面(参看第一单元“两”字条);“再”指两次,指动作的量。“再”和“复”更需要严格地区别开来。说“再”时着眼在次数(两次);说“复”时,着眼在行为的重复,所以不止两次也可以说“复”。现代汉语的“再”相当於古代的“复”;假如拿现代意义去看古代的“再”字(特别是上古汉语),就会产生误解。例如“三年再会”,在上古是说“三年之内会面两次”;如果了解为“三年之后再见”,那就错了。“更”的副词意义是从“改变”、“更换”发展来的。所以用作副词时有“另外”、“重新”的意思。左传僖公五年的“晋不更举矣”是说晋国不须另外出兵。它所强调的是新情况,不在次数。“又”则是加强语气,带有感情色彩。如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同时还可表示意思上更进一层,或语气转折。如左传昭公十二年:“为赋蓼萧,弗知,又不答赋。”(蓼萧:诗经小雅的篇名。)


  110.【三】

  数目字。战国策齐策四:“狡兔有~窟。”又泛指多次。战国策赵策三:“鲁仲连辞让者~,终不肯受。”泛指多次的“三”字,旧读去声(sàn)。


  111.【帝】

  (一)天神,整个宇宙的主宰者(迷信)。尚书洪范:“~乃震怒。”列子汤问:“[操蛇之神]告之于~。~感其诚。”又称“上帝”。诗经大雅大明:“上~临汝。”也称“天帝”(少见)。战国策楚策一:“今子食我,是逆天~命也。”引申为泛指尊神。汉书高帝纪:“吾子,白~子也,化为蛇当道,今者赤~子斩之。”

  (二)人间的最高统治者,皇帝。尚书舜典:“二十有八载,~乃殂落。”(帝:指尧。殂cú落:死。)楚辞离骚:“~高阳之苗裔兮。”


  112.【后】

  (一)君主,人君,天子。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其南陵,夏~皋之墓也。”楚辞离骚:“昔三~之纯粹兮。”有时指诸侯。尚书舜典:“班瑞于群~”(班:颁发。)[~土]地神。国语越语:“皇天~土。”

  (二)君王之妻为“后”,母为“太后”。战国策齐策四:“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又赵策四:“赵太~新用事。”

  (三)通“后”。礼记大学:“知止而~有定,定而~能静。”


  113.【王】

  (一)帝王,天子。左传僖公四年:“尔贡包茅不入,~祭不共,无以缩酒。”又僖公五年:“勋在~室。”注意:本来殷周时代,只有天子才可称“王”,例如“纣~”,“周文~”等。但春秋时的诸侯国楚、吴、越等称了“王”,战国时的诸侯又都普遍称“王”,於是“王”逐渐降低。自秦始皇起,天子改称“皇帝”,“王”便成了臣子的最高封爵。如西汉初,韩信先封“齐王”,后改“楚王”,刘濞(bì)为吴王。

  (二)读wàng。动词。统治天下(作天下之王)。孟子梁惠王上:“然而不~者,未之有也。”又:“德何如则可以~矣?”


  114.【侯】

  五等爵的第二等。左传僖公三十年:“晋~秦伯围郑”。汉书李广传:“武帝封子延年为~。”按:侯的地位,随着时代而降低。汉代的侯,食邑很小。注意:“侯”与“候”音义都不同。


  115.【子】

  (一)儿女。一般指儿子。战国策赵策四:“丈夫亦爱怜其少~乎?”有时指女儿。战国策赵策三:“鬼侯有~而好。”论语先进:“孔子以其兄之~妻之。”(妻,读去声,嫁给。)注意:“子”的最初意义是孩儿,不论男性或女性都可称“子”。诗经小雅斯干:“乃生男子”,“乃生女子”,其中“男”“女”都是定语,“男子”等於今天所谓“男孩”,“女子”等於今天所谓“女孩”。

  (二)男子的尊称,用来专指有德的人,等於“夫子”。论语乡党:“~退朝。”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孟~,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引申为对人的尊称,可以译成现代汉语的“您”。左传僖公三十年:“吾不能早用~,今急而求~。”注意:在此情况下,“子”字仍是名词,所以它的前面可加“吾”字作为定语。左传隐公十一年:“吾~其奉许叔以抚柔此民也。”孟子公孙丑上:“吾~与子路孰贤?”在姓氏后面或谥号后面加“子”仍是尊称。如“孔~”、“庄~”、“荀~”,“赵宣~”(赵盾)、“韩献~”(韩厥)、“魏庄~”(魏绛)。在儒家的著作(如论语、礼记)中,“子”常专指孔子。论语学而:“~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三)子爵,五等爵的第四等。左传僖公四年:“楚~使屈完如师。”

