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秉承中华传统文化,沿袭了方仙道、黄老道等道家思想发展而来。道教与其它宗教不同的地方在于,道教追求的是长生久视,它认为人通过修行可以得道成仙


同时“仙道贵生,无量度人”是道教的基本教义,济世度人也是每一位修道者的责任和修行的方式。


正所谓“甘露不润无根草,大道不渡无缘人”,道教认为这四种人与道最有缘,其中有你吗?


一、心怀慈悲之人


信奉道家的人,见面问候语一般都会说“慈悲”,“慈”就是慈善,以此来劝人向善;而“悲”则是怜悯,告诫众人要有同情心。因此,心怀慈悲之人也就是行善积德和富有同情心的人。


太上感应篇》告诉我们:“欲求天仙者,当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当立三百善。”


行者做了一定数量的善事便可以得道成仙,道家以此来表达,慈悲之心是行善的根基,而行善的目的,在于对弱小群体的怜悯,对需要帮助的人施以援手。


老子想尔注》有云:“道设生以赏善,设死以威恶。行善,道随之;行恶,害随之也”。凶祸福和生死都是随人行善恶行为来报应的。


如果心怀慈悲,积德行善,那便是与道有缘,大道也会跟随着你;如果作恶,便是与道无缘,灾祸也会找上门的。


二、清静无为之人


道家典籍清静经》有云:“人心好静,而欲牵之。人好清,而心扰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


处在现代社会中的人们,会被名利、功名等各种欲望所牵绊,从而静不下心来。生活中的妄心、贪求、烦恼等等,使得身心疲惫,一直沉浸在其中,与道无缘。


对于修行来说,有一道无形的门立在那里,门外是充满诱惑的红尘,门内是清静无为的玄门,只有迈入这道门,远离红尘,保持清静无为之心,才能证道成真。人只有无为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只有清静才能把事情做得深远。


《重阳立教十五论》有云:“凡人修道先须依此一十二个字:断色财气,攀援爱念,忧愁思虑。”世俗的七情五欲是修行路上的障碍,只有除掉它们,保持清静无为之心才能证道成真。


三、善待父母之人


修行的最终目的是可以得道成仙,而道家的高道却在告诉我们:“欲学仙道之长生,必先修人道之孝行,人道未了,仙道难全”。即便是修道成仙,也要把人间孝道放在第一位。


百善孝为先,父母的恩情比山重,比海深,世上没有不孝顺父母的道人,天上没有不敬老爱老的神仙。不孝莫入道,无情莫修法。不善待自己的父母,何谈去善待传道受业的师父,何谈去善待芸芸众生


四、心存敬畏之人


一个人如果对生命、对自然万物、对一切没有了敬畏之心,那么将会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圣人曾说道:“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常怀敬畏之心,才能成为一位品行高尚的君子,敬畏天命,便是有了人生的规划和行事准则。对于道家来说,人不但是对天地的敬畏,同时也是对善恶承负的敬畏。


正所谓“万事劝人休瞒昧,举头三尺有神明”,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不能昧着良心,同时也要心存敬畏,因为每个人的头上都有神明在看着你呢,如果心生邪念做了恶事,终将受到惩罚。



文字与手工定格

记录不想丢失的故事

复古 怀旧   现代 未来

用心去体会

用双手感知世界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甘露不润无根草,大道不渡无缘人:四种人与道最有缘,有你吗?发布于2024-04-12 16:15:33

相关推荐