  (四)地支名。左传僖公五年:“冬十二月丙~朔,晋灭虢。”


  116.【息】

  (一)气息(一呼一吸为一息)。庄子逍遥游:“生物之以~相吹也。”引申为叹气。史记高祖本纪:“喟然太~。”(太息:长叹。)诸葛亮出师表:“未尝不叹~痛恨於桓灵也。”

  (二)休息。礼记檀弓下:“公叔禺人遇负杖入保者~。”引申为停止,止息。汉书贾谊传:“百姓素朴,狱讼衰~。”陶潜归去来辞:“请~交以绝游。”

  (三)增长,跟“消”相对。庄子秋水:“消~盈虚。”注意:现代汉语的“消息”表示“音信”,是后起的意义。

  (四)儿子。战国策赵策四:“老臣贱~舒祺。”


  117.【宗】

  (一)祖庙。左传成公三年:“首其请於寡君而以戮於~。”引申为祖先,祖宗。左传成公三年:“若不获命,而使嗣~职。”

  (二)宗族。同祖曰“宗”。左传僖公五年:“晋吾~也,岂害我哉?”按,上古同姓必同祖,也一定同宗;后代同姓不一定同祖,所以同姓也不一定同宗。引申为同出一祖的派别,宗派。如教、道教都分“南~”,“北~”。又为某一学术领域中值得继承的人。晋书陆云传:“百代文~,一人而已。”王勃滕王阁序:“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

  (三)朝见。周礼春官大宗伯:“[诸侯朝天子]春见曰朝,夏见曰~。”[朝~]朝见。尚书禹贡:“江汉朝~于海。”引申为归向。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布衣,传十馀世,学者~之。”又为尊敬。仪礼士昏礼:“~尔父母之言。”


  118.【庙】

  祭祀祖先的地方。贾谊过秦论上:“一夫作难而七~隳。”“宗庙”二字常常连用。战国策齐策四:“寡人不祥,被於宗~之祟。”论语先进:“宗~之事。”引申为一般供奉神的地方(后起义)。注意:上古只有祖庙称“庙”,神庙不称“庙”。到了后代,道教称“庙”,佛教称“寺”。

  [辨]宗,庙。“宗庙”二字连用等於一个单词。分用时,“宗”指供奉神主的地方,而“庙”则规模较大。后代於“宗庙”的意义单用时,称“庙”不称“宗”。


  119.【诗】

  (一)文体的一种。尚书舜典:“~言志。”曹丕典论论文:“铭诔尚实,~赋欲丽。”陶潜归去来辞:“临清流而赋~。”

  (二)专指诗经。左传隐公元年:“~曰:'孝子不匮。'”又宣公二年:“~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论语为政:“子曰:'~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又季氏:“曰:'学~乎?'”注意:在古代汉语中凡称“诗曰”,“诗云”,都是指的诗经,没有例外。先秦两汉如果单说“诗”,一般也是指的诗经。后代就不同了。


  120.【书】

  (一)写,写字。左传宣公二年:“大史~曰:'赵盾弑其君。'”论语卫灵公:“子张~诸绅。”(子张把孔子的话写在衣带上。)引申为字。史记项羽本纪:“~足以记名姓而已。”后汉桓灵时童谣:“举秀才,不知~。”

  (二)信。战国策齐策四:“封~谢孟尝君曰。”又齐策四:“~未发。”今双音词有“书信”。

  (三)尚书(书经)的专称。论语为政:“~云:'孝乎惟孝。'”孟子尽心下:“尽信~则不如无~;吾於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武成:尚书篇名。)“诗书”连用,指诗经和尚书。论语述而:“诗~执礼,皆雅言也。”引申为一般的书籍。论语先进:“何必读~,然后为学?”


  121.【礼】

  (一)剥削阶级社会的典章制度与传统习惯。论语为政:“殷因於夏~,所损益可知也。”(因:继承。损益:增减。)又先进:“为国以~。”礼记礼运:“大人世及以为~。”注意:在古文献中“礼”也作“礼”。

  (二)礼貌,礼节,典礼。左传僖公三十年:“以其无~於晋,且贰于楚也。”

  (三)行为的规范。左传成公三年:“其竭力致死,无有二心,以尽臣~。”


  122.【乐】

  (一)读yuè。音乐。论语子路:“事不成,则礼~不兴。”

  (二)读lè。快乐,愉快。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乎?”又名词。左传隐公元年:“其~也融融。”论语雍也:“回也不改其~。”

  (三)读yào。喜爱。论语雍也:“知者~水,仁者~山。”(知:同“智”。)




END

?

——以下内容非正文——






古代汉语文学古代汉语词典古代汉语王力古代汉语字典


~●~●~●~●~●~●~


古代汉语文学




欢迎加入古代汉语词典古代汉语王力古代汉语字典    

古代汉语文学[1]古代汉语词典古代汉语王力古代汉语字典古代汉语词典古代汉语王力古代汉语字典


群内100多篇古代汉语、古代文学专业文章;300多部正版经典古代汉语、古代文学类电子书,群成员免费下载。(此群已满,请加古代汉语文学[2]古代汉语词典古代汉语王力古代汉语字典 、古代汉语文学 )
古代汉语词典古代汉语王力古代汉语字典内有300多部经典古代汉语、古代文学、辞书等书籍PDF版书籍可免费下载;群内论坛有100余篇精选文章可免费学习。群内专业人士交流活跃。群成员构成:汉语言文学本科生,古代文学、古代汉语相关方向考研备考的学子,古籍、古文、古代史相关研究人员。

古代汉语文学

加入古代汉语文学[3]古代汉语词典古代汉语王力古代汉语字典的方法(请点击)

若无法点击,请看群资料中的链接(电脑上操作)

“群”“费”,古代汉语词典。(不是给古代汉语词典古代汉语王力古代汉语字典发送。)



古代汉语文学[2]:

加入古代汉语文学[2]古代汉语词典古代汉语王力古代汉语字典的方法(请点击)

若无法点击,请看群资料中的链接(电脑上操作)

“群”“费”,古代汉语词典。(不是给古代汉语词典古代汉语王力古代汉语字典发送。)



古代汉语文学[1]:古代汉语词典古代汉语王力古代汉语字典
加入古代汉语文学[1]古代汉语词典古代汉语王力古代汉语字典的方法(请点击)

若无法点击,请看群资料中的链接(电脑上操作)

“群”“费”,古代汉语词典。



【古代汉语】
王力《诗词格律》(全集?汇总)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全集 王力主编)

【名校课堂】诗词格律与写作(全集)

一简对多繁汉字

一簡體字對應多繁體字對照表


兼词、兼类词与词类活用的区分
文言文的修辞
常见文言文代词汇总
常用文言文句式
常用文言虚词
王力:古代汉语讲义
《唐宋词格律》导读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姓”“氏”

复旦讲义|古代汉语
同义词和反义词(全文)
古代汉语中的被动句(全集)
古代汉语中的否定词和否定句(全集)


视频部分——

北大课堂(部分)
76 《左传》(十五 、十六)
74 《左传》(十三、十四)
72 《左传》(十一、十二)
古今词义的异同(全集)
通假字与同源字(全集)
古汉语常用字典、辞书、虚词(全集)
古汉语常用语法、修辞(全集)
汉字的结构和发展(全集)
北大课堂| 齐晋鞌之战

古代汉语重点、难点解析
17 形声字与声符的语音关系(二)
16 形声字与声符的语音关系(一)
15 怎样判断入声字
14 古文标点的要诀
13 古书注解常用术语辨析
12 古代汉语的“者”和“所”
11 古汉语的第三人称代词
10 古代汉语的被动表示法
09 同义词辨析
08 引申义与假借义
07 词的本义探求
06 常见部首解说(三)
05 常见部首解说(二)
04 常见部首解说(一)
03 假借与通假
02 隶变
01 形声字的形符和声符

武汉大学| 说文解字
导论
“人”类基础字形讲析
人身体器官类基础字形讲析
动物类基础字形讲析
植物与庄稼类基础字形讲析
自然界基础字形讲析
宫室与数目类基础字形讲析
服饰与饮食类基础字形讲析



【古代文学】
《唐之韵》全集(共二十集)
《宋之韵》全集(共二十集)
【唐宋八大家】韩愈(全集)
百家讲坛《王立群读史记》之汉武帝(全集)
《中国通史》100集

北师课堂|古代文学史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文学
50 南北朝乐府民歌
49 北朝散文
48 庾信和北朝文学(下)
47 南朝骈文及辞赋
46 南朝诗歌
45 陶渊明(二)
44 陶渊明(一)
43 两晋文学
42 嵇康、刘伶和向秀
41 正始文学与阮籍
40 建安七子和蔡琰
39 曹植
38 曹丕
37 建安文学与曹操
36 魏晋南北朝文学 总论
第二章 秦汉文学
35 汉代文人诗
33 汉代乐府诗歌

34 汉代骚体赋
32 汉代散体赋
31 《汉书》的写作特点
30 班固和《汉书》
29 《史记》的文学成就和影响
28 《史记》的思想内容
27 司马迁的生平和《史记》
26 西汉后期和东汉的论说散文
25 西汉前期和中期的论说散文
24 秦汉文学总论

第一章 先秦文学
23 屈原的影响和宋玉
22 屈原的作品
21 《韩非子》(二)
20 《韩非子》(一)
19 《荀子》
18 《庄子》的艺术成就
17 庄子的生平和思想
16 《孟子》
15 《老子》
14 《墨子
13 《论语》
12 诸子散文概说
11 《战国策》的艺术特点
10 《战国策》的内容
9 《左传》的内容及写作特点(2)
8 《左传》的内容及写作特点(1)
7 历史散文的形成与《尚书》
6 诗经的艺术成就
5 《诗经》的内容(二)
4 《诗经》的内容(一)
3 古代文学史
2 原始歌谣与神话
1 《春秋》与《国语》

复旦课堂|古典诗词鉴
第六讲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温庭筠词二首
词的演化过程
第五讲
唐诗
锦瑟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登高
过故人庄
寻隐者不遇、行宫
久别离
春江花月夜

第四讲
南朝诗

南朝诗歌的诗体变化
南朝诗歌的结构变化
南朝诗歌的声律变化
haijing/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山海经·其一
饮酒·其五(下)
饮酒·其五(上)
咏怀诗·其十七
第三讲
汉诗
步出夏门行·观沧海
陌上桑
妇病行
战城南

第二讲
楚辞
楚辞 九歌·山鬼
《楚辞》的作者
《诗经》与《楚辞》的区别

第一讲
诗经
唐风·山有枢
王风·君子于役
周南·关雎(下)
周南·关雎(上)
《诗经》概述
诗经 绪言(骆玉明)

北大课堂| 《孟子》精读
五、大丈夫出处行实
孟子谓蚳蛙章
孟子之平陆章
孟子将朝王章
天时不如地利章
《公孙丑下》 本篇概说
四、于心不忍,集义养气
本篇小结
子路告之以过则喜章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章
尊贤使能章
夫子加齐之卿相章
夫子当路于齐章
《公孙丑上》 本篇概说
《梁惠王》篇回顾
三、忧乐天下,与民同乐
《梁惠王下》 本篇小结
滕小国也竭力以事大国章
齐人伐燕取之章
汤放桀章
所谓故国者章
人皆谓我毁明堂
交邻国有道章
庄暴见孟子章

《梁惠王下》概说
二、有仁义,行王道
《梁惠王上》篇 小结
齐桓晋文之事章
国天下莫强焉章
寡人之于国也章
孟子见梁惠王章
《梁惠王上》篇概说

一、孟子其人其书与中国人精神
中国人的孟子传统
孟子的思想世界
《孟子》的成书流传和内容结构
孟子的生命历程
身边的孟子
孟子的生命历程
课程说明

国学精品课|《左传》
秦穆公称霸西戎
晋文公重谋守信
齐桓公尊王攘夷
郑庄公小霸
《左传》 导读

中国文学史
清代文学
清中叶诗文词多元发展的局面
志异》
清初白话小说
清初戏曲与《长生殿》《桃花扇》
绪论

明代文学
金瓶梅》与世情小说的勃兴
西游记》与其他神怪小说
汤显祖
明代传奇的发展与繁荣
明代杂剧的流变
明代中期的文学复古  
明代前期诗文
水浒传》与英雄传奇的演化
《三国志演义》与历史演义的繁荣
绪 论
元代文学
元代诗文
元代散曲
南戏的兴起与《琵琶记》
南方戏剧圈的杂剧创作
北方戏剧圈的杂剧创作
白朴和马致远
王实甫的《西厢记
关汉卿
话本小说与说唱文学
绪  论
宋代文学
南宋后期和辽金的诗歌
南宋的散文和四六
陆游等中兴四大诗人
南渡前后词风的演变
欧阳修及其影响下的诗文创作
柳永与北宋前期词风的演变
宋初文学
绪 论
隋唐部分
词的初创及晚唐五代词
李商隐
晚唐诗歌
唐传奇与俗讲变文
散文的文体文风改革
韩孟诗派与刘禹锡、柳宗元等诗人
大历诗风
杜甫
李白
盛唐的诗人群体
南北文学的合流与初唐诗坛
绪论
魏晋南北朝文学
小说
辞赋、骈文与散文
庾信与南朝文风的北渐
永明体与宫体诗
谢灵运、鲍照与诗风的转变
魏晋南北朝文学 陶渊明
魏晋南北朝文学 两晋诗坛
魏晋南北朝文学 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
魏晋南北朝文学 绪论
秦汉文学
东汉文人诗
《汉书》及东汉散文
东汉辞赋
两汉乐府诗
司马迁与《史记》
司马相如与西汉辞赋
秦及西汉散文
秦汉文学 绪论
先秦文学
先秦文学 屈原与楚辞
先秦文学 说理散文
先秦文学 叙事散文
先秦文学 《诗经》
先秦文学 绪论
绪论


唐诗巅峰:《春江花月夜》
必修1-5古代文学常识大汇总

齐晋鞌之战与华不注山

古典诗词的理解与误解(1~24)


原典
《左传》 10 重耳出亡始末
《左传》 09 子鱼论战
《左传》 08 晋国骊姬之乱
《左传》 07 宫之奇谏假道
《左传》 06 齐桓公伐楚
《左传》 05 曹刿论战
《左传》 04 臧僖伯谏观鱼
《左传》 03 石碏大义灭亲
《左传》 02 周郑交质
《左传》 01 郑伯克段于鄢
《诗经》 08 召南 小星
《诗经》 07 召南 摽有梅
《诗经》 06 周南 汉广
《诗经》 05 周南 芣苢
《诗经》 04 周南 桃夭
《诗经》 03 周南 卷耳
《诗经》 02 周南 葛覃
《诗经》 01 周南 关雎





中国古典文献学
16 《四库全书》
15 清代文献学特征与成就
14 《永乐大典》
13 胡应麟与辨伪学
12 元明文献学特征与成就
11 宋四大书
10 宋代文献学特征与成就
09 唐代佛经翻译
08 隋唐五代文献学特征与成就
07 魏晋图书编纂
06 魏晋南北朝文献学特征与成就
05 汉代经学今古文之争
04 汉代文献学成就
03 孔子文献学成就
02 先秦文献学的特征与成就
01 序言:文献与文献学


考试】(部分)
【古代文学】考研简答题(九)
【古代文学】考研简答题(八)
【古代文学】考研简答题(七)
【古代文学】考研简答题(六)
【古代文学】考研简答题(五)
【古代文学】考研简答题(四)
【古代文学】考研简答题(三)
【古代文学】考研简答题(二)
【古代文学】考研简答题(一)

2021南京大学文学院考研真题(文学615)
2021年温州大学文学考研真题
2021武汉大学839中国古代文学与外国文学考研专业课真题
2021年山东大学古代文学613真题
复旦大学古籍所2021古代文学方向真题
2021年山东大学古代文学613真题
2021陕西师范大学(716文学综合)汉语言文学考研真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2021年考研真题


古典文献学?考研试题及答案(全集)
古代汉语重点难点复习资料

古代文学考研真题

纪录片
纪录片| 《楚国八百年》
第8集 涅槃
第7集 变革
第6集 劫难
第5集 歧途
第4集 称霸
第3集 受挫
第2集 觉醒
第1集 初生
纪录片《汉字五千年》
第八集 芳华永驻
第七集 浴火重生
第六集 天下至宝
第五集 翰墨情怀
第四集 华夏心灵
第三集 霞光万道
第二集 高天长河
第一集 人类奇葩


~●~●~●~●~●~●~


延伸阅读:
格律本是规律,不用死记,学写诗词先学这七“律”
记忆入声字的方法

国学经典| 增广贤文 (珍藏版)
国学| 长相思,忆长安
经典国学100句,立即让你提高一层境界

礼乐是古代中国统治的政治手段?
“伯”与“孟”是嫡庶之别吗
这70个成语背后都有一个响当当的历史人物
韩非子为我们讲述的那些寓言故事
【文史】你不知道的锦衣卫
44首歌,速记中国古代史全部重要知识
歷史有幾種讀法
“词学”源流演变考
先秦文学应该重新定位
北宋词与南宋词:不知迷路为花开
典◎27首词,速览宋词史(多图)

中国栽培水稻源自江西万年


●以下为古代汉语词典古代汉语王力古代汉语字典二维码●


欢迎关注“古代汉语文学古代汉语词典古代汉语王力古代汉语字典“查看历史消息”读以前的文章。

古代汉语文学古代汉语词典古代汉语王力古代汉语字典


(《古代汉语词典》是供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读者学习古代汉语和阅读古籍使用的中型语文工具书,1999年11月,《古代汉语词典》获得第三届中国辞书奖二等奖)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和QQ空间)


广告合作请直接在文末留言或者发信息给本公众号。

古代汉语词典古代汉语王力古代汉语字典古代汉语郭锡良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古代汉语常用词(三)发布于2023-03-04 17:58:1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